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二地球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46795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7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二地球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二地球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二地球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二地球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二地球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二地球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二地球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二地球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二地球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二地球的运动规律Word版含答案

[网络构建]

[名师点拨]

在复习本讲时,应围绕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进行复习,特别是应注意“两计算一变更”“两大规律”和“一类图示”。

两计算一变更:

地方时、区时计算及日期变更。

两大规律: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运用。

一类图示: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年份

读设问知考向

2017

(全国文综Ⅲ,10)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天津文综,6)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天津文综,7)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北京文综,1)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江苏地理,3)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2016

(天津文综,9)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北京文综,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江苏地理,10)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2015

(全国文综Ⅱ,8)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核心点一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

1.地方时与区时

(1)图示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如已知甲地(30°W)地方时为5时,求乙地(75°E)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2)特殊地方时的判断

①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③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那条经线的地方时,要么是0时,要么是12时。

切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的是0时(或24时),切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的是12时。

2.日期变更

(1)图示日期变更

(2)日期范围

①新的一天:

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

②旧的一天:

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方法技巧 时间计算的基本思路

时间计算一般采取三种方式:

一是利用材料表述某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相关计算,二是通过日照图中特殊时间点进行计算,三是有关行程问题的计算。

时间计算题目的分析思路如下:

(1)材料表述题目的时间计算

首先,分清材料中的时间是地方时还是区时;其次,时间计算只涉及经线,因此要掌握不同地点的经度或时区;再次,计算出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的经度差和时区差;最后,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

分析材料信息时要注意特殊时间点。

(2)日照图题目的时间计算

首先,在日照图上找出地方时为0时、6时、12时、18时的地点或找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等(具体见下图);其次,计算出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的经度差或时区差;最后,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

(3)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

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

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

因此,计算公式为:

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小时)(注意:

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

(2017·北京文综)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

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

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题。

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

A.西二区B.西十区

C.东十区D.东二区

答案 B

第一步:

读图文资料,获解题信息

信息①:

甲城市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2:

30~10:

30。

信息②:

根据社会经验知,城市工作时间一般是当地区时8:

00~18:

00,机动车流量高峰值出现在上下班前后。

第二步:

分别计算定结论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据此分别计算北京时间2:

30~10:

30时西二区、西十区、东十区和东二区区时,其结果分别为昨日16:

30~00:

30、昨日8:

30~16:

30、4:

30~12:

30和昨日20:

30~4:

30。

所以甲城市所处时区为西十区。

[解一题得一法]

确定两地的经度(时区),然后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时区差)

计算出所求的时间;结合已知的时间,按“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

将两地的经度差(时区差)转化为时间差;经度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每差1个时区相差1小时

地方时或区时计算,是高考命题中常见的考查问题,掌握其解答步骤十分重要。

 

→→

 

 

命题点 结合区域经纬网,进行时间和日期比例计算(题型预测:

选择题)

北京时间2015年8月6日23时05分,中国选手在俄罗斯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获得冠军。

这是亚洲选手第一次在此项目上获得世界大赛金牌。

上图示意“喀山和莫斯科经纬度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选手在2015年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夺冠时,喀山地方时和莫斯科区时分别是(  )

A.6日18:

21,6日18:

05

B.6日18:

21,6日17:

05

C.6日18:

05,6日17:

35

D.7日04:

21,7日04:

05

2.中国选手在2015年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夺冠时,全球处于新的一天的范围约占(  )

A.23/24B.1/8

C.3/8D.1/2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经度进行时区计算,喀山和莫斯科都在东三区,则莫斯科区时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晚5个小时。

东三区区时采用的是45°E地方时,喀山经度为49°E,则喀山地方时比东三区区时早4°×(49-45),即早16分钟。

第2题,北京时间6日23时05分,则135°E为7日0时5分,则新的一天的范围大致比135°E~180°稍大,约占1/8。

核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北半球)

方法技巧

1.“三看”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如下图所示:

(2)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还可推出距春(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的规律。

如下图所示:

(3)昼夜长短变化——看“极昼、极夜分布”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2.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北半球夏半年:

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极昼、极夜区除外)。

(2)北半球冬半年:

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极昼、极夜区除外)。

(3)二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全球昼夜平分。

(4)出现极昼的地方(除极点外):

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3.昼夜长短的计算

(1)根据昼弧夜弧计算。

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15°,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15°。

(2)利用与赤道的昼长恒为12小时的比较关系计算。

(3)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图示如下。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2

(2017·全国文综Ⅱ)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答案 B

第一步:

读材料,获取信息

信息①:

该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信息②:

芬兰伊瓦洛位于68°N以北,北极圈以内。

第二步:

审设问,确定解题思路

设问指向为“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的地理环境特征。

”其中备选项涉及到太阳视运动、昼夜长短及变化、天气特征等。

第三步:

调运知识,求解答案

根据北半球北极圈以内昼夜变化知,芬兰伊瓦洛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有极夜发生,所以测试时有些日子只能在夜间进行。

