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讲课讲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929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区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讲课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园区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讲课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园区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讲课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园区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讲课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园区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讲课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区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讲课讲稿.docx

《园区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讲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区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讲课讲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区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讲课讲稿.docx

园区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讲课讲稿

 

园区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xxx道路路基、基层施工方案

 

xxxx集团

 

一、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电子版地形图》(1:

2000)

2.《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6.《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7.《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8.《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9.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0.《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

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2.《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

1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1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15.《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D65-04-2007)

16.《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二、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xx地质公园一期建设项目公园主园路一期工程

建设范围:

xx地质公园一期建设项目主园路工程位于xx市xx区xx矿山地质公园内,是一条首尾相接的环形公园园区主路,全长5727.763m,是xx地质公园的主要交通道路,建成后将对xx地质公园开发建设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2.1、平面设计

2.1.1平面设计原则

1.道路平面位置考虑园区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2.严格执行《公园设计规范》。

3.平面布设尽量利用旧路。

2.1.2平面设计内容

xx地质公园一期建设项目主园路工程起终点首尾相接,起终点坐标为:

X=547555.617,Y=492876.338。

路线在K0+000~K1+150沿旧路由北向南布设,在K1+150~K1+425、K1+550~K1+650、K3+100~K3+575处沿山坡布设呈半填半挖形式,余下路线全部按照旧路线型设计,道路最终呈环形形状,道路全长5727.763m。

2.2纵断面设计

2.2.1一般设计原则

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道路等级、沿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构造物控制标高等,以及规划竖向设计,确定路线合适的标高、各坡段的纵坡度和坡长,并设计竖曲线。

基本要求是纵坡均匀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短适当、平面与纵断面组合设计协调、以及填挖经济、平衡。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为: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

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加最短长度的缓坡。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

(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

(4)一般情况下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弃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

(5)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

2.2.2具体设计内容

道路标高结合现有道路情况进行设计。

本道路最大纵坡10%,最小纵坡0.3%,本设计对填挖方进行严格控制。

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

313.437m,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

500m。

道路全长范围内共54个变坡点。

2.2.3平纵组合设计

(1).平纵组合应满足行车安全、舒适及沿线环境、景观协调的要求,平面、纵断面线形应均衡,路面排水应畅通。

(2).线形组合应在视觉上能自然的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3).应避免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极限值的相互组合设计。

(4).平纵线形应相互对应,技术指标均衡连续,以及与之相邻路段的各技术指标的均衡、连续。

(5).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它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并可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2.3横断面设计

2.3.1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设计在规划红线宽度内进行。

横断面形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按照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内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证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畅通,具体为:

0.5m(土路肩)+3.5m(机动车道)+2.5m(慢跑道)+0.5m(土路肩),总宽度7m。

2.3.2各断面设计理由

1、挖方段在边沟外侧设置1.0米宽碎落台。

2、路面横坡:

机动车道与慢跑道设置1.5%的单向横坡。

3、土路肩横坡:

2.5%

4、缘石:

路面外侧缘石采用下卧式15cm×15cm×99cm花岗岩缘石。

三、施工部署

3.1、进度目标

3.2、质量目标

符合施工质量验收相关规范,确保一次性验收合格。

3.3环境与安全目标

(1)责任事故伤亡率为零,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有效有运行; 

(2)控制、预防环境污染对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音、扬尘进行有组织控制确保达标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严格遵循“ISO-24001环境管理标准”对本工程进行管理,争创鞍山市环境保护达标工地。

 

3.4总体施工安排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拟以园区南侧150米道路作为试验段,根据试验段施工结果指导园区道路整体施工。

 

大面积施工时,根据现场情况分施工段施工,为减少土方运输,施工作业时应相邻施工段连续施工。

四、施工准备

4.1施工技术准备

4.1.1、施工进度控制实施 

(1)确定工程进度控制目标,编制施工作业计划; 

(2)认真落实施工资源供应计划,严格控制工程进度目标; 

(3)协调各施工部门之间关系,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4)收集工程进度控制信息,做好工程进度跟踪监控工作。

 

