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2543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9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docx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docx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王旭东教授

王旭东,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信息技术

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

副主任委员,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申遗专家。

主编出版《中医美学》、《医史与文明》、《中医文化导读》、《中

中医文化等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

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二层次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究竟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明,就是中医界对此也是褒贬不一。

您是中医申遗专家,

能否请您谈谈这个问题?

王旭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再创造,

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进对文化多样

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

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护文化多样性,留住更多随时代变迁而容易湮没的文化记忆,成为许

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1年、2003年,我国的昆曲和古琴相继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目录。

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正如陈至立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所说: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立我国文化身份的重要措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传承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

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近几年的“非物

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

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

国上报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

可见,从

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

处。

在2010年申报文本中,我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宣传活动,筹建国家中医博物馆等。

仅此数项,拟投入经费高达数亿元人民币,这些项目

的落实无疑将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打包”申请未果,2010年以中医针灸单项申请却取得了成功,您能谈谈其中的原由么?

王旭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开始进行的申报方案中,就确

定对中国传统医药整体“打包”申请,内容包括中医生命与

药文化、藏医药等9个项目。

这种一大类多个项目整体“打

包”进行申遗的情况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

从已入选的遗”项目看,全都是单一的,指向性是非常明确的“单体项目。

尽管“打包”申请有利于保持中医药学术体系的完整

性,有利于中国传统医药全方位走向世界,但违背了联合国

项目名称上看出“文化的形式(或形态)”,而“非遗”注重

门主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撤回所致。

改为分项申报

后,“针灸”当年就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代表性的项目,不仅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显著,理论上自成

体系,也是最早被西方世界接受和认可的中医疗法,更重要

医针灸”符合“单体”项目要求和“非遗”必备的“形式感”,

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也为我国今后的申遗工作,特别对中医药的申遗工作

带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于消亡的边缘或已经成为了“遗产”了?

是“智慧和财富的传承”,遗产不是消亡的东西,已经消亡

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之中,四季养生、导引太极、药

的社会、文化功能”,它显然不属于已经消亡的文化,这也

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备的条件。

年来,传统文化式微、科学主义扩张、西医冲击和中医教育西化等导致中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生存危机。

我个人认为危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思想窒息,技术萎缩。

中医最具特色的生命观、方法论、思维方式,在目前的中医教育、科

研和临床实践中得不到传承与发扬。

审证求因、辨证论治这

术界热衷于以现代科技研究中医药,忽视了对中医经典著

了中医、针灸、推拿等科目外,其他技术无人问津,丸、散、膏、丹等几十种剂型,炮制方法也有几十种,现在

临床中有效运用的却很少。

二是阵地缩小,人才外流。

不是同一科学体系的标准,必然对中医造成巨大的束缚,加之政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中医阵地不断缩小。

人才外

化,学术的西化给中医敲响了警钟,保护、传承与振兴中医

药形势迫在眉睫。

何看待这一现象?

王旭东:

在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中国的近百年时间内,中医便不断遭受劫难。

上世纪初,国民党政府对中医所采取的取消主义,迫使这个存在了几千年的医学体系迅速被边缘化;

上个世纪中后期,依靠行政力量推行的“中西医结合”策略,虽然部分恢复了中医的“合法性”地位,但其代价却是从理

论上和实践上将中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肢解得面目全非;

加深了科学界乃至中医院校学生对该学科的怀疑。

中医近百年来不断遭遇诘难,并不是因为其无效或不科学,而是在于时代变革而导致的文化错位,话语体系不相容,现代人越来越无法解读中医。

虽然取缔中医的观点过于霸道,但时代变迁所形成的文化阻隔,确实使越来越多的人无法领略中医的内涵。

虽然中医的养生学说、气功、针灸疗法等在

对于创造出这些伟大成果的中国人的基质——独特的传统意识和文化观念、创造出优秀技术体系的思想内涵,去味被赋予相应的重视。

因此,应该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中医文化困境。

我一直认为,科学一旦成了霸权,将是人类的又一场灾难。

目前这场灾难已经显现端倪,日本核泄漏、全球极端气候、能源危机、食品安全警报、突发性重大疾病等等,无一不因缘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人类不能完全依赖现代科学,世界必须多元发展,而文化的多元,或许能提醒生存在地球上的人们,我们要为自己的世界多打开几扇窗口。

门为现代人健康服务的学科,如果不能为现代人所理

解,必然心存疑虑,心存疑虑就会渐渐失去信任,失去信任必将丧失凝聚力和亲和力。

一个认同感、信任感、亲近感日渐消减的学科还能有生存的空间吗?

