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交流电动机修理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6865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型交流电动机修理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小型交流电动机修理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小型交流电动机修理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小型交流电动机修理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小型交流电动机修理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型交流电动机修理规范.docx

《中小型交流电动机修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型交流电动机修理规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型交流电动机修理规范.docx

中小型交流电动机修理规范

中小型交流电机修理规范

1.电机的拆检:

客户待修电机进厂后,必须组织技术、质量和车间有关人员进行修理内容的鉴定。

1.1在鉴定前必须进行下列试验,以确定故障的性质:

1.1.1绝缘电阻测定;

1.1.2直流电阻测定;

1.1.3匝间绝缘试验;

1.1.4空载试验。

以上试验如前一项不合格则不再进行下一项试验。

1.2拆开试验:

试验结束后或绕组损坏不能进行下去的电机都须拆开进行内部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轴承是否松动,定、转子是否相擦。

检查引出线及端部绑扎等,转子绕组并头铜套焊接及引线,滑环磨损及碳刷、刷架等。

1.3填写“拆检分析单”确定电机修理方案和修理工艺。

2电机的保养:

2.1凡定、转子线圈完好,无严重缺陷者,可作保养清洗处理。

2.2保养清洗内容:

2.2.1定子线圈端部绑扎检查或加固。

2.2.2检查定子线圈引出线或更换。

2.2.3定子线圈清洗,清除污秽物。

2.2.4转子线圈清洗,清除污秽物;转子线圈端部铜套补缺、补焊。

2.2.5检查转子线圈引出线或更换。

2.2.6检查或更换滑环。

2.2.7更换轴承。

2.2.8定、转子线圈烘干。

2.2.9定、转子线圈重新浸漆。

2.2.10修理或更换轴瓦。

3电机的大修:

3.1电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大修处理:

3.1.1定子或转子绕组损坏须更换线圈者;

3.1.2转子断轴;

3.1.3定、转子改极或单速改双速;

3.1.4定子绕组改电压;

3.1.5电机改容量(或改绝缘等级)。

3.2凡电机进行大修的都必须对整机进行清理和复试。

4电机的修理工艺:

4.1保养电机施工工艺:

4.1.1定子绕组电压在500v以下,转子绕组电压等于或低于500v电机,对地冷态绝缘电阻低于10MΩ要清洗,烘干后浸ET-90AF级绝缘漆。

4.1.2定子绕组电压在500v以下(含500v),电机对地冷态绝缘电阻大于10MΩ者,原则上清洗烘干后喷8037铁红绝缘漆一次。

4.1.3保养电机绕组时要求先用高压水泵水流冲洗,若油腻太多,洗除不尽,再在蒸汽煮洗箱内蒸洗。

清洗液为SS251清洗剂。

时间为12小时。

对海水浸过的电机,必须在煮洗箱内按100℃的温度蒸煮24小时,再用清水清洗后烘干浸漆。

4.1.4电机烘干后浸漆按浸漆工艺进行。

4.1.5保养电机除客户说明外,一般一律更换新轴承。

4.1.6保养电机的出厂试验,原则上不作耐压试验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

同步电机的转子绕组、刷架、滑环可在总装前按新电机的75%进行耐压试验。

4.1.7开口槽高压电机的槽楔、垫条,如有松动须重新垫紧。

如端部绑扎松动须重新扎紧。

4.1.8如定子槽楔有断裂、老化须一律换新。

4.1.9引出线破裂老化者一律换新。

4.1.10定、转子绕组、接头不良或脱焊等应补缺、补焊。

4.1.11绕线转子端部端箍,如用钢丝者一律换打无纬带。

如衬垫老化应更新。

4.1.12所有7.5kw以上电机全部重校动平衡。

4.1.13同轴同步电机励磁机拆下后装上前要车整流子外圆,并拉槽倒角。

4.1.14同步机励磁机刷架拆下要作标记。

装配时按原记号装上。

同步转子磁极线圈作交流压降试验。

4.1.15电机电刷(包括励磁机和绕线电机)磨损1/3以上者原则上一律更新。

4.1.16保养电机的零部件要妥善保管,如有不可靠或残缺,一律换新补齐。

所有零部件在装配前都必须清洁,配合面要光滑无锈迹、无油污,非接触面内表面应刷防锈漆。

4.1.17以上各项如有其他工艺规定,按其他工艺规定进行。

4.2定、转子拆线及嵌线工艺:

4.2.1定、转子线圈如已损坏需要更换线圈时,定、转子线圈的拆卸原则上必须冷拆,如有实际困难时可采用喷灯烘烤旧线圈端部绝缘,但加热温度不得超过200℃。

加热要均匀,防止铁芯局部过热而产生冲片短路、变形。

4.2.2线圈拆掉后,槽内绝缘必须全部清理干净。

4.2.3槽内不允许有金属余渣,如废铜丝及电焊熔渣。

4.2.4定子机座、定转子铁芯必须用压缩空气吹净,待干燥后要求内壁喷8037绝缘漆。

4.2.5检查环键是否松动或脱落,通风槽片是否突出。

如有应修正补齐。

4.2.6检查符合要求后按嵌线工艺下线。

4.2.7定转子下线时,按图纸原纪录数据或通知单要求进行。

4.2.8下线结束后应吹净多余的绝缘纸屑及灰尘。

4.2.9在接头前进行耐电压试验,标准按绝缘规范进行。

4.2.10按工艺规范要求接头和包扎。

4.2.11接好引接线后应测量三相直流电阻。

4.2.12转子下好线后,端部套好铜套并焊透,铜套和接头处下应有空隙。

4.2.13转子引线应烧银焊。

4.2.14所有定、转子引出线头要套铜接头并按相序标记打好钢印记号。

4.3装滑环及刷架工艺:

4.3.1装配的所有部件质量完好。

4.3.2滑环的刷架对地绝缘电阻要大于5MΩ,否则不能用。

4.3.3集电环外圆要光洁、同心。

套上轴端后应牢固,不能松动。

4.3.4集电环外圈不光洁或偏心要车外圆,光洁度为Ra<0.63~1.25um.

4.3.5所有电刷磨损超过1/3以上必须换新。

4.3.6JRQ不举刷装置、刷握与滑环的距离应保持2毫米以上。

4.3.7电刷与滑环的接触面,应保持在80%以上,如电刷接触不良,应用细砂布围绕滑环上,紧贴电刷转动转子,按旋转方向研磨。

4.3.8机座、出线盒、轴等非配合面,一律按规范要求油漆。

4.4轴承装配工艺:

4.4.1轴承内外盖,用柴油清洗干净,并涂防锈漆。

4.4.2轴承套上轴径前,先要把轴径清洗干净,并用细砂皮研磨,不可有油污、锈斑。

并测量轴径尺寸和轴承内径公差(一般用过盈配合)。

4.4.3轴承清洗后加热至90~110℃(保温5min)套上转轴,严禁用榔头硬敲。

4.4.4无特殊要求一律加3#锂基酯。

4.4.5轴套加热温度控制在130~180℃范围内。

4.4.6待轴承冷却到40℃以下加润滑油,滚动轴承加油容积为油室容量的2/3,短圆柱轴承油室全部加满。

4.4.7密封轴承,双面防尘轴承一律用套筒冷敲不准热套。

4.4.8任何轴承油脂不准混合使用。

4.4.9锁紧卡簧大小要适中。

卡簧要紧箍在转轴槽内。

4.5轴承挡公差配合:

4.5.1套筒配合公差,见下表:

镶套(内径)与轴的过盈配合公差

轴标称尺寸/mm

>6~

10

>10~

18

>18~

30

>30~

50

>50~

80

>80~

120

>120~

160

>160~

220

钢套内径偏差

上偏差/mm

-0.028

-0.033

-0.041

-0.060

-0.087

-0.124

-0.170

-0.210

下偏差/mm

-0.050

-0.060

-0.081

-0.109

-0.148

-0.198

-0.253

-0.308

4.5.2套筒内圆粗糙度Ra<2.5~5um;轴粗糙度Ra<0.63~1.25um.

