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论文初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58167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产业化论文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业产业化论文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业产业化论文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业产业化论文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业产业化论文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产业化论文初稿.docx

《农业产业化论文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产业化论文初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产业化论文初稿.docx

农业产业化论文初稿

学习中心编号:

124

学习中心名称:

农垦牡丹江管局电大分校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研究

 

学生刘春祥

学号

专业经济学

层次专升本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兴凯湖农场机关

邮政编码158325

指导教师刘文朝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学生姓名

刘春祥

学号

 

入学年级

2010年春季

专业

经济学

所属学习中心

名称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局电大分校(密山)学习中心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研究

指导教师意见:

 

评分: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评审意见:

 

评审组长(签名)

年月日

 

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研究

摘要

本文将以黑龙江省垦区为例,对我国农垦农业产业化的历史、实践经验和教训进行系统总结的同时,本研究拟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对新时期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新问题、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从政府、农业、社会等层面研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意见和建议。

正确分析垦区农业产业化现状形势,提高对农垦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要性认识。

当前,我国农垦事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给农垦带来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农垦自身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又要求我们在改革和发展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走出一条更加扎实有效的路子。

如何应对国内外形势发展对农垦提出的新要求,尽快解决农垦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产业化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产业化是农垦改革和发展的中心环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字:

农业产业化,发展,农垦,状况研究

 

摘要………………………………………………………………I

引言………………………………………………………………5

一、农垦地区农业产业化研究的意义…………………………………5

(一)农业产业化研究的目的……………………………………5

(二)农业产业化研究的意义……………………………………5

二、农垦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6

三、存在的问题………………………………………………………7

(一)农业基地建设有待提高……………………………………7

(二)龙头企业难以发挥牵动作用………………………………7

(三)市场占有率低,高端有机绿色产品市场覆盖率低……………7

(四)体制还有待改革……………………………………………7

(五)产业化运行机制尚未规范化…………………………………7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7

(一)经济作物比重偏低,制约着特色加工业的兴起和发展…………8

(二)企业之间,有时还存在一定的内耗竞争………………………8

(三)、市场需求研究不够………………………………………8

(四)思想、观点指挥立场………………………………………8

(五)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8

五、推进垦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举措…………………………………9

(一)规划产业结构,搞好基础产业………………………………9

(二)发挥资源优势,培植主导产业………………………………9

(三)推动职工自营经济向产业化展………………………………10

(四)搞好龙头企业建设………………………………………10

(五)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11

结论………………………………………………………………11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引言

农业产业化是指把尚带有自然经济色彩的农业生产领域改造成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化现代产业。

具体地讲,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为纽带,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经济运行方式。

农业产业化是九十年代初,部分地区在探索解决农业和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中逐步总结出来的。

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改革的产物。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实现了分散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有利于构造系列化的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和农村市场化的程度。

并且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通过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联结起来,在不改变农业家庭经营的格局下,实现规模经营。

农业产业化把传统的生产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销结为一体,从而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农业产业化还促进了农产品深度加工和多次增值,减少了农业的利益流失,提高了农业自我投入的能力。

随着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小城镇建设,使广大农村逐步走向繁荣,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总之,农业产业化不仅是解决农业改革中深层次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战略性措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农垦地区农业产业化研究的意义

(一)农业产业化研究的目的

在对我国农垦农业产业化的历史、实践经验和教训进行系统总结的同时,本研究拟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对新时期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新问题、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从政府、农业、社会等层面研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意见和建议。

(二)农业产业化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是以目前我国农垦农业产业化的现实状况为基础而进行的理论探讨,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因而本研究不仅可以为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制定农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而且也可以为农业企业、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就理论意义而言,首先,本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目标是否实现的关键一环,当前政府、学界、社会就新农村的模式、内涵和发展策略存在一定的分歧。

通过对当下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探讨,本研究将为新农村建设中其它问题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基础和个案经验;其次,本研究对于构建适于我国国情的农业产业化理论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农业产业化在我国的起步晚,水平低,与国外相比,其突出特点在于我国是在工业发展并算完备的工业化中期才提出的。

如何处理比较借鉴与基于国情的矛盾是本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从实践意义来说,首先,本研究的结论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三农”问题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根本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城乡一体的实现,促进传统农业社会向新型工业社会转型,本研究结论的提出正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和背景而提出的。

