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经济考试题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48711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题整理.docx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中国经济考试题整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题整理.docx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题整理

当代中国经济思考题2015

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转型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何区别?

(P8-9)

与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转型不同,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不是“休克疗法”,而是“渐进式”的。

换言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特征是,以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同时运行的“双轨制”方式来进行的,即在维持原有计划体制内的经济成分运行机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允许体制外经济成分以市场机制来发展,或者是放松对体制外经济发展的管制的体制改革方式来进行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主攻方向可用三大目标来概括:

建立“公共尺度体制”、“公共财政体制”、“公共政府体制”。

根据三大体制的要求,应将裁藩、分流、定分、厘标、退市作为逼近改革终极目标的主要途径。

中国———渐进式改革;俄罗斯———“休克疗法”。

俄罗斯在转型的起点就有了明确的制度选择:

一是要在国家政体上由共产党一党执政转向多党议会制;二是要在经济体制上由集权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批评俄罗斯的转型是简单照搬了教科书中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过分迷信市场经济的功能。

但杨小凯认为,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宪政制度的转变。

“如果说俄罗斯转型的教训是在一个时期过分迷信市场经济,那么中国转型的教训可能是忽视了尽快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政策,并由此构建经济健康转型的社会安全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主攻方向可用三大目标来概括:

建立"公共尺度体制"、"公共财政体制"、"公共政府体制".根据"三大体制"的要求,应将裁藩、分流、定分、厘标、退市作为逼近改革终极目标的主要途径.

中国---渐进式改革;俄罗斯---“休克疗法”。

俄罗斯在转型的起点就有了明确的制度选择:

一是要在国家政体上由共产党一党执政转向多党议会制;二是要在经济体制上由集权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批评俄罗斯的转型是简单照搬了教科书中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过分迷信市场经济的功能。

但杨小凯认为:

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宪政制度的转变。

“如果说俄罗斯转型的教训是在一个时期过分迷信市场经济,那么中国转型的教训可能是忽视了尽快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政策,并由此构建经济健康转型的社会安全网。

“休克疗法”采取严格从紧的金融货币政策,辅以压缩消费的手段,强行弥合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缺口,达到短时间内遏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由于上述经济措施具有很强的冲击性,社会经济会受到极大的震荡,甚至处于“休克状态”,故有了医学上的“休克疗法”的比喻。

九十年代前苏联即放弃社会主义,改采用休克療法,最终失败,导致俄罗斯社会经济严重萎缩,国民财富大幅缩水,有些人甚至因此一无所有。

“休克疗法”与渐进方式的区别不在于转轨的内容和目标,而在于改革的顺序和力度。

具体而言,在宏观政策方面,“休克疗法”紧缩财政更为严厉;在经济自由化上,“休克疗法”主张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实现价格、外贸的自由化和货币的自由兑换;在私有化方面,强调迅速实现,为此不惜采取无偿分配的办法。

特点强制中的诱致性,双轨过渡,从局部到总体,体质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等。

实质渐进式改革实质上是物质利益关系的调整,其成功就是由于在肯定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内在发展动机的基础上,对社会各主体物质利益分配格局进行了有序的渐进的调整,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和成员的积极性,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参与。

内容渐进式改革的内容也包括稳定化、自由化、私有化和制度化,只不过在具体实施中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特色。

原因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只要政治领导人始终不渝地致力于市场改革,不淡忘建立市场经济的目标,只要经济改革有适当的顺序性,渐进式的改革也会发挥作用。

减少改革代价渐进改革有助于减少改革带来的社会成本,使人们逐渐承担改革的社会代价。

这有益于增加对于改革的社会支持,从而扩大改革的社会收益。

拥有可过渡方式在一个经过漫长的经济改革,市场文化已深入整个社会的国家,有可能避免激进式的改革,从而选择渐进改革的过渡方式。

宏观经济的主体在一个宏观经济相对平衡稳定的国家实行渐进式的改革较为有利。

宏观经济相对稳定包括以下因素:

通货膨胀处在可控水平,没有发展为恶性通货膨胀;政府的预算赤字并不很高;没有出现债务清偿危机。

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的区别

两者的联系在经济体制改革方式的选择问题上,“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孰优孰劣,它们各自面临的特殊问题是什么,是体制经济分析和“过渡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

这两种改革方式的主要区别是:

改革和发展的关系激进式改革往往是先搞改革、后求发展,改革阶段好比“泪水之谷”,通过人为降低发展速度来推动改革;而渐进式改革则是既搞改革、又求发展,把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尽量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用经济的稳定发展来支持改革。

