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7 古代中国的经济高考二轮核心考点历史附解析77595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64656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7 古代中国的经济高考二轮核心考点历史附解析77595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7 古代中国的经济高考二轮核心考点历史附解析77595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7 古代中国的经济高考二轮核心考点历史附解析77595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7 古代中国的经济高考二轮核心考点历史附解析77595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7 古代中国的经济高考二轮核心考点历史附解析77595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7 古代中国的经济高考二轮核心考点历史附解析775957.docx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7 古代中国的经济高考二轮核心考点历史附解析77595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7 古代中国的经济高考二轮核心考点历史附解析775957.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7 古代中国的经济高考二轮核心考点历史附解析775957.docx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专题07古代中国的经济高考二轮核心考点历史附解析775957

专题07古代中国的经济-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历史

【母题再现】

高考选题:

(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2)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

“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

”这一铜版

①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纸币。

【名师点睛】组合型选择题是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

本类型的题注意运用排除法。

这种方法就是根据题意,先找出错误选项,依次排除错误的题肢,得出正确的结论的方法。

运用排除法时,通常要注意选项表述中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片面性、以偏概全、时间空间不符等说法。

如本题题干中“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可以推测该纸币并不在四川流通,与所学知识“四川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不符,因此仅凭材料信息无从体现一定是纸币“交子”,因此排除③即可。

解题技巧:

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

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此类试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1)从西周至唐:

①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2)宋元明清:

①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发展。

②宋元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如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③明清时期:

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

(3)经济政策:

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末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但当政府感到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

【考点揭秘】

高频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例1】(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B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代的土地制度

【名师点睛】从唐两税法开始,到宋代完成的经济关系、土地制度变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这种变革有的学者将它归结为两个分离,即,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国家同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离,而这两个分离在新社会历史条件下,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本上介绍了宋代实行的主要是租佃制,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导出这种制度的实质性内涵。

租佃制最主要的就是在土地兼并问题上的一种新型的选择,通过调节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来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高频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例2】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

“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答案】D

【解析】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海禁政策

【名师点睛】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虽是明清政府实行的防御自卫式的政策,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又有消极落后的一方面,海禁严重阻碍了中外联系,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了工业化的契机。

这种具有消极影响,落后、防御自卫式的政策,显然与当时已经初露端倪的“全球化”贸易格格不入,严重违背了世界潮流,使中华民族长期游离在世界大家庭之外。

直到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威胁下被迫逐步开放,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才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

【直击高考】

1.(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7)在古代文学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中引文的准确理解与分析。

题干中引文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经济形态的向往,也就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一种自然的较为淳朴的生活,与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的模式状态相符合,故C项正确;题干中只是谈到人们“佃则有田”,而没有阐释土地过度集中,故A项排除;“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说明人们有力可耕,故B项排除;题干中地权依然三是地主阶级,作为劳动者的农民,两者是无法契合。

故D项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

2.(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汉字·西周的宗法制

03.(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5)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汉始置州②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在汉时出现了州,州下是郡,郡下是县,在南北朝到隋唐时逐渐演变成州县,故①错误;唐代的私营手工业,是大量个体农民经营的家庭副业,他们生产的产品,在自用和纳税有剩余时,也拿到市场出卖。

当时手工业者所经营的作坊,诸如织锦坊、纸坊、染坊、冶成坊(冶铸手工业)、铜坊(铸造铜器)等,比以前有显著增加,私营作坊有的规模相当大,定州(河北定县)富豪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故②正确;宋代定州的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白瓷为主,以制瓷业闻名天下,故③正确;元代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故④正确。

故D项符合题意。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定州丝织业、制瓷业

04.(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经济和灌溉工具•翻车

05.(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农业。

题干中提到的时间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内容为多人集体劳作,分工进行,联系所学内容可知在汉代出现了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

图片内容明显为多人集体劳作,与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不符,所以A项错误;精耕细作农业主要体现在耕作方式和生产技术上,而这些在图片内容中反映不出来,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中国的土地公有制存在于井田制之下,到汉代井田制已经瓦解,不再存在土地公有制的情况,所以C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

06.(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21).(12分)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

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

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

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

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

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

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

(6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

(3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

(3分)

【答案】(12分)

(1)做法:

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成效:

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目的:

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后果:

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观念:

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关系:

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

(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主要追求目标”“用贫求富”“以末守财,用本守之”的信息归纳观念;第二小问关系,依据所学围绕“抑商和惠商属于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从“促进经济发展和阻碍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作答。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逆向观点思维考查。

传统重农抑商观点普遍接受,本题从“抑商”和“惠商”角度命题,思维视角独特,新颖,复习的时候仍然要注重课本的基础知识,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课后反馈】

夯实基础:

1.《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

“中国的人口在十八世纪至少增长了一倍,这个总的增长趋势一直继续到1850年。

”这种人口增长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许多人从人口稠密的地区迁出,促进当地的资源开发、利用

B.人口迁入地物资紧张,使社会矛盾激化,加速清朝灭亡

C.消费人口的巨大增长,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D.银行业和信贷业进一步发展,商业资本控制手工工场的生产

【答案】D

【解析】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

2.东汉末年,由于中央集权的衰落,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逐渐受到冲击。

西晋灭亡后,游牧民族大批进入中原,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

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

B.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C.少数民族完成汉化过程

D.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据材料提到,西晋灭亡后,游牧民族大批进入中原,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有利于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故D正确。

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不会导致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故A排除。

材料未涉及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故B排除。

当时少数民族没有完成汉化过程,故C错误。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济重心

3.东汉时期,南方有些地方百姓还不知道牛耕;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牛耕在南方已经普及,政府由此也很重视牛耕,一再下令禁止杀牛。

