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文本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61799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文本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文本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文本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文本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文本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文本新.docx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文本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文本新.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文本新.docx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文本新

 

项目类别:

乡村旅游

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

项目申报建议书(2012年度)

 

项目名称:

麻乍乡戛利村(马摆大山)旅游扶贫项目

实施单位(签章):

麻乍乡人民政府

申报单位(签章):

威宁自治县扶贫办

申报时间:

二○一二年二月

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

麻乍乡戛利村(马摆大山)乡村旅游

项目实施单位:

麻乍乡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

桂龙香

联系电话:

6648001

项目主管单位:

威宁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项目主管单位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技术依托单位:

技术依托单位技术负责人:

联系电话:

项目建设性质:

项目类型:

回族风情旅游和自然生态旅游

项目建设地点:

威宁自治县麻乍乡戛利村、岩格村、箐岩村

申请财政扶贫资金:

1045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近期:

回族风情、生态休闲、三农乐园

中远期:

以生态文明乡村,壮美马摆山河,浓郁回族风情为特色、以度假、观光、休闲、娱乐为主体的综合旅游地

项目投资规模:

1045万元

项目建设期限:

三至五年

项目申请理由和条件

项目县和项目区基本情况:

马摆大山所辖戛利岩格箐岩三村,其中戛利村位于威宁县城以南42公里处,距麻乍乡政府12公里。

全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总户数692户,总人口320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3%。

现有党员34名,预备党员3名。

全村总耕地面积8970亩,人均占有耕地2.8亩,人均占有粮食560公斤,年人均纯收入3420元。

最高海拔2762.2米,最低海拔1800米,平均海拔在2200米以上,属于低纬度亚热带温凉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热同季。

年均气温13.4°C,年降雨量96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年日照时间1920小时,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光质好,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转化,适宜于多种林果药材和农作物的生长。

森林覆盖率48%,宜牧荒山草坡11000亩。

水资源丰富,水位高,水质好;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矿等。

旅游资源主要有马摆大山,山上有天然草场5万多亩,千年矮松500多亩,已被地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岩格村位于威宁县南部50公里处,距离乡政府18公里,东经104°03-10410ˊ,北纬26°36ˊ-26°43ˊ,总面积20平方公里,,地形北高南低,河流多为南北向切割,山地河谷相间,丘陵、坝子并存,地貌多样,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

境内多山,最高海拔2662米,最低海拔1500米,平均海拔在2200米以上。

耕地2727亩,宜林荒山9000亩,森林覆盖率27%,人均占有耕地2亩。

全村总户数438人口202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5%;,性别分布中,男性占52%,女性占49.12%。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3.5人,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箐岩村位于威宁县南部47公里处,距离乡政府8公里,东经104°03-10410ˊ,北纬26°36ˊ-26°43ˊ,总面积52.3平方公里,地形北高南低,河流多为南北向切割,山地河谷相间,丘陵、坝子并存,地貌多样,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

境内多山,最高海拔2956米,最低海拔1520米,平均海拔在2350米以上。

全村耕地面积5915亩,森林覆盖率48%,宜牧荒山草坡3800亩,人均占有耕地1.2亩。

水资源丰富,水位高,水质好;矿产资源主要有:

铁矿。

全村总户数993户,总人口4966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性别分布中,男性占49.31%,女性占50.61%。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2人。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兴村富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旅游业是富民兴村的产业,嘎利村需要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村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家庭、小康社会。

通过嘎利村的旅游发展,形成典型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2.提升替代传统产业,保护水源地的需要

嘎利村地处马摆山泉水源地,对水环境的要求高。

当前嘎利村的产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值不高,效益一般。

其中种草养畜对水环境造成威胁,需要进行替代。

通过旅游业这一“无烟工业”的发展,替代传统的养殖业的发展,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环境效益。

3.弘扬和保护嘎利村民俗文化的需要

嘎利村民俗有自己的特点,目前基本没有挖掘和整理,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通过旅游业发展,就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保护和利用。

 

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及总规模:

近期:

回族风情、生态休闲、三农乐园。

中远期:

以生态文明乡村,壮美马摆山河,浓郁回族风情为特色、打通马摆大山到马摆大河10公里旅游公路,以度假、观光、休闲、娱乐为主体的综合旅游地。

总投资:

1045万元。

资金用途:

一、申请财政扶贫资金945万元,建设用途:

卫生和生态保护设施,特色景点打造,民族文化挖掘整理,停车场,旅游活动等。

二、整合部门资金100万元,建设用途:

村庄门户标志景观,旅游广告宣传,农家旅舍和土特产销售网点。

三、农户自筹资金20万元,建设用途:

用于民主管理和其他费用。

 

项目技术标准

 

项目一经立项,项目领导班子迅速确定,各项目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通过两条途径培训人才,一是到外地取经,吸收别人成功的经验;二是请专家进行培训。

 

 

项目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

项目类别

旅游项目

预计总投资

近期

投资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旅游产品开发

村庄门户标志景观

60

卫生设施

130

10

路灯

200

旅游服务

设施

旅游景点打造

80

嘎利塘上等农家旅舍

20

停车场

50

旅游道路交通建设

170

5.6

导游标识系统

20

旅游促销

旅游广告宣传

50

民族文化挖掘打造

30

其他

90

旅游人才

资源开发

人才培养、交流等

25

农家乐

100

农户自筹资金建设

20

总计

1045

15.6

分阶段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完成项目的申报、立项审批、土地征用、地形测量,完善基础设施及部分景点建设,筹措资金。

   第二阶段:

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完成景点项目建设、绿化、环境治理及有关一切配套设施建设旅游促销。

 

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营业利润:

近中远期期末年利润为500.1、800.5、1000.1万元。

估计5年左右可以基本收回投资。

(二)生态效益

1、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

2、保护水源,净化溪谷,打造马摆水源的洁净水源地。

3、保护古树名木。

(三)社会效益

1、扩大就业面。

约计到2013年可安置140人直接参与旅游,到2014年可安置约300人,到2020年,安置约600人。

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2、扶贫。

有利于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

3、保护传统的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对延续传统历史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项目建议综合结论

项目县综合结论:

 

XXX县(签章)

年月日

市(州)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市(州)扶贫部门意见:

 

市(州)扶贫部门(签章)

年月日

省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省扶贫办意见:

根据党组纪要()号,同意立项。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