多年来振兴中医的努力,在业界并没有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原因就在于现代思维方式挤占了中医的内核,现今的中医如同被抽取了灵魂的躯壳,丧失了认知方式、思维特点、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这些灵魂,貌似繁荣的中医药事业只是一些技术残片拼凑起来的空壳,实验室内验证性的研究其实是在解剖中医的尸体。

邓铁涛等前辈发出了中医在他们那一辈就已经消亡了的悲

术、方法和药物,支撑中医、也是中医存在至今的根基是临床疗效,但是,没有灵魂的技术和方法,终究会失去生存的

基础而被其他学科消化吸收,由此走向消亡。

因此,拯救中

的现代解读和表述,是救赎、维系中医生命力的急需之策。

究院”更名为“中医科学院”旨在正名“中医是科学”。

中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将中医作为“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项目全都是文化艺术类,

竟是科学还是文化呢?

王旭东:

文化与科学尽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角度看,科学隶属于文化,是文化的

在“科学”与“文化”之争,其实就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争论。

“科学文化”追求客观性、普适性、

性;“人文文化”体现价值性、地域性、多元性。

当前,对

么是科学,要么就是文化。

是科学就要根据科学规范去要求,

文化没有分化的时代,其本身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既有科学

多的科学事实;同时也裹挟着不少人文内容,凝聚着中国传

统人文智慧。

简单将中医定位于“科学”,或定位于“文化”

上将中医先保护起来,保存起来,然后才能更好地去挖掘其科学元素,提炼其人文智慧,更好地服务于当代。

宗明:

您是全国政协委员,曾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作过题为

“中医药文化遗产必须得到有效保护”的大会发言,在全国中医界引起了很大反映。

您在提案中对于保护中医药文化遗产有提出了哪些具体建议?

王旭东:

我的建议有四个方面。

第一,将中医药学作为国家

弘扬自己国家特性的文化事业,总是以政治的态度,用政治的立场加以推广,甚至作为保护国家利益的工具,制定有关战略来保护。

在美国,即使是电影、游戏软件,只要能张扬所谓的美国精神,就能得到政治文化方面的保护。

这种有利于国家利益就给予特殊保护的做法,同样可以作为保护我国

中医药学的借鉴。

第二,加强中医药特殊保护的法律建设。

的法律保护制度也应该区别开来,只有建立中医药特殊法律

保护制度,才能使中医药获得持续、健康与稳定发展。

特殊

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太多,已经受到无数专家学者的诟病。

有关部门要切实采取措施,从本质上进行改革,再也不能培

养那些不中不西,不会看病,甚至连中医思维方式都不具备

发扬中医优秀思想,推广中医优秀技术上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保护中医的特色、优势,对中医体系进行正本清源的清

理、继承式的研究要摆上重要位置。

“名医工程”、“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之类的研究要纳入国家级的课题。

要彻底杜绝

我还建议以确保疗效作为中医保护的基础,启动中医药特殊保护的国家工程。

宗明:

在中医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有人认为,保护中医文化就是要保持中医“原汁原味”,就是要培养“纯中医甚至可以让一部分中医不懂西医。

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王旭东:

在现代社会背景和医学条件下,一点西医不懂的

是一个古老的医学体系,但看的都是现代人,治的都是现代病,既然是现代人,就必然具备现代科学知识;生的是现代病,就必然要会接受现代医学的检查和治疗。

如果真有那么

些不懂西医的中医师,那么连和病人交流都无法进行,更别说看化验单、懂得西医病理和西药药理了。

无法和患者交流,病人敢相信你吗?

