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材料一二阶系统地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测试.docx
《实验报告材料一二阶系统地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报告材料一二阶系统地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测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报告材料一二阶系统地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测试
实验名称:
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测试
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在电子模拟机上建立典型环节系统模型的方法。
3.学习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建立一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在不同时间常数T时的跃响应曲线,并测定其过渡过程时间TS。
2.建立二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在不同阻尼比ζ时的跃响应曲线,并测定其超调量σ%及过渡过程时间TS。
(三)实验设备
HHMN电子模拟机,实验用电脑,数字万用表
(四)实验原理
一阶系统:
在实验中取不同的时间常数T,由模拟运算电路,可得到不同时间常数下阶跃响应曲线及不同的过渡时间。
一阶系统结果预期:
时间常数T越小,调节时间t越小,响应曲线很快就接近稳态值,一阶系统无超调量。
模拟运算电路原理图如下:
图片1一阶模拟运算电路
二阶系统:
δ取不同的值,将会形成不同的阶跃响应曲线及不同的超调量δ%、过渡时间及其它参数指标。
二阶系统结果预期:
δ为阻尼比,当0<δ<1时,系统时间响应具有振荡特性,为欠阻尼状态;当δ=1时,为临界阻尼,无振荡;当δ>1时,为过阻尼状态,无振荡。
模拟运算电路图如下:
图片2二阶模拟运算电路
(五)一阶系统实验结果
1.时间常数T=0.25s,数据采集时间t=10s
图片3T=0.25仿真图形
图片4T=0.25测试图形
2.时间常数T=0.5s,数据采集时间t=10s
图片5T=0.5仿真图形
图片6T=0.5测试图形
3.时间常熟T=1s,数据采集时间t=10s
图片7T=1仿真图形
图片8T=1测试图形
(六)一阶系统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
表格1一阶系统实验结果
时间常数T(S)
0.25
0.5
1
R2(MΩ)理论/实测
0.25/0.248
0.5/0.499
1/0.99
R1(MΩ)理论/实测
0.25/0.249
0.5/0.498
1/1.00
C(uf)标称值
1
1
1
Ts实测值/s(5%)
1.25
2.03
3.48
Ts理论值/s(5%)
1.2489
1.9979
3.4957
相对误差
0.08807%
1.6067%
-0.4491%
Ts实测值/s(2%)
1.47
2.50
4.29
Ts理论值/s(2%)
1.4780
2.3560
4.3121
相对误差
-0.5413%
6.112%
-0.5125%
阶跃响应曲线
图片3、4
图片5、6
图片7、8
*一阶系统Ts实测值通过原始数据采集求得:
选取更接近误差带的数据所对应的时间
*一阶系统Ts理论值求解过程:
一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1);单位阶跃输入的拉氏变换:
(2)
由上两式可得:
(3)
对
取拉氏反变换,得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4)
由已知时间常数,通过(4)式分别可求得5%及2%公差带,并将所求值加0.5后,对应时间Ts即为上表理论值结果。
*相对误差计算公式:
误差分析:
通过对比及分析,误差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在每个时间常数对应的仿真及测试图形的对比,可比发现实测的波形相对仿真波形都略有延后,通过对实际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后,也可以发现这样的问题,即机器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
(2)在对误差带的判断是:
对分布在误差带限(如1.90,5%)两边的数据,选取里误差带更近的数据所对应的时间作为Ts,此时即易产生读数误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实验存在的随机误差。
(3)由于时间间隔为0.01,而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的时间,此时会由于精确度不足而引入误差。
实验结论:
通过对图形及数据的分析可得:
(1)一阶系统不存在超调量。
(2)对一阶系统,随着时间常数T的增大,调节时间Ts不断增大。
以上结果符合实验原理预期及分析。
(七)二阶系统实验结果记录
1.ζ阻尼比=0.25s,数据采集时间t=20s
图片9ζ=0.25s仿真图形
图片10ζ=0.25s测试图形
2.ζ阻尼比=0.5s,数据采集时间t=20s
图片11ζ=0.5s仿真图形
图片12ζ=0.5s测试图形
3.ζ阻尼比=0.8s,数据采集时间t=20s
图片13ζ=0.8s仿真图形
图片14ζ=0.8s测试图形
4.ζ阻尼比=1s,数据采集时间t=20s
图片15ζ=1s仿真图形
图片16ζ=1s测试图形
(八)二阶系统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
表格2二阶系统实验结果
ζ阻尼比
0.25
0.5
0.8
1
R2(MΩ)理论/实测
2/2.001
1/0.998
0.5/0.503
δ%实测值
0.45995
0.1743
0.02415
0
δ%理论值
0.4443
0.1630
0.01516
0
δ%的相对误差
3.522%
6.933%
59.30%
Ts实测值/s(5%)
11.35
5.06
3.92
5.16
Ts理论值/s(5%)
14
7
4.375
4.75
Ts实测值/s(2%)
17.99
7.31
4.25
6.07
Ts理论值/s(2%)
18
9
5.625
/
阶跃响应曲线
图片9、10
图片11、12
图片13、14
图片15、16
*电路参数:
R1=100kΩ;R2=1MΩ;R3=1MΩ;C1=1uf(以上电路参数在实验过程中未发生改变);
*由闭环传递函数公式
可得:
(1)Ts理论值计算公式:
Ts(5%)=
,Ts(2%)=
(由于上两式为近似值,故对Ts不计算相对误差);Ts实测值使用进入公差带后第一个数据所对应的时间;
(2)δ%理论值计算公式:
;
δ%实测值计算公式为
(3)对ζ=0.8,Ts计算沿用上
(1)式,对ζ=1,Ts=
(
为闭环特征方程的一个根);
(4)δ%的相对误差计算公式为:
。
误差分析:
考虑到使用与一阶系统相同的实验仪器,且需要用到在一阶系统中使用的读数方法,故二阶系统实验中,包含了一阶系统实验可能产生的误差原因,同时,还包括以下几点:
(1)采集数据差别特别小,如在ζ=0.8时的超调量,十分接近2,此时,仪器本身的误差将对实验结果带来极大影响;
(2)在二阶系统试验中,考虑到公差带的理论计算公式也是近似估计,故不对实验结果进行相对误差计算。
实验结论:
(1)由测试图形及对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对
一定的二阶欠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当ζ越大,系统的快速性越好,超调量越小,同时,调节时间相对较短;
(2)当ζ=1时,系统为临界阻尼状态,系统无振荡,无超调量;(3)对于Ts的理论计算公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调节时间,不能作为准确调节时间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