其次,本研究将为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而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农业产业化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配套政策,但由于农业产业化问题的复杂性和系统性,长期的战略性的政策的缺乏往往造成各级政府、企业和农业间的多方博弈在实践中的短视性行为。

本研究结合未来新形势下农业发展要求,力图提出切实可行的、相对长效的农业产业化改革和发展策略。

 

二、农垦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黑龙江垦区在努力建设国家级大型商品粮基地的同时,十分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大农业的全面发展,力求使大农业与工商运建服各业相结合,实现垦区经济的综合发展和一体化运行。

在农业改革中,在确立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同时,不断完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防止了因家庭经营对大生产和规模效益的分割。

应该说,垦区的这些具有战略性的思路和措施,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在总结以往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经验的基础上,创建了一批初步产业化的典型。

如北大荒米业集团、完达山乳品集团、九三油脂、九三丰缘面粉等。

这些企业都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牵动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垦区农业产业化的先进典型,多数都是产业化与集团化相结合的产物。

通过两者结合,实现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稳定的规模整合。

 

三、存在的问题

总的说来,垦区近几年来做了大量与产业化发展一致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但距离农业产业化的本质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业基地建设有待提高

这里讲的基地是指为加工企业提供原料的大农业。

其薄弱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条件有待夯实。

近几年,农垦地区对农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加大,但由于原来的规模小,适应不了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基地分散,规划不统一,无法为加工企业提供好的发展空间。

(二)龙头企业难以发挥牵动作用

垦区的工业企业是由总局、分局和农场分级组建和管辖的。

一些行业中,存在着项目趋同、重复建厂的问题。

没有整合龙头企业的优势资源,同行之间恶性竞争,龙头企业没有发挥出牵动作用。

(三)市场占有率低,高端有机绿色产品市场覆盖率低。

随着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产品加工品的买方市场的形势将更加严峻,竞争将更加激烈。

垦区许多加工企业都是以原料为起点思考问题的,对市场需求研究不够,在确立主导产业和构造产业链的过程中,缺乏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决策的严格要求。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缺乏一定的弹性,因而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比较弱。

高端有机绿色产品的市场覆盖率低,没有发挥出有机绿色产品的优势。

(四)体制改革管理局职能转变后的政企改革

垦区逐级的行政隶属比较严格,分局改成管理局后,区域管辖的格局仍未突破。

在行政增强约束下,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业化联结的跨度和规模。

(五)产业化运行机制尚未规范化

各地产业化的成功经验表明,产业化的转动在龙头,成龙在服务,保障在基地,而产业化各个环节的衔接和稳定运行则要靠机制。

这种机制主要是协调利益关系的机制。

当前基本上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规范,在合同化管理上也不够严格。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目前垦区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比重偏低,制约着特色加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在种养加系列发展中,养殖业发展不足,既制约了农副产品的转化和增值,又制约了畜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体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地与加工企业的联结还不够紧密,无法适应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应根据各农场的土质,气候等实际条件划分出各自的功能区,根据各种功能区的种植特点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企业发展创造好的条件,同时也避免市场供需矛盾。

(二)各个管理局和农场之间,重复建场和生产,各个经营品种相同的企业之间,有时还存在一定的内耗竞争。

多数加工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竞争能力弱,受市场和原料供应两头的制约,常常出现达产率过低的现象。

各个经营品种相同的企业之间,有时还存在一定的内耗竞争。

由于作为龙头企业的工业企业自身实力不强,再加上缺乏与基地的有效联结纽带,所以很难发挥带动作用。

只有把这些小加工厂有效整合起来,才能发挥出龙头企业的优势。

如北大荒米业集团,把自身的加工厂划分为收原粮厂,加工国内厂,加工国外出口厂,核心厂,高端米精加工厂,避免了各厂的内耗,各自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同时,对垦区内其他一些米厂进行联营合作,统一品牌、提供资金支持,使北大荒大米真正整合成一个航母型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更好的竞争优势和效益。

(三)加工企业都是以原料为起点思考问题的,对市场需求研究不够。

在确立主导产业和构造产业链的过程中,缺乏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决策的严格要求。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缺乏一定的弹性,因而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比较弱。

只有拿出自己的特色产品,人无我有,以市场为基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四)确立以思想、观点指挥立场,促进职能调整。

