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1659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docx

《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docx

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第1课 崇敬的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感人的形象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去观察生活、关心生活,进而热爱生活。

2、初步了解感人的形象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手段:

常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解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因为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而光彩照人。

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事业的执著精神使他们成为我们最崇敬的人。

二、欣赏评述,分析理解。

1、欣赏《请历史记住他们》、《粉笔生涯》、《钢水·汗水》、《白衣天使》、《父亲》、《歌乐山烈士群雕》、《人民的好儿子》。

三、启发创意,创作表现互相交流。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意思的事件,抓住事件中最突出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2、评一评。

(1)你认为怎样的形象感人?

(2)选择一幅你最感兴趣的图例,说说你对作品的感受。

3、介绍《粉笔生涯》的画面内容。

4、对《父亲》内容作简单介绍。

美好的家乡

第21页共10页

教学目标:

第2课:

长长的路

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理解掌握透视规律。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教学手段:

常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解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指导观察校园道路、教学楼(有透视错误、无立体感),分析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

你想知道什么是透视吗?

二.学习透视与练习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点、了解透视术语。

1.视点:

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2.视平线:

目光平视前方,在假想画面上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

在开阔的野外,视平线是与地平线重合的。

3.主点:

由视点向正前方延伸一条视中线,与视平线相交的一个点(亦称“心点”)。

4.余点:

方形物体的两组水平平行线向左右两边分别聚集并在视平线上消失的两个点。

请两名学生,一站一坐,观察立方体和讲桌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视点、心点、视平线。

教师小结:

在日常生活活中,我们看同样大小的物体,近处的大,远处的小;同样高的物体,近处的高,远处的低。

这种现象就是透视变化,而“近大远小”就是透视变化中最基本的规律。

三.探究与表现

1.观看正方体、长方体线描图,在不同的位置、角度所呈现出的透视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

(师生讨论、观察透视现象,强化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

2.平行透视;把物体放平,正面面对学生。

小组讨论:

选举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

两位同学回答都正确;方形物体的一组边,如果与我们成平行状,那么它的另一组边则逐渐消失于心点,离我们近的线段就长,离我们远的线段就短,这种现象就是平行透视。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地上台验证,学生上台将斜线延长,延长线集中于心点,线描图正确。

3.成角透视;物体的一角对着学生。

上下边和左右边的线变的倾斜了,延长线分别向视平线左右两点集中,成角透视有2个消失点。

没有平行线,都垂直于水平面。

教师小结:

回答的很正确;物体的一角与我们正对,倾斜线延长并向视平线上的左右两点消失,这种透视现象叫成角透视。

四.知识扩展与小组竞赛:

1.你热爱我们的校园吗?

我们的校园美吗?

学习兴趣高涨,表现欲望强烈。

2.走,我们到校园一起去看看!

分成四小组做透视练习。

(把学生带入校园环境中,了解场景构图的特点)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通过学习透视,思路清晰,学生跃跃欲试。

此时安排作业恰到好处)

教师:

要求同学参照学校建筑,画出一幅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线描图。

教师辅导:

针对有绘画困难的学生,提醒他们透视要正确,重点辅导。

(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创造能力得到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巩固了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

把自己画好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论,每个小组找一幅有代表性的透视作品拿到前面展示,讲一下透视步骤。

教学目标:

第3课:

高高低低的房子

1、通过描绘平视的房舍,使儿童进一步学会观察,学会在写生中进行取舍,学习在线描中注意处理线条繁与简的关系。

作业要求:

2、用线描的方法,画一座平视的房屋,正确地画出它的主要结构和某些细

节。

教学重点:

室外写生的组织工作(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纪律,而且还要考虑绘画角度,

角度若偏,就不能叫做平视的房舍了)。

教学难点:

线条的疏密、繁简组织,通过黑板上的演示及示范作品的观摩解决。

教学准备:

1.室外写生的工具,如画板、小凳、铅笔或彩色水笔。

2.一些儿童的线描写生作品和照片。

教学手段:

常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解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2.出示新课题,解题。

要向学生讲明,平视是指与房舍平行的位置上观察,如果从侧面观察就是成角透视,这样画出来的房舍不符合教材的要求。

所以,同学在写生时,如果自己所坐的位置过偏,可向教师提出来更换。

3.教师结合自己选址情况,向同学介绍所画房舍的特点。

由此可以谈到我国民居的一些特点,向同学展示图片。

4.提出外出写生时应注意的事项,做好外出写生时的准备工作。

5.到达写生现场后,再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并做好分组、坐好位置的工作。

6.学生作画。

7.整队,带回教室。

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2.简单总结上次外出写生时的纪律及学习情况。

3.讲线描写生中线的繁与简。

教师可结合所画房舍,具体分析怎样利用线条的繁与简,更有利地表现房舍的主要部分。

例如将门框上的木纹加上去,会出现许多线条,与没有线条的白墙部分形成对比,这就是繁与简的对比,这种对比,将会有利于门的突出,因为它应当是画面的主要部分。

教师还应当结合一些线描作品,给学生分析线的繁简关系。

4.做好外出写生前的准备工作。

5.整队到达写生地点,开始作画。

(注意辅导学生)