“破”与“立”的关系激进式改革往往是“破”字当头、先破后立,采用“休克疗法”首先彻底破坏计划经济体系和国有制度,然后进行新体制建设,结果大多造成体制“真空”;而渐进式改革往往“立”字当头、先立后破,在改革过程中于不断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在坚持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情况下不断减少指令性计划,这样使传统体制收缩的同时市场主体和关系相应形成和扩张,避免了体制“真空”。

速度和推进力度

激进式改革往往重视速度,力求速决,;而渐进式改革则往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其典型作法是,通过局部均衡各个击破,通过边际均衡分解难题,而不是一味求全、求‘决。

总结总之,在经济体制改革方式的选择上,究竟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孰优孰劣,并无绝对定论,而要以不同国家的特殊条件而定。

中国的改革,十几年来一直走的渐进式道路。

实践证明,渐进式改革适合中国国情,为广大群众所拥护,并在实践中取得很大的成功。

今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仍将主要采取渐进式改革,力求在付出较低的社会成本逐步推进改革的同时,保持国民经济的较高速增长。

但是,必须注意到,渐进式改革所要求的前提条件,既国家内部环境比较稳定,外部没有迫在眉睫的威胁,整个国际环境处于相对平和的状态之下。

渐进式改革的实质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一旦发展的势头被迫中止,那么,之前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掩盖下的矛盾立即会尖锐起来。

渐进式改革本身就是对既得利益集团的妥协,尽可能的在不触及他们利益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变革,但是,当改革进入到深层次阶段时,无论如何的小心翼翼,不可避免的会触及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此时,要想把改革继续推进下去,要么,给予既得利益集团以更大的利益,也就是说继续寻求妥协的方式;要么,整个社会将进入一个尖锐对立的局面,形成零和博弈。

此外,需要考虑内外部因素的互相作用。

中国并非孤立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只要中国持续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经典理论上,内部因素居于主要地位,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但在特殊情况下,外部因素也有可能成为事物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

就目前而言,这个外部因素就是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上一段所提到的外部威胁问题。

当代世界已经进入到后石油时代,能源问题成为中国能否继续高速发展的首要问题,而持续的高速发展是渐进式改革的前提条件,离开了这个前提,渐进式改革是一个伪命题。

同样,渐进式改革之所以可以推行下去,是因为公众相信,政府可以保证改革的成果不会变成他人的果实,这个他人包括国内的利益集团和国外势力。

也就是说,普通大众不会被剪羊毛。

说到底,是一个信心问题。

公众对政府有信心,那么,他们就愿意用比较长的时间来等待,而且他们也愿意相信在一段时间之内或之后,自己的境况至少不会变的比当前更坏。

2.分析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趋势及其对策。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

2014年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展现出新常态时期的特征。

我们预计2014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7.3%,符合全年目标。

同时,通胀水平也将控制在全年目标之下。

这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各项政策,有从政府治理层面的简政放权政策,有针对经济短期波动的货币定向调控政策,也有从财税、户籍、国企改革等长远考虑的改革政策。

这些短中长结合的一系列政策帮助我们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惠民生,并会在将来进一步释放制度和政策红利,保证新常态时期的繁荣和稳定。

  全年经济运行平稳调结构成果不断显现

  相对于2013年,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2013年GDP增速为7.7%,2014年我们预计为7.3%),但在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各个产业中的新兴业态发展持续繁荣,经济运行中亮点频出。

  一是调结构效果显著。

在产业结构方面,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整个经济结构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非常明显。

需求结构展现新变化。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8.5%,比资本形成总额增速的贡献高约7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

  二是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就业形势较为稳定。

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中占的比重提高。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1082万人,相当于前三季度就完成了1000万人就业的年度目标。

  三是信息消费等新兴业态持续繁荣。

前3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49.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增长54.8%。

前3季度限额以上企业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31.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近8个百分点。

  四是化解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工作进展顺利。

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钢铁、电解铝、水泥、光伏、平板玻璃行业的过剩产能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

在节能减排方面,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6%,高于今年的预定目标。

整体而言,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略有放缓,增速换挡是“调整的阵痛”。

增长放缓的背后,是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房地产持续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放缓的叠加效应。

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结构在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经济内生的新动力有所集聚,同时新经济的成分在茁壮成长。

整个中国经济继续在向好的预期方向发展。

可以说,宏观稳定、结构有进的良好局面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各项政策措施和深化改革,这些举措释放的制度红利和稳定环境共同保证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稳中有进。

对于2015年的经济形势判断,社会上有不同的讨论。

达成共识的是中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发展阶段。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7%的增长速度。