其次,现代人只怕没有不进西医院的,西医的诊断和治疗用药对病情影响很大,患者可不管你是中医还是西医,得病了就把你当成救命菩萨!

特别是社区医生,平时都要独当面,到时候来个“多囊卵巢综合征”,递上B超报告,你能跟人说中医古书上没有这个病,我治不了吗?

中医也是要发展的,需要利用一切现代技术手段武装

自己,无论针灸、推拿、B超、磁共振,都不外乎是个工具,

就像一把锤子,工人能用,农民能用,知识分子也能用啊,

其实,现在中医教育出现的问题不在于学不学西医,而是中医体系本身的传承不是按照中医本身的学科规律进行,现行制度不允许中医学术发展。

例如中医讲同病异治,同一个

病、不同体质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子,但医师考试的标准答案

导致中医的价值观念、认知方式不断萎缩,这才是关键。

长宗明:

在您看来,仅仅对中医药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不够的,这只是一个基础和前提,更重要的是传承与发展。

毕竟中医存在与发展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必然带有历史局限性

您认为中医文化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古老的中医越来越给人们带来双重心理反应:

封闭式的认识方式使中医师规行矩步,举止迂腐,语言晦涩;援物比类的圈子里获得狭窄的认识,导致思路单调,鄙视实验和分析研究的片面思维定势;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原则一方面体现

平,阻碍了创新、汰旧的开拓性进步。

宗明:

针对以上您提到的中医文化存在的问题,您提出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王旭东:

从宏观上说,问题的解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运用现代语言和手段阐述中医,解释中医理论,使中医文化通俗化。

加强中医师古代文化知识修养,尽可能多地掌握传统思维方式,使知识结构传统化;在不丧失中医精华的前提

F,尽可能地按现代人的知识结构对中医体系进行学科分化,使中医文化现代化;尽可能地改变教学模式,如较早较多地接触临床,实行导师制等,以客观形象的方式缩短知识结构与中医文化距离。

在遵循中医学科规律的基础上,一定要从基础建设入手,目前中医学最薄弱的地方不是人员、医院、病床的数量,而是

思想理论的消亡。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代人和古代人知识结

依赖于临床,一旦那些硕果仅存的老中医去世,临床优势消

展的必要方法,但是如何真正获取实效,却必须配合“基础建设”。

长宗明:

您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对现代中医文献研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您曾提到,由于文化的阻隔影响了现代中医的传承。

现代中医文献的研究是否

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中医文献。

传统意义上的文献研究是传承中医文化,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比较完整地保留古人给我们

留下的文化遗产。

现代人的知识结构与古代中医理论之间存

在着巨大的差距,往往习惯以还原论理念来曲解、误解中医

难,并不是因为其不科学或无效,更多的是现代人无法解读

中医学术内涵,无法领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

述。

而中医文献研究是解读古代信息的唯一途径。

因此,中医文化核心的提炼与推衍应成为现代中医文献研究的功能拓展。

为此,首先必须在思想上突破传统文献研究规范的束缚,要在传统文献研究以训诂、校勘、版本、目录、注释、翻译、集佚、考证等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在文献中提炼精神内核,破解古代密码,解构语言信息,揭示隐性真理,创建

拓展对于中医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在理论上确立中医体系的现代价值,从本质上指引中医药发展方向,从教育上实现中医体系的传承。

长宗明:

目前,国内中医文化研究的学者大多出自中医医史、

中国哲学、科技哲学等学科,从学术内涵看,

中医文化研究与中医文献研究有着比较多的交叉。

有人提出中医文化研究已经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了

个独立学科;有人也认为中医文化学科作为独立的学科还不成熟,但可以作为中医文献学科下的一个学术研究方向。

您是如何看待中医文化学与中医文献学的关系?

