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三下学期复习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1067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三下学期复习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三下学期复习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三下学期复习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三下学期复习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三下学期复习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三下学期复习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学年高三下学期复习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三下学期复习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三下学期复习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学年高三下学期复习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复学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西洋社会有些像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直至一挑。

每一根柴在整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清楚不乱。

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常由若干人组成。

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适,因为一个人可参加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不可能同时出现某根柴。

我们称这种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为“团体格局”。

西洋家庭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

如果有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他的家庭来”,你知道和他同来的是哪几个人。

在西洋,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及未成年的孩子。

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

在中国“阖第光临”虽常见,但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包括哪些人。

为什么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名词,我们会不清不楚呢?

这表明我们的社会格局和西洋格局不相同。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得清楚的柴,而是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这就是“差序格局”,描述了一种按离自己距离远近来判定亲疏的人际格局。

这种格局主要体现在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上。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

这个网络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

在我们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

每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

这个圈子是“街坊”。

有喜事要请酒,有丧事要助殓。

这是生活互助机构。

可这不是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

范围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厚薄而定。

就像贾家大观园,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便更多了,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

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

“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

中国人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源于此。

与中国不同的是,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就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

在团体里,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去。

这不是人情冷热问题,而是权利问题。

(摘编自费孝通《差序格局》,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中国人不清楚“家”的概念,所以导致了“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的不同。

B.每个人在“差序格局”中都是影响他人的圈子中心,圈子波纹到哪,影响就到哪。

C.“差序格局”能够形成,主要是因为我们社会具有“亲属关系”与“地缘关系”。

D.在中国社会中,“差序格局”具有伸缩性,这让中国家庭可大可小,大可至一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举朋友写信的事例,把西方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概括为“团体格局”,分析了西洋人的“家庭”构成。

B.第三至四段紧承西洋社会特点,从“亲属关系”“地缘关系”两方面举例论述了中国社会格局特点。

C.第五段对比中西方社会格局特点指出:

中国社会中一些“人情冷热”问题,在西方社会属于“权利问题”。

D.作者虽不像提出“团体格局”那样鲜明地提出“差序格局”,但却围绕“差序格局”展开论证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把西洋社会格局比拟为柴捆有缺陷,这体现出作者思维的严谨与缜密。

B.西洋人认识“家”透彻深刻,中国人对此却比较模糊,这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C.在“差序格局”中,亲属关系社会网络虽然包含的人不尽相同,但以“己”为中心。

D.中国人深感世态炎凉,是因为那些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按照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中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健全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监督体系和考核体系,取得积极成效。

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减贫南南合作,为全球范围内实现减贫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2015年11月,中国政府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明确脱贫攻坚总体目标。

各地也相继出台和完善“1+N”的脱贫攻坚系列文件,涉及产业扶贫、异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扶贫、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

截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5575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7%下降到1.7%。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7653元增长到10371元。

同时,贫困地区新业态快速发展,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四川省乌蒙山片区“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治理模式

(摘编自外交部《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19)》,张文雯《四川省乌蒙山片区产业扶贫研究》)

材料二:

亿利资源集团在库布其治沙30年,投入产业资金300多亿元、探索出了“治沙、生态、产业,扶贫”四轮驱动、平衡发展的库布其模式,创造出沙漠绿化+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的生态产业体系。

亿利生态光伏项目采用“治沙+种草+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模式,实现“生态修复、土地增值、光伏产业、种养殖产业、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五个层级的循环收益。

通过土地租用、项目建设期雇工、贫困户承包种植养护等方式带领当地人脱贫致富。

库布其当地的农牧民,是治沙事业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受益者。

亿利集团打造的沙漠生态产业链,让农牧民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7种新身份,每种新身份都能带来不菲的收入。

这些成功的做法,既为中国荒漠化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摘编自王文彪《大漠奇迹》,朱富乐《46国记者打卡库布其沙漠探秘荒漠化防治秘诀》)

材料三:

毛里塔尼亚伊斯共和国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其中撒哈拉沙漠占国土面积的2/3,剩余的1/3土地也属于沙漠边缘的半荒漠地带。

