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材永春白鹤拳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168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教材永春白鹤拳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校本教材永春白鹤拳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校本教材永春白鹤拳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校本教材永春白鹤拳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校本教材永春白鹤拳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教材永春白鹤拳教案.docx

《校本教材永春白鹤拳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教材永春白鹤拳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教材永春白鹤拳教案.docx

校本教材永春白鹤拳教案

坑仔口中学

校本教材

------永春白鹤拳------

教案

第一章永春白鹤拳理论篇(2课时)

第一节永春白鹤拳简史

教学目标:

1、了解白鹤拳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习武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优良武德和爱国主义品德。

教学重难点:

武德教育

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与教学录像

教学过程:

一、简介:

白鹤拳是在清朝初年顺治年间(1644~1662年)由少林拳师方种的女儿方七娘所创,七娘一日在寺中织布,见一只白鹤飞宿在梁间,昂首振翮,舞脚弄翼,姿态奇妙,心甚异之。

即以手中梭盒投之,被白鹤闪跳而过;又以纬尺掷之,复被白鹤展翼弹落;俄而奋腾凌空,冲入霄汉而去。

于是七娘感悟之馀,精研不辍,揣摩衍化,乃揉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之中。

她几经推敲,创出别具一格的“似刚非刚,似柔非柔”的拳法,称为“鹤法”。

当时永春民间流传许多拳种,在此后发展过程中,互相观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融汇一体。

太祖中有白鹤拳的技巧,白鹤拳中有太祖的套路,这两拳种又杂有达尊、罗汉、行者的拳法,在理论和练功方法上形成了具有永春人文地理特点的技术体系,因为这些人的籍贯多在永春,故也将此拳称为“永春拳”,永春白鹤拳师俗称“永春师”。

二、武德礼仪

1、武术礼节

  

(一)徒手礼

  1、抱拳礼

  

(1)行礼的方法

  并步站立,右手成拳,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根线与右拳棱相齐),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掌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

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大方。

(附图)

  

(2)抱拳礼的涵义

  左掌声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屈拇指表示不自大,右掌表示勇武顽强,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滋事”、“武不犯禁”;左掌右拳拢屈,两臂环抱成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备。

  (3)抱拳礼的应用

  在武术竞赛、表演、训练活动中应用。

  2、鞠躬礼

  

(1)行礼的方法

  并步站立,两手垂置于体侧,手心向内贴于大腿外侧,上体向前倾斜15度。

  

(2)鞠躬礼的应用

  A、见到师长或领导时使用此礼;

  B、表演、比赛演练结束时使用此礼;

  C、不适于应用抱拳礼的正规场合。

  

(二)持械礼

  1、抱刀礼

  并步站立,左手抱刀,屈臂使刀斜横于胸前,刀背贴于小臂上,刀刃向上,右手拇指屈拢成斜侧立掌,以掌根附于左腕内侧,两腕部与锁窝同高,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目视受礼者。

(附图)

  2、持剑礼

  并步站立,左手抱剑,屈臂使剑身贴于小臂外侧,斜横于胸前,右手拇指屈拢成斜侧立掌,以掌根附于左腕内侧,两腕部与锁窝同高,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目视受礼者。

(附图)

  3、持枪(棍)礼

  并步站立,右(左)手枪(棍)把端三分之一处,屈臂置于胸前,枪(棍)身直立,枪尖(棍梢)向上,左(右)手拇指屈拢成斜侧立掌,以掌根附于右(左)腕内侧,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目视受礼者。

(附图)

抱刀礼、持剑礼、枪(棍)礼一般在武术的竞赛、表演、训练活动中应用。

  三、武术教学中的礼节

武术课堂是一个严肃的教育场所,师生要用武术礼仪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言行有礼。

  1、技术教学、训练礼节

  上课铃响时,班长或值日生整队集合(每个同学之间相距10公分),清点人数完毕,向老师(教练)报告时,师生均行“抱拳礼”。

老师向学生问:

“同学们好”的同时,行“抱拳礼”。

学生在回答“老师好”的同时,行“抱拳礼”。

然后落手立正,立毕,上课开始。

  下课时,老师向学生说:

“同学们再见”,学生在答“老师再见”的同时,行“抱拳礼”,落手站立,然后学生再落

  手立正。

礼毕,师生下课。

  2、理论课堂礼节

  当老师走向讲台时,班长发口令:

“起立,敬礼!

”学生起立行“鞠躬礼”。

老师看学生已行礼端正,亦行“鞠躬礼”答谢。

班长发口令:

“坐下!

