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订货法POQ应用案例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48625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间订货法POQ应用案例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期间订货法POQ应用案例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期间订货法POQ应用案例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期间订货法POQ应用案例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期间订货法POQ应用案例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间订货法POQ应用案例测试.docx

《期间订货法POQ应用案例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间订货法POQ应用案例测试.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间订货法POQ应用案例测试.docx

期间订货法POQ应用案例测试

期间订货量法(POQ)及案例测试

 

测试需求及背景:

公司采购的某些物料按现有的订货策略批对批(LFL)订货太过分散,供就商供货有些困难。

希望对不同销售订单需求的同一共用物料进行合并计划采购。

其实金蝶K/3ERP系统中也提供了一种订货策略满足此类需求:

即期间订货法(POQ),允许对计划需求进行合并。

为了充分了解这个订货策略操作,我做了以下测试供使用部门参考使用:

一、K3中期间订货量(POQ)策略的相关定义:

1、期间订货量(POQ,PeriodOrderQuantity),计划订单产生来满足某期间的需求,用户只需输入订货间隔期,系统会依据订货间隔期设定的天数,先计算该期间各天的净需求,然后按期间将各天的净需求进行汇总后进行批量调整,在各期间的第一天生成计划订单。

批量调整的公式为:

计划订单量=最小订货量+取大整数【(净需求-最小订货量)/批量增量】*批量增量。

2、订货间隔期(天):

表示订货策略为期间订货法的物料的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单位为天。

3、温馨提醒:

对于周期性订货的物料(如供应商有良好的信誉且需求相对稳定,采用周期订货对双方都便利的话,可以采用该类设置),同时要设定订货间隔期。

在MRP计算中,如果希望一个物料不管有多少个净需求,都只产生一个计划订单,订货间隔设置可和展望期总天数一样长。

二、期间订货量法计划方案设置项说明:

1、计划方案设置:

1)采用期间订货量法(POQ)必须将勾选计算公式中的净需求考虑订货策略和批量调整,其它参数根据需求选择。

2)合并参数设置

(1)按销售订单合并:

我们这里可以选整单合并,达到最大合并的目的。

整单合并:

如果来自相同销售订单的同一个物料,存在多个计划订单,将计划订单进行数量合并,时间取最早的日期。

分录合并:

如果来自相同销售订单上同一分录的同一个物料,存在多个计划订单,将计划订单进行数量的合并,时间取最早的日期。

(2)按照物料合并(MRP需求合并类物料允许按不同需求来源的单据合并):

请勾选,为了达到合并需求的目的。

选中此参数,对同一物料的计划订单,需求日期相同的进行合并,即按天进行合并。

此参数只针对物料主数据中“MRP计算是否合并需求”为是的物料有效。

3)POQ净需求合并规则:

此参数只在计算参数“净需求考虑订货策略和批量调整”选中时才可维护。

合并至周期的第一天:

周期开始日期为设定的POQ周期开始日期,各期间的净需求合并到周期的第一天。

合并至周期第一笔净需求日期:

周期开始日期为第一笔净需求产生的日期,各期间的净需求合并到周期第一笔净需求日期。

注意:

在MRP计算中,如果希望一个物料不管有多少个净需求,都只产生一个计划订单,可以将物料的订货策略设置为期间订货,订货间隔设置为和展望期总天数一样长。

三、案例测试:

(一)第一种POQ净需要合并规则——合并至周期的第一天的案例测试情况:

1、案例一(订货间隔期假设为30天):

现模拟产品BOM:

E1产品子项领用E2、E3材料各1个。

在物料——计划资料页签中将:

1)订货策略改选为:

期间订货量(POQ)

2)启用期间订货量(POQ)订货策略,必须将订货间隔期维护好。

默认为1天,建议事先修改为合理期间天数。

本例一中先将期间天数设为较长的30天。

3)启用期间订货量(POQ)订货策略,必须勾选MRP计算是否合并需求。

注意:

启用期间订货量(POQ)订货策略后,最小订货量,批量增量等计划量资料继续有效,但固定提前期、累计提前期等计划期限将不再生效。

新增多笔模拟销售订单业务: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8。

经MRP计算后,自动投放出以下采购申请单、生产任务单。

分析:

分析前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POQ的需求日期规则:

期间订货量法(POQ)的“需求日期”与其他订货策略的不“需求日期”的计算不同,不要错误地认为是建议交货日期=需求日期=建议到货/完工日期=建议开工/采购日期+提前期,则MRP产生的计划订单的建议开工/采购日期=建议交货日期-提前期。

假设不考虑非工作日,错误码地认为建议开工/采购日期向前提前天数。

所以需要注意的是:

期间订货法的物料是先根据“计算开始日期”和“订货间隔期”计算出计划订单的需求日期,而不是根据销售订单的建议交货日期确认需求日期。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8,订货间隔天数为30天,POQ周期开始日期为2015-9-25,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结合这几个时间因素,排除非工作日。

得出第一个合并期间为2015-9-25至2015-11-5,第二个合并期间顺推,不过这个期间已满足现有本例中订单需求的合并期间。

这样也就计算出第一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09(10个)+SEORD0010(20个)+SEORD0011(50个)+SEORD0012(60+70个)+SEORD0013(80+90个)+SEORD0014(18个)+SEORD0015(14个)=412,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为2015-9-28(本来应该是9-25已是历史日期,MRP计算日期是9-28所以取9-28)

 

而对于产品E1的订货策略还是继续使用之前的批对批(LFL),所以经MRP计算投放出合并的生产计划量完全按批对批(LFL)的规则投放的:

因为MRP计算日是2015-9-28日,所以销售订单交货日期小于等于9-28日(不能生产日期为历史日期,最快也是计算当天)都合并为一笔净需求210件了,其中销售订单SEORD000012号需求有2笔,交货日期为10-1的有80个,交货日期为9-29日有70个,因为在计划方案——合并参数中勾选了整单合并,所以这笔的需求也合并在该单第一笔需求日期9-28中去了。

SEORD000013号需求有2笔,交货日期为10-5的有90个,交货日期为9-29日有70个,因为在计划方案——合并参数中勾选了整单合并,所以这笔的需求也合并在该单第一笔需求日期10-1日去了。

下面的几中测试案例中,因为产品E1的需求都一样,所以就不讲解产品E1的分析需求了。

2、案例二(订货间隔期假设为7天):

还是使用以上的BOM结构、物料订货策略设置,但将订货间隔天数缩短至7天。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8。

还是这几笔销售订单需求:

经MRP计算后,自动投放出以下采购申请单。

分析: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8,订货间隔天数为7天,POQ周期开始日期为2015-9-25,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结合这几个时间因素,排除非工作日。

得出第一个合并期间为2015-9-25至2015-10-5

顺推第二个合并期间为2015-10-6至2015-10-14

顺推第三个合并期间为2015-10-15至2015-10-23

这样也就计算出第一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09(10个)+SEORD0010(20个)+SEORD0011(50个)+SEORD0012(60+70个)+SEORD0013(80+90个)=380,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为2015-9-28(本来应该是9-25已是历史日期,MRP计算日期是9-28所以取9-28)

第二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4(18个)=18,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6

第三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5(14个)=14,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15

 

3、案例三(订货间隔期假设为2天):

还是使用以上的BOM结构、物料订货策略设置,但将订货间隔天数再缩短至2天。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8。

还是以下几笔销售订单需求:

经MRP计算后,自动投放出以下采购申请单。

分析: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8,订货间隔天数为2天,POQ周期开始日期为2015-9-25,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结合这几个时间因素,排除非工作日。

