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34104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科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科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科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科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科考试资料.docx

《内科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考试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科考试资料.docx

内科考试资料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2答:

即完整HBV颗粒。

分为包膜和核心两部分,包膜内含HBgAG,核心部分含环状双链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和e抗原。

3答:

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脑缺血,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一过性局灶性功能障碍,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持续5-30分钟后完全恢复。

最长不超过24小时,但可反复发作。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首选PTU,首次剂量症状缓解后减至一般治疗剂量;

2)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服用PTU后1-2小时用复方碘口服液;

3)抑制组织T4转化为T3:

PTU、碘剂、b受体阻断剂和糖皮质激素均可抑制组织T4转化为T3;

4)降低血液甲状腺激素浓度:

上述治疗措施效果不满意时,可选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措施;

5)对症支持治疗:

6)危象控制后,制定合适的甲亢治疗方案。

2、答

病因:

许多全身性血管病变、局部脑血管病变及血液系统病变均与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关,其病因可为单一,也可为多种病因联合所致。

1)血管性病变:

以动脉硬化最多见,也可为动脉炎、发育异常、外伤等。

2)血液流变学异常及血液成分改变:

包括血液粘滞度增高(如高脂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和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应用抗凝剂等)。

3)血流动力学改变:

如高血压、低血压及心功能障碍等。

1答:

1)HBsAg(+)与HBV活动复制有关。

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

HBeAg(+)是HBV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强的标志。

抗-HBc-IgM(+)表示乙肝急性期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

抗-HBc-IgG(+)是HBV既往感染的标志。

2)

(1)主动免疫:

接种灭活的血源乙肝疫苗或基因重组酵母菌疫苗

(2)被动免疫: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甲亢的临床表现:

甲状腺分泌过多征候群

1.高代谢征候群:

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体重明显下降和低热。

2.精神神经系统:

神经过敏,多言好动,脾气暴躁、失眠不安,记忆力减退。

可有手、眼睑和舌细震颤,腱反射亢进。

3.心血管系统:

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严重者可发生甲亢性心脏病。

体征可有:

(1).心动过速,常为窦性,休息和睡眠时心率仍快。

(2).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

(3).心律失常,以房性早搏多见,也可为室性或交界性,还可发生陈发性或持久性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偶见房室传导阻滞。

(4).心脏增大,遇心脏负荷增加时易发生心力衰竭。

(5).收缩压上升,舒张压常下降,致脉压差增大。

4.消化系统:

食欲亢进,多食消瘦。

老年患者可有食欲减退、厌食。

排便次数增多,含较多不消化食物。

重者可有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偶有黄疸。

5.肌肉骨骼系统:

部分患者可有甲亢性肌病、肌无力及肌萎缩,周期性麻痹多见于东方青年男性患者,重症肌无力可发生于甲亢前、后或同时起病,多见于女性,二者同属自身免疫病。

6.生殖系统:

女性常有月经减少或闭经。

男性可有阳痿,偶有乳腺发育。

7.造血系统:

周围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比率增多,但白细胞总数偏低。

可伴有轻度贫血,血小板寿命缩短。

临床表现:

1。

甲状腺肿:

弥漫性、对称性甲状腺肿大,随吞咽上下移动。

甲状腺左右叶上下极可触及震颤,并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或连续性收缩期增强的血管杂音。

这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体征。

2.眼症:

约25%-50%的病人伴有眼征,其中突眼为重要而特异的体征之一。

突眼按病变程度可分为浸润性突眼和非浸润性突眼

非浸润性突眼:

占大多数,突眼度一般〈18mm,其发病主要是与交感神经兴奋和甲状腺激素的肾上腺能样作用,使眼外肌和上睑提肌张力增高有关。

浸润性突眼:

较少见,但预后较差。

突眼度一般>18mm。

主要是由于眼眶内软组织肿胀,增生所致。

有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异物感,畏光,流泪,复视等不适,严重者眼球固定,眼睑闭合不全,角膜外露可形成溃疡或全眼球炎,甚至失明

甲状腺危象是甲亢恶化的严重表现。

常见诱因:

感染或手术等应激状态;严重躯体疾病;口服过量甲状腺激素;严重精神创伤;手术或131I治疗前未作充分准备;手术中过度挤压甲状腺。

临床表现;早期原有甲亢症状加重,继而出现高热(T>39C),心率加快(140-240次/分),常有心房颤动或扑动,烦躁、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导致休克、瞻妄或昏迷。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升高,TSH下降。

