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杰散文精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6522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忠杰散文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黄忠杰散文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黄忠杰散文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黄忠杰散文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黄忠杰散文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忠杰散文精选.docx

《黄忠杰散文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忠杰散文精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忠杰散文精选.docx

黄忠杰散文精选

黄忠杰散文精选

(一)

《神奇的小昆山》

现在有许多松江人乃至上海人完全不知道小昆山的神奇所在,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小昆山确确实实是一座神奇的山,一个神奇的地方。

凡有神奇一定播扬千秋,奥秘深藏。

小昆山的这种神奇使我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中国古代好几个大文豪、大诗人、大书法家、“神童”——晋代的陆机、陆云俩兄弟、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陈继儒、明代的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俩等。

他们大都是小昆山人,并曾在小昆山“安营扎寨”好几年,乃至几十年。

他们从小昆山起步,走过许多地方,面对着佳山佳水、绮丽风景,尽享过人生中的一段段美景后,他们又纷纷归来了。

为什么他们偏偏又要呆回到这个当时还如此偏僻、如此荒凉、如此不起眼的小昆山来驻扎呢?

而且又如此蹊跷,如此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又竟不谋而合地都选择了同一个秋天,只是不同年代罢了。

为什么千百年间的同一个秋天,一些古代文化大家竟会同时驻扎到这座小昆山?

为什么千百年间的好几位古代文化大家都怀有同一种人生的意味?

我想,人世间的许多巧合,许多约定,许多人生的意味,人类是无法预见的,也是难以预料到的。

他们虽然都是文化大家,有的还当过所在朝代的文官,但是,在当时他们都没有真正被人们太隆重地供奉过,敬仰过,轰轰烈烈过;即便被供奉、敬仰也仅仅是一时。

总的来说,这些文化大家的日子过得有点冷酸、艰难、穷迫、悲惨,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使他们窘迫地无奈地执意要回到这片故土,守望着这座小小的苍凉的小昆山,去对接一种人生的“地气”,滋养一下自己的文气。

然而,那时的小昆山地处闭塞,这里的人们都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地挣扎,自谋着生计,寻找生活的出路,尽管那些文化大家个个赫赫有名,可以排列在中国文化历史名人的长廊里,但许多人并不知道他们的伟大,并不觉得认识他们的荣耀。

多少年前,他们的全部学问、名声、生计都倚靠到了这座小昆山,与这座小山、这方土地相依为命,漫长地去等候着自己的生活出路,等待着自己的人生转机。

他们一个个相聚到小昆山,这是异代同乡的好意,寻常世间的温暖。

不寻常的是,他们的人生历险、生活遭遇各有各的不幸。

显而易见,这座小昆山注定要与这些历朝历代的文化大家的不平凡人生有一种很难说清的某种意味。

直至永远。

这几位文化大家的不谋而合的人生脚步,竟踩踏在同一个秋季,攀登上同一座小昆山,实在是人世间的一种罕见。

多少年前的那月那日,上苍给了小昆山一个平平常常的身影------系松江山脉的最西端为九峰山,拥有南北两山峰,身高54.3米,山地面积约300亩,小巧玲珑,俊秀圆润,远望如卧牛之首,故称“牛头山”。

就是这座朴实的“牛头山”,以她的辛勤耐劳、丰厚养分滋养了那些大文豪、大诗人、大书法家,也使他们的人生有了一个难得的栖身之地。

从文化意义上说,这座小昆山比松江地区的其它几座山脉,如辰山、横山、天马山等都要宏大得多,丰厚得多,深远得多。

(一)

为什么这几位文化大家与这座小昆山结缘?

我不知道。

为什么这几位文化大家都偏偏要选择一个不同年份、同一个季节------秋天的奇事?

