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41148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历史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历史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肇庆市第四中学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学号班别姓名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

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

A.夏朝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C.汉朝时期D.唐朝时期

【答案】B

【解析】考点: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出现是促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此后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主要的耕作方式,答案选B,A夏朝商朝时期是奴隶社会盛行青铜器,CD两项是我国的铁犁牛耕技术进一步发展时期,汉代已经出现了一牛一人的耕作模式,唐代北方出现了曲辕犁。

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句话反映了()

A.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B.商品经济的发达

C.占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答案】D

【解析】考点:

小农经济。

本题要注意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从题干中的“耕”与“织”来看,这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3.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土地所有制的变化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分封制的瓦解D.上层建筑的变化

【答案】A

【解析】考点:

启蒙运动。

从西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建立,这是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故选A。

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答案】B

【解析】考点:

经济重心南移。

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A、C、D都不是主要原因,故选B。

5.图中素纱禅衣反映了哪个朝代的纺织成就()

A.汉朝

B.唐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B

【解析】考点:

古代手工业。

素纱襌衣,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因此选B.

6.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B.官府鼓励经商

C.经商方式不受限制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答案】D

【解析】考点:

宋代城市商业的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并未涉及宋代衣食住行、节日、婚姻等方面的变化,因此不能简单归纳得出生活习俗的变化,排除A;容易误选C,经商方式不受限制言过其实;材料未涉及政府对商业的态度,排除B;由材料中“当街列床凳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说明宋代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店铺随处可设,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商业的繁荣,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D符合题意。

7.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帝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答案】B

【解析】考点:

手工业的发展。

江宁织造局属于官营手工业下的工官,其产品没有任何投放市场的可能,因为在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只供皇家私用和官府专用,故选B。

8.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

《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之间广为传唱.“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

下列有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更早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青花瓷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主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再内的瓷器大量销售海外

【答案】A

【解析】考点:

我国唐代就已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而青花瓷在元朝时期才出现所以A不对。

青花瓷器釉下青花发色稳定而且蓝色淡雅所以青花的纹饰一般都是一些历史典故的画、诗,B项的说法吻合青花瓷的特点。

青花的出现确立了景德镇瓷都的地位所以C也是对的,元以后出现大量的外销,瓷以明清为盛,D项的说法也正确。

所以答案为A项。

 

9.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答案】C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南宋商业发展。

依据所学可知,宋朝时候,商品经济发达,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这一时期政府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较松。

宋代时候,农业继续生产发展;古代封建政府一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海禁政策出现在明朝;故可排除A、B、D三项。

故应选C。

10.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答案】C

【解析】考点:

资本主义萌芽。

判断是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关键是看是否出现雇佣关系,这是根本的标志,C项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即是一种雇佣关系。

故选C。

ABD三项都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来,错误。

11.下列言论中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A.事末利(商业)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B.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答案】B

【解析】考点:

“重农抑商”政策。

选项中ACD均能体现重农抑商的思想,只有B选项体现的是农工商皆本的思想,大意是如果没有农业则没有饮食,没有手工业则没有日常生活所需,没有商业就没有宝物频繁出现,所以应该是认为农工商缺一不可,故选B。

12.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    )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②延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分析认识能力。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依据所学可知,汉唐时候,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兴盛,而明确时期,则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故③应排除,即排除A、B、D三项。

故应选C。

13.西方学者认为,明中期以来,中国占有世界市场一半左右的白银,它们大多来源于向西方出口商品,而欧洲的白银则主要来自美洲殖民地。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新航路开辟②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求③闭关政策防止了白银外流④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了早期中国和西欧贸易的情况,中国手工业制品在欧洲很受欢迎,结果是欧洲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而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禁绝中西贸易,所以只要中国大量向西方出口商品,就会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选项③是对闭关锁国的错误表述,故排除。

14.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观察新航路开辟后400多年的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 B.东西文明的交流

C.工业革命的兴起D.世界人口的迁移

【答案】A

【解析】考点:

新航路开辟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最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稍后是荷兰和英国等西方国家马不停蹄的进行了殖民扩张,使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国家建立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因此选A。

B项与事实不符;C项说的是殖民扩张加强的条件;D项不是主要途径,世界人口的迁移是在殖民扩张中进行的。

15.17世纪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运载。

”对这一规定反对最强烈的是()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法国

16.英国的煤炭消费长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推广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

【答案】A

【解析】考点:

工业革命。

本题考察学生对蒸汽机的使用带动煤炭产量变化的认识,观察本题,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000万吨增加到6000万吨,结合所学知识煤产量的变化是因为蒸汽机达到广泛应用才促使其发生巨大变化,B、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

17.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

A.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联系日益紧密

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欧美纷纷建立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

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A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

由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得知它的依据是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联系日益紧密。

所以选A。

18.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答案】D

【解析】考点:

世界市场。

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故D项表述不正确。

19.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A.蒸汽机B.轮船

C.汽车D.电视机

【答案】C

【解析】考点:

工业革命。

A、B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而电视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0.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晌是()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促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D.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答案】C

【解析】考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注意题目所给关键词“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是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故选C。

A项错误,与事实不符,当时亚非拉地区大部分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B项错误,欧洲一体化的开始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D项错误,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是在新航路开辟后。

21.“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

该现象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崇拜洋货风气盛行

B.织工、铁匠被迫改行经营农业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洋货盛行,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答案】C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西方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面对西方的经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选C。

A项错误,材料的主要信息并不是说明人们崇拜洋货,而是说洋货充斥中国市场;B、D项材料并未体现

22.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下列企业中不属于他们创办的是()