抢救治疗: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首选PTU,首次剂量症状缓解后减至一般治疗剂量;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服用PTU后1-2小时用复方碘口服液;

抑制组织T4转化为T3:

PTU、碘剂、受体阻断剂和糖皮质激素均可抑制组织T4转化为T3;

降低血液甲状腺激素浓度:

上述治疗措施效果不满意时,可选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措施;

对症支持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

危象控制后,制定合适的甲亢治疗方案。

糖尿病: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乙酰乙酸、ß-羟丁酸和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血清酮体积聚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酮血症。

若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血酮升高超过机体处理能力,由于乙酰乙酸、ß-羟丁酸均为较强有机酸,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常见诱因:

感染;胰岛素剂量不足或中断治疗;饮食不当,手术、创伤、急性心肌梗塞等引起的应激状态;妊娠和分娩;临床表现:

早期三多一少加重,晚期:

疲乏无力,极度口渴,恶心、呕吐;酸中毒→呼吸深快(40次/分),烂萍果味;脱水:

早期多尿,晚期呕吐,呼吸加快→严重脱水→血压下降→昏迷、死亡;呕吐、不进食→血钾下降,纠正酸中毒,血钾下降加重;酮体剌激消化道→腹痛→误诊急腹症

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临床类型。

多见于老年人,约2/3患者于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症状。

常见诱因有:

感染、脑血管意外、严重肾疾患,以及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药物,或因口渴而大量饮用含糖饮料而诱发。

起病时常先有多尿、多饮,但多食不明显,失水随病程进展逐渐加重,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最后陷入昏迷。

1.血糖常大于33.3mmoL/L2.血钠大于155mmoL/L3.血渗透压大于350mOsm/L4.无或有轻度酮症

OGTT:

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诊断标准时,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WHO推荐成人口服75g葡萄糖。

方法:

OGTT应在清晨进行,禁食至少10小时。

试验前3天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量不可少于150克。

试验日晨空腹取血后将葡萄糖溶于250-300毫升水中,于5分钟内饮完,服后30、60、120、和180分钟静脉取血测血浆葡萄糖值。

糖尿病饮食治疗:

1。

合理控制总热能,热能摄入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2。

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

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减少单糖及双糖的食物;限制脂肪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增加维生素、矿物质摄入3。

提倡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

脑出血:

即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临床上又称为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

约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

病因: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为脑出血最常见原因;颅内动脉瘤;脑动脉畸形;其它:

脑动脉炎、血液病、抗凝及溶栓治疗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进入蛛网膜下腔,又称自发性SAH。

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为外伤性(继发性)SAH。

临床表现: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出血量、积血部位、脑脊液循环受损程度等。

起病形式:

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等情况下急骤发病。

主要症状:

突发剧烈头痛,持续不能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多伴有恶心、呕吐;可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及烦躁、谵妄等精神症状,少数出现癫痫发作。

主要体征:

脑膜刺激征明显,眼底可见玻璃膜下出血,少数可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征象,如轻偏瘫、失语、动眼神经麻痹等。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1)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发育异常、外伤等。

2)血液流变学异常及血液成分的改变:

血液粘滞度增高,如高脂血症、高糖血症、高蛋白血症等;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应用抗凝剂、DIC等3)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低血压以及心功能障碍等4)其他如颈椎病、肿瘤等压迫邻近的大血管,影响供血,颅外形成的各种栓子引起脑血栓。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年龄:

>55~75岁、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眼底动脉硬化、糖尿病、血液学因素、无症状性颈动脉杂音、吸烟饮酒、饮食因素、超重、口服避孕药

TIA:

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

一般在5分钟内达高峰,一次发作常持续5~20分钟,最长不超过24小时,但可反复发作。

脑梗死或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在脑血管病中最常见,占60%~90%。

脑梗死临床可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梗死

脑血栓形成:

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指脑动脉的主干或皮层支因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种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导致血管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并进而发生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GCS昏迷评分是通过对开眼(觉醒水平)、语言反应(意识内容)和运动反应(病损平面)3项进行检查。

应用:

GCS8分以下为昏迷,3分通常为极度昏迷

脑栓塞:

是由各种栓子(血流中异常的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流循环进入脑动脉,引起血流中断而出现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

