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6046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诵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诵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诵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诵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诵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诵读教案.docx

《诵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诵读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诵读教案.docx

诵读教案

兴化市戴窑初级中学诵读、书法备课纸

课题

《水调歌头》

年级

八年级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地朗诵词的内容。

2.能大致理解词的意思,通过有感情有节奏的诵读呈现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词和作者能富有感情地朗诵。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水调歌头》

2.制作范文朗诵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

1.看月亮夜色图,吟诵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2.读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说说意思,简介苏轼。

3.齐读课题《水调歌头》。

二.明确诵读要求:

学生讨论诵读名作的要求,师概括三点:

1.字正腔圆2.有顿、有韵3.读透文义

三.按要求分步练习诵读:

1.练习读得字正腔圆,指名读,齐读。

2.听视频范读,领悟“有顿、有韵”的诵读技巧。

选词填空:

读时句中(有停顿),语速(舒缓),语调(深沉)。

对照要求自己练习,指名男女生配乐读,全班分男女生读。

3.古人云:

诗中有画。

读词中的句子让你仿佛看到什么?

生描述句子中的画面。

①“言为心声”,这些词流露了当时苏轼什么样的心声呢?

简介苏轼当时的境况:

苏轼二十三岁全家迁至京都做官十五年后被派往密州做官。

在贫穷落后的密州他岁苦犹乐,依然活得开朗、洒脱。

②联系苏轼的经历和词中的句子想一想,“天上宫阙”、“琼楼玉宇”暗中比喻哪里?

在这中秋月圆之际,他想过回去么?

读句子“我欲乘风归去”,但又不太乐意回京城,从哪句可见?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现在他在密州反而清闲自在,读句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洒脱、自在地反复读。

③“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亮为什么是低低照着?

月亮渐渐西沉。

此时的苏轼眼睁睁看着月亮,又想什么呢?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为什么这么想?

把句中的怨恨读得更深入。

④不回“天上宫阙”而与月对话悠然起舞,人的悲离难得全美就给予祝福,这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一个什么样的苏轼?

(洒脱、乐观、旷达)。

⑤总结“读透文义”的要求,练习诵读。

看视频上的深情朗读。

指名配乐读,全体配乐读。

四.吟唱《水调歌头》

1.听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

2.跟唱。

兴化市戴窑初级中学诵读、书法备课纸

课题

《春》

年级

八年级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

1. 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春》,直至熟读成诵,培养诵读的能力。

2.体会文中用语的形象生动、准确有神。

感受作者笔下春天的美丽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1.诵读和一年四季有关的古诗(《早春》、《咏柳》、《秋思》、《冬雪》等)

2.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笔下的《春》也很美,我们一起来欣赏他是如何描写春天的。

3.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作品有:

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

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疏通正音,读顺读通:

1.范读,认真听,听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3.指名读,疏通作品,正音、断句,初步读出作品的节奏,对难读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将作品读顺读通。

三、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1.自读课文,课文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作者抓住了江南春天的特点,向我们展示了哪四幅图景呢?

(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2.揣摩四幅图的特点及运用的修辞手法。

四、综合操练,读熟读美

1逐段.指导朗读,讨论后范读、指名读、齐读。

如盼春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

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近”)“盼望着,盼望着”。

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读出盼望的心情。

如第二小节读出几句中包含的欣喜之情。

如春雨图的朗读体现出隐含文中的惬意。

如最后三个小节三个排比句由小到大,对春天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比喻。

因此朗读的时候注意语气色彩应是逐渐加重的。

前两句的结尾语气需上扬,最后一句再落到实处。

2.小组派代表参与比赛朗读。

3.配乐朗读

五、课后延伸

1.课后练习诵读,背诵全文。

2.推荐阅读《春之怀古》张晓风

兴化市戴窑初级中学诵读、书法备课纸

课题

《乡愁》

年级

八年级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朗读,能够诵读《乡愁》,培养学生诵读的能力。

2. 学习从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等方面品析诗歌。

教学过程:

教师利用课前5分钟放歌曲《乡愁四韵》

一、导入新课

1.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据说当年罗大佑在台湾现场演唱时,这首歌勾起在场观众的思乡之情,许多观众热泪潸然。

是呀,哪一位海外游子不思念自己的故乡,哪一位海外游子不思念自己的故国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的《乡愁》。

2.简介余光中

二、疏通正音,读顺读通

1.自读,读准字音

窄zhǎi一湾yìwān后来啊ya

2.听读

(1)划停顿重音:

听一听录音,比较一下你刚才的朗读,你读得不到位的地方加以改进一下,并在文中划出停顿和重音。

(播放录音《乡愁》) 

(2)明确感情基调:

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朗读与录音,听出这首诗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读吗?