在行政增强约束下,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业化联结的跨度和规模。

即或是基层企业愿意“找帅当兵”,也容易受到中间行政层的阻拦。

从理论上讲,是思想、观点指挥立场,但在实际工作上,当立场坐定之后,往往是“屁股指挥脑袋”。

因此,垦区要实现产业化,不但要进行资产重组和企业改组,而且也要在体制及大职能上进行适当调整。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

我们体会,对农业工作全局的驾驭,是检验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创新对农业的领导和指导方式,从过去单纯用行政手段抓农业转到用市场经济办法引导发展,从过去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生产上转到指导发展、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上,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民转移,以服务好基层企业为主导,从而带动整个垦区经济社会进步。

 

(五)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

机制问题主要是龙头企业要与基地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

龙头企业与基地的关系不能“油是油、水是水”,必须选择适当的纽带联结成同受益、共命运的整体,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五、推进垦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举措

垦区虽然已经初步奠定了农业产业化的内部基础,但按照产业化的严格要求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应采取相应对策,推进垦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按照产业结构系列化的要求,进一步规划产业结构,搞好基础产业、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的定位。

农业产业化所要求的产业结构,不但要看一、二、三产业的具体比重如何,更重要的要看各产业及产业项目的关联性是否最大,实物互补性是否最好,抗风险能力是否最强,整体效益是否最佳。

换个角度讲,也可以把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理解为是农业产业系列化以及建立在产业系列化基础上的农业经营一体化。

垦区应分级、分层次地对现有的产业项目按照产业结构系列化的要求进行评价,并且要在市场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产业结构,要采取得力措施,推进产业结构的最优化。

(二)发挥资源优势,培植主导产业,建立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

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垦区的基础产业仍然要定位于大农业,要按着发展大农业的思路进行基地建设,这是农业产业化的落脚点。

离开农业这个基础讲产业化,就变成其他行业的工作了。

在大农业中,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仍然是基础的基础。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搞好国家级的商品粮基地建设。

同时,为了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种植业的产品方向应适当分流。

1.作为上交或出售的商品原粮。

垦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虽然要以提供最终消费品为目标,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向国家和市场提供商品原料又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建立和完善一批以粮食流通企业为龙头的产业化系统是必要的,同时,应适应国家任务和市场的需要,按照“两高一优”农业的要求安排生产。

在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中,要坚持高效优先的原则。

2.作为工业加工的原粮。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部分原粮的比重将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加工成品的规模和内在质量稳定性的要求,应选择品质适当的优良作物品种,并进行优质化、模式化栽培。

对这部分原粮的生产也要坚持“两高一优”,但要突出优质。

扩大优质原粮的生产规模,实行单种、单收、单储。

在品种选择上,应高产服从优质,在保证优质的基础上夺高产。

高效要从优质优价中得以实现。

垦区许多农场都已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但解决跨场供料的局属企业的优质原料供应问题日趋激烈,难度仍较大。

随着食品市场竞争,食品质量越来越重要。

优质食品不但要给人们提供足够的营养,而且还要给人们以口味和观感上的享受。

垦区有稳定的农业基地,组织化程度也比较高,只要精心组织,协调好利益关系,农业能够为加工业提供足够的优质原粮。

3.发展特色农业,为加工企业提供专用原料。

包括已有的甜菜、大麦、药材、甜菊等。

随着加工业新产品的开发,经济作物的面积也将不断扩大。

目前的问题是这类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对已开发的加工品的市场开发的力度也有待加强。

4.种植高产值作物,发展精细农业。

在这方面垦区刚刚起步,也可以作为职工自营经济的发展项目,并按照产业化的要求进行有效连接。

5.发展饲料作物,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

农业是光合能量,而畜牧业是转移能量。

农业为畜牧业提供足够的优质、低成本的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而畜牧业的发展,对于改善大农业结构和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是非常重要的垦区的基础产业仍然要定位于建设现代化大农业,要按着发展大农业的思路进行基地建设,这是农业产业化的落脚点。

离开农业这个基础讲产业化,就变成其他行业的工作了。

(三)推动职工自营经济向产业化发展。

推动职工自营经济向产业化发展。

垦区职工自营经济已得到了初步发展。

有38万人从事自营经济,它已成为垦区经济新的生长点之一。

但目前还存在着经营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组织程度散等问题。

因此,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主导产品和骨干项目,进行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产业化经营,尽快形成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职工自营经济相对集中的单位,应鼓励发展中介组织,如自下而上地组建职工自营经济协会。