4.5.3轴承挡粗糙度Ra<0.63~1.25um或Rc<0.32~0.63um.

外圆公差,见下表:

电动机轴颈与滚动轴承内套的配合公差

轴颈

/mm

向心滚珠轴承

短圆柱滚柱轴承

轴颈

/mm

向心滚珠轴承

短圆柱滚柱轴承

上偏差

/mm

下偏差

/mm

上偏差

/mm

下偏差

/mm

上偏差

/mm

下偏差

/mm

上偏差

/mm

下偏差

/mm

6~10

-0.004

-0.003

51~80

+0.016

+0.003

+0.028

+0.012

11~18

+0.005

-0.003

81~120

+0.028

+0.012

+0.040

+0.013

19~30

+0.012

+0.012

121~180

+0.040

+0.013

+0.045

+0.026

31~50

+0.014

+0.002

+0.0014

+0.002

4.5.4套筒件加热250~280℃.套上轴承要自然冷却后再上车床车外圆。

4.5.5凡轴承挡松采用喷涂工艺。

公差、粗糙度按上述要求。

4.6浸漆烘焙工艺:

4.6.1烘房内,转子应放专用搁架上烘焙。

4.6.2转子烘焙前,轴承要拉下。

4.6.3浸漆前定子、转子经清洗、烘干后要冷却到60~80℃再浸漆。

4.6.4浸漆前定子止口、平面、底脚螺孔要上硅脂。

螺孔用螺丝拧紧。

4.6.5定子引出、机壁外线段不能浸没在漆中。

4.6.6转子轴承内外挡、轴承挡、轴头挡等配合面,不能有漆。

浸过漆后,进烘房前应将以上部位及铭牌漆渍擦清。

4.6.7浸过的线圈允许有小漆珠,但应无漆块、漆柱,同样机壳、内外壁不应有漆块。

4.6.8凡清理复查保养电机原则上都要重新浸漆(客户提出不需浸漆者除外)。

4.6.9烘焙温度按绝缘规范或通知单要求进行。

4.6.10所涂硅酯不能滴在线圈、槽绝缘或绑扎带上,如有应立即擦去。

4.6.11产品规格不一,烘焙时间以最长时间为准。

4.6.12烘房工作场地严禁烟火。

应配有灭火措施。

4.6.13经常检查温度计,防止仪表失灵。

如有失灵或误差较大应立即报告。

4.6.14浸漆一般不应浇漆,应整浸或真空浸漆。

如电机机壳较大,一次浸不满,须翻身再浸。

4.6.15浸漆的粘度,用4号粘度计于25+1℃时,应于20~30秒流完。

4.6.16浸漆前必须先作预烘。

4.7电机浸漆工艺:

4.7.1材料:

1)浸渍漆ET-90A改性耐热不饱和聚酯树脂;

2)稀释剂:

TX-222稀释剂。

4.7.2设备工具:

1)烘箱。

附有热风循环系统、绝缘电阻测量系统;

2)漆缸和漆缸盖;

3)4#粘度杯、秒表、温度计(0~100℃);

4)500V兆欧表、高压电机用2500V兆欧表;

5)漆刷、铲刀等。

4.7.3工艺准备:

1)浸渍漆经经验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2)浸缸内每次浸漆前应加入适当数量的新漆。

3)浸漆前应对浸漆的粘度调节(25+1℃时)为20~30秒。

4)检查被浸工件是否清洁、绕组完好、槽楔脱落、绑扎带松开等凡不符合要求者应予以退修。

4.7.4浸漆要求:

除有特殊浸漆要求外,其余均按本规范要求进行:

1)一般电机、电器绕组浸漆一次,有湿热带要求(TH)、船用电机或顾客要求,浸二次漆。

2)一般电机浸漆20分钟,中心高在315及以上的电机浸漆30分钟。

在上述时间内被浸工件仍有大量气泡逸出,应延长浸漆时间,直到无气泡逸出。

3)需浸二次漆的电机绕组,在第二次烘焙时间应延长2小时。

4)甲苯、二甲苯只能用于清洗引出线及辅助工件,不能作稀释剂用,也不能清洗被浸工件的绕组。

5)烘焙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在烘箱温度升在140℃时,再将工件推入烘箱。

6)被浸工件推入烘箱后,温度升至140℃后二小时,开始计算烘焙时间,中心高在315及以上的电机,应在四小时后开始计算烘焙时间,烘焙时间对ET-90AF级漆应为6-8小时。

7)每批工件应抽3~5只绕组,测量其热态绝缘电阻,其值应大于1.5MΩ.

8)记录烘箱温度及烘焙时间。

4.7.5工艺过程:

序号

工艺过程

工艺条件

工艺时间

绝缘电阻

1

预烘

130℃+10℃

4小时

>15MΩ

2

浸漆

60~80℃

20~40分钟

3

滴漆

常温

>20分钟

4

烘焙升温

150℃+10℃

2~4小时

5

烘焙

150℃+10℃

4~6小时

>1.5MΩ

4.7.6浸漆质量:

1)漆的粘度、浸漆次数、温度时间、绝缘电阻应符合工艺要求。

2)被浸工件绕组的外观光滑、干燥、无皱皮、无脱落层、无漆须。

3)被浸工件绕组端部无损伤,绑扎带不松散、断裂,槽楔完整无缺,引接线无损伤。

4)被浸工件的其他零部件完好无损,无漆瘤。

4.7.7注意事项:

1)场地严禁烟火,保持通风良好。

2)烘焙过程中,烘箱的循环通风应常开。

3)烘焙过程中,烘箱不得任意开启。

4)漆缸应及时加盖,减少挥发,每半年清理漆缸一次。

5)经常对浸渍漆作理化检测:

粘度、电气性能、固体含量、含质等。

6)距烘箱门口0.5m内,不得堆放大型电机的绕组。

附表:

ET-90AF级浸渍漆温度——粘度对照表

温度℃

粘度S

8~17

50~35

18~27

35~25

27~37

25~20

4.8转子动平衡试验工艺:

4.8.1凡新换转子绕组或调换零部件而要影响转子平衡,或客户提出要求时,总装前必须作转子动平衡试验。

4.8.2转子重量一般以不超过平衡机所规定的标准重量,以确保校正精度和平衡机本身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4.8.3严格按照该型号的平衡机操作程序和规定要求进行校正。

采用去重法的要在不影响转子机械强度的前提下进行。

采用加重法的必须确保平衡块与转子联结牢固可靠。

4.8.4对轴伸端带键槽的转子,按产品技术条件规定在键槽中装上半键后校平衡。

4.8.5动平衡校正结束后,要做好记录,以备查考或提供顾客。

4.8.6动平衡校正标准:

1)以校正到转子质量中心与旋转轴线之间的偏心重量为最小克数为止。

2)达到“电机振动速度有效值限值”(按GB10068.2旋转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和限值)。

安装方法

弹性悬置

刚性安装

轴中心高(H)MM

45-132

>132-225

>225-400

>400

标称转速r/min

600-1800

1.8

1.8

2.8

2.8

>1800-3600

1.8

2.8

4.5

2.8

4.9交流电机总装工艺:

4.9.1总装前要把该产品全部零部件配齐,不合格部件更新。

(包括螺丝、螺帽)。

4.9.2总装前必须先测量三相定子和转子绕组、集电环刷架等对地绝缘电阻、直流电阻,阻值要符合要求。

4.9.3轴承、电刷装配、风扇、引出线、端盖、集电环要全面检查合格。

电动机运转部分各零部件应固定良好,铭牌数据正确,字迹清楚。

4.9.4清除电动机内部异物和浸漆留下的漆瘤,特别是机座和端盖止口上的漆瘤和污垢一定要用刮刀或铲刀清除干净。

清除定、转子内外表面尘垢,并用棉布将其表面擦拭干净。

4.9.5检查槽楔、齿压板、绕组端部绑扎带和绝缘垫块是否松动和脱落。

槽楔和绑扎的无纬带或绑绳是否高出铁芯表面。

4.9.6绕组的通风槽要清理干净,不能堵塞。

4.9.7绕组绝缘和引出线绝缘以及出线盒绝缘应保证良好,不得损伤。

4.9.8绝缘电阻应不低于规定值。

4.9.9前后端盖内侧面及挡风板都要涂防锈漆。

4.9.10机座、端盖止口、轴套、轴承挡等配合面在装配时要涂机油。

螺栓、螺母旋入部分要加防锈油脂。

4.9.11总装前要吹清定、转子内灰尘、纸屑等绝缘碎片,并将定子内孔及定、转子通风孔内的漆皮清除,保证风道畅通。

转子上风叶要整齐,如有短缺应补齐。

4.9.12转子进出定子要有专人指挥。

不得擦伤线圈、扎带、槽楔等。

4.9.13定、转子的铁芯中心线应对齐,通风孔内无杂物堵塞,铁芯和绝缘表面应无油渍和锈蚀。

电动机引出线电缆规格和长度应符合要求,绝缘应良好,线夹紧固可靠,无油污和碎裂现象。

电动机检测温度屏蔽线要固定可靠,无悬空和折断现象。

4.9.14装配时应注意各部件要按原标记对齐复位。

定、转子所有紧固件要紧固好,松紧适度,并有防松措施(弹簧垫或止退垫片)。

所有螺栓、螺帽、垫圈等规格应符合要求,外形应一致,不许存在脱扣(滑牙)现象。

4.9.15定子吊攀应垂直转轴中心,否则用调节垫片调整旋紧。

4.9.16转子上叶片与定子上挡风罩的距离应在10~30毫米之间。

4.9.17所有接地螺丝应用镀锌螺丝。

4.9.18线盒内部要油漆、接线板上接线端子都要拧紧不能松动。

引出线要排列整齐有序,铜接头上要标明相序编号。

4.9.19提刷装置要灵活,电刷与集电环接触良好。

如接触面小于80%,应重磨。

集电环的接触片与短路环要接触良好。

4.9.20滑动轴承或箱式电机总装时要仔细地调整,定、转子气隙和定转子铁芯的中心要对齐,然后配定位圆柱销锁住。

4.9.21滑动轴承,轴瓦和转轴的接触面要配合良好,顶气隙要求调整在千分之一点五到千分之二之间;二极电机可调整到千分之一点五到千分之三。

4.9.22装配好后转动应灵活自如,无摩擦现象,如觉得太重应检查调整,到轻松自如为止。

4.9.23凡铭牌字迹不清或铭牌失落者一律应换本公司铭牌出厂。

4.9.24总装结束后要敲修理者标记,以加强责任感。

标记敲在轴端平面上。

4.9.25联轴器及附件待电机试验合格后装上。

以免不合格反复。

4.9.26试验合格后作表面油漆,入库待发。

4.10出厂试验:

4.10.1所有经过修理的电机出厂前必须进行试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4.10.2试验项目和要求按<试验规范>进行。

4.10.3试验报告和数据必须经过校核。

4.10.4检验时应全面检查电机的总装情况和零部件的残缺与否,以及表面油漆质量。

4.10.5试验人员应对试验结果负责并签名。

4.10.6填写试验报告。

经核对盖合格章,随即出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