栓塞性脑梗死约占脑梗死的15%。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眼外肌最先受累,表现为眼睑下垂、斜视和复视双侧常不对称,瞳孔括约肌一般不受累。

病情缓慢进行性发展逐渐累及其他脑神经支配的肌群面肌受累时皱纹减少,表情动作无力;咀嚼肌和咽喉肌受累时出现吞咽困难、进食时间延长、饮水呛咳、构音不清。

颈肌及四肢近端肌群亦常受累,表现为屈颈抬头无力、四肢乏力。

本病的特点是症状的波动性,早晨轻,下午或晚上加重,肌肉无力在活动后加重,经短时休息后可减轻。

整个病程也有波动,即疾病早期可自发缓解和复发,晚期肌无力比较严重,虽经休息也不能完全缓解。

危象处理:

(1)肌无力危象为最常见的危象,由抗胆碱脂酶药物不足所致。

滕喜龙实验有助于诊断,如果注射后症状减轻,则应增加抗胆碱脂酶药物剂量。

(2)胆碱能危象由抗胆碱脂酶药物过量所致病人肌无力加重同时有肌束震颤和毒蕈碱样反应。

如果静脉注射滕喜龙症状加重则立即停用抗胆碱药物,等药物排出后重新调整剂量,或改用糖皮质激素。

(3)反拗危象由于病人对抗胆碱脂酶药物不敏感所致,滕喜龙试验无反应。

此时应停用抗胆碱脂酶药物而用输液维持,经过一段时间后若对抗胆碱脂酶药物敏感可重新调整剂量,也可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它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传染病。

HIV特异性的侵犯并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

传播途径:

⑴性接触传播:

⑵注射和血源途径:

⑶母婴传播:

通过胎盘、分娩过程及产后分泌物、哺乳⑷其它:

移植入感染者器官、被污染针头刺伤或破损伤口被污染等。

霍乱流行特征:

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

我国以夏、秋季为流行季节,高峰期在7~8月间。

霍乱有沿江、海分布的地理特点

临床表现:

潜伏期1~3日(数小时~7日)。

多为突然起病,

(一)泻吐期多数病例先泻后吐。

腹泻多为无痛性(0139除外),无里急后重;黄色水样便或米泔水样水便,有肠出血者呈洗肉水样血便,无粪臭。

大便量多、次频,每日可达10余次,甚至失禁。

呕吐呈喷射状,少有恶心。

一般无发热。

吐出物水样、米泔水样等。

本期持续数小时或1~2日。

(二)脱水虚脱期频繁的泻吐使病人迅速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重者循环衰竭。

长短取决于是否及时正确的治疗。

一般为数小时至2~3日。

(三)恢复及反应期脱水纠正后,症状逐渐消失,体温、脉搏、血压恢复正常。

少数病人可有反应性低热,可能系循环改善后肠毒素吸收增加所致。

治疗:

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及时足量的补液,纠正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使心功能改善。

(一)补液:

静脉补液:

重度脱水,不能口服的中度脱水病人及极少数轻度脱水病人。

补液原则:

早期、迅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

(二)抗菌药物及抑制肠粘膜分泌药,抗菌药物能减少腹泻量,并可缩短泻吐期及排菌期,但不能替代补液措施。

(三)并发症的治疗:

重症病人补足液后,血压仍低:

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血管活性药物。

急性肺水肿及心力衰竭:

应停输液,利尿剂及强心剂。

严重低钾血症:

滴注氯化钾。

护理:

⒈病情监测⒉液体治疗的护理⒊饮食护理⒋加强生活护理等

伤寒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3~21天,一般为10~14天。

潜伏期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

(一)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为4周,分为4期:

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

1初期(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多以发热起病,常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和咳嗽等,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在5~7天内高达39~40℃,亦有在2~3天内达到高峰。

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

本期末常已能触及肿大的脾脏与肝脏

2极期(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

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较多在本期出现。

(1)高热稽留热,少数呈驰张热或不规则热型,持续10~14天,高峰可达39℃~40℃,亦有超过40℃者。

(2)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以腹泻为主,右下腹可有轻痛。

(3)神经系统症状伤寒面容(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出现病理反射等(4)常有相对缓脉或有重脉,并发心肌炎,则相对缓脉不明显。

