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指导必修下第10单元第25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2850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指导必修下第10单元第25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复习指导必修下第10单元第25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复习指导必修下第10单元第25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复习指导必修下第10单元第25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复习指导必修下第10单元第25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指导必修下第10单元第25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含答案.docx

《复习指导必修下第10单元第25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指导必修下第10单元第25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习指导必修下第10单元第25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含答案.docx

复习指导必修下第10单元第25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含答案

第25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程标准

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1)经济根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文化基础:

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深厚。

(3)阶级支持:

新兴贵族、资产阶级的扶持。

(4)中坚力量:

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聚集。

(5)社会心理:

对宗教信仰的反思与怀疑。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原因

(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允许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建立在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基础之上。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

2.思想核心--人文主义

(1)强调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时间

国家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思想(艺术)特点

14世纪

意大利

“文学

三杰”

但丁

《神曲》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彼特拉克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谈》

15世纪

意大利

“美术

三杰”

达·芬奇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突破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米开朗琪罗

《大卫》

拉斐尔

《雅典学派》

《西斯廷圣母》

15世纪

后期

英国

文学家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李尔王》等

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4.实质:

一场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实质上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变化。

5.影响: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文艺复兴是否反对宗教信仰?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只是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

用“三个一”记忆文艺复兴

二、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

(2)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

(3)天主教会的腐化、贪婪以及对德意志的长期盘剥。

(4)罗马教廷派人到德国出售赎罪券。

2.兴起

(1)序幕:

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

(2)主张:

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马丁·路德的主张体现了怎样的人文主义精神?

(1)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每个基督徒都可以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2)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扩展:

瑞士的加尔文教和英国的国教。

4.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3)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信称义”与“因行称义”

【图解史实】 欧洲的宗教改革

 近代科学的兴起

1.背景: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推动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2.表现

(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

(2)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

(3)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巨大进步。

牛顿力学体系的科学意义

(1)牛顿的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作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2)适用于整个太阳系、一切天体运动以及宇宙中的所有物体。

(3)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同时也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

(4)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

经典力学

3.意义

(1)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启蒙运动

1.背景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2.性质:

新兴资产阶级开展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法国的原因

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法国,而不是资本主义更加发达的英国,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在思想上的反映,是法国社会矛盾特别尖锐的产物。

3.过程:

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进入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4.核心:

“理性”,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5.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国别

代表人物

各自主张

基本主张

法国

伏尔泰

建立君主立宪制

(1)人的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2)相信社会将趋于完美

(3)提出未来社会的一些基本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卢梭

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制

英国

亚当·斯密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德国

康德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6.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理性主义”的内涵

近代欧洲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

(1)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启蒙运动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考点一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

考向1|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精神

材料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解读:

找关键

“侧重于知识分子”“欧洲人民”“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

抓核心

人文主义的发展

得结论

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运动的群众基础更广泛,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

问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

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提示:

诉求: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关系: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

考向2|马丁·路德发展了人文主义

材料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解读:

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在得救方式方面的主张。

注意材料的出处是解读的落脚点。

“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说明了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从根本上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问题:

有人认为马丁·路德的主张树立了“上帝”的权威,因此马丁·路德的学说与人文主义没有联系。

对此你有何理解?

提示:

马丁·路德的学说强调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每一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虔诚信仰使自己摆脱“罪恶”,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它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1.相同点

背景

都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目标

两者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

性质

两者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运动,都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结果

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

范围

都波及西欧的广大地区

2.不同点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形式

借复兴古典文化之名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

披着宗教外衣反封建

范围

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

从德意志开始,是一场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作用

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新教思想还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考点二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考向1|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①,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②。

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③,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摘编自马龙闪、王维《世界历史:

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解读:

找关键

获信息

体现了文艺复兴强调人性

反映出文艺复兴仍未摆脱神学的束缚

反映出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科学、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问题:

根据材料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提示:

差异:

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束缚;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科学。

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

考向2|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材料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

①……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②……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解读:

找关键

获信息

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反对宗教神权统治,主张宗教信仰的自由,追求思想自由

启蒙思想家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把矛头指向封建专制统治,以求得人自身的解放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是如何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的?

提示:

人的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准;反对宗教神权统治,主张宗教信仰自由;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提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天赋人权、权力制衡等。

一、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1.继承:

体现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上;继承了人文主义精神,要求从教会束缚中解放个性;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2.发展

批判

对象

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重点放在封建君主专制上

涉及

领域

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政治、科学、史学等领域的各个方面

批判

形式

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思想

特点

启蒙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为未来的“理性社会”设计了一幅蓝图,为了解放全人类宣传理性真理

二、启蒙运动的主要特点及对中国的影响

1.特点

(1)批判对象:

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2)批判方式:

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诉诸理性,启蒙思想家宣传理性,对封建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是科学进步与资产阶级强大的反映。

(3)批判领域:

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即使是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的目的也是为了反对专制、教权和迷信。

(4)历史作用:

主要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做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2.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鼓吹变法图强。

(2)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采用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猛烈的冲击,极大地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

【真题展示】

(2020·山东高考·11)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

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  )

A.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

B.社会的改造问题

C.科学价值与作用

D.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命题人揭秘】

提炼关键:

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启蒙运动”“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

联系知识:

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伟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明确答案:

这里的邪恶指的是专制、迷信等,而人类环境的改造指的是对社会的改造,B项正确。

【阅卷人点评】

[失分1]不能准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题干中并未指出宗教改革的缺陷,排除A项。

[失分2]理解材料有偏差。

题干主旨强调的是人类改造社会的能力,即人本身的主动性,而非科学的价值和作用,排除C项;D项中的环境指的是客观的自然环境,非人造所成,排除。

1.(2020·全国卷Ⅰ·33)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

蒙田的教育主张(  )

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

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

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A 解析:

材料蒙田的教育主张“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体现了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故选A项;蒙田的教育主张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没有体现其政治诉求以及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启蒙运动开始于17世纪,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C项;蒙田的教育主张体现出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没有反映出对宗教观念的否定,排除D项。

2.(2020·全国卷Ⅱ·33)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

这一主张(  )

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B.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

C.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A 解析:

由材料“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可知,15世纪中叶的教育重视个体身体素质和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推动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故选A项;启蒙运动的时间为17、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教育培育人才的目的,并不是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排除C项;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神学思想,排除D项。

3.(2019·全国卷Ⅱ·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

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D 解析:

由材料“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知,在启蒙思想家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更注重追求社会平等,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国大革命的开创性,美国已经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根除了”表述过于绝对,且法国大革命后多次出现封建王朝的复辟,排除C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