我也不知道。

这也许是人世间的一种巧合,一种约定,一种缘分。

这是不能由人为意向来操纵的,特意安排的。

最先的一阵悲凉的秋风,劲厉地首当其冲地把晋朝的大文豪、大书法陆机、陆云俩兄弟吹回了小昆山。

那是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的一个秋天。

那天的萧萧秋风、急匆匆的脚步声同时回响在小昆山,这声音与“二陆”开始为期10载的“屏居读书时期”的朗朗读书声混杂在了一起,难分难解。

陆机、陆云俩兄弟出生在小昆山,曾经历过无数次的秋风拂面,他们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显得平淡无奇,但这年的他们正是青年时代,而吹来的那股秋风是那样的凄然,那样的悲凉,尽管血气方刚,但也难以抵挡,纵然使他们的二颗火热之心全都冰冷了下来,而且,那二颗心在不断地颤抖着,正像无力的可怜的秋叶一般被秋风肆意地玩弄着,飘忽着。

正是这股秋风,从他们的人生意义上说,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意味。

纵观陆机、陆云俩兄弟的人生历程,我粗略计算一下,大致分为四个人生阶段:

第一个人生阶段,他们从出生到父亲去世(一至十四岁之间)为少年快意时期,主要生活在家乡(小昆山),属吴县;

第二个人生阶段,他们从分领父兵任牙门将至吴亡(十四到二十岁之间)为初入仕途时期,主要生活在吴都建康(今南京市);

第三个人生阶段,他们从吴亡至入洛阳(河南)之前(二十至二十九岁之间)为屏居读书时期,主要生活在华亭旧里(即松江小昆山);

第四个人生阶段,他们从入洛阳(河南)仕晋至遭谗被杀(二十九至四十三岁之间)为入洛仕晋时期,主要生活在洛阳。

可见,在这四个人生阶段中,有二个人生阶段在小昆山,而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在第一个人生阶段出走故乡时,那年正是秋天,这里早已是处处秋果飘香。

可时隔6年,当他们回到故乡时,也是秋天。

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秋天?

他们回乡的路上,几乎闻不到秋果的飘香,而满天间全是秋风萧杀,一片凄凉的景象。

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悲凉的景况中,人归故里,将要度过那漫长的10载“屏居读书”期。

在我看来,尤其是他们的后一个人生阶段,这对他们的人生历程来说,也许是一种难得的滋养,也许是一种艰难的历练,也许是一段非常“憬深”的人生、心灵、文学书法上的大彻大悟。

时间:

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这年的秋季,小昆山早已铺满着蜷曲皱褶的树叶,一声声默念着那秋风的无情萧杀,纵使“草拂之而变色,叶遇之而叶脱”。

路途上,那些裸露的树木渐渐干枯,怎能不让人思想着对秋的残酷与忧愁,又怎能不让人去感叹生死存亡,枯荣兴衰的更替。

就是在这样的秋景里,有一群人正向小昆山长途跋涉,奔波而来,他们就是陆家兄弟和好友,只见陆机、陆云俩兄弟扶着二个已亡的哥哥陆晏、陆景回来。

一路上,陆机、陆云俩兄弟已没有勇气去向任何人解释自己的身份和遭遇,一路秋风,一路疲惫,一路颠沛流离,带着悲伤,带着痛苦,带着无奈,回到了小昆山。

这次他们是“祖送二昆”,也就是把两位哥哥的遗体运回老家安葬。

当年父亲虽然死了,但弟兄们全在,“族有余荣”;而现在又是二兄弟已亡,加上国破家亡,一切都惨不忍睹。

文学家陆机曾在文章卷《文馆词林》(卷一五二页)有记:

“只有返回老家,守住父兄的坟墓,如此而已。

那时,陆机、陆云俩兄弟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多事之秋,处处战乱不断,国破家亡,晋武帝太康元年吴国实亡,父亲突然离世,相继二个哥哥又一同离去,由此陆家落了大难。

此时此刻的心情,只有他们二兄弟知道,正如诗云:

“今我来斯,堂有哀声。

“抚膺泣血,洒泪彷徨。

这年,陆机20岁,陆云19岁。

这样的家庭景况,令陆机、陆云俩兄弟被迫无奈,他们神情少有的凄伤,满怀悲悯。

有关陆机、陆云俩兄弟的家史,著名学者陆道瞻曾在他的《吴地记》一书里有过这样的记载:

“海盐县东北二百里有长谷,昔陆逊、陆凯居此。

谷东二十里有昆山,父祖葬焉。

”(按:

这里所谓的“谷”,是指水流而言,《说文》:

“泉出通川为谷。

”)

由此可见,华亭谷水旁边的昆山,就是今天松江的小昆山。

陆机在洛阳时,也曾回忆起自己的故里,有“仿佛谷水阳,婉娈昆山阴”之诗句。

如此的景况,终于逼迫使陆机、陆云俩兄弟走向另一条人生之路:

“屏居10载勤读”。

可以这样说,那屏居10载发愤勤读的人生经历,从根本上奠定了“二陆”的功成名就。

现今留在小昆山上的“二陆”读书台便是永远的见证。

山石的见证,是亘古的缄默,秋天的见证,是需要的承受,时间的见证,是甘苦的认定,终于将一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机、陆云的人生辉煌储入了坚硬的史册——

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

《文赋》;

天下第一名帖:

《平复帖》。

(二)

世纪老人使了性致将神手轻轻一挥,很快送走了晋朝的最后一个秋日。

转而,这神手又长长地向后一揽,把宋朝的秋天给揽了过来。

秋复一秋,一下到了宋朝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的一个秋日。

就在那位世纪老人点拨的当儿,我的思绪一泻千里,追寻起远年的松江小昆山西山道口的那一轮“夕阳”,那是不寻常秋天的“夕阳”。

我不由得遥想着这座小昆山正是有了这一轮“夕阳”的相映,那秋景一定很美!

于是,在一个秋日,我专门去小昆山欣赏秋天的夕阳。

相距宋代文化大师苏东坡来此山912年。

我站在小昆山的西山道口,长长地凝视着……此时秋色渐浓,我的一双渴念的眼穿梭于山树山花丛中,顿觉得,夕阳正在尽情泼洒,一切美不胜收。

这夕阳与远年的“夕阳”在我的视野里,早已是难分难解了。

那夕阳,给那秋色施舍了许多安详,带来了纵深的渊博,此处此山此景产生了一种秋的静美。

这样的静美,只有在小昆山的秋景里才有。

这种难得的秋景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终于,在一个远年的秋日,荒凉而沉寂的小昆山真的来了一个贤人,他就是宋朝的大文豪、大诗人苏东坡。

为什么苏东坡千里迢迢要来松江小昆山?

究竟有何缘由?

在考证分析苏东坡来松江小昆山的缘由时,不得不先为读者们提供一些有关苏东坡的背景材料。

据史料记载:

就在苏东坡来松江小昆山之前,他先在杭州任太守,后被朝廷派往湖州担任了一个新的职位。

湖州的景况强烈地震动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他即刻向朝廷送至一个奏折:

“有田无人,有人无粮,有种无牛。

潭死之余,人如鬼腊。

”据苏东坡的看法,朝廷应以扶持之策,才使此一地区恢复生产。

他还谏言,希望朝廷采取他所建议的措施,所需款项用于赈济。

他在湖州的几年很有作为,他不仅谏了言,而且还赋之于行动中,所以,他很受那里的百姓们赞誉。

百姓们记住了苏东坡的功德功绩。

然而,就在苏东坡为湖州的百姓们谋事解困时,他被一个莫须有的“乌台诗狱”冤案所缠挠,遭遇到了人生中的很大不幸,公元1079年7月28日,苏东坡在湖州被俘,后被贬谪到黄州。

时隔多年,在多种情势和舆论的作用下,苏东坡终于被释放,让他重返湖州,虽又封了官位,但毫无实权。

他来小昆山时,正是在此年间。

那年,苏东坡为着一种对”二陆“的仰慕、热望,不顾疲倦,出湖州、渡泖河、抵小昆山,专程来拜谒他心中的先师------晋朝的文学家、书法家陆机、陆云二兄弟。

时间:

1091年九月,即元佑六年。

这年的寻常秋天,是被一个不寻常的寻访者用真诚将时间的痕迹储入了坚硬的史册。

苏东坡一行踏在松江的土地上,走过漫长的羊肠小道,穿过一个个破旧不堪的小村子,眺望远远的小昆山,一路走一路打听,这里的乡民、山民尽管不认识这位文化大家,但都热情地为他们指明方向。