6.整队回教室,修改、整理画面。

(对本节课进行评讲)

第4课:

未来的交通工具

教学目标:

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美观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造型、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未来不同时期交通工具发展过程与生活环境发展的关系。

教学手段:

常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比较教学法、启发谈话法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现代、未来不同时期交通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2、谈感受: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造型与功能也日新月异。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欣赏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具。

(板书课题:

《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具》)

二、欣赏与比较:

1、古代与现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板书:

造型、色彩、功能特点)

2、现代交通工具的先进性。

思考:

你认为课文中哪些是现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

为什么?

你还知道其它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吗?

说说它们的造型、色彩、功能和先进性。

三、探讨现代交通工具带来的现实问题。

1、消耗大量石油资源

2、污染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气,制造噪音等。

四、欣赏与想象“未来的交通工具”

引导学生从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将是“轻巧、美观、环保、高效、全自动、多功能、节约能源”方面进行联想与评述。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交通工具进行欣赏与评述:

未来的交通工具造 型色彩功能

2、从“环保型、节能型、静音型、轻巧型、多功能型、太阳能、、、能代表未来交通工具发展的新水平”进行联想,激发学生的想像思维。

讨论:

你心中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造型、色彩?

有什么能和先进性?

五、学生作业

1、布置作业:

把你心中的未来的工具画下来,与大家分享。

2、作业要求:

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造型、功能特点六、评价

1、能收集现代与未来交通工具的图片,并进行分类、布置展览。

2、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交通工具进行欣赏与评述。

第5课:

未来的家用电器

教学目标:

1、能够参与有意识的市场调查、信息收集和处理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2、能够根据整理的调查信息,提出改良产品设计的方案,并画出大胆创新的创意稿。

3、能够掌握家用电器设计效果表现的基本技巧,绘制具有一定美感的创意效果图。

4、能够培养学生面对生活需要的设计意识,体验设计对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及社会进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教学手段:

常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解法教学过程:

整个基本教学过程由“信息调查——设计创意——效果表现”三部分组成,先是学生分组自行进行市场产品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然后整理资料,提出设计方案,进行创意设计构思,再绘制设计创意稿,尝试独立创意设计,最后绘制产品设计效果图。

针对本课社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突出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与交流,是本课教学组织的关键所在。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积极布置学生认真完成好相关准备活动,是保证课堂教学互动深入展开的前提。

首先发动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分工协作调查了解与一件家用电器相关的产品信息,并整理成文字资料。

这件家用电器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家中认为设计不够满意的产品,也可以直接调查学生自己喜爱的家电产品,比如MP3播放器、随身听等电子产品,目的是为“活动二”的设计改良活动顺利展开做准备。

教师在活动前对调查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宜应作必要指导,帮助学生根据“活动二”的需要,有目的、有方法地完成产品市场调查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对家用电器的市场信息调查包括产品使用者的情况调查,市场销售的情况

调查,国内外同行业的产品情况调查等。

例如学生针对产品使用群体分类调查时,可分别记载长辈与同学对此产品的意见反馈。

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用表格形式记录,可根据产品特点设计表格,例如可以视其功能、形状、颜色、材料、质感等予以记录,再给予等级印象评定。

另外,调查中可以用多种方式收集资料,例如可以收集宣传图片资料,也可以用速写方式画出产品,对特别的细节设计处理可画详图,还可以用摄影的方式记录。

然后整理资料,写出调查总结,将要改造的家用电器的图片资料连同改造方案一起在课堂教学中与同学交流意见,画出“活动二”要求的设计创意稿。

学生作业可通过自由联想与大胆构思画出设计草图。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引导学生从消费者的角度对同学的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在以学生互动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的方式中进行。

“活动二”的另外一种教学组织方式或许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尝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进行“活动一”的资料整理,写出调查总结的同时,画出通过小组充分酝酿的家用电器改造方案创意稿,并写上设计说明后,再进入到“活动二”的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让各个学习小组之间交换创意稿。

每组学生从消费者的角度对其他小组同学的设计创意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每组同学也可以积极阐明自己原有的设计创意主张,补充、完善本组的改良设计。

教学过程始终在学生互动促进中推进,在教师适当观念引导中深入,最终帮助每组学生获得一种更为合理的设计改良创意。

教学目标:

第6课 小小桌椅设计师

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现代桌椅的美观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桌椅的造型、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未来不同时期桌椅发展过程与生活环境发展的关系。

教学手段:

常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解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图片上的桌椅。

2、谈感受: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桌椅的造型与功能也日新月异。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欣赏现在与未来的桌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