有的观点认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不排除回落到7%以下的可能;有的观点认为经济仍具备继续回升的基础,宏观经济仍会保持较快增长。

我们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新旧增长动力的转换过程仍在进行之中,经济增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不会出现快速回落,经济增长速度仍会稳定在7%左右。

从宏观政策基础看,新常态下,随着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逐步确立,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不再是一味追求速度的增长,而是力图保证经济运行在可控的区间范围内,实现能够保就业和稳物价的经济增长。

政策设计更为科学,从原来单纯追求需求管理向加强供给侧管理转变,弥补政策短板,既有利于现实发展,又着眼长远。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都不会出现大幅度调整,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仍会以微刺激和定向发力为主,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

货币政策将以定向宽松为主基调,通过定向的结构调整,使货币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为企业转型和技术创新提供动力。

财政政策则以优化结构支出为主,为企业创新、设备投资等减税,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立足于市场,寻找和发现未来为发展方向。

面对即将到来的2015年,我们可能迎来更为艰巨的挑战:

一是世界经济中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部分经济体受到油价低迷或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经济还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二是国内房地产市场短期难以出现强劲回升;三是环保压力造成经济增长硬约束;四是我国潜在增速稳步下降,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供给因素进一步趋紧,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不断加强。

  未来,唯有进一步推进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才能在新常态时期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做到稳中求进。

我们对明年经济增长和改革方面的进展充满信心:

  2014年的改革和政策效应逐渐释放。

为应对2014年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定向调控政策措施,包括定向降准、结构性减税、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建设、稳定外贸、扩大信息体育消费,以及在近期实施的不对称降息和基础设施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等。

这些政策红利的充分显现需要一定时间,政策效应将在明年稳步释放,帮助经济稳定增长。

  新兴业态方面的发展更为繁荣。

随着行政审批的简化,以及一系列鼓励创新和创业政策发挥作用,2015年我国将在信息消费、养老消费、文化休闲消费等方面取得更大发展。

这部分消费和服务的发展,将抵御投资增速下滑对经济的影响,既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又优化了经济结构。

  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依然成为重点。

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依然落后,城市管网和信息通讯设施仍需改善,水利设施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还具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同时,“一带一路”等对外战略将带来新增投资需求。

这部分投资需求是健康有效的需求,将为明年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国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和金融体制改革等将在明年稳步进入实施阶段。

这将为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首2014年,我们在“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下保持定力沉着应对,推出了一些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并实现了各项改革事业的稳步推进;想未来,新常态下,我们应当在继续保持宏观经济形势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依靠改革进一步释放我国的制度红利,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3.如何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距?

造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的循环累积因素、资本投入因素、市场化进程以及经济体制与宏观政策等四个方面。

中国区域经济要均衡高速发展,更上一个台阶,既要在动态均衡中剔除非均衡发展的负面影响,又要使非均衡趋于收敛。

实现此目的的战略思路是以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及开放竞争的姿态迎接挑战,要公平与效率兼顾,有合理的政策导向,成熟的市场化建设,和谐的资源要素滚动、整合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动态均衡一体化的高效拓展。

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1)加强政府对开放式经济区域的政策扶持力度。

中央政府出台导向合理的适度向中西部倾斜的开放政策,合理适度的浮动汇率机制,加强税收杠杆作用的财政政策和刺激投资行为的货币政策等等,使得企业团体大胆创新与追求技术进步,个人开拓务实,与环境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依法管理区域内的公共事务,充当推动区域制度创新的主体。

地方政府可大胆凭借改革创新的机会,大胆使用转移支付、补贴、行政执法、竞争激励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管理手段,牵动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内源性和外生性的增长。

地方政府要建立正常的监控开放式区域经济运行的管理信息系统,防止经济过热现象,一旦出现经济失衡及时调整,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2)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增强科学管理人力资源库的能力。

把教育作为经济中最大的阳光产业来做大做好,建议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正规教育齐头并进。

同时充分利用国际优秀教育资源和国内优秀教育资源,综合进行“走出去,请进来”,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降低教育成本,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服务。

中西部地区应提倡人性化管理,把教育和管理寓于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提倡使用精神鼓励和物资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手段来极大地调动人们的工作热情、学习热情和生活热情,从而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精尖的科学家,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拥有最先进的实用技术的工程师和其他各种管理人才。

(3)加强全国信息化的普及建设,促进意识文化领域的开放式突破、拓展。

信息是开放式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没有足够可靠的信息,区域经济的运转就会受到影响。