苏东坡一行不顾劳盹顺着一条狭窄粗砺、绿色成荫的山路上山,山外的一切平泛景象突然不见了,即时涌现出无数奇丽的山石,山石间掩映着丛丛簇簇的各色林木、花草,一下把路途上的满身疲惫给全部收服。

苏东坡饶有心趣地选了几块奇石边欣赏边自享尽美。

虽是秋天,但还是炎暑炙人。

山道上,时不时地响起虫鸣,唤来鸟叫,时高时低,有的烦人,但苏东坡心情畅快,谈笑风声,向随行者讲述着晋朝文学家、书法家陆机、陆云的人生故事和他们在文学、书法艺术上的辉煌成就。

小昆山并不高,也不算美,苏东坡去小昆山,纯粹是冲着陆机、陆云这二位先师的英名而去的。

他也许有过这样的想象,既然这二位先师能在小昆山“屏居读书10载”,这里一定有“远村明月”的意境,有“萧寺清钟”的悲壮跋涉和生命强度。

文化大师的这一想象,将这秋阳光泽剔透,缄默执着。

此时,秋的夕阳正在渐渐西下,天地间一片静穆。

枯寂的山林、草丛中盈满了红光。

苏东坡环顾着这里的秋景,山顶上时不时地吹来一阵阵凉爽的秋风,这秋风是从茫茫田野里裹卷起来的,苏东坡的身上、心里感到出奇地凉快、清心,他不由地感叹道:

“诚意、正心、修身……好去处也。

”苏东坡的《大学》。

苏东坡走到后山腰,静站“二陆”读书台好一会,只见西山道口的一泼泼通红夕阳映照着隽永如蔓的山壁,山树山花烂漫,心中泛起一幕幕和壁隋珠的不灭往事……转而他又坐在当年“二陆”二位先师曾坐过的斑斑驳驳的毛石凳上,细细体会着,静静体悟着,仿佛自己的心境一下融入到了先师陆机、陆云的博大精深中,产生一种孜孜不倦的生命溶解。

斜阳西沉,四下里淡淡的暮霭开始笼罩起“二陆”读书台的周围,苏东坡慢慢地踱着步,脚下坚硬的山石路上落满了厚厚的秋叶,踩上去一片“沙沙沙“地声响,正如他此时的思绪一样,负载着一种人生中的往事,负载着一种仕途上的波澜。

此时,和苏东坡一同来的是他的多年好友佛印,佛印一看到苏东坡来了灵感,马上吩咐随行者准备好笔墨纸,安放在读书台上,苏东坡一挥笔,写下了四个大字——

“夕阳在山”。

“夕阳在山”,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四个大字,究竟反映了苏东坡的怎样一种心灵世界呢?

我以为,这里的“夕阳在山”既是一种自然景象,更是折射出了苏东坡对政治的忧患、人生的忧患的一种深深情怀。

我在试想,此时的苏东坡站在那座小昆山上,他的人生经历,他的仕途波澜,一定与那秋天的夕阳有着某一种意味,他的文化苦旅的步伐,一定躲不开陆机、陆云二位先师的深深脚印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夕阳在山”的字幅,写就了人间一切的沧桑和甘苦;一手一足的向往,钙化了岁月一切的阴晴和圆缺。

苏东坡那里知道,他挥笔写下的这四个大字:

“夕阳在山”,竟抒写了一个永载松江史册的文化符号。

这远古的“夕阳”从此一直在小昆山映照近千年。

这座平凡的小昆山,注定要与这位中国的文化大家进行一次继往开来的壮丽的文化对话。

那一轮“夕阳”,涟漪着谁的信仰?