得出第一个合并期间为2015-9-25至2015-9-28

顺推第二个合并期间为2015-9-29至2015-9-30

顺推第三个合并期间为2015-10-1至2015-10-2

顺推第四个合并期间为2015-10-5至2015-10-6

顺推第五个合并期间为2015-10-7至2015-10-8

顺推第六个合并期间为2015-10-9至2015-10-12

顺推第七个合并期间为2015-10-13至2015-10-14

顺推第八个合并期间为2015-10-15至2015-10-16

这样也就计算出第一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09(10个)+SEORD0010(20个)+SEORD0011(50个)+SEORD0012(60个)=140,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为2015-9-28(本来应该是9-25已是历史日期,MRP计算日期是9-28所以取9-28)

第二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2(70个)=70,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9-29

第三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3(80个)=80,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1

第四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3(90个)=90,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5

第五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4(18个)=18,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9

第六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5(14个)=14,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15

 

4、案例四(订货间隔期假设为3天)

还是使用以上的BOM结构、物料订货策略设置,但将订货间隔天数再缩短至3天。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8。

还是以下几笔销售订单需求:

 

经MRP计算后,自动投放出以下采购申请单。

分析: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8,订货间隔天数为3天,POQ周期开始日期为2015-9-25,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结合这几个时间因素,排除非工作日。

得出第一个合并期间为2015-9-25至2015-9-29

顺推第二个合并期间为2015-9-30至2015-10-2

顺推第三个合并期间为2015-10-5至2015-10-7

顺推第四个合并期间为2015-10-8至2015-10-12

顺推第五个合并期间为2015-10-13至2015-10-15

这样也就计算出第一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09(10个)+SEORD0010(20个)+SEORD0011(50个)+SEORD0012(60+70个)=210,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9-28(本来应该是9-25已是历史日期,MRP计算日期是9-28所以取9-28)

第二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3(80个)=80,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9-30

第三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3(90个)=90,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5

第四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4(18个)=18,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8

第五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5(14个)=14,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13

 

4、案例四(订货间隔期假设为5天):

还是使用以上的BOM结构、物料订货策略设置,但将订货间隔天数再缩短至5天。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8。

还是以下几笔销售订单需求:

经MRP计算后,自动投放出以下采购申请单。

分析: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8,订货间隔天数为5天,POQ周期开始日期为2015-9-25,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结合这几个时间因素,排除非工作日。

得出第一个合并期间为2015-9-25至2015-10-1

顺推第二个合并期间为2015-10-2至2015-10-8

顺推第三个合并期间为2015-10-9至2015-10-15

这样也就计算出第一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09(10个)+SEORD0010(20个)+SEORD0011(50个)+SEORD0012(60+70个)+SEORD0013(80个)=290,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为2015-9-28(本来应该是9-25已是历史日期,MRP计算日期是9-28所以取9-28)

第二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3(90个)=90,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2

第三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4(18个)+SEORD0015(14个)=32,合并到POQ周期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9

对上述几种案例采用POQ净需求合并规则采用合并至周期的第一天的方法的总结:

使用期间订货法(POQ)的物料,在订货间隔期可以将多个需求单据进行合并。

根据MRP计算日期、POQ净需求合并规则中合并至某个周期开始日(即某个周期第一天)进行分解合并周期、按销售订单的计划交货日期归属周期,最后经MRP计算后合并成具体的合并需求及需求日期。

小贴示:

在MRP计算中,如果希望一个物料不管有多少个净需求,都只产生一个计划订单,可以将物料的订货策略设置为期间订货(POQ),订货间隔设置为和展望期总天数一样长。

小贴士:

计划展望期是一个时间段,决定参与计算的需求单据的时间围和产生计划订单的时间围,并可用于实现对MPS/MRP运算结果直观灵活的汇总显示及销售订单与产品预测间的关系界定。

示例:

下面代表除去非工作日的时间,即1*10*7=70天,展望期起始日期不能早于系统当前日期。

当然每次MRP计算的具体展望期根据扣减非工作日是不同的。

 

(二)、第二种POQ净需要合并规则——合并至周期第一笔净需求日期的案例测试:

1、案例一(订货间隔期假设为30天):

现模拟产品BOM:

E1产品子项领用E2、E3材料各1个。

在物料——计划资料页签中将:

1)订货策略改选为:

期间订货量(POQ)

2)启用期间订货量(POQ)订货策略,必须将订货间隔期维护好。

默认为1天,建议事先修改为合理期间天数。

本例一订货间隔期假设为30天。

3)启用期间订货量(POQ)订货策略,必须勾选MRP计算是否合并需求。

注意:

启用期间订货量(POQ)订货策略后,最小订货量,批量增量等计划量资料继续有效,但固定提前期、累计提前期等计划期限将不再生效。

新增多笔模拟销售订单业务: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9。

经MRP计算后,自动投放出以下采购申请单、生产任务单。

分析:

分析前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POQ的需求日期规则:

期间订货量法(POQ)的“需求日期”与其他订货策略的不“需求日期”的计算不同,不要错误地认为是建议交货日期=需求日期=建议到货/完工日期=建议开工/采购日期+提前期,则MRP产生的计划订单的建议开工/采购日期=建议交货日期-提前期。

假设不考虑非工作日,错误码地认为建议开工/采购日期向前提前天数。

所以需要注意的是:

期间订货法的物料是先根据“计算开始日期”和“订货间隔期”计算出计划订单的需求日期,而不是根据销售订单的建议交货日期确认需求日期。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9,订货间隔天数为30天,POQ周期第一笔净需求日期为2015-9-24,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结合这几个时间因素,排除非工作日。

得出第一个合并期间为2015-9-24至2015-11-2,第二个合并期间顺推,不过这个期间已满足现有订单需求的合并期间。

这样也就计算出第一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09(10个)+SEORD0010(20个)+SEORD0011(50个)+SEORD0012(60+70个)+SEORD0013(80+90个)+SEORD0014(18个)+SEORD0015(14个)=412,合并到POQ周期净需求的第一天,即为2015-9-29(本来应该是9-24已是历史日期,MRP计算日期是9-29所以取9-29)

 

而对于产品E1的订货策略还是继续使用之前的批对批(LFL),所以经MRP计算投放出合并的生产计划量完全按批对批(LFL)的规则投放的:

因为MRP计算日是2015-9-29日,所以销售订单交货日期小于等于9-29日(不能生产日期为历史日期,最快也是计算当天)都合并为一笔净需求210件了,其中销售订单。

SEORD000013号需求有2笔,交货日期为10-1的有80个,交货日期为10-5日有90个,因为在计划方案——合并参数中勾选了整单合并,所以这笔的需求也合并在该单第一笔需求日期10-1日去了。

SEORD000014、SEORD000015都是独立需求,所以都自动生成生产任务了。

下面的几中测试案例中,因为产品E1的需求都一样,所以就不讲解产品E1的分析需求了。

2、案例二(订货间隔期假设为7天):

还是使用以上的BOM结构、物料订货策略设置,但将订货间隔天数缩短至7天。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9。

还是这几笔销售订单需求:

经MRP计算后,自动投放出以下采购申请单。

分析: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9,订货间隔天数为7天,POQ周期开始日期为2015-9-24,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结合这几个时间因素,排除非工作日。

得出第一个合并期间为2015-9-29至2015-10-7(因为9-29之前都是历史日期,最早直能算到MRP计算当日,所以从9-29算起)

结合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顺推第二个合并期间为2015-10-9至2015-10-19(其中开始应为10-10,但排除非工作日,向前顺推为10-9)

这样也就计算出第一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09(10个)+SEORD0010(20个)+SEORD0011(50个)+SEORD0012(60+70个)+SEORD0013(80+90个)=380,合并到POQ周期净需求的第一天,即为2015-9-29(本来应该是9-24已是历史日期,MRP计算日期是9-29所以取9-29)

第二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4(18个)+SEORD0015(14个)=32,合并到POQ周期净需求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9

 

3、案例三(订货间隔期假设为2天):

还是使用以上的BOM结构、物料订货策略设置,但将订货间隔天数再缩短至2天。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9。

