临床用药分析实例参考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76439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用药分析实例参考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临床用药分析实例参考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临床用药分析实例参考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临床用药分析实例参考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临床用药分析实例参考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用药分析实例参考模板.docx

《临床用药分析实例参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用药分析实例参考模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用药分析实例参考模板.docx

临床用药分析实例参考模板

临床用药分析实例

实例1

患者病情简介:

老年患者,男,70岁,患心梗、房颤及心衰。

处方:

地高辛0.25mg,1次/日×10日

异搏定80mg,2次/日×10日

患者用药后状况:

上述药物连用2日后,测地高辛血药浓度1.4μg/L,连用到第7日,患者突然晕倒,心搏骤停,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为4μg/L。

用药分析:

(1)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为4μg/L,比中毒浓度的2μg/L高出一倍,出现了中毒症状。

(2)因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应用地高辛剂量应酌减。

(3)地高辛与某些抗心律不齐药物如异搏定、奎尼丁、胺碘酮合用时,因这些药物为肝药酶抑制剂,使地高辛的体内清除率下降,半衰期延长,因此若要联用,地高辛的初始剂量应减少或减半,疗程也应限制在3日之内。

实例2

患者病情简介:

患者患有房颤、心衰合并肺军团菌感染。

处方:

地高辛0.25mg,1次/日×5日

红霉素250mg,4次/日×5日

患者用药后状况:

上述药物在治疗的第4日,患者出现厌食、恶心、腹泻等症状。

用药分析:

(1)患者表现出的消化道症状似乎与地高辛中毒有关,提示其血药浓度可能高于正常。

(2)地高辛在肠道内经肠道菌群的作用,部分代谢为无心脏活性的产物。

应用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四环素,会产生对肠道菌群的抑制作用,从而削弱了地高辛的代谢,导致了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升高。

 

实例3

患者病情简介:

患者,女,已行胃大部全切除术。

处方:

 

头孢曲松钠2g  

0.9%氯化钠注射液10ml/静注  

1次/日×8日

用药分析:

(1)术前1日起,静脉应用头孢曲松钠,术后连用7日预防感染。

不仅浪费药物,而且易造成细菌耐药。

(2)预防用药最佳时间,术前是在麻醉诱导期,或作切口前30分钟静脉给药。

术后给药时间控制在24~48小时。

 

实例4

患者病情简介:

男性老年患者,78岁,因脑出血昏迷住院。

处方:

庆大霉素0.24g(240000U)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

1次/日×10日

用药分析:

(1)庆大霉素用作预防(肺)感染,但无预防效果。

(2)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庆大霉素的剂量偏大,时间又较长,实不可取。

(3)静脉滴注液体量大,对脑出血不利。

 

实例5

患者病情简介:

男性患者,65岁,患有冠心病伴心力衰竭。

处方:

头孢哌酮钠2.0g

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滴

2次/日×7日

阿米卡星400mg

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滴

1次/日×7日

用药分析:

(1)头孢哌酮钠及阿米卡星用于预防肺感染。

(2)经3天用药后因输液量及Na+含量,患者心衰加重。

 

实例6

患者病情简介:

女性患者,70岁,上呼吸道感染,伴有高烧、鼻塞、流涕、干咳2天。

处方:

头孢噻肟钠1.0g

注射用水10ml/静注

1次/日×10日

用药分析:

(1)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

(2)抗生素在本例中无论是用作预防或治疗,均不适宜。

 

实例7

患者病情简介:

患者,男性,10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处方:

青霉素钾1.25g(200万U)

5%葡萄糖注射液150ml/静滴

4次/日×7日

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5ml

5%葡萄糖注射液50ml/静滴

2次/日×7日

用药分析:

(1)大剂量青霉素静脉输注时应采用青霉素钠盐,以避免高血钾所致心脏毒性。

(2)青霉素钠或钾盐在水溶液中易水解,其水解速度受温度及溶液的酸碱性影响。

水溶液在pH6.8时其降解最慢,5%葡萄糖注射液pH为3.2~5.5,而0.9%氯化钠注射液为4.5~7.0,因此选用盐溶液作溶媒为好。

(3)磺胺嘧啶钠、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差别很大,前者很易从糖液中以结晶析出。