协会应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对内联系和服务各个职工家庭;对外连接龙头企业或市场;对上联系大农场,并接受大农场的统筹和指导。

通过协会把分散的自营经济组织起来,纳入产业化发展的轨道,进而使自营经济从家庭副业的地位提升为现代产业。

(四)搞好龙头企业建设。

搞好龙头企业建设。

龙头企业是在产业化组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企业。

它对外对接市场,对内联结基地,是产业化能否健康转动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垦区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一般为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流通企业。

垦区龙头企业的建设需要有一个过程,应当允许分级实施、分别带动,分形式、多层次并存,以便迅速构造群龙协调起舞的格局。

但从垦区全局来看,建设若干高起点、规模化的龙头企业是绝对必要的,因此,对垦区现有工业企业进行必要的整合重组将是不可避免的。

完达山乳品集团整合重组了牡丹江分局内10个乳品厂;鹤王集团购买了垦区内外8家乳品厂,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集团整合中,还盘活了近亿元的沉淀资产,使一些乳品厂起死回生,实现了平稳的企业兼并。

当然,这种整合是初步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从发展来看,建立高起点、规模化的龙头企业必须进行集团化整合,而要建立体制稳定、机制规范的企业集团,又离不开国有资本的运营。

通过资本运营措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并使企业集团的组建做到以产权为纽带。

因此,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组建企业集团和国有资本运营作为“三位一体”的工作来运作。

资本运营以资本增值为目标,它要突破地域和行政建制的束缚。

企业家要审时度势,既要有“举旗纳兵”的魄力,又要有“找帅当兵”的勇气。

作为各级行政领导人员,更不能固守既有的权力范围,而阻碍资本的优化重组。

垦区工业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分散布局、各自为战、趋同发展的过程。

客观地说,这种情况是很难避免的。

现在各个同类企业的强弱已基本分明,具备了通过资本运营进行规模整合的条件。

加强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随着全国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产品加工品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

买方市场的格局已不可逆转。

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途径,就是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在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通过强化管理创造一个卖方市场的“小气候”。

而当这个“小气候”形成以后,企业仍然按照买方市场格局的要求进行营销工作。

产品越是畅销,越要坚持优质服务。

潜心研究市场,正确确定市场定位,创造名牌,占领市场。

并且要盯紧消费者永无穷尽的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开拓潜在市场。

(五)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

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

机制问题主要是龙头企业要与基地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

龙头企业与基地的关系不能“油是油、水是水”,必须选择适当的纽带联结成同受益、共命运的整体。

主要纽带有:

一是实行产权联结,主要通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来实现。

二是向基地返还利润,包括适当提高原料价格、保护价收购和实行税后净利润按比例返还。

三是为基地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以及在技术、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

三种方式可以结合运用,但当前主要是搞好服务。

如赵光糖厂那样,把基地如实地作为第一车间进行全方位的服务。

产业化能否成龙关键在服务。

龙头企业要想基地之所想,急基地之所急,尤其不能有丝毫克扣基地的念头和行为。

从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来说,发展龙头企业的重要目的是想把企业的利益流失截留下来。

因此,采取一定形式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收益“反哺”农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

但当前“反哺”的力度又不能过大,否则龙头企业也难以发展。

今后应随着龙头企业效益的提高而逐步加大“反哺”的数额。

现在常常被忽略的是“反哺”的效应问题。

应该研究“反哺”的杠杆作用和支点,“反哺”的杠杆作用发挥好了,有限的利益返还也能发挥出较大的“反哺”效应。

结论

农业产业化是一场农业产业革命,它不仅仅是农业和农垦、农村的事务,而且关系到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的资源配置、要素组合和利益调整。

农业产业化也决不是简单的“企业+基地+农户”的重组,而是一种体制上的创新。

应该说,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实现垦区协调发展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和手段。

要做到统筹协调,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黑龙江农垦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腾锡尧刘东生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J。

理论前沿。

2009(6)

【2】张君邹海燕。

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J。

湖南社会科学2003(9)

【3】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

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4】杨淑波杨广林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综述J农场经济管理2006(6)

【5】刘玉铭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研究:

以黑龙江垦区为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致谢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刘文朝老师多次进行指导,并认真的提出了修改意见,可以说本论文的成稿得益于刘文朝老师的耐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