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年命题揭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8178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5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年命题揭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年命题揭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年命题揭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年命题揭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年命题揭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年命题揭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docx

《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年命题揭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年命题揭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年命题揭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docx

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年命题揭秘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命题规律

从考查角度看,主要考查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演进;从试题分布看,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题量最为集中,其次是商周的政治制度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从考查方式看,主要以新材料、新情境的方式进行考查,答案极少能脱离材料得出。

复习建议

1.要将此单元划分为两大部分进行考察,一是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二是中央集权制度。

2.重点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脉络理清楚,纵向梳理不同期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3.深入钻研历年来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真题,反复揣摩,举一反三,吃透教材,总结规律。

试题大观

选择题

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17年全国文综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

本题考查对有效信息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

本题体现了对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的考查。

本题围绕主干知识“西周的分封制”展开,突出强调了封国的地理位置。

所涉及的三个封国,分别位于今天的北京、河南北部和山东西南,这些地方相隔较远,但总体上位于东方,是原来殷商文化的分布区,与来自西方的周文化不同。

因此将周王室成员分封到这些地方,有助于商文化与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促进各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

所以正确答案是A。

而分封制对地方是间接控制,战国以后的郡县制才是直接控制,所以C项错误。

题干中没有涉及B、D两项的内容,所以不选。

答案:

A

2.(2016年全国文综卷Ⅱ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

的需求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解析:

(本题与宗法制的影响有联系。

宗法制使中国人形成了重视修订族谱、立庙祭祖的世代传统。

)清朝康熙年间清军统一台湾,以后清朝对台湾的管辖便利了大陆人民赴台湾的开发,促进了台湾与内地联系的加强。

大量福建民众移民台湾寻求生计,这些移民在台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安居乐业。

按照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叶落归根或者说与祖先在一起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便是大量已经依据台湾的民众回乡请祖宗牌位赴台的原因。

依据题干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等有效信息,可知大陆移民已经在台湾本地世代祭祖,推知B项正确,也符合当时的史实。

A项仅提到族谱编修问题,而不是题干所要表达的,故错误。

C项中的“开始整体迁移”不符合史实和题干材料的意思。

D项与史实和题干材料的意思不符。

答案:

B

3.(2016年全国文综卷Ⅲ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

题干给出的是与商代相比周代青铜器铭文的特点,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是对商代甲骨文的继承与发展,故A可排除;依据题干信息,这些青铜器的铭文记述的是个人功绩,追颂祖先功德,希望子孙保用,可见,仍是家族传承的重器与礼器,故排除C、D项,正确项为B。

(体现了周代宗法制下的尊祖敬宗、重视家族传承的观念。

)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中重视历史传承、重视历史记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重史传统在中国的文化与政治中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本题利用历史材料,追溯了重史传统形成的渊源,使考生不但深化了对青铜文明与中国文字形成历史的认识,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对教材知识理解的高度。

答案:

B

4.(2014年全国文综课标卷Ⅱ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解析:

“雅言”应当是相当于周代官方语言,依据所学知识,西周时定都镐京,即今天的陕西西安附近,政治中心在今天的陕西中部地区,因此正确选项是C。

依据所学知识,河南、河北和山东在西周时期都是分封的诸侯国所在地,因此排除。

答案:

C

5.(2013年全国文综课标卷I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秦国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差别”表明秦国“消除分封走向集权”;与秦国比关东六国“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表明秦国相比关东六国分封制“率先”崩溃。

A项和D项不符合史实,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分封制普遍走向崩溃。

B项本身错误,分封制逐级分权反而不能够实现君主集权。

答案:

C

6.(2011年全国文综课标卷24题)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

C项是西周宗法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A、B、D都是自秦才有的集权制度的特征。

答案:

C

7.(2010年全国文综课标卷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解析:

本题综合了历史地理知识。

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鲁和晋都是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名。

而河南简称豫,河北简称冀,得自于禹贡九州或汉武帝设置的监察区“州”的划分名称。

湖南简称湘,境内大河湘江的名称,故B项排除。

广西、广东不属于西周分封制所及的势力范围,直到秦朝征服百越才纳入中央政权的管辖,故也应该排除。

答案:

C

8.(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

解析: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核心的制度,秦汉以后在皇位和其他王侯爵位继承制度上一直沿用,故A为正确选项。

B、C、D项都不属于西周宗法制的内容,与题干要求不符。

答案:

A

9.(2017年海南历史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考查对实物史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的理解,反映了春秋时期周朝制度文化的重要变化。

九鼎是周天子至高无上地位的象征,西周时期诸侯是不能使用九鼎的。

但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急剧下降,诸侯不仅敢问周鼎之轻重(“楚王问鼎”的典故),甚至敢在墓葬中使用九鼎,这是礼崩乐坏的标志之一,与D项比,A、B、C三个选项都与题干没有更显著的关联,因此不选。

