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386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docx

《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docx

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分析

请以知识树或表格的方式说明各单元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主要内容:

本单元教材有四篇课文,25玲玲的画26、蜜蜂引路27、寓言两则28、丑小鸭,一个语文园地,每篇课文都配有生动的插图,图文结合十分紧密。

教学重、:

1、会认38个生字,会写3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和片段。

3、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

教学中应先从图入手,图文对照,再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4.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

难点:

1、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

2、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

 

 

华宁道小学教案

课题:

25玲玲的画讲课时间: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

课件

学情分析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请体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麻烦,本来花费很多心血准备好的东西会突然遭到破坏,让我们感到很伤心。

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呢?

读读本单元的主题就知道了。

2、谈话激趣:

(1)指答:

动画片中的人,他们遇到不高兴的事时是怎么处理的?

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你是怎样处理的?

师:

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画画时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

教师分别出示准备的两幅画。

启发:

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哪幅画更好一些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两幅画的来历。

(教师板书课题:

25《玲玲的画》)。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1.学生通过预习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做上标记。

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记忆自己不认识的字的字音。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对其他同学提出要求。

出示要学习的认读字,以各种方式进行朗读。

2.课件出示本课生词,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请小老师领读,同桌互相读一读。

指读,进一步纠正字音。

 幅fú 催cuī 叭bā 脏zānɡ 筋jīn

3.小组内互读,进一步巩固字音。

4.出示生字卡,以竞赛的方式读,落实识字任务。

开火车读,师: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5、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现在咱们把生字朋友送回到课文中,再读读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一定能比刚才读的更好。

三、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1.小组讨论,哪个字比较难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2.小组汇报交流记字方法。

3.小组间开展识字竞赛:

小刺猬摘果子。

(课件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能识记的,就放到小刺猬的背上去)

4.游戏:

快乐传真。

(老师将生字卡片给一学生看后,学生表演,让同学猜出生字或词语,猜对了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出后举起来齐读。

如果猜得不对,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评出表演不恰当的地方)

(“叭”是拟声词,可让学生模拟声音。

如黑板擦掉到地上──叭)

四、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本课所写生字的特点:

七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短下长。

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如“糟”字右半部上边部件的笔顺;“脑、肯”二字中“月”的字形不同;月字在下,撇变竖,月字在旁瘦又长。

“楼”怎样安排部件,才能使字形美观)

3.学生认真对照田字格,临摹一遍。

4.自荐上台,用实物投影展示写字作业,再请同学评议。

5.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指导。

再读课文,掌握大意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

2、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

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

画弄脏,来不及画。

(坏事)

经过:

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

得了一等奖。

(好事)

五、积累词语

把喜欢的词语积累在词语本上。

(如端详、评奖、弄脏、仔细、满意、懒洋洋、动脑筋、收拾)

 

作业设计

制作一张小报,题目处拟,要求有三个栏目:

①你认识吗(集中展示课外认识的字);②你知道吗(集录课外积累的词语);③你能猜出来吗?

(字谜集锦)

 

板书设计

25玲玲的画

 

动脑筋

坏事—————好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反馈题

 

教师教学反思日记报告单

1、教学成功、遗憾之处(教学目标是什么?

为什么达到了?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精彩回答、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的精彩处理、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面等)

2、课堂反馈情况分析

班级

人数

%

%

特殊

情况

合格

%

不合格

%

分析:

华宁道小学教案

课题:

25玲玲的画讲课时间: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请体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1、出示生字,以游戏的方式复习

2、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感悟课文,感情朗读

悟读课文,找出关键语句

1、过渡:

默读课文,说说坏事变成好事,这里的“坏事”指的是什么?

“好事”又指的是什么?

2、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读,找找玲玲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

2.文中有几次对话?

请你找一找,用笔画一画。

三、学习理解课文

(一)坏事儿

1、玲玲遇到了麻烦?

哪个自然段讲了,请将课文里的段落读一读:

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

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3、出示第四自然段和玲玲的那幅画。

看:

这是玲玲刚刚画好的《我家的一角》,她正在满意地端详,说说什么是端详?

马上参加评奖了,这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

(再读句子)

这时,玲玲为什么哭,她是怎么想的?

(着急,难受)

4、后来玲玲的心情为什么又好起来了,她又满意地笑了。

她受了谁的启发?

(爸爸)

默读7-10自然段,把爸爸的话画下来,注意默读,不出声,不指读。

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

“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2)爸爸看了,高兴地说:

“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老师有两个问题想问大家,出示两个问题。

A.“仔细地看了看”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呢?

爸爸有没有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为什么?

B.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再次读读爸爸这第一句话。

大家读得好,演得像。

爸爸帮助玲玲出了主意,你们是玲玲的好朋友,要是你们也在场,帮她出出主意,安慰安慰她吧。

(4人组讨论)

 (课件出示“别哭,玲玲。

你要是_____,不是很好吗?

”)

5、玲玲前后两次笑了,一样吗?

哪个更满意?

为什么?

对比读两个满意的段落。

除此之外,还有意外收获,读最后一段。

◆小组讨论,谈谈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三、积累词句,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下列词语,引导学生积累。

满意地端详仔细地看高兴地说

满意地笑了懒洋洋地趴

2.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抄抄”,并鼓励学生背下来。

做一做:

完成课后练习

 

 

作业设计

①    抄写背诵爸爸最后说的话。

②    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设计

 

反馈题

 

教师教学反思日记报告单

1、教学成功、遗憾之处(教学目标是什么?

为什么达到了?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精彩回答、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的精彩处理、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面等)

2、课堂反馈情况分析

班级

人数

%

%

特殊

情况

合格

%

不合格

%

分析:

华宁道小学教案

课题:

26蜜蜂引路讲课时间: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教学用具

课件

学情分析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请体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2.老师补充介绍并引入新课,谈话激趣:

同学们,当我们想去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路怎样走,你通常会想什么办法呢?

(学生交流)板书课题。

猜一猜:

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蜜蜂)

1、师板画“蜜蜂”,你们认识它吗?

你知道它能为人们做些什么?

范写“蜂”字。

同学们,你们了解蜜蜂吗?

可是你们知道蜜蜂能给人带路吗?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读一个故事──《蜜蜂引路》教师相机板题。

2、板书“引路”二个字。

“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

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吗?

蜜蜂给谁引路?

蜜蜂是怎样引路的?

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感知:

1、自由读课文,按照学习提示进行自学,划分自然段边读边想:

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并进行评价

⒊合作学习

⑴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

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4、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悟

1、交流:

这件事的起因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学习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说说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

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用不同的线画出时间、地点、人物。

◎用简笔画画出列宁居住的地方,从而理解“附近”的意思,给“附近”找近义词,并用“附近”造句。

◎“养蜂的人”与“列宁”的关系怎样?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解“常常”,给它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

◎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

可是往常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列宁就亲自去找他。

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

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一说。

3、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

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

◎指名读一读最后一段话。

◎养蜂的人为什么会惊讶?

给“惊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