(思乡的愁绪,所以比较深沉,沉重,比较忧伤。

)语速呢?

(比较慢。

这样才能读出比较抒情的味道。

(3)明确停顿、重音:

我们读诗歌不但要把握准情感基调与正确语速,还要读得抑扬顿挫,读出诗歌的节奏美,这就要注意停顿与重音。

(4)再次听《乡愁》的朗读录音(或范读),学生体会。

3.练读,教师点评

(1)同桌互读(一人读一人听)

(2)指名读

(3)齐读

三、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1.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

——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

(借助于形象的事物,将无形的东西变得具体了,凸现出诗人内心浓烈的思乡之情。

2.诗歌是最富想象力的艺术,想象力越是丰富的同学,越能享受诗歌的美丽。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这四个事物上,应该通过这些形象的事物来想象在什么时间,在哪里,什么人在干什么事,这个人又在想到什么。

你所想象的这些和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应有所联系。

(依次想象四幅画面,想象后指导朗读,读出感情。

 教师小结:

乡愁本是一种难以表现的情绪,诗人余光中,四个具体可感的意象,抒发了波涛汹涌般的内心情感!

抒发四个特定情境下的四种乡愁。

一枚小小的邮票(少年清愁)──写信可寄乡思

一张窄窄的船票(夫妻离愁)──乘船可解相思

   一方矮矮的坟墓(丧母哀愁)──生死隔绝哀思谁诉

一湾浅浅的海峡(归国思愁)──海水无尽忧思无尽

3.齐读全诗

四、诵读《乡愁》

1.齐读《乡愁》

2.诗歌每段结构都是一样的,非常整齐,匀称。

四个小节能否互换呢?

3.教师小结:

诗人以时间为序,写出乡愁缠绕了诗人一生;由个人之愁上升到民族之愁,感情层层推进;诗人也写出了他们那一代人共同的心声。

最后一小节达到了最高潮!

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

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那种激昂、那种强烈的期盼。

(齐读最后一节。

4.(齐读整首诗歌,体会结构与情感之美。

5.背诵这首诗

6.有感情诵读(采用同桌互读、指名读、小组比赛读、配乐读等形式)

7.诵读表演(表情、动作)

五、拓展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1.自读,说说两首诗的相同之处。

2.配乐朗读

六、再次欣赏配乐诗朗诵《乡愁》,可全班齐诵。

七、课后推荐阅读

乡愁是一首老歌,每唱一遍,都让人热泪盈眶;乡愁更是一部厚厚的书,每翻一页,都能读到游子心中的梦!

席慕容的《乡愁》《出塞曲》

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

兴化市戴窑初级中学诵读、书法备课纸

课题

《黄河颂》

年级

八年级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2.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一、自然导入,激情激趣

同学们到过黄河吗?

播放《黄河颂》MTV,我们现在就来看看黄河。

(出示黄河资料)这就是黄河,1938年9月,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了壶口瀑布,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

二、疏通正音,读顺读通

1.自由读,读通文章;

2.同桌互读,正音;

3.指名读,疏通作品,正音、断句,初步读出作品的节奏,对难读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将作品读顺读通。

 

三、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歌词中,哪些诗句集中写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哪些诗句集中赞颂了黄河所代表的民族精神?

(1)找出文中集中写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的地方。

用声音来表现它的英雄气魄(指名读)

问:

在哪些词句上我们需要特别的注意,把它读好?

“望”、“奔”、“掀”、“劈”、“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小结:

我们要读好诗歌,一定要读好关键词句。

(生齐读)

(2)你发现最能体现诗人对黄河赞颂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四、综合操练,读熟读美

1、抓住重点词指导朗读,提示“三个‘啊,黄河’”读法是不是一样处理的呢?

为什么?

第一个“啊,黄河!

”应读的舒缓深沉(重点词:

摇篮)。

第二个“啊,黄河!

”应读的坚强有力(重点词:

屏障)。

第三个“啊,黄河!

”应读的高亢激昂(重点词:

臂膀)。

最后两句“像你一样伟大坚强!

”号召我们向黄河学习,充满战斗决心,要读的铿锵有力。

2、指三名学生读,评点。

齐读,提示:

语气逐渐加强,感情逐渐加深,深情、坚定、激昂,读出变化!