这反映了()

A.古代政府重视农业的传统

B.政府政策影响民间风俗变化

C.魏晋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政府政策

【答案】A

【解析】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牛耕的推广

4.明朝后期马铃薯传入我国后,迅速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只有达官贵贵方能享用。

到清朝中叶以后,马铃薯成为常见主食,走入寻常百姓家。

对这一变化原因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B.人口增长粮食短缺

C.中外贸易不断扩大

D.崇尚西方生活方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清朝中叶以后,马铃薯成为常见主食,走入寻常百姓家”信息说明马铃薯已经成为民众主食,主要原因是清朝以后人口增加,食物减少的原因,故B项正确;A中等级观念淡化错误;C中贸易不属于国内贸易;D中崇尚西式生活不符合题意。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农作物引进

5.南宋时期,商品价格由行户,行头、官府三方制定,将商品质量分为精、次,粗三等,然后按照质量等级确定商品价格,最后将制定好的价格登录在案写成状文,报送官府专门管理价格的部门备案。

这表明当时

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

C.官府操纵商品价格

D.政府重视市场的监管

【答案】D

【解析】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商业发展·市场管理

能力拓展:

1.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

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

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

这说明该窑

A.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B.注重市场营销策略

C.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D.产品主要销往海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中“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仅可以说明唐代可以烧制釉下彩瓷,但无法说明最早使用,故A项排除;材料中“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说明了当时人们注意到了产品的销售问题,使用了广告,还在产品上标价等,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铜官窑的水平地位进行阐释,故C项排除;“产品主要销往海外”不是题干的主旨,故D项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官营手工业

2.陈恕(宋代)为三司使,“将立茶法,召茶商数十人,俾条陈利害”。

熙宁年间,“其议财也.则商贾市井屠贩之人.皆召而登政事堂”。

这些做法反映当时

A.社会等级秩序弱化

B.政府决策关注民意

C.主要税源发生变化

D.抑商政策趋于废弛

【答案】B

【解析】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政府决策关注民意

8.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的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圜钱。

这反映了当时赵国

A.手工业技术很发达

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

C.一度取得霸主地位

D.积极开展商贸活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货币的增多是为了商业发展的需要,赵国铸造大量货币是为了积极开展商贸活动。

故答案为D项。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交易的媒介。

其他三项项均不是赵国大量铸造货币能够直接反映的问题,排除ABC项。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表现

4.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

“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

……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

”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遇异人传和胶法”“婿董仲渊”“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等,分析认知,可以看出:

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的技艺不传外、不传女,传承具有封闭性特征。

据此,排除ACD三项无关项。

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技术的传承的封闭性

5.西汉末年,王莽篡权,进行土地改革,宣布恢复“井田制”,废除土地私有制,私人不得买卖土地。

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九百亩,男丁不足八口,若超过九百亩者,须将多出部分分给宗族邻里。

三年后,改革在一片反对声中失败。

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

A.受制于政权的非正统

B.损害了地主的切身利益

C.加剧了土地兼并现象

D.激化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王莽改革

自我提升:

1.某学者指出:

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

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

B.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C.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可知,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棉花宋末元初由边疆传入内地,明清之际江南由于棉纺织业的发展,妇女的家庭纺织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妇女地位也受到重视,C正确;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与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排除D。

所以选C。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

2.农事俗语谚语是中国几千年来农业的经验总结。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伏水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莫忘记”,“小满插秧苗茁壮,早把庄稼病虫防”,“棉花不打尖,长来顶破天”,“谷子要好,犁深粪饱”等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因地制宜

D.注重农时

【答案】B

【解析】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精耕细作

3.北朝时均田法令规定奴婢和耕牛均可授田。

到了隋代奴婢授田受到限制,耕牛授田逐步取消,唐代则奴婢及耕牛均不得授田,妇女也不得授田。

这从侧面反映了隋唐时期

A.奴婢现象己经不复存在

B.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初步形成

C.儒学复兴影响均田法令

D.人口增加政府田亩不足分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女婢现象依然存在,故A项错误;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儒学复兴是宋代,故C项错误;北朝时战乱,有些无主荒地无人耕种,所以女婢和耕牛均可授田,而到了隋唐,国家统一,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严重,故D项正确。

考点:

古代经济·古代农业·土地制度

4.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

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

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

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

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

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

【答案】D

【解析】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丝绸之路

5.汉武帝时设置盐铁官专职管理盐、铁生产销售征税事宜。

宋行引法,商人向政府购引(即取得贩运销售盐专利的凭证)后,即可凭引支盐运往指定区域,独占区内食盐销售。

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

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A.封建政府与民争利的出发点没有改变

B.不放弃专营是为了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C.政策虽有变化但是指导思想仍为法家的集权思想

D.从长远来看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商品的自由流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食盐生产、销售的统一管理,事关国计民生,必然要有一定的管控,“与民争利”的说法不能准确反映题干主旨,故A项错误;同上所述,专营更多的是为了实现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国家管理的必要,故B项错误;虽然不同朝代的具体政策有局部调整,但究其本质,统治者的指导思想都是为了管控经济秩序,安定国计民生,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增加成本的信息,故D项错误。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6.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B

【解析】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经济重心

【名师小结】

在解答有关古代中国的经济体制类的试题时,需要特别关注农业发展,必然带来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对于手工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掌握手工业发展的概况,能够分类别、分朝代识记各手工业部门的发展。

至于商业着重突出两点:

一为各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尤其是宋朝的,并且能够结合材料简明分析各朝商业发展的原因。

其二,能够结合城市的变迁,说明商业的发展。

一方面是“市”与“坊”的变迁,另一面则是城市功能的变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