”学生就坐,开始授课。

下课时,老师说:

“下课!

”班长发口令:

“起立,敬礼!

”学生起立行“鞠躬礼”。

老师看学生都已行礼端正,亦行“鞠躬礼”回谢,礼毕,下课。

第二章基本技术

第一节基本手型肘型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武术基本功。

2、了解白鹤拳的基本动作技术。

教学重点:

1、抱拳礼

2、步法、不丁不八马。

难点:

不丁不八马的重心放置。

教学过程:

一、基本动作手型

1.拳•

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

2.鹤翅掌

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屈曲内扣。

3.鹤头掌

手腕曲屈内收,虎口张开,拇指关节屈曲内扣,其余四指伸直自然分开,指尖斜朝前方,掌心微凹。

4.鹤爪掌

塌腕,五指自然分开,第一、第二指关节屈曲内扣,掌指关节伸直,掌心微凹。

5、点金拳

四指并拢,向手心卷握,拇指内屈,紧扣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直接骨上。

塌腕,使拳峰朝向前方。

第二节基本步型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武术基本功。

2、了解白鹤拳的基本动作技术。

教学重点:

1、抱拳礼

2、步法、三战马。

难点:

三战马的重心放置。

教学过程:

基本步型

1.平马

两脚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约两个脚掌长,脚尖朝前,两腿微屈,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2.四平平马

两脚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约本人的三个脚掌长,脚尖朝前,两腿微屈,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3.三战马(不丁不八马)

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弯曲,前小腿与地面垂直,脚尖微内扣,后脚脚尖外展300~450,身体重心前三分后七分。

右脚在前为右马,左脚在前为左马。

4.弓步

两脚前后开立(为本人脚长的4~5倍),前脚脚尖朝前或微内扣,屈膝半蹲,后脚挺膝伸直,脚尖内扣(斜朝前方)。

右脚在前为右弓步,左脚在前为左弓步。

5.仆步

两腿左右分开,左腿屈膝下蹲,膝外展;右腿伸直,贴近地面,脚尖内扣。

仆左腿为左仆步,仆右腿为右仆步。

第三章白鹤拳操第一段(3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武术的基本技术动作。

2.学习并了解白鹤拳操之三战(1---9)的技术

3、提高身体素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抱拳礼

2、不丁不八吗的站法。

难点:

马步弹击。

教学过程:

动作说明

1.预备势

并步立正;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颈正直,下颏微收,目视前方。

2.请拳起势(将军挂印)

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脚随即向前再迈出一步,以脚尖点地,左腿屈膝半蹲成右虚步;同时,两手向左胸前提起,左手成掌,右手成拳,右拳面抵住左掌心,然后两手同时向前推出,左掌掌指朝上,右拳拳心朝下,两臂成弧形;目视前方。

【要领】身要正,气要沉,两腿虚实要分明。

第二节马步叠掌和跳步连击拳

第一段

1.马步叠掌(观音叠座)

(1)右脚退回左脚旁成平马步;同时,双手收至胸部两侧成鹤爪,掌心向上;随即双手内旋翻转向下,紧贴肋部向下按于胯前,力达掌根,掌心向下,目视前方,成“半月沉江”。

(2)两手鹤爪变掌向胸前托起,掌心向上,两肘紧贴肋部,高与胸齐;目视前方,成“孩儿捧花”。

(3)两手内旋向下沉腕,掌心斜向前,成“双枝昭阳”,随后,左掌外旋,右掌内旋,左腕叠于右腕之上,两掌交叉,于胸前划弧向下压掌,左掌在内,右掌在外,掌心斜朝两侧;目视前方,成“观音叠座”。

【要领】

(1)按压两掌时,要发出螺旋劲。

(2)两掌托起时,要形成往上托、往前推的合力。

(3)沉腕时要力达掌跟。

叠掌下压时,两掌背相靠,腕力下沉,气沉丹田,神闲气静。

2.跳步连击拳(龙女缠袖)

(1)右脚向前迈一步,左脚随即向上摆起,右腿蹬地向上跳起;同时,双掌变拳,在空中连续向前弧形击打两次;落地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成右三战马步;同时,左拳以拳轮顺势再向前击打,肘部弯曲,拳心向下,右拳收至右胸侧,拳心向上。

(2)动作不停。

右拳再向前冲出,拳心向下,力达拳面,左拳收至右肘下方;目视前方。

【要领】腾空跃起与两拳连环弧形击打要一气呵成,发出弹劲。

3.马步格拳(白鹤昂头)