那是这位文化大家苏东坡,时隔着近千的流年,抒发了他那一种深远的意境。

那“夕阳”不眠不休,从此守候在了这座小昆山。

多少年来,我一直喜爱看故乡的“夕阳”,真可谓是情有独钟。

在我的眼里,在我的心里,也许是故乡的“夕阳”很不一般,也许是故乡的“夕阳”有着不一样的美丽,因为故乡的那“夕阳”是由中国著名文化大师苏东坡点缀过的,渲染过的。

正因为“夕阳在山”这千古名句留在了小昆山,才使故乡的“夕阳”永远通红通红,成了小昆山美好景象的辉映。

(三)

离开“二陆”读书台,走向东山坡,前去探寻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的踪迹。

根据史料记载,明代的陈继儒曾驻扎在小昆山的东山坡下,边勤于耕作边从修文事。

被誉为“松江的陶渊明”。

这座小昆山,以明丽清和、澄澈厚重著称于世,不能不成为松江人文明其精神的首选与热望。

作为故乡人的陈继儒也不例外。

那一秋,我带着一种虔诚,带着一种敬仰,掠过滚滚的历史烟尘,在小昆山的东山坡下,一遍遍地走着,寻思着……忽然,我那坚实的脚步不知不觉地踏进了朝思暮想的明代。

此时,我的眼前山雾连绵,树木耸翠,就在不远处浮现出一座老宅(位于现今的小昆山镇周家浜村)。

史料于胸,不难相认,那座老宅就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的房舍。

只见那绿丛成荫的山园、金灿灿的田野围拥着这座“陋而雅”的房舍,仿佛是绿野中漂浮着的一扁残叶。

凉凉的秋风从小昆山上吹过,树叶花草一片“沙沙沙”地响,只有那野菊花迎霜傲立,满眼金黄,独有一种别样的自然风流。

此时,我的眼前匆匆掠过一个儒雅的书生,我很快认出,他就是陈继儒。

此时的他,正在悠然地凝视着山园、田野里的那一丛丛菊花摇黄吐蕊,蜂蝶戏舞的美丽景象……

当然,这时的陈继儒早已不是童年时代的他,无忧无虑,天真烂漫,而是有着一种说不清的矛盾、苦闷、愤懑。

眼下的这座小昆山对他来说,也许能以一种特有的精神力量给他的心灵注入了一种人生的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才使他的政治思想、文化生命有了新的活力。

因此不妨说,陈继儒不仅是小昆山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正是小昆山的这种美才确定和构建了他在文化艺术上的深深造诣。

谁也摆脱不了谁。

遥想那年的秋季,陈继儒是带着一腔愤懑,一种“心归”来到小昆山的,正准备叶落归根、无忧无虑地过上一段人生的隐居生活。

相距晋朝文学大师陶渊明辞官归田,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1182年。

时间:

公元1587年9月,时年陈继儒29岁。

而这位前辈大师陶渊明39岁隐居。

陈继儒过起人生的隐居生活要比陶渊明年轻10岁。

据史书记载:

陈继儒“年二十九,忽将儒生衣冠焚弃,隐居小昆山,构二陆祠及草堂数椽,焚香静坐。

可见,陈继儒回小昆山甘当隐士的态度是那样的坚决。

从此,陈继儒把自己的青春之光点燃在了小昆山,把自己人生中的一段文学艺术上的辉煌留在了故乡的土地上。

陈继儒在小昆山的隐居生活,始终过着非常清贫、艰难的生活。

他曾在一篇诗文中说到:

“经常饿着肚子……”

过着这样的艰难日子,可他从不怨天尤人,总认为,这是自己的选择,人生的向往。

正如《醉古堂剑扫》所记载的那样:

陈继儒作文绘画“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

在明代,像陈继儒这样的文化“山人”(隐士)的代表人物为数不多。

这在《明史·隐逸·陈继儒》中,他赫然有名:

陈继儒“幼颖异,能文章,同郡徐阶特器重之。

长为诸生,与董其昌齐名。

在陈继儒的一生中,从1571年的秋天,走出小昆山,又从1587年的秋天,回到小昆山,这样的时段,这样的经历,是他念念不忘自己的家园吗?

是他“未有迷途”,为自己的短暂人生铸就辉煌吗?