应以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稀释剂。

(4)磺胺类是抑菌剂,青霉素类是杀菌剂,二者联合治疗脑膜炎会产生拮抗作用。

 

实例8

患者病情简介:

患者,男性、倾向性高凝血症、急性肾盂肾炎、高热。

处方:

 

哌拉西林钠2g

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滴

2次/日×7日

阿米卡星0.4g入壶静滴

2次/日×7日

阿司匹林0.3g口服

1次/日×7日

患者用药后状态:

患者经7日用药后退烧,但尿中带血。

用药分析:

(1)哌拉西林钠与阿米卡星联合用药对某些革兰阴性菌有协同杀菌作用,但后者不能入壶混合静滴,否则二者都要灭活。

(2)包括哌拉西林钠的β-内酰胺类药物可能会干扰血小板功能,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引起凝血功能异常。

某些接受本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尤其是同服阿司匹林类的药物,可导致出血、血黏度降低等。

患者尿中带血可能与哌拉西林和阿司匹林对血液的不良影响相加有关。

 

实例9

患者病情简介:

患者,女性、47岁,肺感染及哮喘。

处方:

青霉素钠800万U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

2次/日×2日

氨茶碱1.0g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

1次/日×2日

患者用药后状态:

患者应用上述药物两天后,感觉疲软无力、心悸,后出现恶心、呕吐及昏迷。

入院后听诊显示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T波低平,出现U波。

实验室检查:

血钾浓度2.8mmol/L。

用药分析:

(1)青霉素制剂大剂量静脉滴注时,因远端肾小管大量阴离子不再重吸收,造成相对应的钾离子随尿排出,而致低血钾。

(2)过量应用氨茶碱,造成茶碱中毒,可出现低血钾。

(3)以上两药合用有加速致低血钾的危险,造成患者昏迷。

实例10

患者病情简介:

患者,男性、38岁,骨髓炎,对青霉素过敏。

处方:

开始3日

红霉素0.5g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

4次/日×3日

随后3日

林可霉素0.6g

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滴

2次/日×3日

用药分析:

(1)患者对青霉素过敏,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致病菌对红霉素敏感,但用药3日后患者未见好转,甚至有恶化倾向。

(2)从第4日起用林可霉素替代了红霉素,患者开始退烧,病情趋于改善,因林可霉素可透入骨组织中。

(3)抗感染治疗中选择抗生素,不仅考虑其抗菌活性的药效学,还应取决于其在感染部位的药物动力学性质。

实例11

患者病情简介:

患者,男性、68岁,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测血压:

160/110mmHg;心电图示:

心肌损害;空腹血糖:

9~10mmol/L。

处方:

卡托普利 25mg3次/日×7日

氢氯噻嗪12.5mg1次/日×7日

格列本脲5mg1次/日×7日

二甲双胍250mg3次/日×7日

单硝酸异山梨酯   20mg2次/日×7日

阿司匹林100mg1次/日×7日

患者用药后情况:

患者用药7日后出现恶心、头晕、无力、出冷汗、心悸。

测血压:

120/90mmHg;空腹血糖3.0mmol/L。

用药分析:

(1)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衰及糖尿病性肾病。

治疗高血压起始可口服12.5mg,每日2次,以后可按用药效果逐渐增量。

(2)卡托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可有协同作用,有可能出现血压剧降。

因此卡托普利与利尿剂合用,建议起始剂量为6.25mg,日服2次。

(3)患者用药后所出现的不良症状及血压骤降,显然与卡托普利用量偏大及两药的协同作用相关。

(4)格列本脲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同样具有降糖的协同效果。

(5)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活性,用于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梗死,但阿司匹林可从血浆蛋白结合中置换出磺酰脲类降糖药,导致后者血药浓度升高,以致造成患者低血糖。

