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7335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B.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答案】D

【解析】

A、置于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

B、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应该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错误;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隔绝氧气,错误;

D、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2.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无机非金属材料B.有机玻璃——复合材料

C.玻璃钢——无机材料D.棉花——合成纤维

【答案】A

【解析】A、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B、有机玻璃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C、玻璃钢是由塑料与玻璃纤维复合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错误;D、棉花属于天然纤维,错误。

故选A。

点睛:

通常把材料分成四大类: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与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为无机盐,如玻璃、陶瓷等;

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复合材料是把多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得到的一种具有特别性能的材料。

3.氢氧化镁在温度达到380℃时,能够分解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和水蒸气,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建筑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所以,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

根据灭火原理你认为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是

A.氢氧化镁是一种碱B.受热分解的产物能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氢氧化镁不溶于水D.可以降低易燃性建筑材料的着火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氢氧化镁在温度达到380℃时,能够分解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和水蒸气,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建筑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利用了将氧气隔绝的原理灭火。

考点:

灭火的原理

4.通常所说的“瘦肉精”(化学式为C12H18Cl2N2O)曾经作为药物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后由于其副作用太大而遭禁用.“瘦肉精”属于(  )

A.混合物B.单质C.氧化物D.有机物

【答案】D

【解析】

A、根据题意,通常所说的“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8Cl2N2O,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由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8Cl2N2O,可知该物质是由C、H、Cl、N、O五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瘦肉精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C、H、Cl、N、O五种元素组成的,故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由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8Cl2N2O可知,该物质是由C、H、Cl、N、O五种元素组成的,是含C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

5.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同点是(  )

A.组成元素相同B.分子结构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D.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组成元素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1个一氧化碳分子比1个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它们分子的结构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如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中元素均显﹣2价,由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6.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A.红磷B.干冰C.乙醇D.铁锈

【答案】B

【解析】

【分析】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

【详解】

A、由图可知,X为单质,Y为化合物,Z为氧化物。

A.红磷为单质,故A不正确;

B、干冰为固体的二氧化碳,为氧化物,故B正确;

C、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C不正确;

D、铁锈为混合物,故D不正确。

故选B。

7.有关资源及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是重要的资源,利用空气作原料制取化肥,还可以炼钢等

B.石油既是资源又是能源,石油分馏能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产品

C.地球上水资源是丰富的,因此利用电解水来制取氢气作为理想的能源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但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多的金属确是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利用空气作原料制取化肥,还可以炼钢等.故A叙述正确;B、石油既是资源又是能源,石油分馏能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产品.故B叙述正确;C、利用电解水来制取氢气,消耗大量的能源.故C叙述错误;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但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多的金属确是铁.故D叙述正确

考点:

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石油加工的产物;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8.下列混合气体,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①氢气和空气     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③氦气和氧气   ④天然气和氧气(  )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①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②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氦气不具有可燃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

④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故①④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

故选D。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A正确;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B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不与事实符合,应为“有无色气体生成”,故C错误;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说法正确,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D正确.

故选C.

10.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B.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增加了可燃物

C.在氧气中用小木条引燃铁丝是为了升高铁丝的着火点

D.水下保存白磷是为了隔绝氧气防止其自燃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用嘴吹灭蜡烛,是由于空气的流动降低了温度,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不是隔绝了空气,错误;

B、用扇子扇煤炉时,向煤提供了足够氧气,所以越扇越旺,不是增加了可燃物,错误;

C、小木条引燃铁丝是为了升高铁丝的温度,使铁丝的温度达到铁丝的着火点,错误;

D、白磷的着火点较低,水下保存白磷是为了隔绝氧气防止其自燃,正确。

故选D。

11.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生森林火灾要开辟隔离带,目的是清除可燃物

B.白磷保存在冷水中目的是为了隔绝氧气

C.将煤块制成蜂窝煤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用水灭火目的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D

【解析】

A、发生森林火灾要开辟隔离带,目的是清除可燃物,正确;B、白磷保存在冷水中能隔绝氧气,防止白磷自燃,正确;C、将煤块制成蜂窝煤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正确;D、用水灭火目的是为了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着火点,错误。

故选D。

点睛:

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12.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7年我国环境保护部确立环境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力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B.使用填埋法处理不能降解的生活垃圾

C.不断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D.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大力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能够防治环境污染.故A正确;

B.填埋法对不能降解的生活垃圾进行掩埋,不能减小生活垃圾的污染,故B不正确;

C.不断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能防止空气污染.故C正确;

D.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空气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13.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A.火上浇油: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B.钻木取火:

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吹灭烛火:

降低着火点

D.电器着火:

用水浇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故错误。

B、钻木取火的过程是钻木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物质的内能增加,从而使得温度升高,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故正确;C、用嘴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降低着火点,故错误;D、向着火的电器上浇水,可能会因水的导电性而使扑火者触电,或引发电路短路布引起更大面积的燃烧,故错误。

故选B。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4.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答案】B

【解析】

A、实验Ⅰ中蜡烛因为没有氧气,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实验Ⅱ中因为氧气充足,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正确;B、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实验Ⅲ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但没有降低温度灭绝空气,错误;C、在实验Ⅲ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正确;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正确。

故选B。

点睛:

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用推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

B.瓶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小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氢气

【答案】A

【解析】

A、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气泡产生,错误;B、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瓶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小,正确;C、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正确;D、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是固体与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可用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氢气,正确。

故选A。

故选B。

16.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蜡烛熄灭是因为与空气或氧气隔绝,就是说因缺氧而熄灭;

B、人吹灭蜡烛是因为火焰周围的温度降低,达到蜡烛燃烧的着火点以下,就是说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稀盐酸与石灰石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蜡烛熄灭,就是说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D、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倒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可使蜡烛熄灭,就是说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故选B

17.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

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利用隔绝空气的原理,正确;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利用隔绝空气的原理,正确;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使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绝,正确;

D、汽油、酒精着火不能用水灭火,错误。

故选D。

18.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图标为严禁烟火,故不符合题意;

B、图标为严禁携带烟火,故不符合题意;

C、图标为禁止燃放鞭炮,故符合题意;

D、图标为禁止吸烟,故不符合题意;

19.2018年11月8日,美国加州发生特大型山火,历时半月才将其基本扑灭。

下列关于森林火灾应急处理措施或原因不合理的是()

A.砍掉或清理大火面前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达到隔离可燃物的目的

B.用大量沙子灭火,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

C.紧急疏散火灾周围地区的人群及贵重物品,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D.飞机播撒干冰,达到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目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

【详解】

A、砍掉或清理大火面前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

B、用大量沙子覆盖灭火,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正确;

C、森林火灾时紧急疏散火灾周围地区的人群及贵重物品,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正确;

D、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错误。

故选D。

20.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楼住宅发生火灾,可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B.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将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高楼住宅发生火灾,不能使用楼内电梯逃生,以免被困其中,故选项错误;

B、可燃物燃烧除要达到着火点外还要与氧气接触,故选项错误;

C、着火点不能改变,水灭火是降低周围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错误;

D、将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着火点不能降低,降低的是可燃物周围温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无

2.无

3.无

4.无

5.无

6.无

7.无

8.无

9.无

10.无

11.无

12.无

13.无

14.无

15.无

16.无

17.无

18.无

19.无

20.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