我以为,也许二重兼备。

陈继儒隐居在小昆山整正二十年。

在此期间,他曾经和晋朝时的文学大师陶渊明一样,在破残的家园里喝过闷酒,欣赏过了苍凉的秋景,没有欣闻过什么芬芳的香味,只是一股劲头,一种心致向往。

然而,二十年的秋景,虽然这里多了一股苍凉,多了一点野性,但他终于找回了自信,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

据史料记载:

陈继儒的一生,“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

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

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

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

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等。

当我离开小昆山的东山坡,再一回望,虽然陈继儒的老宅早已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山地,没有一点遗迹,但,那种拨离山地的美,很快转化为皈附山地的美。

这里曾怂恿过陈继儒的创造,又微笑地收纳了这种创造。

(四)

在松江小昆山这个地方,还可以举出不少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来,如夏允彝、朱雯、罗洪、雷瑨等。

恕我就此打住。

我似乎在寻找和期待着一个人,对他的深刻印象,不能像其他文人那样匆匆纪实,而需要一种笔墨上的消耗。

他就是松江小昆山的“神童”-----夏完淳(注:

他是中国古代八大神童之一)。

他不仅是一个“神童”,而且还是一个民族小英雄。

说来有的神奇,一代“神童”夏完淳诞生在秋天,就义也在秋天,竟是如此的巧合,中间仅仅隔了十五个春夏秋冬。

史料有记:

公元1631年秋,“神童”------夏完淳诞生在小昆山。

据考证,夏完淳的“血地”是在小昆山,按中国的传统习惯,一个人的“血地”便是出生地,可见夏完淳是小昆山人。

那年,当我望着高高矗立在田野里的“夏墓“时,万千思绪开始一路追寻,一直将凝结着同是小昆山人的深深情结,走向明代,惟愿自己的一双脚踏出生命价值的旅途。

我小心翼翼地在“夏墓”旁走着,沉思着,体悟着这位神童夏完淳活着时的崇高、才情、作为、自豪,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哪怕是短暂一时,哪怕是悲绪满腹,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曾经的辉煌,抹不去的人生价值。

于是,我便理解了逝者如春花秋草寂寞轮回的释然。

从史料上看,夏完淳的一生“潜心治学,涉猎深广,勤于写作,短翰小词,皆极风致”。

很小时就已实现了他的一个人生梦想,闪耀了一种“神童”的光辉。

这是夏家的一个神奇,也是小昆山的一种欣喜。

此时,夏完淳的身影正在我的心中升腾起来……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他留下的300多篇诗词;传世之作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玉樊堂集》、《夏内史集》等。

正如一个有识之士所说的那样:

“夏完淳是一首诗,它用凝重而含蓄的语言,陈述着一个人生的历练、奋斗的过程,诉说着美丽人生的企盼;他的魅力不仅在于那优美的文章,更重要的是它那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内涵。

善哉!

斯言。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正是这样一个大有作为的“神童”,他的人生竟是如此可怜,如此悲惨,如此让世人心存不宁,就在第十六个年头的一个秋天(公元1647年九月十九日)被“秋杀”。

这对夏完淳来说,也是最后一个秋天。

他被当朝社会的一股邪恶势力残酷杀害,年仅十六岁。

这是值得记取的二重短暂的秋天。

从此,这里的秋景少了一份芬芳,淡化了一点秋香,人们再也听不到这位“神童”的吟诗声了。

(五)

在松江有九峰十二山,这座小昆山是十二山系列中的一座小小的支脉,究竟凭什么赢得了这么多文化大家的厚爱?

我穿过寻常秋景,绕着这座小昆山慢慢地走着,细细体察着,要寻找它的另一种神奇。

世人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远古小昆山拥有了文学家、书法家陆机、陆云、陈继儒、夏允彝的川行华章,拥有了苏东坡翰墨,拥有了中国古代八大神童之一夏完淳,拥有了朱雯、罗洪、雷瑨等人的文学奠基,以仙与灵铺就一种神奇。

那么,它的另一种神奇体现在哪里?

