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66069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7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5.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5.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5.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1、马克思的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神圣家族》

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德意志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主体和客体的统一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3、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是()

A.运动的观点B.矛盾的观点

C.系统的观点D.否定的观点

4、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实验和工业B.人的经验

C.科学理论D.逻辑证明

5、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A.地理环境B.劳动

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6、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B.社会财富的多寡

C.生产方式的性质D.生产工具的进步

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

A.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A.时间的一维性B.时间的持续性

C.时间的顺序性D.时间的重复性9、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奠定了()的基础

A.剩余价值论B.劳动价值论

C.再生产理论D.流通理论10、“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蛇统一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11、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

A.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

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D.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12、在认识过程中,割裂反映和刨造的关系会导致(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B.消极直观反映论

C.二元论D.诡辩论13、生产关系的本质是()

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B.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

C.人们在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D.人们的阶级兰系14、唯心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表现为()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15、国家是代表()

A.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D.统治阶级利益的

16、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B.精神文明的发展史

C.阶级斗争的发展史D.国家政权的更替史17.新经济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是()

A.发展国家资本主义B.建立工农联盟

C.通过发展商业建立市场经济D.实行粮食税制度18、民主社会主义是()

A.科学的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

C.社会主义改革的科学探索D.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19、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人们()

A.选择的自主性B.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随心所欲,为所欲为D.摆脱必然性而独立20、社会进步根源于()

A.物质文明的发展B.精神文明的发展

C.社会基本矛盾运动D.人的解放程度

l、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是()

A.唯物史观的发现B.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

C.剩余价值的发现D.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刨立

E.无产阶级政党的刨立

2、19世纪40一9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批判和清算了()

A.蒲鲁东主义B.工联主义

C.拉萨尔主义D.巴枯宁主义

E.杜林的假社会主义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

A.机械性B.朴素性C.不彻底性

D.形而上学性E.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4、在对外开放中,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同对也要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

侵蚀,这体现了()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B.实事求是的原则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D.辩证否定的原理

E.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5、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教条主义

D.经验主义E.唯心主义诡辩论6、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

A.毛泽东思想的灵魂B.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C.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D.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E.检验真理的尺度

7、下列哪些说法不科学()

A.知识价值论B.经理阶层主体说C.科技史观

D.历史人学E.社会经济制度趋同论8、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主张()

A.世界的可知性B.认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C.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D.物质第—性,意识第二性

E.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9、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

A.没有研究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没有考察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

C.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D.忽视了历史人物的社会作用

E.不承认社会意识的作用

10、共产主义是指()

A.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体系B.人类社会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C.一种渺茫的幻想D.共产主义的运动和实践

E.理论上的一种假说

l、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2、世界统一于存在。

3、真理是有用的,因此,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4、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5、人权高于主权。

四、

材料1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

吃一吃。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

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3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是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

果如何而定。

4

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

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5

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

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波,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

念和理论的系统。

(1)分析材料1、2、3,作者认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

(2)结合材料4、5作者认为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人类认识的必然趋势,要实现这

个飞跃所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3)引结合材料1、2、3、4、5,你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应包含哪两次能动的飞跃?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

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

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

版序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做到两条,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二是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发扬实

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坚持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坚持运用它来分析和研究今天的实践。

„„同时,要注意把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原理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他们那个年代、针对当时的形势和斗争需要所提出来的具

体论断、具体行动纲领区分开来。

”(江泽民:

《论“三个代表”》,第12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7月)

1、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什么特点和品质?

2、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说明为什么必须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试论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及其哲学依据,联系实际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群众观点

和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

2.试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

国的马克思主义。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论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中国共

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及其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及其伟大意义。

1.C2.D3.B4.A5.B6.C7.B8.A9.B10.A

11.C12.B13.B14.D15.D16.A17.C18.D19.B20.C

1.ACE2.ABCDE3.ACD4.ABDE5.ABC

6.ABCD7.ABCDE8.ABD9.BC10.ABD

l、错误。

(1分)“科学的科学”是对旧哲学的称呼,以往的哲学家(例如黑格尔)把自

己的哲学看作是包罗万象的“绝对真理”的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

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它不是“科学的科学”,而是关于自然、社会和

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3分)

2、错误。

(1分)存在既有物质的存在,也有精神的存在。

(1分)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不是统一于存在,而是统一于物质。

(2分)

3、错误。

(1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本质特征不是有用,

而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

(2分)上述观点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1分)

4、错误。

(1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

到目的。

(1分)上述观点片面夸大了人的目的性,实际上把自己当成目的,而把他人和社会当

成满足其目的的手段,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2分)

5、错误(1分)。

人权是人的基本权利。

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民族传统、经济文化条件

不同,对于人权的理解和评价标准也不相同。

(1分)国家主权是保证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人

权高于主权”是帝国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借口。

(2分)