A.安庆军械所B.开平矿务局  

C.汉阳铁厂  D.发昌机器厂

【答案】D

【解析】考点:

洋务运动。

发昌机器厂是民族工业,是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不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故选D。

A项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BC项是民用工业。

23.洋务运动最终并没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是因为()

A.军费开支过大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产业布局不合理 D.对外贸易连年入超,白银大量外流

【答案】B

【解析】考点: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失败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洋务派只是学习了西方的科技,并未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因此最终不能取得成功,故选B。

ACD项都不是根本的原因。

24.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战争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答案】C

【解析】考点:

中国近代的重大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开设工厂的限制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因为《马关条约》中有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设厂的规定,清政府对自己内部民间设厂也就不好再严格限制,同时也是为满足多收商税的需要,故选C项,其余三项ABD时间都与史实不符。

25.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若中国龙旗”。

这反映了()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答案】D

【解析】考点:

分析题干,阐述了民族资本家想尽办法逃避封建政府苛税和官吏勒索的现象,并且多采用列强之名,一方面,说明列强在中国有特殊的地位,不会被政府随意勒索,更重要的一方面,反映了封建主义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阻力,ABC都是对题干的片面理解,答案为D。

26.“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

”该文告的发布时间最可能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D.新中国建立初期

【答案】C

【解析】考点:

近代民族工业。

从材料中可以提取有效信息“公共机关”、“专购国货”,由此可判断文告反映了政府提倡使用国货的意图。

戊戌变法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都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排除A、D两项;辛亥革命时期政权尚不稳固,主要任务是反封建,颁布此文告的可能性不大,排除B项;民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提高,政府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中华民国政府提倡使用国货的可能性最大。

答案为C。

27.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1872一1913年)

该材料不能够说明(  )

A.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官僚资本

B.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C.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答案】D

【解析】考点: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出现了官办洋务企业;商办的民族工业与外资企业相比资本较少;1995年后得到一定的发展。

因此ABC均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这一信息。

因此D错误。

28.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企业“红金龙”香烟盒上写着:

“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

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苊矣。

”由此可以看出()

①争尝异味乃人之普遍心理  ②反映了民族资本家爱国精神

③为追求利润而不惜欺骗国人 ④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的侵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考点: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材料不能够反映的是”才是本题的题眼。

“不能够反映”,“红金龙香烟”是香烟,当然不是“饮食文化”,香烟既不能饮也不能食,所以①是错误的。

“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其利权”说明资本家是为了“国家挽回少许其利权”并不是为获取利润进行欺骗宣传,所以③是错误的。

所以本题答案选择的是D。

29.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答案】A

【解析】考点:

由“乘客不分男女座”可知新式交通工具对男女有别的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A正确;B、C不符合材料内容,D与材料无关。

 

30.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

“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西撇边开。

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

”该诗反映了当时(  )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答案】C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解题的关键是对打油诗的内容的准确理解。

材料“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叙述了外国人的“碧眼”学不成,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崇洋媚外现象,因此C的表述符合题意,而ABD的表述偏离材料主题,故选C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问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31.(11分)

马克思说: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6分)

2、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哪几种生产经营形态?

(3分)

3、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内部孕育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这种新的经济因素是指什么?

(2分)

【答案】1、特点: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

3、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考点:

中国古代的经济。

此题是简答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直接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比较简单。

32.(14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哥伦布说: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三 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请回答:

1、从图1、2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4分)反映了商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2分)

2、据材料二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2分)说明哥伦布生活的时代与这种动机相关的社会背景。

(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分)

【答案】

(1)突破了坊市格局空间限制;突破了坊市制的时间限制;出现了专门市场:

商业活动频繁(4分)特点:

反映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官府控制的减弱。

(2)获取黄金。

(1分)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益强烈。

(4)

(3)各地区生产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交流流通,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分)

【解析】考点:

古代中国的商业;新航路的开辟。

(1)第一小问变化,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在抓住图二中“商业街”“夜市、晓市”的信息,可已看出北宋东京形成街市,突破了时间限制,出现夜市和晓市;第二小问特点通过对比唐宋都城的变化,可得出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官府控制的减弱。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动力是获得黄金等贵重财富。

第二问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要从当时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宗教因素等角度进行分析。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要从对世界和对各大洲分别进行分析,对世界来说,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统一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对各大洲的影响可以结合所学知识直接进行分析。

33.(15分)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农块农田的圈占,英国取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正积极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不得不去城里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

    

请回答:

1、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满足三大因素,请结合材料一以及所学的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三大因素,从而促成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的?

(3分)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中国早期民族企业产生的时间?

(1分)说说材料三中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的原因。

(5分)  

【答案】

(1)三项因素:

市场、资金和劳动力。

市场:

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

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劳动力:

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经济:

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标志着中国近代企业的诞生;民族工业开始出现。

(以上三点任答出其中的两点给4分)

政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产生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国门被迫打开。

(3分)

思想文化:

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和“中体西用”的思想。

(2分)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

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的原因: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一战期间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状元实业家特殊的地位和经历,尤其是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5分)

【解析】考点:

工业革命及对中国的冲击。

(1)本题通过材料考查了工业革命的原因、发明、影响等问题。

其中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概括史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概括出市场、资金、劳动力是工业革命爆发的三项因素,并且要求学生能结合英国历史回答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的;

(2)谈对中国的影响,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

经济上,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开始出现;政治上,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遭到破坏,对中国的侵略使得中国逐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