3、总结读好诗歌的方法:

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抓住关键词句。

4、分角色朗读。

兴化市戴窑初级中学诵读、书法备课纸

课题

《热爱生命》

年级

八年级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生命之可爱,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之情;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3.让学生体味小说中的心理和行动描写。

一、     自然导入,激情激趣

生命究竟是什么?

人,可能无法说清。

生命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人,可能也无法说清。

生命有时是极其脆弱的。

瞬间,它可能就会化为乌有。

可是生命有时又无比强大,让你不能不为之惊叹。

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就给我们展示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二、疏通正音,读顺读通

1.自由读,读通文章;

窒zhì息:

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巉chán岩:

一种高而险的山崖。

骸hái骨:

人的骨头(多指尸骨)。

奄yǎn奄一息:

只剩下微弱的气息,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

吹毛求疵cī:

有意抓住人的小过失不放。

2.同桌互读,正音;

3.指名读,疏通作品,正音、断句,初步读出作品的节奏,对难读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将作品读顺读通。

三、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1)主人公在这茫茫荒原上经历着哪些生死考验?

他靠什么顽强地生存下来?

(2)小说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为什么连个名字也没有?

(3)作品的人物性格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4)小说中关于鹿皮袋、比尔骸骨描写的有何作用?

四、综合操练,读熟读美

1.诵读你认为好的语句,并说说好在哪里。

2.合作表演,师生合作,进行诵读表演。

兴化市戴窑初级中学诵读、书法备课纸

课题

《天净沙•秋思》

年级

八年级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能够背诵。

2.在诵读品味过程中,理解领悟《天净沙•秋思》意思。

3.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情景,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多重诵读,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吟诵词并能吟出韵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当推唐诗宋词元曲,唐诗宋词大家都已知相当熟悉,那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元代的曲这种文学样式。

今天我们欣赏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板书:

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及“曲”这种文体

1.作者: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有“曲状元”之称。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

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2.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

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

《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是与作家对话。

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1.听教师范读,划出节奏。

2.教师小结:

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

我们感受一下。

3.自由朗读,反复读,直到读清爽了、读顺口了为止。

4.指名读,教师指导:

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

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

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

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5.自由朗读。

四、合作探究,理解意思,感受意境。

1.自由诵读,借助注释,感知意思。

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傍晚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桥畔住着几户人家,年代久远的驿道上,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着瘦马缓慢前行。

傍晚的太阳向西坠落,悲痛到极点的游子,飘泊在天边极远极远的地方。

2.这首诗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一关键诗句可以体现出来?

表现了作者伤心欲绝的感情,这可以从“断肠人在天涯”看出。

作者因为思念家乡因而伤心欲绝。

3.因为作者远在天边,所以才会伤心欲绝,愁思万千,肝肠寸断,哪些景物可以帮助表达作者的这种情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4.齐读曲子。

大家看看这首曲子的语言形式有什么特点?

5.根据这些写景的短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时候所特有的景色呢?

这些景色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

何以见得?

6.在这幅图画中,有人吗?

是谁?

7.哪位同学能根据曲中的意境,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是个什么样的断肠人?

小结:

这支曲子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

不仅写景,动静相衬,而且写人,借景言情;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五、多重诵读,吟出韵味

自由诵读指名诵读配乐诵读集体诵读

 

兴化市戴窑初级中学诵读、书法备课纸

课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年级

八年级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能够背诵。

2.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情景,感悟作者的情感。

3.反复吟咏诵读,学习诗歌诵读的要领、技巧

教学重点:

多重诵读,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吟诵词并能吟出韵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反映百姓苦难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诵《天净沙•秋思》。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散曲,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题目是什么?

(板书:

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1.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散曲作家。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被征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赈救,见饥民困苦万状,为之痛哭。

因赈灾事,积劳而卒。

2.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8)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经潼关时所作。

三、疏通正音,读通读顺

1.出示诗词,教师范读。

2.指名读,纠正读音,读出节奏。

3.自由诵读,读通读顺。

四、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1.出示注释,指名学生,老师补充。

山河表里踌躇宫阙苦

2.借助注释,理解意思。

五、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1.听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反复读,直到读清爽了、读顺口了为止。

3.指名读,齐读。

六、朗读体验,感悟情感

1.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仔细体会张养浩的情感。

2.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百姓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怒)

3.那就带着这样的情感去读文章,同时看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学生朗读)

4.元曲本来是用来唱的,山坡羊属于中吕唱调。

虽然我们现在不会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朗读,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这种效果。