(5)肝脾肿大(6)玫瑰疹病程6~13天,多分布于胸腹部,偶见于背部或四肢,后期可见水晶型汗疹(白痱)。

3.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出现波动、下降,症状逐渐减轻。

肿大的脾脏回缩,压痛减退。

本期仍有可能出现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4.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常在1个月左右完全康复。

体弱、原有慢性疾患,或出现并发症者,病程往往较长。

护理:

⑴隔离与休息 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症状消失后,每隔5~7d送检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

发热期应卧床,退热后2~3d可在床上稍坐,退热后1周左右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2)饮食 应给予热量高、营养充分、易消化的饮食。

忌吃坚硬、多渣食物,以免诱发肠出血和肠穿孔。

退热后2周左右,才恢复正常饮食。

(3).有明显毒血症者,在足量有效抗菌治疗下,可加用皮质激素。

显著鼓肠或腹泻的患者,宜慎用,以免发生肠出血及肠穿孔.

(4)高热 宜用物理降温,不应滥用退热药,以免虚脱。

(5)便秘 用开塞露入肛或生理盐水低压灌肠,禁用泻剂。

乙型肝炎

1)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HBsAg阳性见于HBV感染者。

HBV感染后3周血中首先出现HBsAg。

抗-HBS阳性主要见于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或过去感染HBV并产生免疫力免疫力的恢复者。

2)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HBeAg一般只出现在HBsAg阳性的血清中。

HBsAg阳性提示HBV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抗-HBe在HBeAg消失后出现,抗-HBe阳性临床上有两种可能:

一HBV复制减少或停止,二是HBV前C区基因发生变异,此时HBV仍然复制活跃,有较强的传染性,甚至病情加重。

3)核心抗原(HBcAg)与其抗体(抗-HBc)HBcAg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检测到有HBcAg表明HBV有复制。

IgM型抗-HBc存在于急性期或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期。

IgG型抗-HBc是过去感染的标志,可保持多年。

新生儿应在出生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若联合使用高滴度抗-HBV-IgG(HBIG)可提高高保护率。

脑疝:

任何颅内占位病变引起局部颅内压增高时,均可推压脑组织由高压区向阻力最小的区域移位,其中某一部分被挤入颅内生理空间或裂隙,压迫脑干,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临床表现:

1、小脑幕切迹疝:

进行性意识障碍;同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如脑疝不能及时解除,病人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去大脑强直,血压骤降,脉搏快弱,呼吸浅而不规则,呼吸心跳相继停止而死亡。

2、枕骨大孔疝:

常只有颅内压增高表现:

头痛剧烈(以枕后、前额为甚)频繁呕吐及颈项强直或强迫头位。

小脑扁桃体被推压至枕骨大孔以下并嵌入椎管时,象瓶塞一样嵌塞在枕骨大孔和延脑背侧之间,病人不仅血压骤升、脉搏迟缓而有力,且呼吸由深慢至浅快,随之出现不规则乃至停止。

而病人意识障碍表现较晚,直至严重缺氧时始出现昏迷,个别病人甚至在呼吸骤停前数分钟仍呼之能应。

1.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2.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感染。

3.OGTT2小时血糖为≥7.8mmol/L但<11.1mmol/L,称为IGT.

4.作OGTT时,给成人口服75g无水葡萄糖,儿童口服葡萄糖量为1.75g/kg,总量不超过75g。

5.甲状腺危象时首选的抗甲状腺药物是PTU。

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方法有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

7.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能反映8-12周血糖的水平。

8.库欣综合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糖皮质激素所致。

1.HIV对下列因素不敏感的是(紫外线)

2.有关艾滋病,以下那项是错误的(是一种先天获得性免疫缺陷)

3.HIV不能感染哪一种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

4.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空气)

5.齐多夫定(_AZT)治疗中,应严密观察它的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

6.伤寒最显著的病变部位在(回肠末端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

7.伤寒的第二菌血症期在临床上表现为(极期)

8.伤寒患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起病后第2-4周)

9.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持续高热、脾脏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血白细胞数减少)

10.伤寒最可靠的确诊依据是(血培养阳性)

  11.有一伤寒病人,治疗后一般情况好转,体温正常已8天,又出现体温升高.你认为此景提示病人可能是(复发)

12.霍乱腹泻引起的失水属于:

(.等渗性失水)

13.霍乱的传播途径是:

(水源与食物)

14.霍乱关键的治疗措施为(补液)

15.哪一项HBV血清标志物反映乙肝传染性强:

(.HBeAg(十))

16.淤胆型肝炎的黄疸属于:

(肝内梗阻性黄疸)

  17.乙肝病毒复制的表现为:

(HBVDNA(十))

 18.具保护作用的乙肝病毒抗体是(抗-HBs)

 19.以下那一项不是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暴发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大量腹水

20.以下哪项不是慢性肝炎炎症重度活动的指标:

(.明显的肝病面容、肝掌和蜘蛛痣)

21.以下哪项不是慢性肝炎肝功能重度损伤的指标:

(凝血酶原活动度(%)71~79)

1.下面哪类药物不属于口服降糖药物。

(硫脲类)

 2.下面哪一项不是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的特点?