从站高站远上眺望,小昆山坐落在这片沃土上,在它的身旁流淌着一条细细长流的泖河,日夜滋润,时时濡养,使这里成了一种澄明雅洁、厚重清和、玲珑淡雅的地域优势。

又是小昆山周围特有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独特景色,以及风云雨雪的奇异变幻的自然景观,正是这样的缘故,使具有美好风光的小昆山,历经千年,被一代又一代文化大家所深深吸引。

我一次次地面对此山此景,总有一种唯有此地可托梦投迹的感觉,我的思绪跟随漫漫浮云进入一种从未感受过的意境……

小昆山的自然神奇是由一曲曲独特的四季歌给唱响的。

当春夏秋冬亲吻这小昆山,那四季的景色优美而异同,给人带来了一种多姿多态的景象。

灰色的冬装说脱就脱,出人意料,短暂得让人无法体验那腊冬的味道;春风一觉醒来,从原野上绝地卷起,小昆山的上空很快被薄薄的轻烟白云给笼罩,好似一张没有边际的幕帐,让人心胸舒展;夏天说来就到,悄悄地剥去满山的淡绿,使劲注入一片墨绿,让人步履轻盈,光泽剔透;秋天以最爽直的方式贴近小昆山,以最宁静的默认潜行于树丛间,以最质朴的姿态走进人的生活,让人渗入相思的阙歌。

也许,正是这四季分明的诱因,才使小昆山的风云雨雪也变得奇妙变幻起来。

当山风四起,小昆山的周围白云出奇的多,时而高高升腾,时而飘忽远离,整座山仿佛镶嵌在白白的棉田里。

当雨雪交加时,小昆山以个性的姿态构建一道屏风,把这城镇、大小村落遮了个严严实实。

待到日出日落时,等到雨后天晴时,一轮轮彩霞、彩虹时而在山体铺开,时而在山头高挂,好似一幅美丽的山景画。

尤其是在明媚的春光下,满山坡的朵朵山花争相齐放,吸引无数春游的孩童们在此溶解柔情和芬芳,此时的小昆山仿佛是一座天然的花瓶。

要是从高高的天空往下俯视,要是从临近的山向它眺望,一定让人觉得这小昆山的奇景独特,是松江九峰十二山中的圣泽珍珠。

那满山坡的一片片丛林花草,从萌芽到嫩绿,从嫩绿到成熟,充盈着一种富有。

那山的安详和博爱,才使一代代贤人看到一种“静美”,得到一种安慰,产生一种人生的向往。

(六)

初秋时节,这里处处秋意盎然,充满着秋景的芬芳,我再次叩访素有“文化底蕴”之誉的小昆山,感受其神奇秋天的另一种精神氛围。

试想,一定会和那些曾经驻足过此山的历朝历代的贤人们一样,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感悟。

拾阶而上,洁净的空气倏然间使我感受到澄明雅洁的妙语禅音。

天高气爽、熙攘的人流、鸢尾花的摇曳、鸟儿清唱、古刹钟声,一齐汇集于我的身心。

我在山顶上走着,看着,即刻感受到这里有着一种浓浓的宗教氛围。

据史料记载,小昆山,自南北朝特别是隋唐以后,佛道两教都非常兴盛。

山顶上的那座著名的九峰寺,就是佛道胜地。

史料有记,九峰寺位于小昆山之北峰,占地0.2公顷。

九峰寺之名始于元代。

明代学者晏铎在《九峰行》中写道:

“山径从开书屋,九峰旧隐人家。

欲辨武陵春色,溪流泛出桃花。

曲径沿流上下,苍台白石磷磷。

落日惟闻啼鸟,空山更少行人”。

九峰寺重建于南宋乾通元年(公元1165年)由僧人释心古所建,数百年间香火旺盛。

因寺旁有西域僧人僧伽(号“泗洲和尚”)所建的慈雨塔,故名泗洲塔院。

明代时,在九峰寺的周围还建有其它道观,如山南的龙山道观较有名,是道教的领地。

建筑三开二进呈前后2埭;后埭略高于前埭,顺坡而建。

道观中雕有供“三清”(元始、灵空、太上)。

正是这座九峰寺,因它先道后佛之播扬、又相安于融为一体,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