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入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7679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入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医养生入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医养生入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医养生入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医养生入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入门.docx

《中医养生入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入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养生入门.docx

中医养生入门

学习中医,这几个基础概念必须弄懂!

中医所有的理论都是基于这些概念和原理展开。

1、阴阳。

【基本概念】

阴阳是代表相互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本质上代表了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换句话说,任何矛盾的东西都可用阴阳来代表,比如男女,生死,里外,上下等等。

中医上就用阴阳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具体如何来描述疾病的状态和性质呢?

通常,凡具有热的、动的、兴奋的、明亮的、无形的、在上的、轻的、在外的、向上的、增长的、强壮的等特性都属阳;与此相反的属阴,比如静的、凉的、沉闷、有形的、在下的、在内的等。

就人体而言,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属阳,腹侧属阴;五脏属阴,六腑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机能活动属阳;机能亢进为阳,机能低下为阴。

比如肝阳上亢,而非肝阴上亢,肝阴不足肝血虚。

当然,在应用时,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分阴阳,例如胸同腹相比属阳(在上),但同背相比属阴(在前)。

【阴阳变化规律总结】

(1)互相依赖,谁也离不开谁。

如开头所说,既对立又统一,对立是因为相反矛盾,统一是因为彼此依赖,都以对方为存在基础,没有阴就没阳,反过来也如此。

“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孤阴不长,孤阳不生”。

直观点说,男女缺了任何一个都无法繁衍后代。

就人体而言,各种机能活动属阳,必须有营养物质(阴)作为基础,没有营养物质,人就没力气活动;同样机能活动是化生营养物质的动力,没有五脏六腑活动,吃进去的东西就无法变成气血营养物质(阴),维持生命。

人只要活着,阴阳就存在,真的有一天阴阳离决,生命也就终止了。

你看,很多老人离开前几天都吃不进任何东西了(阴),说明里面的脏腑功能活动(阳)已经停止了,这种情况阴再多,也没用,都无法维持生命。

(2)阴阳消长。

二者并非处于静止不变而是一直变化中,比如在进行各种机能活动时(阳长),必然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阴消);在化生各种营养物质时(阴长),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消)。

举个例子,太阳出来温度升高(阳长),会蒸发一部分水分,大地变得干燥(阴消),太阳落山,温度降低,大地又变得潮湿(阴长),温度变低(阳消)。

再举个例子,大量运动(阳长),会耗费大量津液(阴消),会口渴,也是如此。

所谓的阴阳平衡只是暂时的动态的,不是绝对的永久的,二者在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这样的转化,一旦出现转化异常,就会发生病理变化。

如果物质基础(阴)消耗过多,则机能活动阳就会亢奋,比如阴虚火旺,人体会出现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虚烦不眠等阴虚阳亢症状。

调理时,必须滋阴,阴虚所以要补阴以达到重新平衡。

(3)阴阳转化。

中医理论认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可以朝相反方向转化。

比如肺炎患者,表现为高热,面红,烦躁等热症,应用寒凉药物治疗,但发展到严重阶段而出现中毒性休克时,反而出现手足发凉,脸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机体功能衰退,实热症转化为虚寒症,此时须用温热药物来回阳救逆。

【实际应用】

中医认为,人体只有阴阳平衡才健康,如果遭受致病因素的破坏,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或偏衰,就容易致病,这就是阴阳失调。

根据阴阳消长原理,阴盛常引发阳衰,出现怕冷,手足冰凉,面色苍白,舌质淡等阳气不足症状;阴虚常引发阳亢,出现烦躁,失眠,口干,舌红灯症状。

根据阴阳互补的原理,当阴阳任何一方有明显虚损时,会导致另一方虚衰,即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

解释下,如果初期阶段,阴阳一方虚弱导致另一方亢奋,但如果长期如此或比较严重,则阴阳俱虚,比如纵欲导致的肾虚,开始可能阴虚(肾精过度流失),但长期如此,则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精神萎靡等症,这是阴阳全虚的例子。

