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0968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4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设计.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

科目

课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设计者

执教者

教学对象

1年级学生

课时

10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

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知识结构(梳理)

十几减9(例1)

口算十几减8、7、6(例2、例3)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5、4、3、2(例4)

解决问题(例5、例6)

整理和复习

三、本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梳理

1、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方法。

首先,应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计算教学,可以从两方面来体现。

一要注意从具体情境中引出计算内容,二要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提倡算法优化。

计算十几减9的算法很多,教材呈现了“想加算减”和“破十法”两种。

其他方法通过问学生:

“还可以怎样计算?

”来呈现。

重点教学“想加算减”和“破十法”。

在教学中问:

“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帮助学生算法最优化。

3、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1)根据一年级小孩特点,多用游戏方式、比赛方式,如“开火车”、“找朋友”、“摘苹果”、“对口令”等方法进行练习。

(2)关注学生的错例,如16—9,17-9,15—8=6,14—6=9等,找出学生出错的原因,并将出错的口算做成卡片或结合应用,每日反复练习。

(3)引导对比,发现规律。

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让学生将差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对比,从中发现规律并说明理由。

(4)关注口算较慢或计算有困难的同学,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要求:

看清数字;看清符号;认真计算;仔细检查。

学生学过十几减9,易将不退位减法看成退位减法,如15-4=9,原因是受到14-5=9的影响,因此应通过对比练习,减少学生出错的情况。

四、教学目标(通过什么策略、方法和手段达到那些目标)

课标要求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根据《标准》要求,应该把培养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计算能力要从一年级开始做起。

五、学习者特征(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接受能力、个体分析)

根据《标准》要求,应该把培养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计算能力要从一年级开始做起。

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应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不止一种,教材中呈现了多种计算方法,如:

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等。

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10以内加减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因此不用花很多时间专门进行教学。

而破十法是计算退位减法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

并且,在以后学习的计算方法中经常会用。

掌握好破十法对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都有好处。

因此教学中要把破十法作为重点进行教授。

另外,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

七、单元(章节)教学计划安排

教学序列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环境媒体

完成时间

预设

实际

1

十几减9

情境教学法、

操作发现法

教室多媒体课件

1

2

十几减9的练习课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法

教室多媒体课件

1

3

十几减8、7、6

情境教学法、

操作发现法

教室多媒体课件

1

4

十几减9、8、7、6的练习课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法

教室多媒体课件

1

5

十几减5、4、3、2

情境教学法、

操作发现法

教室多媒体课件

1

6

十几减几的练习课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法

教室多媒体课件

1

7

解决问题

情境教学法、

操作发现法

教室多媒体课件

2

8

整理和复习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法

教室多媒体课件

2

科目

数学

课题

十几减9

课型

讲授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设计者

蔡国忠

执教者

教学对象

1年级学生

课时

第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今后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最基础的部分。

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列出减法算式。

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减法的意义,并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掌握计算技能。

由于十几减9的算式,部分学生有一些基础,尽管在计算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技能,根据学生原始计算方法,会出现算法多样,而不同算法的体现会给初学的学生带来困扰,不知哪种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

教材在本课的编排中着重呈现了“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两种计算方法。

根据一年级认知特点,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填一填等活动,直观帮助学生思考并将思考过程表征出来,经过语言描述,注出算式过程图,经历数学符号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实现对算理的理解。

同时在练习设计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题目的不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给学生留下较大自主选择的空间。

二、知识结构(梳理)

例1

十几减9

做一做

三、教学目标(通过什么策略、方法和手段达到那些目标)

课标要求

1.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2.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算法,使学生经历十几减9的过程,知道想加算减、破十法、连减等多种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能正确计算。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根据《标准》要求,应该把培养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计算能力要从一年级开始做起。

四、学习者特征(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

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计算十几减九的知识经验,这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新知识,而是旧知识。

但是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

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多种形式,掌握新知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经历十几减九的过程,感受算法多样化,掌握“破十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

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

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

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关于学法:

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室、实验室;器材、多媒体)

教室、多媒体课件、20根小棒。

八、课时教学流程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经历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探究十几减九的算理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多样练习应用算法

四、课堂小结

九、板书设计

十几减9

例1:

有15个气球,卖9个,还有几个?

方法一:

想加算减法.想:

9+(6)=15,算:

15-9=6

15-9=6方法二:

一个一个地减.

方法三:

先减去3,再减去6.13-5=10,10-4=6

方法四:

破十法.10-9=1,1+5=6

十、教学过程(1、注重教学活动设计;2、知识线索(脉络)清晰;3教法/学法渗透到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修改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1)出示主题图。

1)请同学们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2)出示例1的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3)组织学生列式:

教师板书:

15-9=

 

组织引导学生探究15-9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试算。

请同学们先独立试算,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组织汇报交流。

(如果学生出现最后一种算法,教师要追问:

5为什么要加1)

(3)小结。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2)说明:

计算十几减9时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归纳“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A、组织学生举例。

你还能再说出几道十几减9的算式吗?

B、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C、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D、组织学生归纳计算方法。

E、小结:

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有很多,大部分同学都采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是一很好的计算方法。

(1)“做一做”的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摆一摆、算一算。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2)“做一做”和第2题。

投影仪出示第2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游戏。

(练习二第2题)

1)请各组组长拿出“鸽子窝”图片,并把“小鸽子”(带鸽子的卡片题)分给本组的同学。

2)组织学生游戏。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助这些“鸽子”找到自己的家。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最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呢?