妊娠期不宜作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必须手术者应在妊娠第4-6个月进行)

 3.IFG是指:

空腹血糖≥6.1mmol/L且<7.0mmol/L)

1、格林—巴利综合征时呼吸麻痹是由于:

肋间肌+膈肌麻痹)

2、关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脑脊液检查结果,下列那项是正确的:

脑脊液蛋白含量明显增高)

3、周围神经疾病的病理改变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多发性神经病

4、上升性脊髓炎危及生命的是:

呼吸肌瘫痪)

 5、急性脊髓炎的治疗不包括:

手术治疗)

 6、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

阵发性眩晕

 7、患脑出血6小时急诊患者的血压190/90mmHg,左侧肢体完全性偏瘫,首选的治疗是:

脱水剂)

8、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卧床休息:

4-6周 )

9、脑出血致命的需积极抢救的并发症:

脑疝)

10、TIA患者不用下列哪种治疗方法:

溶栓治疗)

11、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治疗主要是为了:

减少半影区)

12、脑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并发症不包括:

低血压)

13、某患者,50岁,女性,因轻微头痛于上午十时至门诊,予以颅痛定口服后返家,下午五时突起头痛、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昏迷、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中枢性高热,最可能的原因是脑干出血)

14、不属于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是:

交叉性瘫痪)

15、有关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溶栓治疗错误的是:

进展性卒中可延长到72小时)

16、对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干预治疗错误的是:

防治再出血的关键是调整血脂)

17、关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以下哪一项不正确:

有吞咽障碍的患者仅能静脉营养,不能鼻饲饮食)

18、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急起口齿不清,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三天,目前最合适的检查为:

CT)

19、老年女性,负重时突起右侧肢体无力,继而深昏迷,呼之不应,瞳孔左侧大于右侧,BP170/90mmHg,目前最主要的处理为:

降颅压)

20、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均匀血性脑脊液)

21、脑栓塞最多见的栓子来源于:

心脏栓子)

22、青年男性、劳动中突然出现头痛、呕吐并四肢抽搐一次、颈强直、克、布氏征(+),临床可以诊断为:

蛛网膜下腔出血)

23、诊断脑出血最迅速可靠的检查是:

CT)

24、脑血管病中发病最快的是:

脑栓塞)

25、关于TIA下列哪项不正确:

常无法完全恢复)

2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脱水药:

抗生素)

27、对于重症肌无力危象,下列哪条符合:

.呼吸肌无力,呼吸困难)

28、对于重症肌无力危象,其抢救的关键是:

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人工呼吸)

29、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症状加重,呼吸困难,瞳孔缩小,唾液增多,腹痛,并可见肌束颤动,可能是:

胆碱能危象)

30、重症肌无力主要为受累肌肉呈病态疲劳,临床特征为:

症状波动性,晨轻暮重)

31、对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鉴别,可用:

滕喜龙试验)

32、重症肌无力治疗不包括: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33、癫痫持续状态处理,哪项不对:

只预防外伤,其他不予处理 )

34、单纯部分性发作与复杂部分性发作最主要的鉴别要点是:

有无意识障碍)

35、癫痫其本质特征是:

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

36、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最主要的鉴别要点是:

异常放电的起始部位不同)

一、名词解释

1、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2、Dane颗粒即完整HBV颗粒。

分为包膜和核心两部分,包膜内含HBgAG,核心部分含环状双链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和e抗原。

3TIA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脑缺血,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一过性局灶性功能障碍,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持续5-30分钟后完全恢复。

最长不超过24小时,但可反复发作。

二、单选题(每题5分,共25分,4个备选答案任选1个)

1、下列哪组血清学检查结果提示乙型肝炎有较大的传染性.HBs阳性,HBeAg阳

2、O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