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4508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docx

《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docx

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

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

明代董其昌在他的《画禅室随笔》中谈书法的时代风格时说:

“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

(1)成为后世评价不同时期书法风格的滥荡。

清人梁幟继其后在其《评书帖》中以'‘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

(2)对以上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风貌和审美追求做了简洁明了的概括。

自此以后,书法界大都认同并沿袭了这种说法。

对苏轼的评价也都基本沿用这样的态度。

近些年方兴未艾的书法理论、书法美学研究成果非常多,而对于苏轼的评价也大多没有脱出这个窠臼,包括一些比较权威的书法专辑、书法理论文章,也同样是基本沿用的这种说法。

但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如果我们真的认真看苏轼的书法轨迹,看苏轼的文艺思想,其至我们看后人对宋代书法的评价,都会看出,对苏轼如果简单的评为“尚意”,是偏颇的,甚至是模糊的、机械的、不科学的。

纵观苏轼的一生,在各方面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苏轼的文学成就、哲学思想、书法理论和书法实践,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苏轼书法美学思想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成分。

但是人们认为他是“尚意”的观点,则主要来自于他在论书诗《石苍舒醉墨堂》中所指岀的:

“吾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那么,什么是“意”,苏轼所说之“意”,是否是宋人和后人所认为的意,

“意”,在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中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语词。

何谓“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

”可见意最初为人之心志。

王羲之曾云:

“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

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3)萧衍在《梁武帝评书》中评价钟繇说:

“钟司徒书字有十二种,意外巧妙,绝伦多奇。

”(4)南朝钟蝶在《诗品》中说:

'‘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

《风》、《骚》,便可多得。

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

”(5)唐张怀璀亦云:

“然草与真有异,真则字终意即终,草则行尽势未尽。

……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简易之道。

……夫翰墨及文章之至妙者,皆有深意,已见其志。

”(6)可见到唐代,“意”在艺术理论用法上,仍然指人的心志、心意、思想。

到了宋代,“意”的意味明显增强,欧阳修曾云:

“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

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

”(7)这里的“意”已明显超出了前人的表现空间,增加了较多的审美范畴。

黄山谷跋张芝帖云“伯英小纸,意气极类章书,精神照人,此翰墨绝无侣者。

”亦是较多的传递出不同于前人的信息。

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里论述的较为明白:

“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

碍而实通,曰理高妙。

出事意外,曰意高妙。

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

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8)“宋尚意”这个“意”,已不简单的表述为思想心志,应该包含着较多的审美意味在里面。

熊秉明先生认为这就是现代语汇的“抒情”,“相当于英语的Lyric,

指一种恬静、愉悦的创作”(9),表述上实际是有些狭窄的。

刘正成先生认为:

“强调,,意?

所含”情?

的倾向,这是恰当的。

但是,这个,,意?

还应有其他相关的成分。

比如说:

意味、意趣、意境、意象、意绪、意态、意气、意匠,等等。

就”意味?

来说,就是指意趣情味。

”(10),则乂过多的将不该包含的东西强加在里面。

也就是说,其实宋人表达之“意”,是除了心志心意之外还包含了一些审美的东西在里面的。

李佐贤《书画鉴影》中,记载有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有关艺术之“意”的一段妙论:

“绘事不难于写形而难于得意,得其意而点出之,则万物之理,挽于尺素间矣,不其难哉!

或曰:

草木无情,岂有意耶?

不知天地间物物有一种生意,造化之妙,勃如荡如,不可形容也。

”(11)祝允明这段话虽然主要是针对画之“意”来说的,但由于中国传统书画一体同源,因而此处之“意”,对于书法艺术同样有效。

在这里,祝允明赋予了绘画之意以非同寻常的内涵:

''意”首先与“形”相区别,绘事不难于写形而难于得“意”,但“意”不仅是与形相对的“神”。

其次,“意”也不仅是画家的悄绪意念。

祝允明显然反对那种将画意内涵仅仅规定为画家主观意绪的观点,批驳了“草木无情,岂有意耶”一类诘难。

在祝允明看来,画之意首先是一种显现“万物之理”的“生意”。

他劝导把画意局限于物之神趣或自我之情意的人们放远眼光,大其心胸,纵览天地万物,在感受宇宙造化之妙的同时,领悟天地万物间的生生之意,从而将这一浩然之意点写而出。

“意”作“生意”解,我们还可以从清人布颜图的这段话得到佐证:

“意之为用大矣哉〜!

