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Y50型履带吊安装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1138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UY50型履带吊安装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QUY50型履带吊安装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QUY50型履带吊安装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QUY50型履带吊安装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QUY50型履带吊安装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UY50型履带吊安装方案.docx

《QUY50型履带吊安装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UY50型履带吊安装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QUY50型履带吊安装方案.docx

QUY50型履带吊安装方案

QUY50型50吨履带式起重机安装方案

1.概况介绍

QUY50型履带式起重机由徐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制造,具有安装方便,作业范围广,起重能力大,并可作多种组合变形等特点。

根据工程需要,现--工地安装为:

主臂工况52m

主臂。

现编制安装方案如下。

2.编制依据

2.1《QUY50型履带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及有关文献资料。

2.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2.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

2.4《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监局〔2006〕92号;

2.5《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2.6《电力建设大型起重机械的选型、安装和拆卸管理规定》电力部电建[1996]381号文;

2.7《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艺》国家电网公司(2009)128870号;

2.8《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国家电网公司(试行)

2.9《起重机械性能手册》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

3.施工准备

3.1场地准备:

准备一块15m×20m大小的场地,平整并夯实,地面硬度不小于6Kg/cm2,地面坡度不大于1度,作为停机面。

沿履带方向清理一条10×60m的通道作为起重臂组合场地,并对该场地进行平整。

3.2安装时起重臂应与履带方向一致。

3.3在安装场地的附近摆放一个工具房,及时将拆下的零配件收集并妥善保管。

3.4安装现场准备一个垃圾箱作回收废物用。

4、施工工序和方法

4.1施工工艺流程图

办理进厂手续

勘察场地安装场地准备伸出两侧履带安装配重吊起固定型架

编制安装方案方案审批

组合安装主臂安装变幅拉索安装钩绳安装起升高度限位和重量传感器

臂架扳起负荷试验移交使用

4.2安装步骤:

4.2.1选择坚实平整的地面作为主机安装场地,将主机转90°垂直与履带。

4.2.2拉起履带伸缩转换杆,由销孔的位置拔出4根所紧销。

4.2.3把左行走操纵杆推向前方时,履带就会扩张,当导销碰触到拉杆长孔末端时,左行走操纵杆回到中位。

4.2.4把4根锁紧销插入销孔可靠锁紧,把履带伸缩转换杆转至行走位置。

4.2.5履带的伸缩操作,只能在基本臂状态,且仰角在30°以内进行。

未装臂架时,一定要减少一块平衡重后再进行缩小操作。

4.2.6安装配重(配重共2块,每块重8t)

4.2.7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将变幅滑轮组可靠固定在臂架上后穿绕变幅绳。

4.2.8拔出人字架上的连接销轴,缓慢张紧变幅绳,使人字架后拉杆慢慢抽出来,当人字架上下两段销孔对应时插入连接销轴。

4.2.9使用辅助吊车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组装52米主臂及相应的拉索。

4.2.10将主臂拉索与变幅滑轮组连接。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穿绕钩绳(4倍率),安装起升高度限位器和重量传感器。

4.2.11臂架抬起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4.2.11.1所有销轴、弹簧卡销连接是否正确、可靠;

4.2.11.2所有钢丝绳的穿绕是否正确;滑轮组内钢丝绳是否布置正确;绳头固定是否正确可靠;

4.2.11.3各限位开关、拉力传感器、等电气元件及其线路是否正确;连接是否可靠;

4.2.11.4部件上应装的附件是否均已装上;

4.2.11.5检查配重的固定是否牢固。

4.2.12臂架扳起。

4.3负荷实验:

4.3.1负荷试验准备:

4.3.1.1准备负荷试验用的试重块8.3125t

4.3.1.2准备6×37+1—φ26长12m钢丝绳一对。

4.3.1.3在无风或微风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负荷试验。

4.3.1.4负荷试验前对吊车进行一般技术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各机构、电气设备、安全装置、制动器、控制器、力矩显示器、照明及信号系统,金属结构及其连接件、司机室、吊钩及其连接件,钢丝绳、拉索及其固定、连接件,滑轮组及紧固件挡绳装置,各种配重的固定及连接、各润滑点的润滑情况,所有的防护装置等。

4.3.2试验步骤

4.3.2.1工况介绍:

主臂52m杆、配重15.9t;最小作业半径12m,最大额定50t,负荷6.65t;最大作业半径34m,最大额定负荷1.05t。

钩自重0.57t。

4.3.2.2空负荷试验

在一般技术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试验,以检验电气设备控制动作的正确性,各机构动

作的准确性,并调整各安全限位指示装置,试验内容为:

1)起重机构在各个不同幅度位置,以额定速度全程提升,下降空钩各三次。

2)变幅机构在全幅度范围内起,起落臂架各三次。

3)回转机构,使臂架处于最大幅度状态,左、右向回转360度各三次。

4)行走机构,在行走范围内,前后行走各一次,但每次连续行走时间不要超过十分钟。

5)在不同时起、制动的条件下,作起升和回转或起升和走行机构的联合动作十分钟。

4.3.2.3静负荷试验:

1)在空负荷试验及安全限位指示装置调整完成后进行静负荷试验,以检验各部分钢结构、机构的强度、刚度及制动可靠性,起重机静态稳定性。

2)在说明书规定风速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相应幅度时额定负荷的100%、125%试验负荷依次进行静负荷试验,试验必须保证在“静止”状态下进行。