4.1.2、施工质量控制实施 

(1)确定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体系; 

(2)跟踪监控施工质量,分析施工质量变化状况。

 4.1.3、复核施工图纸 

4.1.4、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以及适用于本工程的各种施工规范,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和同类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完善的实施性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同时将工程施工概况、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措施等及时向有关施工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以便工程能顺利进行。

4.2人员准备

1、项目管理人员准备 

根据施工要求,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经理负责生产组织、指挥、协调工作。

 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职责分明,各司其责,按制度办事。

 

2、施工队伍准备 

开工前,确定施工班组,根据施工现场进度,陆续完成全部所需人员的进场。

4.3材料准备

4.3.1路基填料

本工程路基填料要求采用碎石土、砾石土以及渗水性较好的石渣填筑,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

路基填料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分类

(路面以下深度)

填料最小强度CBR

(%)

最大粒径

(cm)

上路床(0~30cm)

5.0

10

下路床(30~80cm)

3.0

10

上路堤(80~150cm)

3.0

15

下路堤(>150cm)

2.0

15

零填及挖方

路基

(0~30cm)

5.0

10

(30~80cm)

3.0

10

 

4.3.2路面材料

1、面层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通过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

路面结构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中粒式沥青砼AC-16F

100

90-100

76-92

60-80

34-62

20-48

13-36

9-26

7-18

5-14

4-8

(1)沥青:

采用90#石油沥青,应符合下表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

90#石油沥青

针入度25℃,100g,5s(0.1mm)

80~100

针入度指数PI

-1.8~1.0

延度15℃(cm)

≥100

软化点TR&B(℃)

≥43

60℃动力粘度(Pa·s)

≤160

闪点(COC)(℃)

≥245

溶解度(三氯乙稀)(%)

≥99.5

离析,软化点差(℃)

≤2.5

弹性恢复25℃(%)

≥60

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后残留物

质量损失(%)

±0.8

针入度比25℃(%)

≥54

残留延度(15℃)

≥20

 

编号

项目

要求

1

石料压碎值(%)

≤26

2

洛杉机磨耗损失(%)

≤28

3

视密度(t/m3)

≥2.6

4

吸水率(%)

≤2.0

5

针片状颗粒含量(%)

≤15

6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1

 

7

软石含量(%)

≤3

(2)粗集料

用于沥青混凝土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须符合下表要求:

 

(3)细集料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级配,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编号

项目

要求

1

表观密度(t/m3)

≥2.5

2

含泥量(小于0.075的含量)(%)

≤3

3

砂当量(%)

≥60

4

坚固性(>0.3mm部分)(%)

≥12

5

亚甲蓝值(g/Kg)

≤25

6

棱角性(流动时间)(s)

≥30

(4)矿粉

采用石灰石加工制成,应干燥、洁净、无团粒,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编号

项目

要求

1

视密度(t/m3)

≥2.5

2

含水量(%)

≤1.0

3

粒度范围<0.6mm(%)

100

4

粒度范围<0.15mm(%)

90~100

5

粒度范围<0.075mm(%)

75~100

6

塑性指数(%)

<4

7

亲水系数

<1

 

(5)沥青混合料要求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技术标准应满足下表:

试验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击实次数(双面)

75

试件尺寸

mm

φ101.6mm×63.5mm

空隙率VV

%

3~5

稳定度MS

KN

≥7.5

流值FL

mm

2~4

沥青饱和度

%

55~70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

(次/mm)

≥800

≥2400

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

%

≥80

≥85

冻融试验的残留强度比

%

≥75

≥80

(6)其它要求

在半刚性基层顶面上浇洒透层油,应采用慢裂快凝阴离子乳化沥青,用量为1.0L/m3,再撒布石屑后用轻型钢轮压路机稳压,在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将多余集料扫除。

透层油用乳化沥青,其质量要求见下表:

检测

项目

恩格拉度25℃

1.18mm筛上筛余量(%)

1630C蒸发残余量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

贮存稳定性(%)

残留分含量(%)

针入度25℃(0.1mm)

延度(15℃)

溶解度

(%)

1d

5d

性能

指标

1-6

≯0.1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