还是以下几笔销售订单需求:

经MRP计算后,自动投放出以下采购申请单。

分析: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9,订货间隔天数为2天,POQ周期开始日期为2015-9-24,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结合这几个时间因素,排除非工作日。

得出第一个合并期间为2015-9-29至2015-9-30(因为9-29之前都是历史日期,最早直能算到MRP计算当日,所以从9-29算起)

结合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顺推第二个合并期间为2015-10-1至2015-10-2

结合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顺推第三个合并期间为2015-10-5至2015-10-6

结合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顺推第四个合并期间为2015-10-9至2015-10-12(其中开始应为10-10,但排除非工作日,向前顺推为10-9)

结合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顺推第五个合并期间为2015-10-15至2015-10-16

这样也就计算出第一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09(10个)+SEORD0010(20个)+SEORD0011(50个)+SEORD0012(60+70个)=210,合并到POQ周期净需求的第一天,即2015-9-29(本来应该是9-24已是历史日期,MRP计算日期是9-29所以取9-29)

第二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3(80个)=80,合并到POQ周期净需求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1

第三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3(90个)=90,合并到POQ周期净需求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5

第四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4(18个)=18,合并到POQ周期净需求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9

第五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5(14个)=14,合并到POQ周期净需求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15

4、案例四(订货间隔期假设为5天):

还是使用以上的BOM结构、物料订货策略设置,但将订货间隔天数再缩短至5天。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8。

还是以下几笔销售订单需求:

经MRP计算后,自动投放出以下采购申请单。

分析:

MRP计算日期为2015-9-29,订货间隔天数为5天,POQ周期开始日期为2015-9-24,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结合这几个时间因素,排除非工作日。

得出第一个合并期间为2015-9-29至2015-10-5(因为9-29之前都是历史日期,最早直能算到MRP计算当日,所以从9-29算起)

结合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顺推第二个合并期间为2015-10-6至2015-10-12

结合销售订单建议交货日期,顺推第五个合并期间为2015-10-13至2015-10-19

这样也就计算出第一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09(10个)+SEORD0010(20个)+SEORD0011(50个)+SEORD0012(60+70个)+SEORD0013(80+90个)=380,合并到POQ周期净需求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9-29(本来应该是9-24已是历史日期,MRP计算日期是9-29所以取9-29)

第四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4(18个)=18,合并到POQ周期净需求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9

第五笔合并需求数量为SEORD0015(14个)=14,合并到POQ周期净需求的第一天,即需求日期为2015-10-15

对上述几种案例采用POQ净需求合并规则采用合并至POQ周期净需求的第一天的方法的总结:

使用期间订货法(POQ)的物料,在订货间隔期可以将多个需求单据进行合并。

根据MRP计算日期、POQ净需求合并规则中合并至某个POQ周期净需求的第一天进行分解合并周期、按订单的计划交货日期归属分期,最后经MRP计算后合并成具体的合并需求及需求日期。

小贴示:

在MRP计算中,如果希望一个物料不管有多少个净需求,都只产生一个计划订单,可以将物料的订货策略设置为期间订货(POQ),订货间隔设置为和展望期总天数一样长。

小贴士:

计划展望期是一个时间段,决定参与计算的需求单据的时间围和产生计划订单的时间围,并可用于实现对MPS/MRP运算结果直观灵活的汇总显示及销售订单与产品预测间的关系界定。

示例:

下面代表除去非工作日的时间,即1*10*7=70天,展望期起始日期不能早于系统当前日期。

当然每次MRP计算的具体展望期根据扣减非工作日是不同的。

 

四、总结:

以上测试中,采用期间订货法(POQ)计划策略进行MRP计算合并需求主要区别在于POQ净需求合并规则中对于合并周期及周期第一天的确定及区分。

综合测试情况来看,采用第一种“POQ净需要合并规则——合并至周期的第一天”周期确定比较死板,周期确定需要按期间订货隔期天数进行连续排列分期,如果订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