即先由吊钩把试验负荷提升地面100-200毫米,静止10分钟,回钩后检查,有无异常,此时各机构均不得作任何动作。

3)试验内容见下表:

(表中负荷均含钩重0.57t)

吊钩

工作幅度幅度

额定负荷(t)

负荷率

试验负荷(t)

试验方法

备注

主钩

34m

1.05t

75%

0.7875t

原地起吊重物,离地100-200mm,悬吊十分钟。

禁止其他机构作任何动作。

100%

1.05t

125%

1.3125t

12m

6.65t

75%

4.9875t

100%

6.65t

125%

8.3125t

4)卸载后检查钢结构及各部件不得有油漆剥落、永久变形。

4.3.2.4动负荷试验:

1)当静负荷试验合格后进行动负荷试验,以检验各机构运转情况及起重机动态稳定性。

2)以相应于各幅度额定负荷的110%试验负荷进行动负荷试验,使各机构轮流单独运转。

3)试验内容见下表(表中负荷均含钩重0.57t)

吊钩

工作幅度

幅度

额定负荷(t)

负荷率

试验负荷(t)

起升机构

回转机构

行走机构

主钩

34m

1.05t

110%

1.155t

吊起重物,起升下降各3次,要求起制动平稳,不得有溜钩现象

吊起重物左右回转各360度,要求起制动平稳,不得突然作反方向动作

吊起重物离地500mm左右使臂架位于平行履带方向行走各三次

12m

6.65t

110%

7.315t

4)每一次机构的动作中,禁止突然反向动作。

完成上述中单项试验后,在不同时启、制动条件下按额定重量作起重和回转或走行的联合动作试验十分钟。

5)试验中各机构应灵活可靠、工作平稳、安全指示装置动作准确,回转部分和整机有足够的稳定性。

上述各项试验合格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4.4有关计算:

负荷试验用钢丝绳拟选用6×37+1-φ26钢丝绳,最大负荷为8.3125t,承载根数为4根,夹角60度。

根据《起重技术》查得6×37+1-φ26钢丝绳单绳破断拉力为34t。

安全系数k=34×4cos30o/8.3125=14.2>8。

故此,该钢丝绳使用安全。

故此,该钢丝绳使用安全。

5、控制点W点(见证点):

起重臂扳起,负荷试验。

6、安全环境技术措施

6.1危险/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一览表

序号

作业

活动

危险/危害

因素

目标和指标

控制措施

1

吊装

作业

绑挂不当,起吊工具偏小

无一般机械设备损坏事故

选用合适并检验合格的钢丝绳和卡环;选择合理正确的吊点

2

设备

安装

构件变形;销轴未装弹簧卡销;组装不正确

无一般机械设备损坏事故

安装时检查,按图施工,进行技术交底

3

脚手架

搭设

架板绑扎不牢;无栏杆;材料缺陷

无人身伤害事故

技术交底,搭设完检查

4

工具

使用

手锤挥出;链条葫芦超载或刹车失灵

无人身伤害事故

打大锤时对面及后面不得站人,不得戴手套打大锤,链条葫芦使用前试验检查。

5

高空

作业

未系安全带;高空坠物及坠落

无人身伤害事故

穿软底鞋,扎好安全带,并挂于上方牢固可靠处,加强监督。

工具和物件要使用工具包、安全绳等防护措施

6

起重

指挥

指挥失误

无人身伤害、设备损坏事故

指挥人员信号要明确无误

起重臂扳起

作业

钢结构性能不足,老化

无人身伤害事故

扳起前进行认真检查,起重臂前方禁止站人或通过

6.2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一览表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目标和指标

控制措施

1

钢丝绳

安装

废油;破布;

保持现场干净

安装完毕及时清理现场

2

起重臂

组合

3

设备摆放

地面损坏

不得损坏施工地面

设备摆放时垫好枕木

4

整个安装

钢丝绳、卡环散乱放置

保持现场整齐

吊具(钢丝绳、卡环)等有次序的放置整齐

6.3安全技术措施

6.3.1合理组织所有施工人员,统一指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司其责,精心施工,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

6.3.2起重臂扳起前对人员进行分工,设专人监护变幅卷扬机的抱闸、起重臂方向履带下方基础等重要部位的变化情况,设专人监护整机的平衡状况。

6.3.3所有起吊用具及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前须详细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6.3.4合理选择吊点,严防损坏设备。

6.3.5高空作业,须按规定搭设脚手架,施工人员要按规定扎挂安全带。

6.3.6起重指挥由专人负责,指挥信号要准确、清晰。

6.3.7在穿绕钢丝绳时,设专人监护卷扬机,保证钢丝绳在卷扬机上不松散且

钢丝绳在滑轮槽内布置准确,注意在绳圈内不可站人。

6.3.8在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护力矩传感器及信号线,以防损坏或缺失。

6.3.9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施工作业区,设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6.3.10安装部件时,要保持现场干净,及时收集破布、废油。

6.3.11每天施工完毕,及时收好工具。

6.3.12现场作业过程中注意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7、工机具准备及人员配备

7.1配合吊车: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配备吊车

7.2工器具准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大锤

18磅

1

2

手锤

8磅

1

3

钳子

2

4

活扳

1

5

千斤绳

6×37+1

φ26mm15m

1

6

道木

2500×200×150

20

7

随车专用工具

1

8

盘尺

50m

1

9

卷尺

5m

1

 

7.3人员配备

序号

工种

姓名

职务

备注

1

总指挥

2

技术负责人

3

机务

4

起重总指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