非独绘事然也,普济万化一意耳。

夫意先天地而有,在''易”为儿,万变由是乎生,在画为神,万象由是乎出”(12)朱自

清先生认为:

“,,生意?

,是真,是自然,是,,一气运化?

”(13)这样,书画之意就自然地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形而上的“道”联系了起来,同时也和苏轼“阴阳交然后生物”(14)这一对“易”的理解相吻合。

“道”作为创生万物的宇宙大生命及其运化过程,可用《易传》中的话来概括,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于是,艺对“道”的表达,也就是艺术对“意”的言说。

苏轼说:

“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与手”。

(《书李伯时山庄图后》)艺即"法度”,指各艺术门类的内部法则、技巧。

苏轼是很重视法度的,但乂绝不止于此,而以“技道两进”为理想境界(《跋秦少游书》)。

所以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

“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

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

诗不能尽,滥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

”苏轼论道不重在道的本身,而重在求道的途径。

他曾称赞怀素的字说:

''信乎其书之工也,然其为人傥荡,本不求工,所以能工。

此如没人之操舟,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而举止自若,其近于有道者耶?

”(《跋王巩所收藏真书》)他以为怀素的书法所以能工在于他“本不求工”,就象水性极好的人驾船,对于船之是否能过河他是无所谓的。

当然,道和艺也还是有区别的,“道”是指事物的规律,而“艺”是指掌握规律所须经过的实践和学习过程。

他论秦观的书法云:

“少游近日草书便有东晋风味,作诗增奇丽。

乃知此人不可使闲,遂兼白技矣。

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少游乃技道两进也。

”(《跋秦少游书》)东坡要求技道两进,方得写出好的书法,即要求对书法的原理有所了悟,而且要掌握一些具体的技巧,他评李龙眠的画也说:

“虽然,有道有

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

”(《书李伯时山庄图后》)他以为道必须与艺相结合,否则的话,虽心知其意,但还是不能加以表现。

他的《答谢民师书》中论写作时也有类似的说法: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他所谓的“了然于心”就是指能明其“道”,“了然于口与手”,就是指以文辞将“道”表现出来,也即“艺”,他对于道与艺合的主张体现在具体的艺术论中就是提倡“心手相合”,他说:

“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

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可知他自己力求心手相应,既了然于心,乂了然于手。

他评蔡襄的书法也说:

“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笫一。

”(《评杨氏所藏欧蔡书》)由天资言,可明物理,心中了然,由积学言,可通其艺,手中了然。

心手相应,自然便能达到艺术的妙境。

苏东坡所说的意,实际上是提倡创作的自山精神,不愿受成法所拘,要求抒写胸臆,听笔所致,以尽意适兴为快,因而他作书时不顾及法的存在。

他其至提出

“无意于佳”的说法,以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

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

若乃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

吾书曾不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评草书》)其实“无意于佳”与他所谓的“意造本无法”是一

致的,他以为作书不必有意求工,宜一任自然流露,故不必墨守成规,由此,他提出了“寓意”的主张: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老子》曰:

,五色令人H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

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锤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宝绘堂记》)

实际上,苏轼在谈论“意”的时候,往往是和“韵”结合起来谈的,或者毋宇说,苏轼更看重的是书法中表现出的“韵”。

作为“韵”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韵,和也。

从音员声。

”可见“韵”最早使用于音乐,是指声音中一种和谐的味道。

刘勰在《文心雕龙?

声律》中说:

“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可见,音乐之韵是靠体会而知的。

然而在艺术中,往往音乐之韵会影响绘画之韵。

如唐代画圣吴道子为裴旻将军画肖像,坚持要对象“舞剑一曲”,其LI的无非是:

作为创作者,在体味到其中舞蹈与音乐的气韵后,随即将其传诸笔端,变为书画之韵。

“韵”其次用于魏晋玄学风气下的人伦鉴识,指人的形体中流露出的一种特有的姿致美。

《世说新语?