(1)学生自由说说自己获取的信息。

1)学生可能说出:

A、游乐场真热闹。

B、有的小朋友在买气球。

C、有的小朋友在踢足球。

……

(2)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交流,可能说出:

A、叔叔有15个气球。

B、小朋友买走9个气球。

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可能提出:

还剩多少个气球:

(3)学生形式:

15-9=

(1)学生独立试算后在小组内说自己的算法。

(2)学生交流时可能说出:

1)因为9+6=15,所以15-9=6.

2)用小棒的方法算出来的。

3)用拨珠的方法算出来的。

4)先算10-9=1,再算1+5=6,所以15-9=6.

……

(3)学生可能说:

用想加算减的方法。

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

用拨珠的方法计算。

……

 

学生自由举例,可能说出:

14-917-9

 

(1)学生独立用小棒摆一摆,并把结果填写在方框里。

(2)学生观察画面,明确题目要求。

在教材上圈一圈、算一算。

(3)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然后把结果填在教材上。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先计算卡片上算式的结果,然后把它们分别放时“鸽子窝”中。

 

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创设学生喜欢的“游乐场”活动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借助有层次的练习,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借助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都能以饱满的精神投入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业

布置

(分层)

A

B

C

p10:

做一做

1、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11-9=16-9=

p10:

做一做

2、圈一圈,算一算

14-9=17-9=

p10:

做一做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3-9=12-9=19-9=18-9=

十一、教学反思

科目

数学

课题

十几减9练习课

课型

练习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设计者

蔡国忠

执教者

教学对象

1年级学生

课时

第2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十几减9练习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练习的。

通过练习,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用加算减的计算方法。

教材中采取的是:

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

二、知识结构(梳理)

练习二1----9题

十几减9练习课

思考题

三、教学目标(通过什么策略、方法和手段达到那些目标)

课标要求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

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8、7打好基础。

根据《标准》要求,应该把培养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计算能力要从一年级开始做起。

四、学习者特征(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

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十几减9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新知识,而是旧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巩固新知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十几减9法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

教法: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

学法:

独立练习,讨论交流,鼓励算法多样。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室、实验室;器材、多媒体)

教室、多媒体课件、20根小棒。

八、课时教学流程图

一、揭示课题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九、板书设计

十几减9的练习课

第6题:

8+9=17(棵)第8题:

16-9=7(个)

第9题:

14-9=5(个)思考题:

9(人)

十、教学过程(1、注重教学活动设计;2、知识线索(脉络)清晰;3教法/学法渗透到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修改

一、揭示课题: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做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题有什么特点,并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想加算减法”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2、做练习二第2题。

游戏“送信”:

同桌间合作口算。

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3、做练习二第3题。

游戏“移动卡片”:

同桌间合作口算。

4、做练习二的第4题。

说一说题意,独立完成。

请两位学生分别交流每组答案。

5、做练习二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以开火车的形式交流答案。

6、做练习二的第6题。

(1)出示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从中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7、做练习二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8、做练习二的第8、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说说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9、思考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

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几减9你会算了吗?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3、同桌间合作口算。

 

4、学生独立完成

 

5、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答案。

 

6、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7、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8、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学生自由谈收获

 

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借助有层次的练习,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借助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都能以饱满的精神投入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从直观的抽象,使学生熟悉“想加算减法”。

 

作业

布置

(分层)

A

B

C

p11:

练习二

第1、2、3题

第4、5、6题

第7、8、9题思考题

十一、教学反思

科目

数学

课题

十几减8、7、6

课型

讲授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设计者

蔡国忠

执教者

教学对象

1年级学生

课时

第3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十几减8、7、6是在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大部分学生对“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已经基本掌握,但还不够熟练。

本课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本课还是结合具体情境,编成有趣的数学故事,利用信息提出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动脑思考,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肯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在交流过程还会出现几种算法,但是学生已经倾向于用“想加算减法”计算,学生已经有了自己喜欢的方法。

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既提高计算价值又充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二、知识结构(梳理)

例2做一做

十几减8、7、6

例3做一做

三、教学目标(通过什么策略、方法和手段达到那些目标)

课标要求

1、使学生理解十几减8、7、6的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十几减8、7、6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探索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标准》要求,应该把培养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计算能力要从一年级开始做起。

四、学习者特征(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

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十几减9的知识经验,这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新知识,而是旧知识。

但是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

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能利用旧知迁移,直观操作、独立思考,自我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在十几减8的多种方法中选择最喜欢的计算方法,并且在多种题型中,能够较熟练计算出来,掌握新知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十几减8、7、6和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8、7、6的口算。

教学难点

对十几减8、7、6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

教法:

引导探究法

学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法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室、实验室;器材、多媒体)

教室、多媒体课件、20根小棒。

八、课时教学流程图

一、创设情境。

二、教学互动

三、巩固练习

五、全课总结

九、板书设计

十几减8、7、6

例2:

12-8=4例3:

13-7=613-6=7

方法一:

10–8=22+2=4方法一:

10-7=33+3=610-6=44+3=7

方法二:

8+(4)=12方法二:

7+6=1313-7=613-6=7

方法三:

12–2=1010-6=4

十、教学过程(1、注重教学活动设计;2、知识线索(脉络)清晰;3教法/学法渗透到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修改

一、创设情境。

 

二、教学互动

 

三、巩固练习

 

五、全课总结

复习。

(卡片出示)

8+5=7+8=7+6=

15-9=6+8=5+7=

5+9=13-9=18-9=

14-9=17-9=16-9=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1)出示例2的画面。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用动画的效果显示题中熊猫和小朋友的对话内容。

(3)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

(4)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