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23892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ocx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ocx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掌握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举措。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教学难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课时】10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设计】本章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中的经济纲领,也是基本路线中“一个中心”的主体内容,分别涉及体制选择、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发展路径四个方面。

其中,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学生较为熟悉、教学着重于理顺理论内容和强调相关重点;第三节社会关注度大、第四节涉及发展路径的转换也是十七大报告的新亮点,应是授课时间分配的分配重心。

【教学过程】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我们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和配置人、财、物等等这些资源,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当时的主客观条件:

1、客观条件: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2、主观条件: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才实行市场经济。

应该肯定,这种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曾取得过明显的成就。

但是,计划经济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比较单一,闭关自守,脱离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从而在后来的发展中走进了僵化、教条的死胡同,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对这种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计划经济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一共有三次历史性的突破,由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观念,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由于理论和经验的限制,传统的观念一直都认定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商品、市场都是同社会主义水火不相容的。

哪里有市场经济,哪里就会滋生资本主义。

邓小平认为,传统的观念和限制商品经济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1979年11月,邓小平就强调: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

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0年8月,邓小平会见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时说:

“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

有些东西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

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

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阶级性。

”这段话反映了邓小平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开阔视野和胸襟。

这种大胆吸收和借鉴当然也包括对市场经济的利用。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12月,邓小平在筹备十三大时同中央几位负责人的谈话中又说: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

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

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

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在1987年十三大上,正式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具体的运行模式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后来又改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从十三大到十五大,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对计划和社会主义关系、市场和资本主义关系做了一个清楚、明白,透彻、精辟的总回答: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2年十六大提出了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体系,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和方法,不是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不是区分“资”和“社”的标志;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既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能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一般特征

既然市场经济不具有制度属性,它的运行体现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现代经济的共性,那么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就具有共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即企业行为的自主化;经济关系的市场化;宏观调控的间接化;经济运行的法制化等。

如果说市场经济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那么,社会主义制度则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2、制度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为特殊的方面,其它的个性特征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第二,在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收入悬殊,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优势互补的作用,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同时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二者对立起来。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依据是: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这是由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决定的。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因为判断一种所有制形式是否优越,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而要看它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党的十五大突破了传统观念,明确指出: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中,各种所有制经济所处的地位和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公有制经济要占据主体地位: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且既有量的优势,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与量的统一。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和收益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因此,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性质的所有制也可以采取同一种实现形式。

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其实现形式并不是惟一的、凝固不变的。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出现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如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承包制和租赁制等等。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当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发展个体经济有利于发展生产、繁荣市场、方便群众生活、扩大就业、增加国家积累等。

发展私营经济利国利民,它扩大了就业门路,减轻了国家负担,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它活跃了市场流通,方便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它集聚了闲散资金,增加了国家积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倡导和传播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意识,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国有经济改革提供了示范作用。

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筹集资金和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增加就业、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决不是权宜之计,要更加解放思想,大胆实践。

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应支持和鼓励其发展,并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实习活动设计:

【活动形式】

社会调查——深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良好的区域开展实习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掌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涉及的理论知识点】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方法和步骤】

(1)教师根据就近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与该地取得联系,争取该地的大力支持。

并向学生介绍该地的有关情况及活动须知。

(2)将学生分成四组布置实习任务:

数据采集组、生产实践组、访谈组、理论分析组。

(3)教师现场指导学生设计实习方案,组织学生有序开展实习活动。

(4)学生分头完成实习任务。

(5)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实习情况。

(6)教师点评总结,并布置学生撰写实习报告。

【考核与评价】

对学生的考核标准:

是否积极地参加活动;实习报告撰写情况。

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对实习活动的组织情况;对学生实习报告的评阅情况。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

正如马克思所说: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我国目前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是与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的。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对过去平均主义分配政策的否定,是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给予非公有制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必然相应实行非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

即使在公有制范围内,由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个人投资比重的增加,个人收入中除按劳分配以外,按生产要素分配已经成为事实。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就其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主要是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主要包括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有者所取得的利润等。

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多种分配方式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

按劳分配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说决定于市场效益;而市场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

我们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必须以新的视角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逐步形成合理的分配结构和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鼓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一个难题。

效率,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人们获得的劳动成果与所耗费劳动量的比率;公平,是指在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或权利分配的合理化。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认为二者不可兼得,强调经济效率会因此损害社会公平;而强调社会公平会因此损害经济效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都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紧密联系,因而为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奠定了基础。

我们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

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等新税种。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保障内容来说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其中最主要的是失业保险;就保障方式来说是多层次的,一是社会保障的对象,从过去只涉及城镇的职工,扩展到包括城乡劳动者、各种经济成分的职工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二是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多元化,过去社会保障资金主要由国家负担,而现在则要由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共同负担。

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什么要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因为:

1、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2006年我国GDP上升至第四位,经济体制实现了重大转变,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已成为第三贸易大国。

这些成就和变化,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和重要的体制性基础,使我国有条件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

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3、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十七大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支撑发展是我国科技进步的根本任务。

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型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引领未来是科技工作的神圣使命。

我们要扎实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

首先要明确总体目标。

这就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推进自主创新。

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三,推进自主创新与科技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十七大报告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

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经济发展方式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即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何处?

第一,新型工业化道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

我们既不必也不该亦步亦趋地沿着传统工业化的老路走下去,先搞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然后搞信息化,而是应该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第二,新型工业化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传统的工业化是以高投入、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发展和实现了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决反对“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第三,新型工业化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我们要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处理好各种关系。

既要充分利用工业化提升劳动生产率,又要着眼于扩大就业,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

第四,新型工业化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发展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工业化与能源、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三个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三个转变”。

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农村都得到了发展,但是出现了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严重问题。

农村的生产条件与生活条件仍然非常落后,与蓬勃发展的城市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之后,今后10到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历史性任务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

可以概括为: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二十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五、统筹区域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

我国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特征明显的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都获得了很大发展。

但是,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距,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因此,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制定正确的区域经济政策,使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就成为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边疆稳定的重大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