任诞》记述,“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

”所谓

"风气韵度”,实即"气韵”。

另在河南荥阳出土的

刻于公元522年的《郑道忠墓志铭》上面,也有“君气韵恬和,资望温雅,不以臧否滑心,荣辱考虑”等语,可见“气韵”一词在当时已常连用。

这无疑影响了六朝以后的“气韵”之用。

而书法之韵指的是韵味、韵律等含蓄的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可以说,"韵”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精髓所在。

书法之韵,存在于审美主体(欣赏者)和客体(被知觉的书法作品)的相互关系之中,是书法作品形式的表现性诱发欣赏者产生的情感效益。

韵不是纯客体的属性,也不是纯主体的感觉,是审美主客体双向运动,积极创造的结果。

陈振濂先生认为:

“我以为所谓的晋韵,它应该包含了两个规定:

一、太粗糙生硬的不屑同类。

,,韵?

大抵是一种精神性很强的寄寓,它必然追求行云流水般的节奏与挥洒之乐。

工匠式的粗糙生硬缺少一种”士?

文化的内涵,在书法上特别缺少书卷气,自然不算有”韵?

当然,延伸为风格,则大抵雄浑、恣肆、质朴的美,也很难归入”韵?

二、太成熟圆到的也不属同类,因为韵偏重精神的抒泄,而不是技巧上的面面俱到。

比如唐楷可以有法,但大概很少有人去从中寻求什么,,韵?

乂比如赵孟斜猿粕献方希舱蚱渝彩斓梦扌缚苫錫炊葱矶嚨现隆〜稀挥Q檬潜曜枷瘢K窃诙察厅嗟囊徽幸皇街刑逑殖匏囊恢稚拿馈,惺奖旧旁幢厥溃蚱淑兴坏剑识拍改兴健,蚁耄庖舱衔航樺业男谈无为的总体文化氛围,同时也透射出当时书家对之作主体介入的痕迹与倾向。

”(15)书法的韵,不在书法形象本身,而在象外。

韵也不在笔墨之中,而在笔墨之外。

书法的韵超越形象的笔墨,是欣赏中产生的新质。

书法之韵确是一种“非心非物”,“亦心亦物”的现

象状态,这一点古人也看到了,这是超出字外谈字之美。

韵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有余味,如撞钟之余音,音之韵来自声,韵不离声。

书法的韵虽超越线条形象,但不能含有通向抽象的"道”,道的体认是意境中的最高层次,韵的体认只是意境审美的一个层次。

意境审美是多层次的复合结构。

而韵的审美则有形态上的多种差别。

有意境的作品必定有韵味,有韵味的作品未必一定有意境。

书法中常说其作品有墨韵,即是说在墨法的运用上有特色,它的形象、颜色给人暗示,透露了某些耐人寻味的信息,与欣赏者某些经验相吻合,因而值得反复品味。

气韵的产生须赖创作主体的学养。

苏轼在论书时每每论及它较为推崇的法书作品,常常用到“韵”。

苏轼推重二王,是终其一生的。

苏轼最早提到二王书法的,是治平四年九月他在四川老家居母丧时所作《书慕本(兰亭)后》。

它记载了苏辙从河朔带回一本唐人墓本《兰亭》,由宝月大师惟简找人幕刻于石。

其后,乂在元丰二年上匕在徐州时作《题逸少书三首其三》中云:

“《兰亭》、《乐毅》、《东方先生》三帖,皆妙绝,虽摹写屡传,独有昔人用笔意思,比之《遗教经》,则有间矣。

”这三帖的后二帖均是小楷,且是晋人小楷的典范杰作。

山是观之,苏轼在小楷代表作所建立的书法形象是典型的晋人小楷风范。

苏轼存世题跋中,数论《兰亭》,可以说从技法到意境皆得二王三昧。

他书于宋神宗熙宇三年(1070)的《治平帖》,从形质到意蕴皆有晋人风韵,用笔精致,字态风度翩翩。

《远游庵铭》应属苏轼的精意之作,因其是受文同所嘱而书,其

意不在文而在书。

其点画的精美、隽秀,其用意的恬适、超妙,绝像《十三行》韵致和形态,真如精金美玉。

是对晋人小楷精髓的把握。

如对他最为推重的颜真卿的书法形象,在唐代大的重“法”的背景下,他修正评价为:

“颜鲁公平生写碑,惟《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

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书,虽小大相悬,而气韵良是。

非自得于书,末易为言此也。

”(《东坡题跋?

