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1681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docx

第三单元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绽开(zhàn)蝉蜕(duì)疲倦不堪(kān)

B.倜傥(tì)绅士(shēn)斑蝥(máo)人迹罕至(hān)

C.搓捻(cuō)拼凑(zòu)菜畦(qí)恍然大悟(huǎng)

D.秕谷(bǐ)企盼(qǐ)盔甲(kuī)花团锦簇(cù)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慈爱渊博恭敬浑为一谈

B.感慨激荡悔恨小心翼翼

C.倘若鉴赏和蔼截然不同

D.羞惭争执奥秘人声鼎沸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她一直在暗中帮我。

B.国庆节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C.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D.看了这场表演,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4.(2018湖北恩施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培训,大家懂得了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受益匪浅。

B.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C.小勇说他被骗的原因是由于轻信骗子,错输验证码造成的。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再塑生命的人》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特色,感情真挚而深沉。

B.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四书”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该散文集另有《五猖会》《父亲的病》《狂人日记》等篇目。

D.《(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2)七

(1)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首场比赛,队员们顿时垂头丧气:

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励队友,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

(3)“求知至乐”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的核心教育思想之一,这一教育思想也是对《(论语)十二章》中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教学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7.(2018湖南娄底中考)欣赏漫画《凿壁偷“光”》,按要求作答。

(1)请概述漫画的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漫画的寓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8江苏宿迁中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

“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

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

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

“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

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

(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

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

[注]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

(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拿到语文书说:

“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

”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楚中学将聘请丁立梅老师担任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期三年。

请你今天以该校名义拟写一份聘请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2014陕西中考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孔子世家赞

《史记》

太史公曰:

《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注]①低回:

徘徊,流连。

②六艺:

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课文链接]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

(1)高山仰止_______________

(2)不能去云______________

(3)没则已焉_______________

(4)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结合[课文链接]中的三则语录,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①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

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②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中间挂着一块扁道:

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

先生。

③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2.结合对全文内容的把握,谈谈选文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自选角度赏析选文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第②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三味书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选文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8广东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笔下犹熊有花开

肖复兴

①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

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

②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

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

我画画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

③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大,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

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

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

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

省、将就。

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

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

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

④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

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

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然?

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

⑤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

“刚才是不是在画我?

”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想下来,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束手就擒的感觉。

我很尴尬,赶紧坦白:

“是画您呢。

”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

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

“我也会画画。

”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我跳过去了那个高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

“我也能跳。

⑥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

“您给我画一个。

”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

“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

”我指着杂志对她说:

“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

”她拧开笔帽,对我说:

“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

”我说:

“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

⑦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

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

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

“您画得真好!

”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

“好什么呀!

不成样子了。

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

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

”我说:

“您已经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

”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

“你猜。

”我说:

“我看您没到八十岁。

”她笑了,伸出手冲我比画:

“八十八啦!

⑧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

这么一把年纪了,心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老人并不多。

⑨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

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