答案:

D

10.(2016年海南历史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解析:

(本题考查周代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由于宗法制是以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形成了天下一家的家国观念。

后世在这一影响下,官民之间才被比拟为父母子女的拟血缘关系。

因此B项正确。

)中国古代的“父母官”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如何正确理解这个问题正是本题的立意。

这一文化现象明显是受到中国古代的皇权至上、代代相传的“家天下”观念影响。

可以说,“父慈”“子孝”都是在“家天下”观念的作用下,维护政权稳定的文化符号,故B项正确。

材料中反映的不是宗族关系,也不是官员考核,故排除A、C项,材料中反映的也不是官民之间的政治诉求,故D项排除。

(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制瓦解,统治者以任人唯贤而非任人唯亲为主要标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宗法制已不再作为执政的基础,因此A项不符合史实。

古代官员的考核主要是依据政绩,因此C项也不符合史实。

古代官民之间不可能有共同的政治诉求,因此D项错误。

答案:

B

11.(2013年海南历史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  )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解析: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秦朝以后皇位继承仍然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延续到清朝(清朝雍正帝后采取秘密立储的制度)。

A项错误,我国古代贵族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C项和D项不属于西周宗法制的内容。

答案:

B

12.(2011年海南历史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解析:

封王子弟即封子弟为王,题干信息“以为屏藩”即目的是为了维护皇家天下。

A和D都偷换了概念,题干所说的“血缘分封”不能等同于分封制和周代制度,而且不符合史实。

B项本身错误,由题干首句可知,郡县制才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答案:

C

考点二: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3.(2010年全国文综课标卷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

公天下即政权对天下人开放;题干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大夫、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

故地方政治权力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

A、B、C项都与“公天下”不对应。

答案:

D

14.(2015年海南历史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

解析:

题干信息中的“罢侯置守”字面意思是罢黜诸侯,设置郡守,即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

联系史实,可知A项正确。

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都是周代就有的制度,与题干信息中“不与古同”等信息不符合,因此都是错误选项。

答案:

A

15.(2012年海南历史3)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

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

解析:

题干“秦灭六国”、“兼采三皇五帝名号”都表明“突出个人功业”(已经超过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皇帝名号是创新,排除A和B;题干中没有“神授”信息,不是宣扬神而是嬴政个人功业。

答案:

C

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6.(2018年全国文综Ⅰ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解析:

依据表格中的信息,东南九省给中央缴纳赋税,中原和边疆也有少量上供,只有河朔地区完全不上供。

而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富庶江南地区是国家财赋的主要来源地区,朝廷还是控制了最主要的经济命脉,A项错误。

题干信息可以得知并不是所有地区的藩镇都是之间攻伐不已,只有中原型可能性最大,因此B项错误。

从表格中河朔型藩镇的情况(不上交税赋,拥兵自立)表明中央的权威在这些地区已经基本丧失,因此,C项错误。

从大部分地区的藩镇仍有朝廷任命,经济发达的江南仍向中央提供税赋的情况可知,这一时期的唐王朝在政治和经济上仍能比较有效地维持统治,因此D项正确。

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并涉及经济重心南移问题,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的准确解读,通过藩镇的分类比较,引导学生对具体历史事物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打破模式化的认识和评价,引领历史教学。

答案:

D

17.(2018年全国文综Ⅱ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

本题考查君主专制的加强,要求考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在中书、门下省中增加低品级官员入职的宰相数量,是牵制以前身居高位的宰相权力,从而进一步分散弱化相权以加强皇帝对朝政的控制,因此C项正确。

A项和D项都违背题意。

题干中的措施客观上为某些官员提供晋升到与宰相同等地位的机会,但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这一机会,而且不是皇帝进行这一政改的目的,因此B项不选。

答案:

C

18.(2018年全国文综Ⅲ卷25)表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解析:

本题考查对历史表格材料的解读能力,考查科举制度推行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变化。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考生需能够把握科举制度的本质特点和影响。

表格中由北宋到南宋祖上无官职记录的宰相增多至占据多数,而“官二代”式宰相大幅度减少的信息,联系所学的科举制的推行打击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可知B项正确,A项和D项都违背史实和材料意思。

C项表述与材料无关。

答案:

B

19.(2017年全国文综Ⅰ卷25)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

汉初的王国问题是主干知识,本题通过表格,设置新的情境,考查考生阅读表格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表可知,汉景帝时,王国与郡一样成为朝廷直辖区,联系所学,发生这一变化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了削弱王国势力,(把王国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等)将王国变为朝廷直辖区;汉武帝时期朝廷直辖的郡国数量大幅度增加,联系所学可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王国控制区域缩小,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逐渐缓和,故A项和D项均与史实不符,错误不选。

中央直辖郡国是地方体制的调整,故B项错误。

联系当时汉朝与匈奴等民族关系情况,可知随着内部分裂势力的逐步解决,到汉武帝时可以全力以赴解决边疆问题,故C项正确。

答案:

C。

20.(2016年全国文综Ⅰ卷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析:

根据材料反映出来的信息,宋太祖觉得帝王做点事情不容易,偶有误失,就会被史官记下来流传后世,所以宋太祖担忧的是他的负面信息会流传后世。

所以B项“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和C项“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可排除,(官修史书不可能全都真实可信,B项表述过于绝对,所以错误。

史官只是忠于职守,而非故意冲撞皇帝,题干信息不足以说明史官与君主存在尖锐矛盾,因此C项错误。

)D项“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也可排除,因为宋太祖只是不希望史官记录他“误失”的言行,正确的言行还是愿意史书记录的。

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立意在于让考生理解中国古代具有重史传统的文化特征及其意义。

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在皇权至上的条件下写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豪言壮语,其根本信仰就是“求真”,认为历史记载应该是真实的,所以中国古代才有官方修纂正史的传统,这是考生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关键,对中学教学也有引领作用。

答案:

A。

21.(2016年全国文综Ⅱ卷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

题干给出了从汉至唐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度实行的方式是由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

根据所学,魏晋九品中正制根据门第来选拔官员,科举制是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可见与前代相比,科举制大大扩大了录取的基础,使普通大众得以有机会通过考试走入仕途。

而科举制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通过自由投考、差额录取选拔出文化素质较高的官员,必然使社会中更多人读书,参与科举考试,争取做官,试把读书、考试、做官联系起来,从而也刺激了全社会养成学习儒家文化的风尚,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正确答案为D项。

科举考试科目为明经、诗赋等,不能选拔最优秀的官吏和鉴别官员道德水平,排除A、B两项。

(考试成绩高不等于一定会是最优秀的官吏,所以A项错误。

科举制注重文化知识的考试成绩,文化成绩好也不等于道德水平就一定高,所以B项错误。

)科举考试自由投考,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故排除C项。

答案:

D。

22.(2016年全国文综Ⅲ卷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解析:

从题干来看,西汉通过掌握秦的国家档案文献成功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可见是对秦的统治方式有所继承,从所学知识来看,西汉初年基本继承了秦的制度,(所谓“汉承秦制”),故B为正确选项。

A项不符合史实,汉初实行黄老无为的指导思想,崇尚儒学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故排除;C项与题干信息反映的意思相违背;D项只表达出题干的部分内容,故排除。

(题干信息只能表明萧何因“收拾秦文书”而可熟知秦朝典章制度,D项错在夸大题干信息和绝对化。

答案:

B。

23.(2015年全国文综Ⅰ卷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解析:

题干中提到外戚干政的一种情况是发生在皇帝幼小的情况下,外戚干政的方式往往就是担任丞相等高级官僚,而根据所学知识,在汉代抑制相权的主要方式还是皇帝任用自己身边的人参与决策,使丞相成为外朝官,故A项错误。

B项所说的“家天下”的观念,指的是帝王将国家当作私产,世代传承的观念,外戚干政反而不利于皇权的集中,所以B项不选。

根据所学知识,西汉在汉武帝施行的推恩令等措施后,同姓诸侯王实力被削减,故D项不对。

题干信息中“皇帝的舅舅、外祖父”都是母族亲属关系,他们按例封侯等说明当时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因此C项正确。

答案:

C

24.(2015年全国文综Ⅱ卷25)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

题干材料说汉宣帝称与其“共治天下”的是优秀的地方长官,意在强调地方长官为政好坏,对于维持一方安宁,进而实现国家政治安宁的重要意义,并非皇帝与地方长官共享国家权力。

后来统治者沿用这种说法,意义相同,并非学习汉献帝的治国方法。

就教材知识来说,汉代以后,中央集权加强,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变化,汉代制度并没有被沿用,所有制度变化都是为中央集权服务,而非地方分权,所以答案是A。

答案:

A。

25.(2013年全国文综大纲卷12)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解析:

州、道、路等最初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设立的。

B、D项题干信息没有提供明确的依据。

C项与史实不符,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呈加强趋势。

答案:

A

26.(2010年全国文综大纲Ⅱ卷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简析:

由题干信息中的“秀才半”可知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的需要,而唐宋文人重视《文选》,正与当时科举进士科考试注重诗赋对应。

因而正确选项是B。

儒学并未丧失独尊地位,而且儒学地位的变化与当时人青睐《文选》并无直接关系;唐宋以来调版印刷术的发展等促使当时社会上书籍总的来说是在增加;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也不是《文选》特受青睐的直接原因,《文选》作为收集整理的先秦到梁初的文学总集也并非仅体现了南朝文化,因而A、C、D项都不选。

答案:

B。

27.(2008年宁夏文综25)《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

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解析:

题干材料的信息,王方翼的地方官诛杀了当地某可能横行乡里的大姓,当地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