题颜鲁公书画赞》)在苏轼眼里,颜鲁公也是“字字”来自王羲之的,惟其如此,他的作品才“气韵良是”。

在宋代的诸位书法家中,苏轼是推重蔡襄的。

很显然,蔡襄是一位大书家,但并非宋代书法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与苏、黃、米等量其观。

但他看中了蔡襄书法中的晋人法度,看中了他书法中的“韵”。

他在早期的《跋君谟书赋》中称:

“余评近岁书,以君谟为第一,而论者或不然,殆未易与不知者言也。

书法当自小楷出,岂有正未能而以行、草称也?

君谟年二十九而楷法如此,知其本末矣。

”小楷,当然首推晋人。

他在与蔡襄论书时说:

“作字要手熟,则神气完实而有余韵,于静中自是一乐事。

”(《记与君谟论书》)强调了然于手后才能“神气完实”,才能有“余韵”,才能达到书法的最高境界。

他就是在推重唐代草书大师张旭的书法时,也不忘推崇张的楷书《郎官石柱记》,并发表了他关于学习书法的模式。

他说:

“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

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未有未能立行而能走者也。

今长安犹有长史真书《郎官石柱记》,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

”(《书唐氏六家书后》)

明董其昌对《前赤壁赋卷》有一著名的跋语,云:

“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

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

”(16)他在《画禅室随笔》中乂道:

“坡公书多偃笔,亦是一病。

此《赤壁赋》庶儿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

真迹在王履吉家,每波画尽处,每每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传耳。

嗟乎,世人且不知有笔法,况墨法乎〜”(17)这是对《前赤壁赋卷》的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董其昌将其文与楚骚并论,将其书与《兰亭》并提。

说明苏轼的书法作品本身就是对东晋人“韵”的再现和延续,符合董香光以东晋人书法为法书圭臬的审美标准。

但是,苏东坡所追求乂决不是仅仅亦步亦趋的步魏晋人的后尘,他需要的是表现生命精神的艺术追求,是对心灵渲染的艺术。

魏晋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而苏东坡所创作的艺术品所渲染的是人的心境和意绪,是更多的对内心世界的观照。

可以说,这是一种追求“自然”的情性。

苏东坡抛弃了魏晋士人追求外表华丽、追求仪态、名声等等多少带着虚伪掩饰的东西,而将最为真实、质朴无华、微妙的心灵,自自然然地合盘托出。

他不需要置毡于竹林之下,饮酒服药,坐而玄谈,他是在黄州东坡废营地星荒、灌园中谈论人生,追寻人生价值。

在追求自然的问题上,苏轼认为艺术家要观察万物,要在变化中观察宇宙。

苏轼非常强调从把握自然物“无常形”的变动状态中揭示其

“常理”,很少冷静、舒缓地描写出幽寂的自然景物,而是经常以热烈的激情,迅速地捕捉住景物在运动变化中的形象特征,以动态传景物之神。

他主张画山水要画出“活水”。

并“随物赋形,画水之变。

”(《画水记》),反对静止地刻画

“死水”。

在他的笔下涌现出许多富有动态。

音响和情趣的“活水”。

如“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番番从高来,一一投涧坑。

”(《新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赤壁怀古》)他在绘画上不拘形的处理,并不是作者的自觉,而是一种不自觉的崇尚自然的行为。

他在

《跋文与可论草书后》中说:

“余文与可学草书,凡十年未得古人用笔相传之法,后因见道上斗蛇,遂得其妙,乃知真素之各有所悟,然后至于此耳。

”东坡乂说:

“留意于物,往往成趣。

另一方面,苏轼要创造一种新的审美价值观,所以在书法中力求融入主体的精神,展现自我,追求点画之外的内涵,就是崇尚自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他不拘泥于形,不囿于成法,对书法的评价,注重其中蕴含的精神面貌,对书法的审美超出了形体之外上升到精神层面上。

苏轼的作画基本上是托物寓性,游戏遣兴之作。

他的绘画作品,受文同的影响最大,没有受过正规训练。

他根本无意与专业画家比高低,也从没有在自己作品上题过款,这足以说明,他作画完全是由兴而起,信笔拈来,是如倪云林所言:

''写其胸次之磊落,聊以自娱。

”这是文人内心情感的释放,不是曲外物引发产生的,而是主体本有的存在。

他所表现的物体形象完全是主体精神的自然流露。

如他笔下的“竹”的形象,在他的理解中,不需刻意雕琢经营,而是表明创作主体

涵蓄丰厚,人品超逸绝尘。

这正是苏轼“尚自然”思想的极致,即从大自然中反身观照自己的审美思想。

这就需要书画家能够自身观照,从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找寻出艺术的突破口,他的《黃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卷》正是这样的杰作〜

《黃州寒食诗帖》是对激情加以约束以后的抒发。

这当然不是指那种冷静的平衡美、结构美、技术美。

而是建立在人的激情基础上的主观艺术创造,一种在于更多体现情意、意趣、意味的包含着某种主观意念的艺术创造。

苏轼自己对自己的得意之作亦是有所感受:

“此纸可以镜钱祭鬼。

东坡试笔,偶书其上,后五白年,当成百金之直。

物固有遇不遇也!

”(《东坡题跋?

戏书赫蹄纸》)乂道:

“书此以遗生,不得五百千,勿以予人。

然事在五百年外,价直如是,不亦钝乎?

然吾佛一坐六十小劫,五口年何足道哉!

”(《东坡题跋?

书赠宗人馅》)东坡对自己的艺术创造的价值是自觉追求的,充分自信的。

这种内心情感世界自III抒发的艺术珍品,可遇而不可求,乂同时是不可重复的!

一一这就是《黄州寒食诗帖》独特的艺术创造价值。

黄山谷对东坡此帖的论断是:

“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

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

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跋黃州寒食诗帖》)黄庭坚道出了这件作品的真正艺术价值,因为他有'‘李太白”的味道,李白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而细观之乂有众多名家的味道,这正是东坡追求的艺术境界,纯任自然,意趣天成的艺术效果〜

他的晚年得意之作《询赤壁赋卷》,一洗魏晋唐人的高华风貌,潇洒姿态,精美仪容,轻灵音调,而以“偃笔”、“正锋”、“聚墨”,作丰腴肥厚的“石压锻蟆”体”。

黃山谷曾提到过时人批评东坡的“戈”法有毛病:

“或云东坡作戈多成病笔,乂腕着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

”虽然按照二王和唐人的规范,这些“毛病”在《前赤壁赋卷》中全有,但正是这样,苏轼的文艺主张及审美追求在这里彰

显无疑。

也因为如此,

他才会在文学上反对扬雄,认为他“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

易之说”,推崇屈原、贾谊、陶渊明。

在书法上反对“书工”,称:

“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

何曾梦见王与钟,妄自粉饰欺盲聋。

有如市倡抹青红,妖歌嫂舞眩儿童。

”(《东坡题跋?

题王逸少帖》)在苏东坡看来,“书工”的要害就是形式主义,即把形式看成唯一的、或最主要的LI的,这必然会导致艺术生命的死亡。

他说:

“吾书虽不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诀也。

”(《东坡跋?

评草书》)乂说:

“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

”(《东坡题跋?

跋君谟飞白》)明明白白的艺术追求,明明白白的''崇尚自然天成”。

《答谢民师论文帖》是东坡最终带有总结性的一篇文学论文,是其一生创作经验,当然也包括书法创作经验的提纲挈领的总论,也是一件“技道两进”(《东坡题跋?

跋秦少游书》)的书法杰作。

他说: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东坡题跋?

评草书》)又云:

“然其为人傥荡,本不求工,所以能工。

此如没人之操舟,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而举措自若。

其近于有道者耶,”(《东坡

题跋?

跋王巩所收藏真书》)还云:

“诗不求工,字不求奇,天真烂燥是吾师。

”(转引自熊秉明《古代书法理论体系》)这就叫书法的“自然”O对“平淡”,他这样解释道: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蝶,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苏试文集?

轶文汇编卷四?

与二郎侄一首》)刘正成先生认为:

“苏东坡一一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艺旗手,在他的旗帜上写着两行字,一行是平淡自然,一行是朴质无华。

这便是苏轼文艺创作与审美观念的最高原则。

”(17)宗白华说:

“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

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

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

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一一气韵生动。

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老庄所谓道),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

就是尺幅里的花鸟、虫鱼,也都象是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旷邈幽深。

至于山水画如倪云林的一邱一壑,简之乂简,譬如为道,损之乂损。

所得着的是一片空明中金刚不灭的精萃。

”(18)这真正道出了苏轼书法追求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