在诊断疾病时,阴阳可以说是最高的判断法则,不管里证还是表证,虚症还是实症,都要归结到阴阳上来做出最终判断。

《皇帝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例如发热口渴,喜饮冷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等属阳症(热);怕冷,口淡,喜热饮,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苔淡白属于阴症(寒)。

特别说明,这里的阳症、阴症和阳虚、阴虚不同,别搞混了。

阳症可能是阴虚(虚热)也可能外邪所致的实热(比如吃辣椒);阴症可能是阳虚(虚寒)或外邪所致的实寒(比如湿气阻阳)。

治疗调理原则,先确定阴阳哪个虚,如阴不足要滋阴,阳不足要温阳,以使得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在用药方面,中医也将药物根据气味、性能区分为阴阳两种属性,查下中医药典,每种药材属性都带寒凉温热这样的字眼。

*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以药物的辛,甘,酸,苦,咸来分,辛甘为阳,酸苦咸为阴;

*以药物的升降浮沉来分,升、浮为阳,沉、降为阴;

比如当归:

性味甘辛,温,说明当归是阳性。

在使用的时候,阳性的药不宜用于阴虚,阴症的药也不宜用来阳虚等,这是最基本的原则,还有很多,比较复杂后面有机会再说。

阴阳还有个大应用,就是描述经络,中医把人体分为十二经脉,四组,两阳两阴(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后面详说。

对外邪的描述,也有区分:

风火暑燥为阳邪;寒、湿为阴邪。

总的看来,阴阳可以说贯穿整个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中医将之称为最高纲领一点都不为过,要学习中医,必先深刻理解阴阳。

2、气。

【含义】

气有物质和功能两种含义。

一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饮食中的水谷之气,吸入之清气(氧气)等,严格来讲,这是有形之气;

二是指生命活动的动力,即脏腑之气,这个有点抽象。

【气的来源与生成】

气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叶称为元气,禀受于父母,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所产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

先天之气和后天合称为真气或正气。

《内经》“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就是气的来源与生成的概括。

【气的分布以及作用】

真气充遍全身,无时不有,无所不至,以营养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动力。

真气偏盛偏衰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健康情况。

“正气存在,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旺盛不易患病,正气虚弱容易患病。

由于气的分布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一:

宗气。

积于胸中,是饮食水谷所生化之气与清气结合而成,是一身之气的运行输布的出发点。

其作用:

(一)助肺司呼吸,凡言语,声音,呼吸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二)贯注心脉而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暖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二:

营气。

宗气贯入血脉中的营养之气,行于脉中,与血的关系密切,故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的说法。

可见营气与血的作用不可分割,共同发挥营养机体的功能。

三:

卫气。

宗气宣发于脉外的叫卫气。

其性刚悍,善于走窜,达于体表,温润皮肤、肌肉,滋养腠理,司汗孔的开合,以防御外邪,故叫卫气。

如外邪侵入机体,卫气起而抗邪,故发生恶寒,战栗,汗毛竖起等症状。

卫气胜邪,则恶寒解,热退病除;反之,寒热不消,疾病加重。

四:

五脏六腑之气。

如心有心气,脾有脾气,肾有肾气等等。

心气不足,则出现心悸,气短等;脾气不足,则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脾虚等。

可见各脏腑之气是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动力。

此外,还有中气即中焦脾胃之气等。

上面这些气虽然名称不同,分布各异,但气的功能可归结为三点:

A:

气能化生万物,滋养人体一切脏腑组织,假如没了气,万事万物很快消亡,不管动物还是植物。

B:

由于气的动力作用,能使一切营养物质输布于全身。

气是推动的,假如气虚,很可能输布无力,就导致水肿之类。

C:

有保护人体,防御外邪,调节内外环境统一的作用。

人面对自然界的各种外邪,风,寒等,之所以不会轻易生病,也全靠气的保护作用。

3、血。

血是在脉中循环流动,运载精气,营养全身的液体。

营气行于脉中,故营气为血的主要组成成分。

营气和血的关系密切,常称为营血。

血的生成,来源于水谷之精气,通过脾、心、肺的作用化生而成血。

故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的说法。

血运行于全身,循环不息,以营养机体各部。

血盛则形体也盛,血衰则形体衰。

血的化生与运行必须依赖于气的作用,所以说,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自行,气滞血亦滞。

但气的这一功能的实现,又须依赖血的营养,故又有“血为气之母”的说法。

气血之间有着互相依存的关系。

实际中,血瘀者,不仅要活血,还要行气;血虚者,不仅要补血,还要补气,这样才能气血调和,恢复健康。

4、精。

精的含义有两种:

(一)指与生殖有关的精,即先天之精;

(二)五脏之精,由饮食水谷而来,即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藏于肾,是人类生殖繁衍的基本物质,故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之说。

后天之精,由饮食水谷经过脾胃运化后,产生之精微物质,藏于五脏,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叫五脏之精。

五脏之精充盛,注入于肾,通过肾气作用与先天之精结合转化为肾精。

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机能成熟时,肾精又转化为生殖之精。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相互依存,没有先天之精,不可能有后天之精,而先天之精又必须依赖后天之精不断滋生,故有“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之说。

总之,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精不断的消耗,也不断的得到水谷精微的补充,精密切关系着人体的生殖,发育,生长,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

5、津液。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它来源于饮食,经脾胃运化之后产生水谷精微的液体部分,注入经脉,输布全身,营养机体。

津与液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分布部位和作用各有区别。

清而稀者为津,渗透浸润于肌肤腠理之间,有濡养肌肉,充润皮肤的作用,如组织间液,淋巴液等。

浊而稠者为液,流行灌注于关节,脑髓,孔窍等地方,有润滑关节,滋养脑髓,濡润孔窍的作用,如唾液,关节液等。

津与液就整体功用来说又同属一体,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所以二者常并称为津液,津液又是血的组织成分,故与血的关系密切。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适量的津液。

津液有多余,则经过气化变成废物排出体外,以保持体液平衡。

如出于腠理则为汗,下输膀胱则为尿。

传统中医认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因此,体内水液的调节,依赖于肺,脾,肾三脏共同完成。

肾主水,司肾关的开合,以调节水液;肾的功能失调,津液运行障碍,则水液停留发生痰饮,水肿等。

津液不足,则出现口干,舌燥,皮肤枯燥干瘪,甚至四肢挛急,抽搐等,如大汗或利尿过多均可发生这些症状,称之为伤津液。

津液与血关系密切,大量出血也会出现伤津液的症候,故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说。

气与津液之间也是相互滋生的作用的。

气虚则气不化津而津液缺乏,伤津液者则化气无源,又可出现气短,无力等气虚证候,所以又有“耗气则伤津,津伤则耗气”的说法。

从气、血、精、津液之间的关系来说,四者同源于水谷之精微。

其生成,功能,分布与脏腑之间的关系虽各不相同,但实际上相互联系,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协调一致,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6、五行。

【基本概念】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本来五行理论属于哲学概念,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所有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属性进行归类,而且五行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有一点点唯心主义意味。

不过应用到中医里来说明五脏六腑的关系,作为阴阳学说的补充,可以说古人还是非常有智慧的。

五行相生相克

相生:

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

相克:

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

相生规律: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相克规律: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

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称之为所不胜与所胜的关系。

通俗点说就是,既有藐视的东西也有恐惧的东西,一头狮子能把羚羊给吃掉,但对一只小苍蝇可能无可奈何,世上没有绝地的强大和弱小,只有相对的强大和弱小。

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生。

简单点就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这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不可缺少的条件。

五行之中任何一行太过或不及,出现异常现象,都可引起相乘或相侮的变化。

乘是乘虚侵袭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

相乘是过度相克,超过了正常制约的程度,其规律同相克,但被克者更加虚弱。

相侮即反克,又叫反侮,即本来是自己能克胜的,却反过来被它克胜,其规律同相克正好相反。

例如,正常时土克水,弱土气虚弱或水邪泛滥,水就过来侮土。

(比如湿邪侵犯脾土)

 

【五行归类】

说的是用五行来区分自然界和人体相关的事物和现象。

见下表。

咱们经常说肝主木,肾主水,脾主土,怎么来的呢?

