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34457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报告.docx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报告.docx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报告

CAD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二级圆柱减速器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课设时间:

2015年6月6日至6月12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分析2

二、设计目的3

三、设计意义4

四、设计内容4

4.1、主要尺寸的确定4

4.2、绘制三维零件5

1)画箱盖零件:

5

2)画各轴零件:

6

3)画各齿轮零件:

7

4)画其他的零件:

8

4.3绘制二维零件图10

五、心得体会13

六、参考文献15

附录;二维零件图图纸

 

【摘要】

CAD在机械行业里是运用最为广泛的软件之一,在行业绘图过程中,通常运用不止一种软件完成设计绘图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实践为二级圆柱减速器的设计,让学生灵活使用solidworks,并能此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及建模,并进行装配,掌握使用CAD绘制工程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

SolidworksCAD工程绘图

 

[Abstract]

CADisoneofthemostwidelyusedsoftwareinmachineryindustry,intheprocessofdrawing,usuallyusemorethanonesoftwaretocompletethedrawingdesigntask.Thecurriculumdesignforcylindricaldecelerationdevicedesign,aimstoenablestudentstomasterthebasicoperationofSoftwareSolidworks,andflexibilityintheuseofthesoftwarefordesignandmodelingofmechanicalparts,andassembly,masteringtheuseofAutoCADdrawingofengineeringdrawingability,cultivatestudentsanewconsciousness,engineeringconsciousnessandpracticalability.

[Keyword]:

SolidworksCADengineeringdrawing

一、设计任务分析

本次课程设计是设计一个传动比为11.2的二级圆柱减速器,参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第22号图纸,要求用solidworks软件对减速器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三维实体造型,并且要完成装配,以及对齿轮、轴、基座、机盖和总装配体生成二维工程图,并用AUTOCAD对部分零件工程图进行修改。

设计任务、要求及时间安排按学号从附录中选择相应的题目,完成以下工作:

1)布置题目、确定尺寸(简单计算,查手册)。

时间:

1天;

2)减速器的三维实体造型:

零件组①机座、轴、端盖,零件组②机盖、齿轮或齿轮轴,轴承、其他,零件造型完成之后,进行三维装配。

同一组两位同学各绘一组零件,其中绘零件组①的同学完成装配工作;两位同学的具体分工情况由同一组两位同学自行协商后上报给班长,并由班长汇总后在第二天交给指导老师,一旦确定,不得变更。

要求:

要求能表达出零件的主要外形特征与内特征,对于细部结构,也应尽量完整的表达并能将各零件进行正确的装配。

时间:

1.5天;

3)绘制以下工程图(二维图):

①机盖或机座;②齿轮;③轴;④总装图。

进行装配的同学完成任务④,另一同学完成其余任务。

要求:

装配图应绘在0号幅面图纸上,表达清楚装配关系,其工程图上应标注外形尺寸、安装尺寸、装配尺寸、特性尺寸并应有完整的标题栏和明细表,以及技术特性数据和技术要求。

零件图图纸幅面应为A3或A4。

零件工程图上应包括制造和检验零件所需的内容,标注规范(如形位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对齿轮还要有啮合参数表等)。

时间:

1天;

4)写设计报告书(附打印图):

①设计题目、设计目的与意义;②主要尺寸的确定,如中心距,齿轮的齿数等;

二、设计目的

(1)通过CAD课程的设计,熟悉CAD的基本操作,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solidworks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熟练运用此软件。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机械CAD/CAM技术》课程后进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对三维造型软件的再学习及再提升。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数据处理等。

课程设计目的:

 

三、设计意义

《机械CAD》课程最重要的两个教学环节是“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

通过本课程设计,巩固通过课程学习到的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达到使同学们在综合运用计算机进行机械设计尤其是进行较为复杂的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一般的三维实体造型及进行三维装配、图形仿真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二维图形绘制能力。

同时,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有部分问题无法运用仅有的机械CAD知识解决,需要运用其他渠道对机械CAD进行更加深入地习。

