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word版本.docx
《企业信息化建设word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化建设word版本.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信息化建设word版本
企业信息化建设
宁波印刷业信息化建设初探
随着计算机、网络、电子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步入全新的信息化时代,社会信息化程度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发展潜力、公共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
为此,党的十七大将信息化作为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信息化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命题。
从传统中走来的宁波印刷业正处于产业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如何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印刷产业整体优化升级,是“十一五”之后行业管理部门应当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
一、宁波印刷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改造传统经济结构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由点及面的整体普及和由面及点的专注开发两个阶段。
目前,宁波印刷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前期普及阶段,而推动实现这一行业基础性建设的主要力量分别来自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个体。
三方出发点不一,信息化建设也各有侧重,但都以一定的方式不同程度地推动着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1、当前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作为社会发展的宏观引导者,宁波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建设便民、高效的“电子政务”系统,自上而下地搭建和推广以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不断提升自身公共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过去的十年中,不仅建成了“中国·宁波”政府门户网站(),也分门别类地建设了一批以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的网站,同时逐步开发、设置和应用了一系列专业信息管理系统。
其中与印刷行业密切相关的,有综合服务性网站“宁波文化网”()、“镇海宣传思想文化网”等各县市区级文化网站、宁波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审批受理系统、浙江省文化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全国新闻出版统计填报系统和相关工商、税务等部门的专项管理系统,对印刷业的管理基本实现了从设立审批、日常监管到行政执法、产业统计的全面覆盖。
随着政府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加强,各级印刷业管理部门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开展网上办公和网上答疑,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发布政策动态,公布审批结果,同时借助内部0A管理系统,及时记录行政审批、行政监管、行政处罚的相关情况,建立相应的电子信息资源库。
目前市民群众也可以直接在宁波文化网上查询行业主管部门的基本信息、搜索国家现行的各项印刷法规、了解行业整体的发展态势、下载有关审批项目的申报资料、举报投诉非法印刷经营行为。
2、当前行业协会的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宁波市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慈溪市、余姚市等11个县市区陆续成立了印刷行业协会,这些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组织、作为同行之间的联系机构承担了大量的行业性自我管理、自我建设工作。
加上最早成立的宁波市印刷行业协会,全市县市两级共有13个行业协会共同为3913家印刷企业服务。
由于各地印刷产业的发展程度不同,印刷行业协会的组织规模和发展水平也有不同,信息化的发展也存在两种情况。
一部分行业协会,如北仑文化行业协会、鄞州区印刷行业协会、慈溪市印刷行业协会,都已经开始在信息化应用上做了些尝试,先后成立了行业协会主题网站,但这类网站在信息技术软硬件维护更新方面稍显滞后。
另外一部分地区的印刷行业协会仍然沿用传统方式进行信息沟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协会作为民间组织机构,活动经费的来源比较有限,信件、电话、传真等传统通讯技术的费用低廉,基本能够满足协会日常运作需求,所以协会对其依赖性较大,传统通讯技术的实际应用比例偏高,相对在信息化技术的投入力度上就有所欠缺。
3、当前印刷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政府信息化建设着眼于对印刷业的宏观管理,行业协会的信息化偏重业内交流,对于印刷企业个体信息化则主要发挥了技术更新、管理提升、发展创新的作用。
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09年发布的《宁波市印刷产业发展报告(2008)》的统计表明,全市价值百万以上的进口四色以上胶印设备已有近百台。
这些主要印刷设备主要为海德堡、高宝、小森、三菱等国际一线品牌。
此外,部分具有前瞻发展意识的印刷企业近年来纷纷引进国际先进数码印刷技术,全市现有CTP电脑直接制版系统、数码喷墨系统十余套。
这些设备是实现了高度人机对话的现代化、数码化印刷设备,不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就无法操作运行,而先进设备的引进极大地提高了印刷质量、产能,也带动宁波印刷企业紧跟国际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步伐。
信息化技术还作用于印刷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建立完善。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宁波印刷企业意识到“管理出效益”这句话的价值。
浙江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卓洋印务有限公司、宁波市长江印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规模、效益都比较好的大中型印刷企业在引进先进印刷技术的同时,也把眼光投向了内部管理革新。
他们努力改变原有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积极采用ERP、CRM、SOA等现代信息管理手段,打破私营企业人治为主的管理意识,在传统印刷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对接过程中,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建立执行制度、规范运作规程、发展企业文化,提升管理效率,以一种务求实效的态度推动着企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
