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183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DOC.docx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DOC.docx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DOC

第二编经典精神分析学派

7.潜意识

(1)无意识是人格最深层部分。

它是不曾在意识中出现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但已受压抑心理活动。

但被压抑欲望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潜意识中仍然活动着,以求满足。

潜意识是心理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内驱力,它支配着人行动。

特点:

无矛盾性;无时间性;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成分;非现实性;能量大,活跃,易变换

(2)主要成分是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各种欲望和感情。

(3)来源:

梦、口误、笔误、记忆错误、压抑遗忘、祖先经验等

8.结构模型

后期,弗洛依德对自己人格理论提出较大修改,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说。

(1)本我(本能我)

位于人格核心且个体完全意识不到心理领域,是唯一天生成份,由先天本能和原始欲望组成;是完全无意识,其活动遵循“快乐原则”,本我中具有精神能量是“力比多”,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基本本能:

生本能和死本能。

本我特征:

不现实,与现实没有联系,它经常通过追求本能欲望来满足快乐原则;不合逻辑,可以让互不相容观念同时并存;缺乏道德观。

(2)自我(现实我)

自我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标志是:

婴儿学习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时候。

为了解决本我和现实矛盾,分化出一个新机构——自我。

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是现实生活承担者。

自我是人格决策和执行部门。

自我是在本我基础上发展而来,在自我在本我与现实之间、本我与超我之间起调节、整合作用。

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关键因素。

自我调节功能:

获得基本需要满足,以维持个体生存;调节本我原始需要,以符合环境条件;抑制不能为超我所接受冲动;调节和解决本我和超我之间冲突。

(3)超我(道德我)

是从自我分化出来道德化了自我,处于人格最高层。

代表社会价值人格部分,合并了社会价值观和标准,儿童5岁时,超我发展起来。

社会价值观和标准由父母传递给他们。

超我有两个方面:

良知和自我理想。

良心是儿童受惩罚而内化了经验,它负责对违反道德行为做惩罚(内疚);自我理想是儿童获得奖赏而内化了经验,它规定着道德标准。

超我对自我满足本我需要方式、方法起着监督和指导作用,代表着良心或道德力量,其活动遵循“道德原则”。

超我主要功能:

抑制本我不为社会要求所容各种行为,特别是性欲和攻击性;说服自我,用合乎社会规范目标代替较低现实目标;使个人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人格。

本我、自我和超我关系

三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自我在超我监督下,按现实可能情况,允许来自本我冲动有限地表现出来。

在一个健康人格当中,这三种结构作用必然是均衡、协调。

自我得应付并协调来自三方面要求,“一仆三主”。

在弗洛伊德看来,如果这三个系统保持平衡,人格就得到正常发展。

三个系统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往往产生焦虑,导致精神病和人格异常。

三个系统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往往产生焦虑,导致精神病和人格异常。

三我结构比较

本我

自我

超我

性质

生物

心理

社会

来源

遗传

经验

文化

取向

过去

现在

过去

层次

无意识

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和无意识

原则

快乐

现实

道德

理性

非理性

理性

不合逻辑

实质

主观

客观

主观

9.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主要是性本能发展,提出了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根据里比多发展将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阶段

年龄

性敏感区

主要发展任务

(潜在冲突来源)

固着后成人性格特点

口腔期

0-1

口,嘴唇,

舌头

断奶

嘴部行为:

抽烟、过度饮食;依赖他人;挖苦别人,好辩论

肛门期

1-3

肛门

上厕所训练

吝啬、固执、冷酷、破坏、脾气暴躁

性器期

3-6

生殖器

俄狄浦斯情结奥列屈拉情结

道德约束力弱,难与权威人士相处

潜伏期

6-12

无特定区域

防御机制发展

无(一般在此阶段不会发生固着)

生殖期

12以后

生殖器

成熟性亲密行为

10.自我防御机制

(一)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抵抗来自本我冲动及其所诱发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成一些无意识自动起作用心理手段。

(二)特点:

控制冲突和情感;在潜意识层面进行;各种机制互有差别;可逆性;适应性和病理性

(1)压抑:

把超我不允许欲望和动机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自己意识不到其存在,也就感觉不到焦虑和痛苦。

这是最基本防御机制。

(2)合理化:

一种自己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真实动机或理由。

􀂙酸葡萄当人得不到自己希望东西时,内心会相当失望和沮丧,有人会刻意贬低自己过去追求东西。

这就是“酸葡萄”。

􀂙甜柠檬虽然生活中发生不如意事情,但个体努力强调事情美好一面。

(3)反向作用:

为了掩藏某种欲念而采取与此欲念相反行为。

这也是被压抑冲动进入意识另一种表现形式。

如“矫枉过正”、“此地无银三百两”。

(4)移置:

指将不能接受欲望转移到其他各种各样人和物身上,从而使原始冲动伪装或隐藏起来。

如,单位上受了气,向家里人发泄。

恐怖症病人所害怕对象在正常人看来都是不值得恐怖,原因是病人在无意识中把真正害怕对象置换成不值得害怕对象。

(5)投射:

投射是个人把自己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心理特征无意识地反映在对事物解释中心理倾向。

􀂙当一种内部、本能冲动太令人焦虑时,自我可能把这种不受欢迎冲动归于某个外部对象,通常是另外一个人,用这种方法摆脱焦虑。

如“借题发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认同:

指个体潜意识地向别人模仿过程。

如自恋认同(对那些与自己有相同特点人认同)、目标定向认同(个人对某个成功者或伟人认同)、强制性认同(个人同权威者禁令保持一致,通过顺从潜在敌人要求以避免惩罚)。

(7)否认:

是指个人潜意识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

如,否认丈夫已死。

(8)退行:

指个人遇到挫折时以其年龄较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

与固着同时发生,总是退化到固着发展阶段。

退行和固着在僵化和幼稚上相似,但退行比较短暂,固着则需要较长时间地消耗心理能量

(9)升华:

将本能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目标或对象上去。

11.原型

集体潜意识主要内容是原型,原型是对某一外界刺激做出特定反应先天遗传倾向,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情境或某些抽象概念。

所有原型集合就构成了集体潜意识,原型深埋于心灵之中。

原型是情结核心。

原型作为核心,发挥着类似磁石作用,它把与它相关经验吸引到一起形成一个情结。

情结从这些附着检验中获取了充足力量之后,可以进入意识之中。

原型只有充分形成了情结核心,才可能在意识行动中得以表现。

原型数量多,具有普遍性。

荣格总结出几十种原型,最主要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和自性。

它们在人格结构中各自起着不同作用

(1)人格面具(Persona)-顺从原型

是指人与外部环境协调部分,是心灵一部分,人在不同场合可有不同行为表现,实际上是一种适应。

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公开展示一面,是精神外部形象。

人格面具作用:

是社会生活基础。

(2)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异性原型

又称男女两性意象。

前者指男性心灵中女性意向,后者指女性心灵中男性意向。

阿尼玛(人格内部形象):

阴性基质,男性精神中带有女性特质;阿尼姆斯(人格内部形象):

阳性基质,女性精神中带有男性特质。

它们是人类祖先在漫长岁月中男女相互交往和共同生活经验形成,为我们建立起一种无意识标准,影响到我们对异性选择和反应。

(3)阴影(Shadow)--同性原型

代表那些人们不愿意承认,并试图向自己和他人隐瞒品质,是人不良思想、邪恶感觉和罪恶行动根源;阴影具有强大破坏力,必须发展一个强大人格面具来对抗阴影;阴影一部分存在于个体无意识中(被压抑消极情感),一部分存在于集体无意识中(人类遗留下来恶东西)。

(4)自性(Self)——核心原型

它是集体潜意识核心,其作用是协调人格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

荣格认为这是人性所要达到最高目标。

自性象征着一个人完美、圆满和整体理想,其最终象征是曼荼罗,其代表着无意识对统一、平衡和完整追求。

12.中年危机:

人到中年,婚姻和事业已基本稳定,外界成就达到巅峰。

可荣格发现,大多数人虽然功成名就,却总免不了感到了无生趣,他把这种现象称为中年危机。

他认为人们到了中年之所以会出现危机,是因为在此前长时间内,人们把心理能量指向外在物质,而到了中年之后,物质生活已经满足,心理能量被收回,由于人们长期忽视了精神追求和内形成长,当心理能量回归内在时候,会无所依托,便出现了危机。

13.八种人格类型

(1)思维外倾型:

按照固定规律生活。

客观而冷静。

善于思考但很固执己见。

情感受压抑。

(2)思维内倾型:

特别喜欢离群索居。

由于缺乏活动判断力而不愿社交。

是极为聪颖而不顾现实实际人。

情感受压抑。

(3)情感外倾型:

对传统和权威极易动感情,十分尊重、追求与社会协调社交者。

思维受压抑。

(4)情感内倾型:

文静、多思、极为敏感。

莫名其妙孩子气。

对别人观点和感情无动于衷。

感情冷淡。

思维受压抑。

(5)直觉外倾型:

作出决策是由主观预感而不是客观事实为指导。

极易变化而富有创造性。

难于长期坚持一个观点,而能很快接受另一种观点。

对自己潜意识了解很多,感觉受压抑。

(6)直觉内倾型:

一个能产生一些新颖而“奇异”观念离奇古怪梦想家。

很少为别人理解但对此毫不在乎。

生活砝码是内部主观体验而不是以外部客观经验为依据。

(7)感觉内倾型:

生活只是受现时所发生事情指导。

爱好艺术、有被动性、沉着。

由于主要关心是所发生事情而超然于各种人类事务。

直觉受压抑。

(8)感觉外倾型:

追求欢愉、快乐,善于社交。

不断寻求新感觉体验。

也许会对美味食品、精致艺术等这类东西感兴趣。

非常实际。

直觉受压抑。

14.自卑感

自卑感补偿:

补偿——觉知自身生理缺陷后,集中力量发展功能不足器官。

超补偿——承认缺陷,发展自身其他机能以弥补有缺陷机能。

自卑感作用:

给人生存发展带来不便,成为推动个体发展动力。

自卑感普遍性,自卑感支配着人心理活动,这种自卑感和向优越努力是正常、内在,是人行为动力因素。

有了自卑感,人也就有了补偿需要(有意和无意),不断地补偿而又不断地发现新自卑,于是又向新优越努力,如此持续不断,这便是一个人发展基本动力。

自卑感和补偿是人格发展动力。

追求优越是人们寻求补偿自卑感或无能感主导动机,是所有动机背后中心动力学力量。

􀂄根源:

追求优越是天生,是人生下来就具有东西。

􀂄结果:

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

两种情结都会出现一种病态补偿现象,称之为过度补偿,是对自卑感进行补偿夸张形式。

15.理解生活风格三种途径:

(1)早期记忆:

早期记忆总是与人们目前生活风格相一致。

(2)出生顺序:

出生顺序不同导致儿童在家庭中得到社会经验不同。

(3)对梦解释:

他认为梦更主要是体现出个人对日常生活中所遇问题态度,因而梦贯穿了人生活风格。

16.阿德勒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比较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异同

相同点:

阿德勒提出自卑超越方式来源于生理方面某些缺陷,这本来是弱势一面反而成为了心理上力求得到补偿源泉。

这个观点和弗洛伊德所宣称人对不完全性发展会采取补偿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是继承了弗洛伊德观点;提出了和“阴茎妒羡”有些类似“男性钦羡”,但和弗洛伊德只认为女性羡慕男性观点不同是,他认为不论男女都有一种要求强壮有力愿望,以补偿自己不够男性化感觉。

这也有点像人在刚出生时希望自己更加强壮有力,其实也是为了摆脱自卑和无助感觉。

不同点:

阿德勒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强调意识作用

强调潜意识作用

社会性动机重要

生物性动机重要

对人类乐观

对人类悲观

梦是解决问题手段

梦是探求潜意识工具

人类至少能部分决定人格

完全是由遗传因素和自己人格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