王旭东:

如果将中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那么中医文化学只能是这个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作为研究中医的理论基础、思想方法、环境背景,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但是,作为

个独立存在的学科门类,没有中医实用技术、临床实例的支持,它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中医文献研究,也是一门翻

译、阐释、解读、提炼、推广中医知识的分支学科,属于中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结果、成果运用等方面,虽然有

二者还是有着本质区别。

棵大树的根,是为大树“接地气,供养料”的;而中医文化,则是这棵大树周围的空气、水和土壤,是供养、滋润、养育、

装扮这棵大树的。

中医文献学研究的是怎样吸收和输送营

较特殊,这棵大树的根、茎、枝、叶、脉、花、果,每一个部分浸透了文化的汁液,文化已经渗入到中医的每一个细胞,离开中医本体来谈文化,终究虚泛和浮表,因此,我们还是提倡具有坚实中医功底的人来研究中医文化,而中医文

献学专业的人具备这个条件,所以说两者又无法截然分开。

所覆盖的一个部分。

中医文献研究更高一层的目标,其实就是文化层面的内容,即对中医理论的现代表述和学科内涵进行研究,对中医理论进行创新性的重组,在保留中医认知方式、思维特点、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技术要素的前提下,用适应现代人知识结构、认知方式的语言解读中医,以提高中医的认知度,加强

医的认同感,揭示中医的思想底蕴,提取中医的文化素材,解决中医的发展盲点,补充中医的理论空白,寻求中医与现代科学对话的有效途径和平台。

也就是说,将中医学的核心

要素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释义、援引、推衍、归纳、发散,

知识系统、符码体系和阐释模式,如果能建立一个立足于中医内核、与现代科学能够进行良好的、对等的对话机制和理解机制的平台,就可以让人类世界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医、理解中医和正确地研究中医。

这就是中医文献学为中医文化学所要做的工作,即:

用文献学的资源、手段、方法,来实现中医文化的发展。

长宗明:

当前中医文化一方面存在着需要有效保护与传承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一些伪养生大师却打着弘扬中医文化大旗,严重误导了大众,损坏中医文化声誉。

您也是中医养生专家,曾在电视媒体与全国各地宣传与推广中医养生文化。

在您看来,这些伪养生大师能够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何才能让科学的中医养生思想、知识与方法进入千家万户?

王旭东:

目前的中医文化以及中医普及活动,所做的都是非常浅层次的急功近利的工作,大多流于形式,没能涉及中医文化的本质。

这么多年来的经济建设,把文化都快忘记光了。

人怎么锻炼、怎么做菜、怎么拍拍打打,科学素养、健康原理之类最需要普及的知识基本没有涉及。

而我们目前最缺的就是健康素养方面的内容,所以伪大师们凭借着一两个“绝招”就能忽悠千百万民众!

由此可见中医文化普及的重要性。

伪大师泛滥,主要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专家”错误理论,媒体的推波助澜,策划公司杀鸡取卵,民众健康素养率低,人们急功近利的心理等等原因所导致。

如果不普及健康的养生知识,养生以经济指标为导向不改变,神医产生的土壤不

消失,即使一个“张悟本”倒下,“李悟本、赵悟本”还会源源不断地诞生、成长、壮大、倒台……。

所以政府部门和

权威机构、专家应站出来“正本清源”,通过准入机制、事

前审查机制、事后监管机制、合作机制的建立,来满足群众

务宣传中医养生文化,让权威、真正的养生专家占领科普市场,让民众真正了解与接受中医文化的精神、思想与方法,这些伪中医们就不会有市场。

不仅仅那些伪大师,就连真正公认的名医,如果缺失了文化

某些知名专家大肆宣称“亚健康是伪概念”,理由是世界卫

可笑的很。

亚健康,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世界卫生组织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但是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会公布患病人

数,也公布过“健康人群只占总人口的15—20%”这样的数据,那么,健康和疾病患者之间的人算什么?

中国人在九年代初,在外国科学家“灰色状态”、“第三状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亚健康状态”的概念,并且召开了国际会议,受到了学术界广泛认可,有什么不对吗?

还有,某病理学家在电视台宣扬: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脱出、脂肪肝等都不是病”,更是颠覆一般常识,给混乱不已的健康科普添了不少乱!

他的依据,就是在病理显微镜下查不出病理表现!

真是荒唐得可以,这么个高级专家,居然不知道疾病的基本知识:

有的疾病有病理变化,很多疾病则是功能障碍!