由于有极夜的出现,所以该地并不是每天太阳都从东南方升起。

该地区由于有极昼和极夜发生,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大于12时;该地地处极地地区,受极地东风影响,冷空气主要来自东北方向。

[题后反思]

太阳直射点、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总结如下:

直射点

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北半球早于6时日出)

西北(北半球晚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6时日出)

正西(18时日落)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北半球晚于6时日出)

西南(北半球早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提示 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命题点一 结合日出时间变化曲线,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题型预测:

选择题)

(2017·福建省重点中学联考)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

读图完成1~2题。

1.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2.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

A.1小时40分钟B.2小时20分钟

C.3小时20分钟D.4小时40分钟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由图示信息知,a—b期间日出时间逐渐提前,但仍在6:

00后日出,说明期间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第2题,结合图示知,该地日出最早约5:

20、最晚约7:

40,据此可推算出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4小时40分钟。

命题点二 结合昼长变化特征,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题型预测:

选择题)

(2017·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上学期定位考试)下图表示一年中某段时间,全球①②③④四个地点昼长的变化规律。

读图回答3~4题。

3.假如地点④位于北半球,图中M点代表的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4.假如地点②位于北半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的排列顺序,正好纬度从高到低

B.地点①可能位于80°N

C.图示期间地点③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D.地点④在一年之中,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由图分析可知日期为M时①②地昼长达到最长,④地昼长达到最短,可确定此日为二至日。

假如④地位于北半球,则M日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第4题,图中四个地点中,③应在赤道上,纬度最低;①出现极昼的时间很短,应该在极圈附近;④地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存在极昼、极夜现象;若②位于北半球,则图示M为夏至日,故③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核心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具体如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2.季节变化规律

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如下图所示:

方法技巧

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其变化特点的判断技巧

(1)分布看“远近”——远小近大。

距离直射点所在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2)变化看“移动”——来增去减。

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的方向移来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某地移去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3)位置看“数值”——90°的出现。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90°-所求地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2)极点的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

(3)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互余。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该地地方时为12时。

(2)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3)确定房屋的朝向: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相反。

(4)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

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

(5)确定楼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

(2016·江苏地理)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

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

读图回答,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D

第一步:

读图文材料,获解题信息

信息①:

考查区域位于“华北某低碳社区”,其地理纬度为40°N。

信息②:

①~④四个住宅的太阳能热水器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是15°、40°、20°和60°。

第二步:

明确设问指向,提高答题精确度

设问要求“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和“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

第三步:

结合信息,调运知识获答案

为保证冬季太阳能利用效果最佳,只要冬至日能获得最佳效果,那么热水器安装角度即是合理,那么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冬至日该地(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40°+23°26′)=26°34′,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应与当地的太阳高度互余,约为63°26′,④图最接近此角度。

[题后反思]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热水器安装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

在计算正午太阳高度时,应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所求地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互余。

命题点一 根据生活实际,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题型预测:

选择题)

(2017·河南省郑州市、平顶山市质检)武汉某建筑采用大玻璃幕墙的设计方案。

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设计师把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建筑物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巧妙结合起来,如图所示。

这种设计既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也可以极大地减少玻璃幕墙的日射负荷,显出很好的节能性。

读图回答1~2题。

1.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中,该地(  )

A.昼长逐渐增加

B.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

C.月均温不断降低

D.月均降水量不断减少

2.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随纬度的变化需调节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

若玻璃幕墙高度不变,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纬度升高,屋檐外延长度应(  )

A.变长

B.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由题干信息知,一年内该地(武汉)正午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中,即由夏至到冬至的变化过程,该地昼逐渐变短,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月均温先升高后降低,月均降水量先增多后减少。

第2题,我国北方纬度越高,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在玻璃幕墙高度不变的前提下,我国北方地区屋檐外延长度应变长。

命题点二 结合历史材料,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计算(题型预测:

选择题)

(2017·湖南岳阳测试)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

据我国某地景观图,回答3~4题。

3.秋分日北京时间14:

10时,若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位于(  )

A.松嫩平原

B.准噶尔盆地

C.河西走廊

D.华北平原

4.若某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则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至日当地昼长约14小时

B.夏至日当地正午日影朝南

C.当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为47°

D.冬季农业生产低温冻害多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结合题干信息,当地正午12时时北京时间14:

10,则当地所在经线为87.5°E;由于“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说明物体与物影长度相同,则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因为此日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所以该地位于45°N;则该地地理坐标为(87.5°E,45°N)。

结合四个选择项位置即可确定结论。

第4题,若某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计算出该地的地理纬度为21.5°N。

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地纬度昼长13小时多,不到14小时;夏至日时,正午太阳位于该地北方,日影朝南;该地纬度一年中有两次直射,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是90°,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就是冬至日的45°,所以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是45°;该地地处热带,低温冻害较少。

核心点四 地球运动中的对称现象

1.纬度对称

同一天,纬度数相同的南北两条纬线上昼夜长短完全相反。

如:

夏至日这一天,北极圈上昼长24小时,南极圈上夜长24小时;北回归线上昼长13小时24分、夜长10小时36分,南回归线上夜长13小时24分、昼长10小时36分。

2.日期对称

若同一地点两日期相距二分二至日的时间尺度相同,则两日期为二分二至日的对称日期,则两对称日期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如下特点:

同一地点两日期对称特点

同一地点两日期昼夜长短特点

两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特点

关于春分日(或秋分日)对称

相反

关于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称

相同

相同

(1)图a中的A日与B日以夏至日为对称中心,则A日与B日的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和日落时刻均相同,当地两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同。

其对应的日期应是太阳往返直射同一条纬线上的日期,即图b中的M日与N日。

若M日期已知,则N日期=6月22日+(6月22日-M日期)。

图a中C日与D日,图b中P日与Q日亦同理。

(2)图a中的D日与A日以春分日为对称中心,则D日与A日的昼夜状况完全相反,即D日的昼长等于A日的夜长、D日的夜长等于A日的昼长。

其对应的日期应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距赤道(以春分日为对称中心)距离相同的日期,即图b中Q日与M日。

若Q日期已知,则M日期=3月21日+(3月21日-Q日期)。

图a中B日与C日,图b中N日与P日亦同理。

(3)正午太阳高度的对称

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读“某日①~④四地昼弧长短状况示意图”,判断图中四地,纬度值相等的是(  )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答案 D

第一步:

读图文材料,获答题信息

信息①:

图示中表达了“某日①~④四地昼弧长短状况”,其中①~④四地的昼弧长度分别为165°、270°、195°和180°。

信息②:

①~④四地中,①地和③地的昼弧长之和为360°,即①地的昼弧长等于③地的夜弧长。

第二步:

调运知识,获取结论

结合所学知识,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地,一地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

结合图示信息知,①地的昼长恰好是③地的夜长,说明两地分属南北不同半球,且纬度数相同。

[题后反思]

地球运动过程中的对称问题,既反映了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也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基本依据,在答题过程中,只有熟练运用这些规律,才能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命题点 结合实际生活,考查地球运动中的对称性(题型预测:

选择题)

2015年某日,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在中央电视台大楼东偏南方向的位置,拍摄到太阳“钻进”央视大楼悬挑空间的照片。

读图,完成1~2题。

1.李先生拍摄的时间是(  )

A.冬季的上午

B.冬季的下午

C.夏季的上午

D.夏季的下午

2.若不考虑天气状况,20天后的X日,李先生将会再次拍摄到同样的景观(在相同的条件下)。

则X日可能接近(  )

A.6月12日

B.1月2日

C.7月2日

D.12月12日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结合题干信息知,此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为日落时分,夏季的下午。

第2题,结合题干信息知,X日太阳直射点应仍在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该日可能接近7月2日。

探究点 地球运动分析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2016·江苏地理)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时间点中至少有4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  )

A.北京时间8点B.北京时间11点

C.北京时间14点D.北京时间17点

答案 B

解析 当北京时间11点时,巴黎为3点,不在开放时间,东京为12点,在开放时间,香港为11点在开放时间,洛杉矶为昨日19点,在开放时间,奥兰多为昨日22点,在开放时间。

方法技巧

地球运动类试题涉及的地理概念、原理比较多,比较难于理解,因此做题分析的难度比较大,分析此类题目,应充分调运所学基础知识,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1)领会“一二三四”字诀,理清基本知识点

地球运动原理涉及面较广,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强。

核心要点可概括为以下数字歌诀:

“一”是指一个中心,即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一条准线,即晨昏线(圈)。

“二”是指南北两半球。

“三”是指三种计算,即时间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四”是指地球公转运动轨道上的四个基本点,即二分二至点。

(2)核心理论精要整合

紧紧抓住直射点,牢记自转和公转;想法找出晨昏线,找到交点和切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与某经线的交点、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求时间、算昼夜、太阳高度更简单;新旧日期不难算,时区轴上易发现;两半球、对称观,二分二至是关键。

(3)掌握常用解题技巧

以上的核心理论都是建立在获得了较为完整的地球运动相关基础知识上的,但要把它们熟练运用到实际解题过程中,还必须要掌握一些常用解题技巧,最为关键的解题技巧是“图文转换”和“图图变换”等技巧。

所谓图文转换就是把题干中的相关文字说明材料和题设条件全部或部分转绘到示意图中,用图形语言来帮助解读试题中的显性以及隐性信息,进而使解题更直观、更准确。

所谓图图变换即把一些较抽象或不完整的图转换成具体或完整的图,使信息呈现更直观、更透彻、更全面,此类题目多见于光照图的判读。

下图为“甲、乙两地10~12月正午太阳高度折线图”。

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甲、乙两地位置的描述,图示时期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B.乙地位于南半球温带

C.甲地位于南半球热带D.乙地位于北半球热带

2.图示时期(  )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

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先减后增

C.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

D.乙地白昼时长先缩短后延长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据图可以获取以下信息,甲地正午太阳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