以IT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大潮也在传统营销方式以外,为宁波印刷企业创造和提供了“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等新的发展经营模式。
不仅是许多大型印刷企业建立了企业专属网站,宣传企业形象,发布产品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延伸服务领域,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承接海内外印刷业务,扩大市场占有率;一部份中小型印刷企业也通过建立网站、在各种分类信息网站、宁波印刷行业协会网站发布企业服务信息和在“东方热线”等宁波本地主要生活类网站开设论坛、发布网络广告等方式,积极尝试“电子商务”,拓展新的赢利模式,进行网络淘金。
二、宁波印刷业信息化的发展局限
1、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不强
意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高度。
作为行业的结构主体,宁波的印刷企业就总体而言,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仍显薄弱,造成信息化在企业这一层面的发展进程缓慢。
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的根源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部分企业经营者更多时候考虑的是资金周转、成本控制、产品品质等问题,缺乏较为长远的发展眼光;二是企业觉得信息化需要更新印刷设备、采购专用管理软件、开设网站或发布网络广告信息,需要一定的投入力度,在不能明显感觉到后续效益的情况下企业的经济负担较重;三是中小企业主当中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心态,危机感、紧迫感不强,这使他们在实行信息化和维持现状之间选择了后者。
2006年,省新闻出版局组织“浙江印刷网”相关网络技术培训,通过层层发动宁波地区最终只有141家企业报名参加,并且前来参加培训的多为一般职工,部门管理级别以上的人员较少,不能不说因为不够重视我们的企业错失了一次普及信息技术知识的机会。
这样一种认识既阻碍了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更无从发挥应用过程中信息技术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多元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各种作用,使印刷产业整体发展难以与时代同步,产业做大的同时难以做强。
2、企业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宁波印刷企业的信息化实际正呈现两极发展的态势:
规模效益比较好的大型企业,采用先进设备、推行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大部分中小企业原地踏步,两者差距离越来越大。
而在大型企业中,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也参差不齐,或局限于日常办公、或局限于生产管理、或局限于财务统计,真正全面铺开、将印前印中印后、生产管理销售整体纳入,实现全方位信息化的印刷企业在宁波恐怕还不多。
而在国外,正是因为信息化的高度发达,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同样是印刷企业,工人和设备的数量比例就明显低于国内。
如果一直局限在传统技术和传统生产模式当中,宁波印刷业是难以摆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帽子。
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抓住一点,带动全局,通过坚持普及应用0A、ERP、CRM、SCM等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参照国际国内印刷主流技术,加速印刷设备更新换代,倒是可以在促进产业转型方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政府现有信息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一直以来,宁波市政府各级部门对信息化建设都十分重视,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作为印刷业的主管部门,不论是财政投入、人员配备,还是有关项目的设立运行,都以政府工作计划、部门工作制度等方式给与了支持和保障。
2000年开通运行了宁波文化网,2006年在全市启用了浙江省文化市场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整体建设推进成效突出,通过网络这一形式对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基本普及。
但各部门之间缺乏横向信息联系交流的情况导致信息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也比较突出。
宁波印刷业的监管信息系统,对内分为市级与县(市)区级两大体系,市级又内分为行政审批处、新闻出版处、执法总队三个环节,分别对企业的审批情况、监管情况、执法情况进行日常信息统计和管理,市级与各县(市)区的印刷业监管纵向信息交流体系尚未建立完全,而对外缺乏与工商、税务、公安等主要责任部门的横向联系,信息交流往往是跟着阶段性的工作任务走,缺乏常规机制,日常审批、监管、执法信息交流也不够及时,资源呈部门化、区域化分布,没有实现完全共享,造成一定程度的事务处理反应滞后,行业管理也因此有时出现缺位。
4、三段式发展未发挥综合效力
如前所述,按照建设主体身份来分,宁波印刷业信息化辐射政府、协会、企业三个不同的实践领域,形成了分为官方、中介机构、民间“三段”式的发展结构。
三段式结构的发展优势在于三方可以各取所需,专注于一点或者一个角度进行深化发展,如行业管理之于政府、产业服务之于协会、自我提升之于企业。
但也正因为这种信息化建设持续的自然分化未能进一步发展并产生相互融合,使得各方呈现处力量分散、集中于点、互不相通、各自为政的发展面貌,政府、协会、企业三方彼此掌握的行业信息,未能形成向网络等新型信息技术载体的转移,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时效性不强,信息价值有所减弱等情况时有发生,甚至直接产生信息流失,行业信息化的综合效力得不到发挥。
三、宁波印刷业信息化的发展建议
对照宁波印刷业信息化的几点发展局限,今后宁波在原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应该着重做到做好“两个强化、两个注意”。
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建设自觉意识。
作为社会发展的规划者和管理者,政府对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责无旁贷,并且应该在不断完善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主导作用,采取政策发动、管理带动等多种方式,触动广大印刷企业的发展神经,引导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普及,推进行业信息化进程。
行业主管部门可以联合市信息产业局、高校信息产业研究部门,有针对性、成体系地研究制定宁波印刷业的信息化发展政策和策略。
