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气体专题 提高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276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9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气体专题 提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理想气体专题 提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理想气体专题 提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理想气体专题 提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理想气体专题 提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想气体专题 提高练习.docx

《理想气体专题 提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气体专题 提高练习.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想气体专题 提高练习.docx

理想气体专题提高练习

理想气体专题提高练习

难度(★★★★)

第Ⅰ部分选择题

一、多选题

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bc、cd、da四个过程。

其中bc的延长线通过原点,cd垂直于ab且与水平轴平行,da和bc平行。

则气体在( )。

A.ab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加B.da过程中体积保持不变

C.cd过程中内能保持不变D.bc过程中内能不断减少

【答案】AD

【解析】从P-T图象知道ab过程中,温度不变,压强减小,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T=C,所以体积不断增加,故A正确。

根据PV/T=C可知可知,因d点与O点连线的斜率大于a点与O点连线的斜率,可知d点对应的体积小于a点的体积,选项B错误;cd过程中,压强不变,温度降低,则内能减小,选项C错误;气体在bc过程中,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D正确。

故选AD。

点睛: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物理量变化时的关系.知道P-T图象中某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物理意义.知道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2.如图所示,用容器为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中原来气体压强为,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

A.抽3次就可以将容器中气体抽完

B.抽一次后容器内压强为

C.抽一次后容器内压强为

D.抽3次后容器内压强为

【答案】CD

【解析】B、C、容器内气体压强为p0,则气体初始状态参量为p0和V0,由第一次抽气过程对全部的理想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故C正确、B错误。

A、D、同理第二次抽气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第三次抽气过程,解得,可知抽几次气体后容器中还剩的气体体积是V0,故A错误,D正确。

故选CD。

【点睛】本题是变质量问题,对于变质量问题,巧妙选择研究对象,把变质量问题转化为质量不变问题,应用玻意耳定律可以解题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悬浮在液体中足够小的微粒,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使微粒的运动无规则

B.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能估算出气体分子的直径

C.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打越费劲,说明此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D.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答案】BCD

【解析】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足够小,表面积小,同一时刻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数少,撞击的冲力不平衡,使微粒做运动无规则,这就是布朗运动,故A正确。

B、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的分子所占据的空间大小,由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所以不能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则B错误。

C、给自行车打气时,要克服活塞上下的压强差带来的压力来压活塞,则C错误。

D、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撞击碳悬浮微粒,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的导致的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CD。

【点睛】本题考查了布朗运动、分子力、理想气体的压强,分子动理论等,都是一些热学中的重点内容;要注意在生活中的应用解释常见问题.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该过程每个状态视为平衡态,各状态参数如图,已知a状态的体积为2.0×10-3m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状态气体体积Va=Vb>Vc=Vd

B.从b→c过程中,气体吸热

C.c→d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D.d→a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200J

【答案】BD

【解析】根据PV/T=C可知,,可知过原点的直线为等容线,且斜率越大的等容线对应的气体的体积越小,由图像可知:

Va=Vb

,即,解得Vc=Vd=4×10-3m³,外界对气体做功,选项D正确;故选BD.

点睛:

此题关键是搞清图像的物理意义,P-T图像的斜率的倒数反映气体的体积;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知道等压状态下气体做功的表达式:

.

二、单选题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它发生如图所示的状态变化时,哪一个状态变化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对外界做功()

A.由A至B状态变化过程

B.由B至C状态变化过程

C.由D至A状态变化过程

D.由C至D状态变化过程

【答案】C

【解析】由A到B过程气体发生等容变化,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不做功,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故A错误;由B到C过程发生等温变化,温度不变而体积减小,气体内能不变,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放出热量,气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故B错误;由C到D过程发生等容变化,体积不变而温度降低,外界对气体不做功,气体内能减少,气体放出热量,内能的减少量等于气体放出的热量,故D错误;由D到A过程发生等温变化,气体温度不变而体积增大,气体内能不变,气体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要从外界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做的功,故C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判断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与气体对外做功的关系,分析清楚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6.在两端开口的弯管内用两段水柱封闭了一段空气柱,A、B、C、D四个液面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现将左侧试管底部的阀门K打开,释放掉少量水后立刻关闭阀门,A、B、D液面相对各自原来的位置下降的长度、和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释放掉少量水后立刻关闭阀门,空气柱长度增大,压强减小,C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A液面下降,AB之间液面高度差减小,A相对于底面压强最大,所以A下降的最大,其次是B,上升最小的是C液面,与D液面下降的高度相同,故,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液体和气体压强的变化,关键是分析出液面的变化,本题难度较大,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

7.下图为A、B两部分理想气体的V﹣t图象,已知该两部分气体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t=273℃时,A气体的体积比B的大0.2m3

B.当tA=tB时,VA:

VB=3:

1

C.当tA=tB时,A气体的分子密集程度大于B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

D.A、B两部分气体都做等压变化,它们的压强之比pA:

pB=1:

3

【答案】B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V-t图象可知,;,当t=273℃时,即t=273+273K=546K,代入上式可得气体的体积A比B大0.4m3,A错误;当tA=tB时,,B正确;当tA=tB时,VA:

VB=3:

1,又两部分气体是质量相同的,因此B气体的密度比A大,C错误;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有:

,代入数据解得pA:

pB=1:

3,D正确;故选BD。

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抓住A、B气体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气体,然后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式求解,要注意区分是等压变化,等容变化还是等温变化.特别注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力温度T用的是K做单位,而不是摄氏度。

8.圆柱形气缸固定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用硬杆连接的两个活塞在气缸的左右两侧分别封闭了两部分气体A、B,活塞可自由移动.两侧的横截面积SA<SB,两活塞间的C部分可通过阀门K实现与外界的连通或断开.开始时两边气体温度相同,活塞处于平衡状态.现使两边气体缓慢升高相同的温度,重新平衡后两边气体压强的增量分别为△pA和△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C部分是真空,则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活塞始终不动

B.若C部分是真空,则最终平衡时△pA=△pB

C.若C部分与外界大气连通,则活塞向右移

D.若C部分与外界大气连通,则最终平衡时△pA>△pB

【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

若C部分是真空,活塞A、B及细杆这个整体的平衡条件为:

pASA-pBSB=0,则:

,假设活塞不动,则:

两部分的气体都做等容变化,由于,所以若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变化是相同的,则始终满足:

,.故A正确,B错误;若C部分与外界大气连通,则:

p0SA-pASA+pBSB-p0SB=0,

则:

PBSB-PASA=P0(SB-SA)>0;现使两边气体缓慢升高相同的温度,假设活塞不动,则:

两部分的气体都做等容变化,由于,所以若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变化是相同的,则:

△PBSB-△PASA>0,所以活塞将向左运动.故C错误;由C的分析可知,若C部分与外界大气连通,则:

PBSB-PASA=P0(SB-SA)>0,使两边气体缓慢升高相同的温度,重新平衡后一定满足:

△PBSB-△PASA=0,由于SB>SA,所以:

△pA>△pB.故D正确.故选AD。

考点:

气体的状态变化方程

【名师点睛】利用气态方程解题时要明确气体的状态,根据活塞处于平衡状态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学知识求压强,并求出各个状态的温度、体积然后列气体状态方程即可。

9.一只两用活塞气筒的原理如图所示(打气时如图甲所示,抽气时如图乙所示),其筒内体积为V0,现将它与另一只容积为V的容器相连接,开始时气筒和容器内的空气压强为p0,已知气筒和容器导热性良好,当分别作为打气筒和抽气筒使用时,活塞工作n次后,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  )

A.np0,p0                                                      B.p0,p0

C.(1+)np0,(1+)np0D.(1+)p0,()np0

【答案】D

【解析】打气时,活塞每推动一次,把体积为V0压强为p0的气体推入容器内,若活塞工作n次,就是把压强为p0体积为nV0的气体压入容器内,容器内原来有压强为p0体积为V的气体,现在全部充入容器中,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0(V+nV0)=p′V

所以p′=

抽气时,每拉动一次,把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从V膨胀为V+V0,而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就要减小,活塞推动时将抽气筒中的V0气体排除,而再次拉动活塞时,将容器中剩余的气体从V又膨胀到V+V0容器内的压强继续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第一次抽气:

第二次抽气:

第三次抽气:

第n次抽气完毕后,气体压强为

故选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抽气和打气认真分析,对每次气体的体积压强分析,本题考查了玻意耳定律的应用,难度适中,平时要多加强练习.

 

第Ⅱ部分综合题

三、综合题

10.如图,A为竖直放置的导热气缸,其质量M=50kg、高度L=12cm,B气缸内的导热活塞,其质量m=10kg;B与水平地面间连有劲度系数k=100N/cm的轻弹簧,A与B的横截面积均为S=100cm2。

初始状态下,气缸A内封闭着常温常压下的气体,A、B和弹簧均静止,B与气缸底端相平。

设活塞与气缸间紧密接触且无摩擦,活塞厚度不计,外界大气压强p0=1×105Pa。

重力加速度g=10m/s2。

(i)求初始状态下气缸内气体的压强;

(ii)用力缓慢向下压气缸A(A的底端始终未接触地面),使活塞B下降lcm,求此时B到气缸顶端的距离。

【答案】(i)1.5×105Pa(ii)11.25cm

【解析】(i)初态,A受重力、大气向下压力P0S和内部气体向上压力P1S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由力的平衡条件有:

Mg+p0S=p1S

代入数据解得:

p1=1.5×105Pa

(ii)缓慢压缩气缸的过程中,气缸内气体温度不变

未施加压力前,弹簧弹力为:

F1=(M+m)g

施加压力后,B下降1cm,即弹簧再缩短x=1cm

弹簧弹力变为:

F2=F1+kx

代入数据得:

F1=600N,F2=700N

设此时A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