就是按照五行理论划分的。

再有肝开窍于目,怒伤肝,春天是养肝。

以此类推,都可能在这个表里对的上号,在分析症状时,就可从外面器官的表现来推断里面脏腑问题,比如眼睛模糊,耳朵听力下降堵住了,牙齿空了等等,大体可知肝,肾可能不好。

这实际是“望诊”的一个重要依据。

再比如从面色看,青色多属肝风,赤色多属心火,黄色多属脾湿,白色多属肺寒,黑色多属肾虚。

在用药方面,也可根据表格来对号入座,比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等等。

【临床应用】

熟悉上面个表格,在实际调理治病过程中,就有很大帮助。

另外了解了五行原理,还有个好处就是指导疾病的传播路径,因为脏腑之间相生相克紧密联系,一个脏腑有病,很可能传到另外一个去,这样在治疗时,不能单纯的就单一脏腑施治,还要考虑是否传播开去了。

比如肝和脾的关系。

肝克木,二者相克,《金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肝的问题,大都会传到脾,先补脾健脾才行,光补肝,很容易相乘(更加克制)脾,伤害脾胃。

现实案例中,也是如此,肝郁了,搞得没胃口吃饭,就是脾胃也收到损伤。

此时既要疏肝理气,也要健脾胃,才能全面的调理。

还有一种说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这是基于脏腑的相生关系。

比如脾和肺(土生金),相生关系,如果肺气虚(子虚),可以补脾(母)来治疗。

再比如肝木生心火,如果肝火旺,可以泄心火,也能间接去除肝火。

应该说,五行理论应用非常广泛,深入学习应用中医,必须把五行理论搞通才行。

7、脏腑。

内脏的总称。

但需特别指出,和现代解剖学的脏腑不是一回事,虽然某些方面听起来相似,中医学的脏腑主要指脏腑的功能表现,也称之为“脏象”。

脏是储藏的意思,“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

”脏的功能是储藏精气;

腑是饮食的通道,“传化物而不藏”,其功能是收纳和消化饮食并排泄糟粕。

脏包括:

心、肝、脾、肺、肾、心包;其中心包是心的外围,归结到心范畴,总称五脏。

腑包括:

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总称六腑。

特别说明下三焦:

这个其实一直存在争论,较常见的说法是代表胸腹腔或其中脏腑的总称。

上焦:

胸腔或心肺总称;

中焦:

腹腔上半部或脾胃总称;

下焦:

腹腔下半部或肝/肾/膀胱/小肠/大肠的总称。

至于,脑、髓、骨、脉等均隶属于五脏。

从解剖学来看,除了脾脏外,五脏六腑大致与现代医学相符,但生理功能与现代医学中相应脏器的功能差别较大。

比如,心的功能除了主管血液运行外,还包括精神活动;

肝的功能包括抑郁、发怒等情志活动,血液的储藏以及肌肉关节活动的支配等;

脾的功能主要是消化饮食,转运营养物质及水液,并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血管之外;

肾的功能除与尿液排泄有关外,还包括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

六腑中,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的主要功能大体上与现代生理学相似,但也有不同,小肠还与尿液的生成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中医的五脏六腑按其生理功能来说是有特殊含义的,不能完全以西医所论这些脏腑的生理概念去套用。

脏腑之间,在生理上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发生疾病时又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脏腑与皮、脉、筋、肌、骨等组织以及口、舌、鼻、耳、目等器官也有密切联系(详情见上面五行图),这些器官和组织分别属于五脏,所以这些器官和组织发生症状可以推断到相应脏腑出问题了,从而调理该脏腑。