通过政策引导和策略定位,让企业认识到信息发展是大势所趋,早一步建设,早一步发展;也让企业看到政府支持信息化发展的决心和力度,能够利用政府推出的各项优惠政策,减轻引进先进设备、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多方压力,尝到信息化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实惠,真正树立接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印刷业的信心和动力。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还可以在与印刷企业发生直接联系的业务环节中,强化信息技术的配套应用。
如印刷企业的设立审批、变更备案要尽快实现网络化操作;印刷企业的年检换证、数据统计要同步开展网络资料填报;对印刷企业的日常监管与行政处罚情况要实时通过网络发布,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以此来吸引印刷企业关注网络信息,熟悉并参与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共享,强化企业对信息的反馈与沟通能力,并促进企业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为主动的信息提供者、创造者,使信息化建设中政府的大力引导与印刷企业的积极参与,同行并进,共同发展。
2、强化信息集成力度,实现多方融会贯通
一方面要打破政府、协会、企业现存的行业信息化隔阂,缩短三方以往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差距;另一方面强化部门的相互联系和系统的内部联系,实现内外资源共享,实现融会贯通。
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印刷行业的基本特点出发,以便于各方充分开展信息沟通,便于政府履行监管职能为目标,建立相应的协调沟通机制,促成信息的有效集成。
对于印刷行业协会和印刷企业,政府管理部门首先可以着手组织实施协会网站、企业网站与政府对外信息网的联网,将其作为政府信息网的分支和延伸,开辟专栏进行介绍,提供检索和链接功能;其次,积极开展网络信息交换,鼓励行业协会、印刷企业向政府部门提供产业发展信息,政府也将制定发布的管理政策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告知行业协会和印刷企业,增加信息传播渠道,扩大信息传播面,争取在政府、协会、企业中间实现信息传播的基本同步。
政府部门之间要通过制定内部工作制度、明确信息交流目标、建立交流工作考评体系等方式实现信息交流的常规化,突破部门信息管理的局限。
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要抓住全市诚信系统建设这一契机,加快印刷行业相应部分内容的补充完善,利用现有比较成熟的“信用宁波”网()这一信息大平台,交流、收集、汇总工商、税务、公安和文化等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信息,使印刷企业的基本信息档案更加全面、更加立体、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发展现状,为日常监管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同时,抓紧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流管理,要实现审批、监管、执法三大环节信息沟通的无缝衔接,实现县市两级信息纵向直通,确保从窗口服务人员到局领导都可以在一个信息系统内按照各自的权限随时查阅行业、企业的相关信息。
3、注意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建设的政策扶持
政府在整体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因推优推先而忽视基础的情况发生。
大型印刷企业固然可以在信息化应用方面起到示范作用,但实际上大型企业因为基础扎实、实力雄厚、理念先进,在企业内部开展信息化建设并不存在过多的困难;反之,中小企业容易因为资金、人员等问题裹步不前。
而我市印刷业中小企业所占比例超出企业总数的50%以上,这一群体的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关系到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全局的关键。
政府制定信息化建设扶持政策的时候,应当适当采取倾斜措施,或者根据企业规模进行分类,制定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可由政府联合行业协会,对中小印刷企业从业人员开设基础信息知识技术培训,采取财政补贴一点、企业承担一点、个人支付一点的方式,减轻中小企业在信息技术人员培训方面的经费压力,适时组织中小企业到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进行观摩学习,增强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感性认识,并设立专项发展奖金,对年度信息化发展取得突出成绩的部分中小企业进行评奖鼓励。
此外,甄选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摸索适用于宁波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模式,然后采取政府采购、企业享受的方式,推出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基础信息管理方案供企业进行选择,尽可能地节约广大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花费的时间成本;同时也创造条件,营造较为宽松的信息政策环境,支持中小企业抱团发展,鼓励发展水平相近的中小企业集资共建共享个性化信息管理系统。
4、注意发掘信息化潜在的预警功能
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比对和分析,可以掌握印刷业的发展现状,也能够进一步发现行业发展潜在的趋势,进而对一些还尚未全面暴露的问题预先提醒、引起注意,这是信息化的潜在预警功能,也是信息技术深化应用的结果,是信息化最具实用价值的功能之一。
充分发掘和利用信息化的这一潜在预警功能,将为宁波印刷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政府各级部门在发掘信息化潜在的预警功能时,既要着眼于宏观管理,提炼总结行业发展趋势,增强发展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强化对印刷产业的管理引导能力,避免走远路走弯路的情况发生;也要善于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分析印刷企业的经营走向,跟进微观管理,强化行业监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认真排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打击各类非法印刷经营行为,治理行业不正之风,确保印刷企业依靠诚信经营获得长远发展。
信息化预警功能对印刷企业更具市场指导意义。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反馈的产销等实时数据,企业可以观察和捕捉一定时期市场需求的微妙变化,从而预先做好调整内部产品结构的准备,由此避免在遭遇市场发生逆转时后知后觉、陷入被动的局面,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能够强健企业体质,掌握市场先机,切实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