在传统经济中,信息常由私人人际关系来传播,而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信息的传播则主要借助于电子网络为基础,能够追溯既往信用历史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迅速增加,这更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团体及个人的信息在更大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从而有利于缩小区域乃至全球的知识差距。

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的网络平台建设要超前于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的步伐,为均衡发展服务,力争各种信息滚动穿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而产出效益。

(4)深化全国各区域的市场化改革,增强市场经济的活力。

特别鼓励提倡充分发挥企业团体在开放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倡平等对待企业法人的区域政策,消除外企和民企在市场经济运作中的区域和行业瓶颈制约,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鼓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成为中国开放式区域经济中的经济发展中心或受经济中心吸引的经济腹地。

(5)公平与效率兼顾,实现区域效益最大化。

注重提高区域投入产出生产效率,兼顾公平,避免调整时的结构刚性,以达到资源要素的最优化合理配置滚动和整合。

鼓励资源要素(土地、资本、人力、技术、信息、时间等)区域内区域外自由滚动,通过不断置换集聚再创效益。

各区域凭借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环境因素和区域优势,确定各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的最佳空间配置,推动本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和成长,实现区域效益最大化。

中西部地区应建立一种能把中西部潜在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经济优势的制度环境,应建立一整套提高区域生产率和实现区域经济成长的制度框架,以及一种公平竞争、真正体现个人能力的制度空间和激励性的制度安排,使得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有一种持续有效的制度保障,以改变“富饶的贫困”现象。

(6)加速农业经济与全球经济并轨。

农业现代化需走全球化之路,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适当适度时,可向区域内区域外转移,甚至向国际转移。

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化肥在农产品中的使用量为手段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保证区域农业经济在可持续的环境中不断增长,消灭城乡二元两极分化现象,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中国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表述的背景和原因分析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方针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是依靠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积累所带动的经济增长。

目前这种经济增长,已经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并且给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带来威胁。

 

 

(一)经济社会情况  

1、能源消耗过高,资源效率低下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使得我国的稀缺资源极不经济地被耗费。

根据新公布的普查结果,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耗略有下降,但这并未改变当前我国能耗过高、资源效率低的总体现状。

我国2004年调整后的GDP占世界的份额只有4.4%,而当年我国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却分别占全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40%。

〔5〕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资源约束矛盾将更加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2、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  

在我国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据有关方面报告,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990年的5.8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8.16亿吨;日污水排放量在1.3亿吨左右,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

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新增1.5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每年新增3436平方公里。

90%以上的天然草场退化,每年增加退化草原2.5万公顷;北方河流资源开发利用率大大超过了国际警戒线(30%—40%),其中黄河、淮河、辽河达60%,海河达90%。

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

华北平原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6〕。

据世界银行1997年统计,我国仅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相当于GDP的3%—8%。

 

3、重化工业发展,就业难度加大  

我国农村有超过1.5亿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非农业中就业,城镇每年还有1500万以上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

因此,增加就业是关系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由于集中力量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大企业,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大量占用耕地,每年增加成千上万失地农民。

“近几年我国每年建设占用耕地250万亩到300万亩,如果按人均一亩地摊算,就意味着每年大致有250万到300万的农民失去土地。

”所谓“失地农民”有相当数量的增加,这对于缩小城乡和贫富差别、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效率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一.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一度带来严重冲击。

这种冲击表面上是对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对过多依赖外需的增长结构的冲击。

 

第二.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仍过多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粗放式、外延型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进口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

 第三.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新的优势、占据有利位置。

历史经验证明,大危机往往引发大调整、大变革、大突破。

调整、变革和突破,既表现在经济和金融制度上,也表现在科技和产业发展上。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和金融制度正在进行调整,世界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也在孕育新的重大突破。

在这样的关键时期,谁能够抓住历史机遇、顺应时代潮流,谁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反之则可能进一步拉大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当前,各国都在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

面对新的国际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我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创新优势、赢得主动权。

 

第四.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空气、享有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总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5.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了解国情的人都知道,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近年来在不断拉大。

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像城乡产业特性因素、社会经济政策因素、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家投入的二元结构等等,都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笔者以为,着眼于目前现状,从四个方面入手,可以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一是加大以城带乡、以工带农的力度。

目前,我国农村虽然已经包含了多种产业,但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与工业相比,农业的生产过程高度依赖于自然地理和气候因素,可控性差,农产品具有易腐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单纯的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

但是,让它与工业结合起来发展则完全不一样。

一些农产品如果及时进入到深加工的工业生产阶段,就能避免其易腐性等缺陷,还能出口。

为实现工业与农业的完美结合,农村有许多事情需要做,包括加大基础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