(6)卡托普利含有巯基,可延缓硝酸酯类药物耐受性的出现。

 

实例12

患者病情简介:

患者,女性,肺感染、过敏性鼻炎。

处方:

克拉霉素250mg2次/日×7日

特非那定60mg3次/日×7日

患者用药中出现的情况:

用药中年轻的女患者突感心悸及晕厥。

心电图示:

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25~245次/min,伴QT间期延长。

用药分析:

(1)特非那定为抗组胺药,用于缓解包括鼻炎、结膜炎及皮炎症状如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成人最高口服剂量为每日120mg,厂商报道用药量大于推荐剂量曾有室速、室颤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出现,处方中60mg日服3次已超过药物最高限量。

(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咪唑类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酮康唑等药物抑制特非那定的代谢,与特非那定配伍应用,会增加后者的血药浓度及心脏毒性风险。

(3)患者出现的心脏毒性反应与上述所提到的两个因素,即特非那定超剂量及与克拉霉素配伍有关。

实例13

患者病情简介:

一2岁患儿,因发热及频繁腹泻在乡村医院诊治。

处方:

庆大霉注射液120mg

5%碳酸氢钠注射液40ml

5%葡萄糖注射液120ml/静脉滴注

1次/日×3日

患者用药后状况:

用药后第二天患儿仍发高热、腹泻,第三日患儿尿液呈酱油色并尿量减少。

尿常规检查:

尿蛋白(++)红细胞(+)潜血(+++)。

用药分析:

(1)在没有确诊病情及何种感染情况下,仅凭患儿的初始症状,便使用了庆大霉素注射液。

(2)庆大霉素按照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3~5mg给药,本例患儿一日用量达120mg,已超过其最大使用量两倍之多。

(3)庆大霉素与碳酸氢钠注射液合并用药可使尿液碱化,提高了庆大霉素的抗菌疗效,但也增加了其肾毒性。

(4)这是一起因庆大霉素超量使用,造成患儿严重肾小管受损的典型案例。

(5)该病例提示,对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小儿、老人、肾功能不全者一定要慎用。

实例14

患者简介:

一位20岁重症肌无力女患者,肺感染。

处方:

阿米卡星注射液200mg肌注2次/日×3日

林可霉素注射液600mg肌注1次/日×3日

新斯的明片15mg3次/日×3日

维生素B120mg3次/日×3日

患者用药后状况:

年轻女患者在注射两种注射剂后,立即感觉全身极度无力,而后出现全身瘫软及呼吸衰竭。

用药分析:

(1)某些患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常会出现称为肌无力危象的呼吸肌软弱无力,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2)阿米卡星和林可霉素都有神经肌肉阻断及呼吸抑制作用,并有因使用而致肌肉瘫痪的报道。

(3)当阿米卡星或林可霉素任何一种用于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神经机能障碍及以肌无力为特征的其他病症的患者时,需格外慎重小心。

(4)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严重情况,与两种药物协同的神经肌肉阻断毒性作用相关。

 

实例15

患者简介:

一老年患者,糖尿病、慢性肝病,近来心动过速。

空腹血糖:

10~12mmol/L。

处方:

格列本脲(格列本脲)2.5mg3次/日×7日

普萘洛尔10mg3次/日×7日

维生素B120mg3次/日×7日

维生素C100mg3次/日×7日

患者用药后状况:

经1周的用药,患者感饥饿、软弱乏力、出汗、焦虑、紧张、心悸等低血糖症状开始出现。

血糖值:

1.1mmol/L。

用药分析:

(1)格列本脲作用持续可达24h,通常初始剂量2.5~5mg/日,小于处方所示剂量。

据报道,由格列本脲所致严重低血糖并非罕见。

(2)β-阻滞剂可影响糖代谢,因其使用可致高血糖,甚可诱导低血糖。

(3)普萘洛尔为一非选择性β-阻滞剂,可抑制糖酵解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可掩盖某些低血糖表现,阻碍患者低血糖的恢复。

(4)当出现低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