如果按照他的逻辑,精神病、老年病、心理病都是应该排除在疾

病谱之外的!

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在中医大学生中加强中医文化教育,让中医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认同中医,热爱中医,从业后更好地运用中医思维来为患者服务。

您这几年来一直在大学里开设中医文化导读课程,您认为如何通过中医文化教育

念?

最关键的在于它的价值取向、认知方式和思维特点。

在价值观上强调整体的价值,在认知方式上注重事实的认定而不注重本原的识别,在思维上采用辩证逻辑为主的直觉式思维。

这就注定中医是用另一双眼睛在看世界,是在以整体的人为起点、以宇宙为终点的大环境中得出的以现象为目标的综合

概念体系,而现代科学则是“分科之学”,越分越细,越细

越好,直至分子、粒子等本原为目标的物质分解体系。

过去

用现代科学的分解方法去寻找、解释、印证中医的方法论概念,将活体才能呈现的现象放在显微镜下找“物质本原”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但是,目前中医教育要想解决中医学子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问题,确实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因为现代人的知识结构、文化氛围不同了,他们没有学习中医所必须的文化土壤。

自小学习数理化,思维方式乃至人格都已经基本固化,要想转换或者兼容,那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我们要做的工作非常多,研究中医文化的本质,研究中医教育的本质和特殊

系,临床思维训练,等等。

不过,我对于中医教育的问题抱着非常不乐观的态度,这不是有没有中医教育学家的问题,而是从政府咼层领导,到咼校科研单位决策层,再到大多数专家学者,他们的思维模式都已经“现代化、科学化”了,加上我国教育系统的行政化,要想走出目前中医教育的误区,估计在三五十年以内都没有可能。

我认为,目前除了不断呼吁、宣扬上述思想之外,我们能做到的,也是能够产生效果的工作,就是尽量保护、传

承中医的精髓,即便这些成为“标本”,也是为中医所作的功德无量的大事,因为世界文化发展也将是螺旋式的,将来

“唯科学世界”出现重大问题,转而探索解决方法时,我们保护下来的这些遗产,必将再度振兴。

宗明:

近些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中医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与使用中医。

从目前来看,西方人掌握与运用的更多的是中医针灸、推拿等技术,他们对中医理

论,特别是中医文化往往是一知半解,或者是一无所知。

化导读》教材。

您认为西方人对中医的主流态度是什么?

是否也要给西方学习中医的人补上中医文化这一课?

人都有一种建立在好奇之上的包容精神,不像我们中国人在

样的两级思维。

总体上来说,他们对中医的态度没有主观上的,先入为主的“好”或“恶”一一你只要能治好他们的病,他们就崇拜你,敬仰你,研究你。

反倒是我们自己的思想狭隘了,教给老外的都是些针灸、推拿类的实用技术,导致外国人长期以来以为中医只有这些江湖郎中手里谋生的“技

艺”。

当我在欧美国家传播中医临床技术的同时也宣扬中医

有深邃思想的学术体系!

记得在一场关于恶性肿瘤高端讲座

上,我和欧洲肿瘤专家同台演讲,我将西方医学治疗肿瘤采

除杂草,更注重改善土壤环境(治病求本、扶正祛邪),如果将铲除杂草和改善土壤结合起来,将是治疗肿瘤的最优方

案……西方人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医体系的研究工作中,研究如何改变中医文化的内容来提高

现代人对中医的认识水平,其意义不亚于研究中医是如何认

 

发展的展望?

的。

但是,文化也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过去几十年间

我们过于注重发展经济,忘记了文化,导致当今的不良后果,

内的重点,是要让国人重新认识中医文化的本质和内涵,看

到中医核心价值体系所包括的内容,这个工作的主体还是中

点应该是文化元素的凝练和重组,一方面要以中医文化的元素改变医学的本质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要用这些元素去构建新的医学文化体系,将中医文化的精神注入未来的医学理

念和医学方法之中。

将来,我们可以不用“阴阳五行”之类

定要成为我们思维方式中灵动的翅膀,成为引导医学航船前进的罗盘,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又一扇窗口。

(本文发表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