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学习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55647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S学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PS学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PS学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PS学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PS学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S学习笔记.docx

《PS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S学习笔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S学习笔记.docx

PS学习笔记

PhotoShop学习笔记

6月6日

第19课:

图像拼接,抠图。

通过羽化,能够使两个图像更好的融合。

6月7日

第20课:

通过选区工具选取,然后点击右键或编辑—描边,确定描边像素和描边位置(居内,居中,居外)后,即可实现对选区的描边,类似于对选区加边框。

历史记录面板里,能实现对当前图像的快照,即临时保存当前图像。

也可直接保存当前快照。

描边与羽化配合使用,能制作出好看的效果。

制作光晕和影子效果:

先利用套索选中需要加光晕或阴影的图案,并直接复制。

后新建一个图层,按住Ctrl+刚复制出的图层即可选中该图形的选区,在新图层上,可以对该选区进行修改(选择-修改-扩展),然后羽化修改后的选区,最后填充上颜色,即可实现光晕效果。

阴影效果与光晕效果类似。

套索选中要制作阴影的图形,直接复制出新图层并新建一个空图层。

按住Ctrl+复制出的图层,能直接选中图形的选区,并在新建的图层上编辑该选区,羽化-填充等,最后调整图层顺序和阴影位置,即可实现阴影的制作。

6月8日

第21课

Ctrl+T的应用:

右键可以选择多种变换方式,非常实用。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Ctrl+shift+T:

可以重复前一次的变换,可多次使用。

Ctrl+Shift+Alt+T:

可以在重复之前变换的基础上直接复制,比如做用黄瓜做扇子。

6月9日

第22课

制作螺旋结构(奥运五环):

即图层间的上下关系,并将重叠的部分处理一下(处理时将其中一个图层透明度调低,沿着边线处理即可)

6月10日

第23课

快速加载选区:

按住Ctrl+图层面板中的图层,即可在显示区显示该图层的选区。

选区的扩展和收缩(选择—修改):

常用,可以使选区向外扩展,向内收缩固定的像素大小。

该功能制作阴影效果、光晕效果很实用。

先选出选区向外扩展一定像素,再羽化,填充,即可实现光晕阴影效果。

选择—扩大选取和选取相似:

扩大选取逐渐扩大选取范围,其容差对应魔术棒工具的容差,可在魔术棒工具中修改。

选取相似功能类似,比扩大选取功能更快,也对应魔术棒中的容差。

二者的区别在于:

扩大选取要求连续区域才能被选中,选取相似则无此要求,不连续也可以选中。

在选择—修改中,可以对选区进行各种修改操作。

选区操作技巧很多,需要一直学习实践。

选区可以存储:

选择—存储选区。

6月11日

第24课

色板:

相当于颜料盒。

可以向色板里添加颜色。

第25课

油漆桶工具:

利用油漆桶工具(快捷键G)进行填充。

可以进行纯色填充和图案填充。

图案填充不仅限于软件给出的少量图案,任何图案都可以在编辑—定义图案中存储,然后用油漆桶工具进行填充。

第26课

渐变工具:

与油漆桶一样,都是填充的工具,快捷键g。

渐变填充时需要用鼠标左键拖拽渐变效果,拖拽的长度和方向是有讲究的。

拖拽的长度即从第一种颜色变换到第二种颜色的距离,拖拽距离长则过度均匀,距离短则过度明显快速。

第27课

直方图:

可以看出图像的基本信息。

可以查看图像多个通道的信息。

如明度通道,可以看出图像的明度分布,了解图像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等问题。

此外,可以通过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来调节图像的明暗,对调整照片曝光问题很有帮助。

对于反差过度的照片,如逆光图(背景亮,人脸背光较暗),可以通过图像—调整—阴影/高光,来调整。

该功能能将最暗的部分加亮,而原本较亮的地方不变。

还可以通过色调均化功能实现调节。

色调均化功能能将图像各个通道的直方图都离散化均分化。

消除图像反差过度,反差不足等问题。

亮度/对比度与阴影/高光的区别在于:

前者改变整个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后者只改变图像背光(较暗)处的亮度。

6月12日

第28课

色阶:

Ctrl+L,可以设置图像明暗度、对比度等。

输入色阶里有三个三角拖动标志,左侧三角表示黑色,向右拖动则在其左侧的部分全变为黑;右侧三角表示白色,向左拖动则在其右侧的部分全变为白。

中间三角表示灰色,向左拖动整体变亮(黑三角和灰三角距离变短,深色区域变短;白三角和灰三角距离变长,亮色区域变长)。

输出色阶有两个三角拖动标志,左侧黑色三角表示最黑的部分有多黑,向右拖动则最黑部分逐渐变白;右侧白色三角表示最白的部分有多白,向左拖动则最白部分逐渐变黑。

右侧有三个小工具,分别是在图像中取样设置黑场、灰场和白场,即选取黑场工具后,在图像中点击某一点,则将该点设置为黑色最大值点,颜色比该点色阶暗的,全部变为黑色;灰场和白场功能类似。

利用色阶改变图像对比度:

输入色阶黑白两个三角同时向里拖,则过度明显,对比度增加;输出色阶两个三角向里拖,则颜色范围变小,对比度降低。

第29课:

仍旧是色阶基础知识。

色阶中有RGB通道,红色通道,绿色通道和蓝色通道。

每个通道都是可以单独调整的。

利用色阶可以改正图像的色偏:

如果图像整体颜色不对时,利用灰场设置工具,选中图像中的中性灰颜色,即可将其设置为灰色,其他颜色变为正确颜色。

中性灰颜色是有R、G、B三种颜色等值混合而成的,三个0则为白色,三个255则为黑色。

6月13日

第30课

曲线:

Ctrl+M,与色阶类似,也有四个通道。

曲线右上部分用来调整图像亮部强度,曲线中部用来调整曲线中间调强度,曲线左下部用来调整暗部强度。

线条向左上移动,图像变亮;向右下移动,图像变暗。

通过RGB通道调节整体的亮度和对比度,通过红绿蓝通道调节整体图像的色调,可以实现图片各种色调对比度的风格。

总结说来,曲线就是用来表示和控制图像中各亮度值。

对曲线的理解:

横坐标输入即图像的原本亮度信息,纵坐标输出即修改后的图像亮度信息。

向上调节曲线,曲线输出亮度变高,图像变亮;向下调节曲线,图像输出亮度变低,图像变暗。

第31课

用曲线给图像上色:

同样先做出选区。

利用4个通道调节,给选区部分上色。

此外,如果上色部分与其他部分色差明显,可以不做选区,直接调出曲线,鼠标点击要上色部分,曲线上会自动加点,该点即为这部分对应曲线的点,通过多加点的方式,控制曲线形状,从而实现只对部分上色,其他部分颜色不变。

第32课:

各种色彩调整命令,都在编辑—调整里。

各种调节方式都大同小异,关键还是要把曲线学习好,学会曲线,其他的调节方式用曲线也都可以实现。

6月14日

第33课

匹配颜色:

图像—调整—匹配颜色,即将一幅图像的色彩感觉,匹配到另一幅图像上。

需要改变颜色的图像,可以整体匹配到另一幅,也可以先建立选区,只讲选区内匹配到另一幅图像的颜色。

若只需匹配到另一幅图像的一部分,而非整个图像,则可以将需要的部分复制出新的图层,匹配颜色时选择那副图像,并在下面图层选择中选择复制出的图层。

若两幅图像色彩模式不一致,是无法进行颜色替换的,只能讲另一幅图像的颜色模式转化为一致才行。

第34课

渐变映射:

图像—调整—渐变映射,与匹配颜色类似。

匹配颜色是将另一幅图像的颜色匹配(映射)到这幅图像上,渐变映射是将图像映射到一个渐变之上,用处不大。

第35课

阈值:

即临界点,图像的色阶过了设定的色阶临界点,就转为白色;低于这个临界点,就转为黑色,也就是根据阈值不同,将图像转换为不同的黑白图像。

可以与滤镜中的高反差保留配合使用,能够得到图像的基础线条,画画时候可以用。

色调分离:

可以指定红绿蓝每个通道的色阶数。

如色调分离中设置色阶数为2,则每个通道只包含2个色阶,整幅图像也就只包含6中颜色。

如设置色阶数为100,则整幅图像包含300中颜色。

6月15日

第37课

绘画模式=背后模式+清除模式+多种图层混合模式。

背后模式:

在已选图层的下方绘画。

清除模式:

相当于橡皮擦,所画之处都删除为透明。

图层混合模式:

滤色与正片叠底:

滤色一般用于提高亮度,正片叠底用于减少亮度。

任何颜色和黑色执行滤色,原色均不受影响,黑色变为透明;任何颜色和白色执行滤色,将得到白色。

与其他颜色滤色,将起到漂白的效果。

而正片叠底正好相反,任何颜色和黑色执行正片叠底,原色均变为黑色;任何颜色和白色执行正片叠底,将没有变化。

与其他颜色正片叠底,将起到加深颜色的效果。

滤色的用处:

若觉得图像较暗,可以将图像复制出新的图层,并将新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滤色,并适当修改不透明度,即可调亮图像。

还可以很轻松地把黑色背景中的部分单独显示出来。

模式出现在:

画笔,渐变填充,油漆桶填充,图层混合模式等处。

6月17日

第38课

画笔设置:

设置各种样式的画笔,目前为止用不上。

第39课

改变画笔直径大小:

左右方括号。

定义画笔笔触:

画笔笔触无数种,可以到网上下载abr格式文件,然后导入ps即可。

画笔功能十分强大,用于修图非常方便。

无需自己画一些基础的东西,只需要搜索到相应笔触,便可直接画出,并通过画笔预设改变画笔设置,可以实现很多功能。

另外,可以自己制作画笔笔触。

自己画,或者选择某图像,编辑-定义画笔预设,即可将画笔设置为该样式,制作大量重复图形时该功能非常实用。

第40课

铅笔工具:

没用。

前一节画笔工具画出的效果柔和,硬度也可以调节。

铅笔工具则边缘粗糙,很硬,不可调节,很少应用。

6月18日

第41课:

很重要。

历史记录画笔(Y):

与历史记录面板配合使用。

每一步历史记录前都有历史记录画笔的选项,将任一历史记录前的画笔选项选中,选择历史记录画笔工具(Y),拖拽画笔,即可使图像涂抹至该历史记录的状态。

该工具可应用于多种场合,如需要将某图像背景修改,人物不变,则可以先将整幅图像都修改,后将历史记录面板选择改变之前的图像,用历史记录画笔将人物处涂抹,直至恢复至原来的样子,至此背景部分改变,人物部分恢复。

第42课

修复类画笔:

仿制图章(S):

先取点(按住Alt),再仿制。

图案图章(S):

可以设定特定的图案,再仿制。

修复画笔工具(J):

与仿制图章功能一致,但修复画笔工具的仿制效果更好,能直接运算使仿制部分与背景融合,而仿制图章只是简单的仿制,完全按照取点处仿制,准确,但不融合。

污点修复画笔(J):

更智能,无需取点,直接涂抹,即可实现。

修补工具(J):

与其他修复工具类似。

其设置中,有“源”和“目标”两个选项,选择“源”,则先圈出需要修改的部分,再将该部分拖拽至仿制部分。

选择“目标”,则先圈出仿制的部分,再将该部分拖拽至需要修改部分,则实现修补。

第43课

模糊,锐化和涂抹

模糊:

使图像模糊,直接涂抹即可。

与历史记录画笔配合使用,可以实现背景模糊,人物清晰,从而起到改变景深的效果。

锐化:

与模糊相反,使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楚。

涂抹:

直接拖拽,即可实现涂抹。

如修改嘴角上扬,眉开眼笑等,不太常用。

6月20日

第44课:

加深,减淡,海绵工具。

快捷键:

O

顾名思义,加深就是对图像的颜色加深,可选高光,阴影和中间调分别加深;减淡同理。

海绵工具用于调节图像饱和度,可选降低饱和度和饱和两个选项,选择后直接拖拽涂抹即可。

第45课:

橡皮擦工具

橡皮擦:

即涂抹删除。

魔术橡皮擦:

相当于魔棒工具与delete的组合,直接删除点击部分,需要设置容差和是否连续。

背景色橡皮擦:

可先设置前景色和容差范围,在擦拭的时候该部分会被保留。

6月23日

第46课

图层蒙版:

非常重要。

即相当于在图层上盖一个板子。

该板子如果是黑的则下面的图层被蒙住,什么都看不到。

如果是白色,则下面的图层不受影响,能完全显示。

图层和蒙版之间有个锁链。

锁链显示状态下,图层和蒙版大小比例同时变化;取消锁链,则可单独修改图层或蒙版大小和相对位置。

蒙版的优势在于不改变原本图像特性。

无需从原图像中裁剪或改变,直接复制原图像,通过蒙版的方式,控制哪些部分留,哪些部分弃。

更灵活。

合成图像时非常实用。

第47课

图层蒙版:

内容与上节课类似。

主要讲了蒙版上的渐变的应用。

蒙版结合画笔工具,选区工具一起使用,特别灵活。

蒙版给予抠图很大的自由空间,不但可以不破坏素材而且可以任意修改恢复。

第48课

剪切蒙版:

需要两个图层,下面一层相当于底板,上面相当于彩纸,创建剪贴蒙版就是把上层的彩纸贴到下层的底板上,下层底板是什么形状,剪贴出来的效果就是什么形状的——上图下形。

使用方法:

按住Alt,将鼠标放置在两个图层中间,发现鼠标指针变化,点击鼠标即可。

6月24日

Alpha通道:

就是选区。

选取一个选区并存储选区后,在alpha通道中就可以找到该选区的通道。

蒙版,快速蒙版都属于通道。

以后改图用图层蒙版去改,不要用选区的剪切复制粘贴。

用图层蒙版改图,可以反复修改,而且不破坏图像本身属性。

快速蒙版(Q):

与画笔配合使用。

(1)用于抠图

(2)保护图层局部不受整体滤镜或其他操作影响(3)图层之间的合并效果。

6月27日

第53课:

图层的基本信息

图层合并:

Ctrl+E

好多图层叠在一起,右键该处会全部显示出来。

将每个图层命名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标准的重要方式。

各个图层可以设置对齐及分布方式,左对齐右对齐,分散对齐,水平分布等。

图层面板下方有创建新的图层或调整图层按钮,该按钮可以建立调整图层,可以调整图层曲线等众多命令。

7月2日

54,55课:

调整图层(非常重要)

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不破坏原图的色彩信息。

可实现图像的填充,颜色修改等多种功能。

总体说来还是利用蒙版。

通过调整图层改变图像颜色,通过后面的蒙版与画笔配合,确定哪些部分显示哪些部分不显示。

正常模式下,同一个图层只能拉一次渐变。

如果要在同一个图层显示多个渐变,需要将模式修改为滤色。

7月4日

56,57课

所有的剪贴蒙版都可以转化为普通的图层蒙版。

尽量少使用剪贴蒙版,多使用普通的图层蒙版。

在最上边图层上加一个曲线的调整蒙版,对下面所有图层的颜色均有影响。

7月6日

58课

图层混合模式:

重要。

图层混合模式与其他工具联合使用,可以做出许多效果。

前面也有接触。

正片叠底(基于印刷)使图像变暗,对白色图层使用正片叠底则原图不变;对黑色图层使用正片叠底,则图像全黑。

滤色模式(打光)正好相反。

如要对某图像进行处理,可以在上面新建一个图层,在新图层上操作,并使用图层混合模式,这样就可以实现图像的不同效果。

画笔硬度即画笔的羽化程度。

硬度越高,边缘越清楚。

硬度越低,边缘越模糊。

59课:

图层混合选项

混合颜色带:

控制上下图层的显示范围,用来混合上下两个图层的内容的,是组织联系上下两个图层之间的互相关系的。

用处不大。

7月9日

60课

图层样式:

重要。

即快速应用预设的一些效果。

可以在网上下载好看的预设效果,并加载到预设管理器中。

图层样式可以复制,右键图层面板右方的fx,拷贝图层样式,再在需要粘贴的位置右键,粘贴图层样式即可。

7月12日

61课

图层样式:

阴影,内阴影,外发光,内发光。

62课

图层样式:

斜面与浮雕,颜色叠加。

63课

图层样式:

光泽,叠加,描边

64课

图层样式总结

65课

图层复合:

用于多种终稿方案的对比,没有用。

7月13日

路径:

 

李涛Ps教程

第一课:

色彩三要素:

色相(H)饱和度(S)明度(B)

HSB:

基于人眼感受的色彩模式;

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RGB)

基于发光的物体:

显示器,灯光等

色的三原色:

青品黄(CMY),CMY无法得出纯黑色,所以加了纯黑色原料,变为CMYK。

显示器分辨率:

72像素/英寸

打印时分辨率:

300像素/英寸

第4课:

利用污点修复画笔、修复画笔、修补工具、红眼工具,可完美修复人像。

仿制图章工具基本可以被替代,其作用仅限于直接复制一处内容时使用。

画笔工具:

非常实用,不仅仅用于绘画。

更多的功能通过其多种模式呈现。

画笔工具的模式:

第一组:

正常,溶解,背后,清除

正常:

即正常画

溶解:

虚的部分明显

背后:

只能画在图层的背后,必须有透明的部分才能显示出来,否则会被图层覆盖。

不会破坏图层像素。

可用来做很多效果。

清除:

就是橡皮擦。

 

正片叠底:

即加深颜色,最常用

滤色:

即减淡颜色,最常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