所以通过这个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机械CAD相关知识,并提高我们自我涉猎知识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设计内容

4.1、主要尺寸的确定

根据题目要求,由于减速箱是同轴式布置,又给出的传动比为i=11.2。

而减速器为二级减速器,则取低速级和高速级传动比i1=3.96,i2=2.83。

1)确定中心距为1000,1400。

2)初选模数为m=16,齿数z1,z2和螺旋角β。

a=m(z1+z2)/cosβ

3)计算齿轮分度圆直径。

4)计算齿宽b。

5)基本尺寸计算见下表:

表1基本尺寸计算关系式

名称

符号

计算关系式

数值

中心距

a

a=(d1+d2)/2

1000,1400

总传动比

i

11.2

低速轴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d1

d1=m*z1/cosβ

730

低速轴大齿轮分度圆直径

d2

d2=m*z2/cosβ

2070

高速轴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d1

d1=m*z1/cosβ

403

高速轴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d2

d2=m*z2/cosβ

1597

低速轴齿轮螺旋角

β

15°

高速轴齿轮螺旋角

β

17°49′27″

低速轴小齿轮齿宽

B

350

低速轴大齿轮齿宽

B

340

高速轴小齿轮齿宽

B

250

高速轴大齿轮齿宽

B

240

根据表1里提供的具体参数,可以绘制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一些部件。

根据齿轮和轴的大小的大小可以初步决定整体箱体的尺寸,长度和宽度。

4.2、绘制三维零件图

1)画箱盖零件图:

2)绘制各轴

3)绘制各齿轮

4)绘制其他零件

4.3绘制二维零件图

 

 

 

五、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CAD这款软件有了基本的认识,也掌握了其基本操作,令人印象最深的我想还是其命令输入的方式,虽然相对其他软件,CAD的绘图功能不是很方便,也可能是由于版本比较老的缘故。

但是是它的修改图纸的功能,用起来还是相当便捷的。

总体来说,初学时觉得它不是一个轻易学好的软件,觉得用处不应该很大,画面这么老,操作也不够简便。

但通过几天的摸索,使我对这个软件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不但用处很大,我们可以用它作出工程、建筑等方面的图画来,而且易学,就是把那些基本的套路把握熟悉了以后就很简单了,现在的速度比以前那是快很多了,不管是在设置还是在标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计算机绘图的目标就是要使设计的结果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

目前的设计结果基本上以纸基的方式进入到生产中,同时,在设计单位,纸基的图纸也是图纸档案管理的主要对象。

因此,对于以往只熟悉三维设计的设计方式是不能够满足工作岗位要求的。

当然,在设计过程中也遇到了相当多的问题,例如剖面线如何做的问题,当然这些只是最基本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还是挺难的,还是要自己摸索一阵才能解决的。

例如在拾取剖面轮廓的时候,就会经常拾取到剖面外的线,后来发现,将剖面轮廓重新用线条描一遍,就不会出现那样的问题了。

在设计过程中,我有一些自己的感受:

1、细节决定成败。

这是在设计的最后装配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的。

由于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尺寸没有做到特别精确,所以在基座,机盖、轴、齿轮、轴承、轴承端盖、键等等各种零件的三维建模完成了之后,装配时出现了很多的细节上的问题,比如轴承端盖上的孔无法与基座和机盖上的孔同轴心,这样就是孔中心线的直径出现了不统一。

各种细节的完善都是对自己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的一种肯定,这是对我今后的学习工作的一次实战训练。

问题最后的解决还是我的搭档 为我重新修改了几遍。

2、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这次的设计涉及到很多之前学习过的理论知识,主要是机械设计、机械原理两门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所以这次设计不仅仅是培养了我对solidworks、CAD软件的操作技能,更使我对于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了真正的融会贯通。

3、交流合作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在和搭档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我们的互相交流协作,解决了好多问题,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一些问题的发生。

是一次愉快的合作经历。

六、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朱家诚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龚溎义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