(1)根据分析材料1、2、3,作者认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

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分)

(2)要实现这个飞跃所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第一,感觉的材料要十分丰富(不是

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第二,要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

此及波,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4分)

(3)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应包含两次能动的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

飞跃;第二次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

(6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高度科学性和彻底革

命性的统一。

(2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

展、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4分)

(2)、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接受实践的检验,是被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

破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

必须坚持。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

化。

(4分)同时,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必须始终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而

不断丰富和发展。

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坚持

运用它来分析和研究今天的实践。

要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他们

那个年代、针对当时的形势和斗争需要所提出来的具体论断、具体行动纲领区分开来。

(4分)

1.答案要点: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

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更的决定力量。

(3分)

(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在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运用,就形成和丰

富发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观点是: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向群众学

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党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

进的观点。

在党的群众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党的群众路线是: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

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3分)

(3)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

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永褒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能否坚持党的群众观

点和群众路线,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4分)

2.答案要点:

(1)绝对真理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完全、无条件的正确认识。

它包含

两层意思:

其一是真理的内容客观的;其二是人类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

条件下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只是相对、有限的正确认识。

它也包含两层意思:

其一

认识广度的相对性;其二是认识深度的相对性。

(2分)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

同一感客观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两种不同属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

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辨证转化。

(3分)

(3)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且

接受实践的检验,是被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

绝对真理,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必须坚持。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同时,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必

须始终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相

对真理。

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

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分)(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

第二大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的问题。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分)

3.答案要点: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

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更的决定力量。

(2分)

(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在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运用,就形成和

丰富发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观点是: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向群众

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党要教育和引导群众

前进的观点。

在党的群众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党的群众路线是: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

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2分)

(3)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

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永褒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能否坚持党的群众观

点和群众路线,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3分)(4)在新世纪,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把“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

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及其的根本利益”的作为归结点和最终归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

者原理的继承和发展。

(3分)

1、列宁说: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这是()

A.所有哲学都承认的命题B.所有唯心主义都承认的命题

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的命题D.唯心主义也承认的命题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A.经济地位B.分配多少

C:

社会分工D.政治立场

4、把事物的运动绝对化会导致()

A.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B.绝对主义的静止论

C.割裂物质和运动D.割裂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5、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D.物与物的关系6.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7、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看作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8、主观与客观、理沦与实践的统—应是()

A.循环的B.绝对的

C.具体的D.无条仆的9、发展的实质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11、唯物史观考察人的本质的出发点()

A.社会关系B.自然界

C.人D.生产力

12、任何联系都是有条件的,这是()

A.唯物辩证法的命题B.形而上学的命题

C.唯心主义的命题D.似是而非的命题13、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题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1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质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对立统—规律15、“自然从来不飞跃”,这个命题表现的、是()

A.肯定事物变化的连续性B.否定事物变化的连续性

C.夸大事物变化的连续性D.夸大事物变化的间断性16、对科学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社会生产B.社会制度

C.文化教育D.社会意识17、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足()

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

C.人类社会发展像自然界发展一样是有其客观规律的

D.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

18、国家的实质是()

A.独立于阶级之外的社会力量B.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

C.全体居民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机关D.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19、认识的本质在于()

A.能动的反映B.自由选择

C.科学评价D.主观创造20、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永恒性B.客观性

C.不变性D.终极性1、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A.政治学

B.文学

C.道德

D.宗教

E.修辞学

2、以下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C.同一就是与差别对立并排斥差别的同一D.一切斗争都是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E.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由外力推动和引起的3、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动中有静,静中含动

B.否极泰来,物极必反

C凡是存在的都是要灭亡的

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E.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4、“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A.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B.把理论当成实践的来源和动力

C.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规定了理论对实践的决定意义E.肯定了理论应走在实践的前面5、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在于()

A.它是事物分化形成多样性的条件B.它是人们理解事物运动的前提C.它是认识和区别事物的基础D.它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E.它是辩证法革命本质的根本体现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A.同—性和斗争性不可分离

B.同—性是斗争性的基础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D.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E.斗争性重要,同一性不重要

7、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因为()A、它批判继承了以往哲学的积极成果,克服了它们的缺陷

B.它在实践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C、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D、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E、它开辟了绝对真理的时代

8、“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E.历史规律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C.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

D.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E.审美关系

10、质变量变的复杂性体现在()

A.质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B.量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C.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D.质变和量变唯以区分

E.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2.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它们彼此无实质区别。

3.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4.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5.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孟子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认为: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梁启超说: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胡适说:

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伟大人物是“世

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

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1)材料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

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

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

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

列宁这样说过: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

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

(1)材料1包含有哪些基本思想?

这些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2)材料2包含中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哪些基本思想?

这些思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试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依据及其现实意义。

2.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的重要性。

3.论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1.C2.C3.A4.A5.C6.B7.D8.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