步型不变;右拳内旋,由上向下、向左、向上划弧搅起,继而外旋,以桡骨侧为力点向右格开,拳心向内,左拳变掌附于右肘内侧;目视前方。

【要领】右手搅臂格拳要经腹、胸前划弧,最后格挡要超过身体的子午中心线。

4.马步连切掌(白鹤颤翅)

(1)左脚向左前450方向进一步(左大门),右脚再上一步成右三战马步;同时,左掌外旋,顺右前臂下方向左上方挑起,掌心朝上,左肘紧夹左肋部,右拳变掌收至腰间,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2)两掌掌心朝上,以掌外沿连续向前切击三次;目视前方。

【要领】连续切掌时要运用腰部的左右颤身,快速地发出弹切拧劲,肘部弯曲,快速、有力、连贯。

5.马步弹击(白鹤弹翼)

右脚外撇,左脚向前上一步(右小门);同时,两掌变拳,左拳经后上向前下方抡盖,肘部弯曲,拳心朝下,右拳收至腰间;右脚紧跟着再向前进一步;右拳由后向前下方抡盖,肘部弯曲,拳心朝下,左拳收至腰间,随后,左拳以拳面、右拳以拳轮同时向前弹击;目视前方。

【要领】两拳抡盖要与上步同时一致。

最后双拳弹击时手臂弯曲,运用腰部力量以双拳,右前臂为力点猛然向前弹、震。

动作要快速,力达拳轮和拳面。

6.马步叠掌(观音叠座)

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紧跟着右脚再前进一步成右马步(归中门);同时,两拳变掌,于胸前顺时针划一圆弧成叠掌,左掌在内,右掌在外,掌背相靠,掌心斜朝左右两侧,掌指朝斜上方;目视前方。

【要领】上步要与两掌划弧叠掌同时一致。

动作要自然轻灵,力达掌根。

身势沉稳。

7.仆步挑切(金鸡仆腿)

(1)重心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右掌收回经左掌背向右圈出格开,手腕下屈,左掌护于右前臂处。

(2)随后,右脚向前落步,脚尖外展,左脚随即向前进一步,右腿屈膝全蹲,左腿伸直成仆步;同时,右掌外旋向上挑起,止于右肩前,掌心向上,左掌经左大腿外侧向下切落,掌心向下;目视前方。

【要领】右掌缠腕外格有拔、擒的含义,动作要圆活利落。

仆腿与挑切动作要协调,上挑掌与下切掌的用劲要一致。

8.马步刁切掌(青龙出水)

身体左转90度,左脚向前进半步,右脚随即向前跟进半步成左马步;同时,左掌经右向左划弧屈肘刁腕,掌与胸部同高,右掌经腰间向左前方斜切,掌心向上,力达掌外沿;目视前方。

【要领】左手划弧刁腕与右手切掌时手臂都是弯曲,不可伸直。

两手要配合协调,并结合向左拧腰,使劲力发出。

9.马步撞(鸭子氽水)

(1)右脚向前进一步成右马步;同时,左掌变拳,向前下方划弧盖拳,右掌变拳,向下、向内划弧向前上方弹击,拳与口鼻同高,拳心向内,力达拳背,左掌置于右肘下方,成“电母闪烁”。

(2)接着,右掌内收变掌,在左臂下方自左向右划弧抓握变拳收至腰间,随即向前下方撞出,拳与腰部同高,拳心朝下,力达拳面;目视右拳。

【要领】右拳向前上方弹击要发出弹劲,向前下方撞击要发出钻劲,动作干净利落。

10.马步抡盖拳(白鹤盖膊)

(1)右脚向前进半步,左脚随即跟进半步成右马步;同时,右拳变成鹤爪向上托击,掌心向上,与口同高,力达掌根,变“雷公上树”,随后,右鹤爪变拳收至胸侧再向前冲出,力达拳面;左拳收回腰间;目视前方,成“蜈蚣吐珠”。

(2)步型不变;左拳经腰间向上、向前抡臂下压,再贴着右前臂内旋向前弹击,拳心向下,右拳随即外旋收回腰间,随后,右拳抡臂从后向前、向下盖拳,拳心向下,同时左拳收回腰间;目视前方。

【要领】

(1)右爪上托,力达掌根。

变拳收回向前弹击时,力达拳轮,一弹即收。

(2)左右抡臂下盖,力在前臂。

第三章白鹤拳操第二段(3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白鹤拳之三战(1—9节动作)。

2.学习白鹤拳操之三战(11----21)的技术

3、发展快速奔跑及反应能力,培养奋力拼搏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三角步双压肘

难点:

猛虎擒猪。

教学过程:

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