听录音。

七、有感情地诵读,通过诵读表达感情

1.学生自由诵读。

2.配乐诵读。

3.指名诵读,集体诵读。

八、拓展诵读,加深感悟

1.出示历朝诗人反映百姓苦难的诗句,一起读一读,感受诗人的情怀。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张俞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范成大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崔道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2.再次诵读《山坡羊·潼关怀古》

兴化市戴窑初级中学诵读、书法备课纸

课题

《如梦令》

年级

八年级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能够背诵。

2.在诵读品味过程中,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

3.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多重诵读,初步感悟“如梦令”这种词牌的格律特点。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吟诵词并能吟出韵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几首如梦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余秋雨曾经说过,古建筑是欧洲文明史的见证。

古诗文则是中华文化留在人们心中的一座永久的丰碑。

这学期我们同学已经诵读了许多古诗词,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板书课题、作者)

2.简介作者情况以及词和词牌名。

二、自学质疑,理解词意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生活的写照。

1.自由朗读《如梦令》,反复读,一直到把这首词读清爽了、读顺口了为止。

2.指名读,教师及时正音。

3.师生合作朗读,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把握好词的节奏。

4.认真读课文,这首词有哪些字词你理解不了的,请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5.互动探究:

先小组交流不理解的意思,再班级交流。

6.教师点拨。

出示幻灯片:

常记:

时常回忆起。

溪亭:

溪边的凉亭。

日暮:

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

争渡,争渡:

“争”,怎的意思;争渡即怎渡。

沉醉:

形容醉得很厉害。

归路:

回家的路。

兴尽:

兴,兴致。

很尽兴。

7.互动探究: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这首词的意思,然后将词意写下来。

8.学生尝试着说一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

三、多重诵读,感悟意境

教师示范擂台竞赛

四、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一)琅琅书声多重诵读——感知词之味道

1.读正确,读流利。

2.读出停顿和节奏。

3.听名家朗读。

4.齐读。

(二)想象画面品味词句——体味词之意境

1.想象画面

(1)画面1:

溪亭日暮画面2:

藕花深处画面3:

一滩鸥鹭

(2)学生美读词句。

(3)齐读整首词。

(4)配乐朗读。

2.品语言——醉、兴

(1)读读这首词,把这首词读“瘦”。

(2)读后交流。

(三)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

1.自由背。

2.指名背。

3.集体背。

五、对照比读,腹满诗书——拓展读

(一)出示3首如梦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如梦令》(江上绿杨芳草)(吴潜)

《如梦令》(枝上蝶纷蜂闹)(吴潜)

1.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三首词

2.朗读比较,初步了解“如梦令”这种词牌的格律特点。

3.了解《如梦令》词牌的来源。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4.齐读三首如梦令。

六、课堂小结。

兴化市戴窑初级中学诵读、书法备课纸

课题

《满江红》

年级

八年级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能够背诵。

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词的大概意思,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吟诵并熟读会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收集一些有关爱国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满江红》,导入新课

播放杨洪基演唱的《满江红》,教师激情导入:

曾经有一位申明大义的母亲,曾经有一位赤胆忠心的儿子;母亲对儿子一生的愿望浓缩成四个字“精忠报国”,儿子对母亲唯一的承诺会聚成四个字“精忠报国”;母亲的名字无人知晓,儿子的名字无人不晓。

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他就是响当当的“岳飞”,今天就让我们去走近他,了解他,亲身感受他的伟大情怀。

(板书:

题目、作者)

二、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这首词,首先让我们走近作者,了解岳飞,了解他的写作背景。

谁来谈一谈对岳飞的了解?

教师出示课件,作简单介绍: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

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少时勤奋好学,并练就一身好武艺。

19岁时投军抗辽。

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卫国的戎马生涯。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多次与金兵作战,屡战屡胜。

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兵北伐,但由于朝廷昏庸,秦桧等奸臣当道,致使岳家军当时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

岳飞独上高楼,栏杆拍遍,仰天长啸,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

三、反复吟诵,品读宋词的语言美

1.听配乐范读——方明朗诵的《满江红》,学生小声跟读。

2.教师提示以下字的读音:

发(fà)冠(ɡuān)犹(yóu)虏(lǔ)阙(què)

3.划分朗读节奏。

4.学生模仿范读有感情地大声跟读,注意节奏和重音。

5.学生听配乐朗读,教师相机点拔,进一步感受词的语言美。

四、理解诗句,赏析诗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同学们能在自主学习中解决问题,你们是最棒的。

下面咱们结合注释,结合具体情境,一起来赏析这首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