比如,“舌为心之苗”,舌从属于心,舌头上的问题一般要从心入手;又如肾主骨,骨软无力常以补肾之法调治。

8、经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起到了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与肢体以及各组织器官的作用,是人体内的公路,没有这个公路连接,人体五脏六腑都是孤立的,无法紧密连接在一起有效工作,维持生命活动。

经络是经和络的总称。

纵行的干线叫经脉或经,其分支叫络或络脉,经络是两个概念,大家不要搞混了。

人体主要经脉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下面介绍几个主要的。

【十二经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和脏腑直接相联,每一经脉均属于一个脏或腑,并以该脏腑命名。

例如,联系心脏的经脉称为心经。

十二经脉除了联系脏腑以外尚分布于体表,其体表的分布规律如下:

1)分布到上肢的称为“手经”,到下肢的称为“足经”,循行于四肢内侧面(如上肢屈侧)的称为阴经,循行于外侧面(如上肢伸侧)的称之为“阳经”。

2)手三阴经(肺,心,心包)从心走手;

手三阳经(大肠,小肠,三焦)从手到头;

足三阴经(脾,肝,肾)从足走腹;

足三阳经(胃,胆,膀胱)从头到足。

3)在四肢的分布。

分布于四肢外侧前缘的经脉称“阳明经”(胃,大肠);

中间的称“少阳经”(胆,三焦);

后缘的(下肢为后侧)称“太阳经”(膀胱,小肠);

分布于四肢内侧前缘的称为“太阴经”(肺,脾);

在中间的称为“厥阴经”(肝,心包);

在后缘的称为“少阴经”(心,肾)。

那如何划分前缘,后缘,中间部位呢?

立正,两臂下垂拇指向前,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分别分成前、中、后三条区线,根据上面的顺序对号入座即可,具体请参考后面“十二经循环顺序图”。

【十二经的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中阴经属脏为里(五脏都是阴经),阳经属腑为表(六腑为阳经)。

表里两经通过络脉相互沟通衔接,所以表里两经在生理和病理方面都相互联系,互相影响。

具体见下表。

这个图每一行都是相互对应的,表里直接相互关联的,不是乱配对的。

咱们平时说的胆经,肺经都是简称,全称为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

也常听人说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个表里指得也是经络之间的衔接关系,如图中第一行,肺为里,大肠为表。

【十二经连接顺序】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为:

起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肺经,周而复始,环流不息。

十二经脉循行交接规律(即A经到B经如何交接):

*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

*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

*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

详情见下图。

【十二经循行顺序部位】

按照经络运行顺序,依次说明。

一、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络大肠->绕胃口->属肺->过喉->横出腋下->沿上肢屈侧前缘->拇指端。

(下图)

分支:

从腕后->食指内侧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主治:

胸闷胀满,咳喘,咽喉肿痛,桡臂痛,肩背痛。

二、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端->沿上肢伸侧前缘->颈(大椎穴)->入锁骨上窝->络肺->属大肠。

(下图)

分支:

从锁骨上窝->颈->下龈->环唇->到对侧鼻翼旁(交于足阳明胃经)

主治:

牙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头痛,肩臂痛,肠病,发热。

三、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部->入上龈->环唇->到下颌中部->头侧面->额角(下图)。

分支:

从下颌中部->锁骨上窝->属胃->络脾。

直行支:

从颌骨上窝->胸膈->阴毛外侧(气冲穴)->沿下肢外侧前缘->第二趾端。

分支:

从足背->大趾端(交于足太阴脾经)。

主治:

头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高热,脘腹胀满,消化不良,肠鸣腹泻,下肢疼痛。

四、足太阴脾经。

起于大趾端->沿下肢内前侧缘->入腹->属脾->络胃->到咽旁->舌下(下图)。

分支:

从胃->心(交于手少阴心经)。

主治:

脘腹胀痛,大便溏泄,月经不调,下肢内侧痛。

五、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属“心系”(心之脉)->下络小肠(下图)

分支:

从心系->上连“目系”(眼与脑相连接之脉)

直行支:

从心系->腋->沿上肢屈侧前缘->小指端(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主治:

心胸作痛,失眠,心悸,心律不整。

六、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端->沿上肢伸侧后缘->肩胛->锁骨上窝->络心->属小肠(下图)

分支:

从锁骨上窝->颈->颊->眼外角->入耳。

分支:

从颊->眼下缘->鼻->眼内角(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

头颈肿痛,头项不利,耳鸣,耳聋,咽痛,肩背及上肢作痛。

七、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眼内角->额->头顶。

直行支:

从头顶->脑->颈->脊椎旁->腰->络肾->属膀胱。

分支:

从肩项内->夹脊柱->髋关节->沿下肢后侧->腘窝。

分支:

从腰->臀->沿下肢后侧->腘窝->足跟->外踝后方->小趾端(交于足少阴肾经)

主治:

眼疾,头顶、颈后、腰背作痛,背部俞穴相关之脏腑病症,半身不遂,下肢痛。

八、足少阴肾经。

起于小趾下->足心->经内踝下方->足跟->沿下肢内侧后缘->贯穿脊柱->属肾->络膀胱(下图)。

直行支:

从肾->肝->入肺->沿喉->舌根旁。

分支:

从肺->心->散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主治:

虚喘,头昏目眩,口舌干燥,泌尿生殖疾患,腰背酸痛。

九、手厥阴心包经。

起于胸中->属心包->络上、中、下三焦(下图)。

分支:

从胸旁穿出(在乳头外侧)->胁->腋->沿上肢内侧中线->中指端。

分支:

从掌中->无名指(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

心悸,心前区痛,心律不整,胃病,胸胁胀满,精神失常。

十、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端->沿上肢伸侧中线->肩->锁骨上窝->络心包->属上、中、下三焦(下图)。

分支:

从胸中->锁骨上窝->项->耳后->耳上角->颊->眼下。

分支:

从耳后->耳中->耳前->眼外角(交于足少阳胆经)。

主治:

头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肩部及上肢痛。

十一、足少阳胆经。

起于眼外角->额角部->耳后->肩->锁骨上窝。

(下图)

分支:

从眼外角->与手少阳三焦经合于目眶下->颈->锁骨上窝->胸中->络肝->属胆->胁->小腹侧->阴毛外->髋关节。

直行分支:

从锁骨上窝->腋->胸胁->髋关节->沿下肢外侧中线->第四趾端。

分支:

从足背->大趾端(交于足厥阴肝经)。

主治:

头痛,眼疾,耳聋,胸胁满痛,肝胆疾患,半身不遂,下肢侧痛。

十二、足厥阴肝经。

起于大趾->足背->沿下肢内侧中线->绕前阴->过少腹->胃旁->属肝->络胆->胁肋->咽喉->连目系->过前额->达头顶。

(下图)

分支:

从肝->肺。

主治:

眼病->胸胁痛->少腹胀痛->呕吐->腹泻->泌尿生殖疾患。

所谓的络,就是通过络相连。

【奇经八脉】

只介绍几个主要的。

一、督脉。

起于胞中->处于会阴部->沿脊柱正中线经腰->背->脑->头顶->额->鼻->上唇(下图)。

主治:

头痛,项强、腰背痛,泌尿生殖疾患,脱肛,神经精神疾患,发热。

二、任脉。

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沿前正中线经腹->咽喉->下唇->绕唇口->两眼内(下图)。

主治:

泌尿生殖疾患,胃肠疾病,咳喘,咽喉肿痛。

三、冲脉。

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沿腹腔前壁->分脐旁两侧上行->咽喉->绕口唇。

分支:

从会阴->沿腹腔后壁->脊背。

分支:

从腹腔前壁->少腹两侧->左右下肢->大趾间。

主治:

气从少腹上冲,腹中胀急疼痛,月经不调,经闭,崩漏。

四、带脉。

环绕腰部一周。

主治:

腹部胀满,腰软无力,带下,子宫脱垂。

督脉,任脉,冲脉三个均起源于胞中,胞中是抽象概念,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