毛塔是联合国认定的全球17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持续的干旱使植被严重受损,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大部分地区贫困化加剧,人们为了生存,被迫毁林毁草,过度开垦土地,超载利用牧场,形成了“贫穷加剧沙漠化,沙漠化又加剧了贫穷”的恶性循环。

荒漠化已严重制约着人民的生存和发展。

毛塔人口不足450万,贫困率达31%,如何有效脱贫成为历届毛塔政府面临的老大难问题。

近年来,中毛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迅猛,毛里塔尼亚对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热情高涨。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期间,中毛两国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彔,为未来中毛合作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孙红等《毛里塔尼亚终于走出了历史的怪圈》、尤源等《毛里塔尼亚的荒漠化问题》)

材料四

目前,中国金融科技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巨大贡献。

以支付为例,我国充分发挥移动通信、条码识别等技术优势,建成网络支付资金清算基础设施,实现卡基支付向移动支付的转发,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移动支付服务格局。

贫困农户可以实现快捷、安全、高效的支付,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尚有20亿人没有银行账户,有贷款需求的人中仅21%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中国的移动支付和金融服务向海外拓展,帮助很多金融欠发达国家直接越过支票、信用卡等传统交易阶段,让他们享受到数字时代的红利,给他们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摘编自赵阳《让“金融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张妮等《中国移动支付,用暖科技贡献世界》)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明确总体目标,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也要各地因地施策,形成各具特色的扶贫治理模式。

B.在“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治理模式中,政府、生产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户都会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并要对其作出反馈。

C.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严重欠发达,既有自然条件方面的原因,也有人口迅速增长、开发无序等社会方面的原因。

D.中国的移动支付具有快捷、安全、高效等优点,这与我国在移动通信、条码识别等方面有技术优势是密切相关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成效显著,截止2018年底,农村贫困发生率较2015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为全球减贫作出了贡献。

B.多管齐下、方式多样

亿利生态光伏项目扶贫模式的采用,不仅帮助当地农牧民脱贫,还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经验。

C.无论是乌蒙山片区的产业扶贫治理模式,还是库布其模式,要实现收益都离不开生产企业和贫困农户的参与和合作。

D.金融科技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移动支付替代了传统的支付方式,给贫困农户带来数字时代的红利。

6.中国可以为毛里塔尼亚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提供哪些业务方面的帮助?

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寻味峄山

李木生

①与五岳的巨大存在相比,守护于孟子故乡邹城的峄山,只能算作天地间的一个盆景。

孔子的“登东山(指峄山)而小鲁”,不过是一时兴之所致罢了,况且那时的鲁国比现在的山东要小得多。

②但是,最让我动心的仍是峄山。

她是那样的耐人寻味,让人百睹不厌,常读常新。

③庄子、老子、孔子、孟子来过,司马迁、蔡邕、李白、杜甫、李阳冰、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郑板桥来过,米芾、赵孟颊、董其昌来过。

他们倾其心力歌其美,虽不能描绘其美之万一,峄山却将他们视为知已。

④秦始皇、刘邦、刘秀、曹操、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朱元璋、乾隆等帝王来过,或封禅,或封赐,或求长生。

峄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宠辱两忘,无意间,便将他们如浮尘般抚过。

甚至当我们惊诧于峄山的成名之古之早,并列出记载过峄山的《书经》《诗经》《左传》《太平御览》《史记》等古籍以佐证的时候,已经生活过25亿年的峄山,正浑然憨然地度着她的青春岁月。

⑤峄山的石头峄山的洞,在世界的山脉中堪称独步。

海浪的手摩娑了多少亿年,风雨的手又雕刻了多少亿年,才造就下这些大慧若憨的巨型石蛋和噙满岁月的华丽石柱?

而后又是在哪一次天翻地覆的地壳变迁中,让大自然的造化之手将其擞成石头的瀑布?

抑或当年女娲并非为补天,只是为了人间的单调和寂寞才炼下这些丰富多彩的石头?

每一块石头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而这千姿百态的生命又构孕出峄山这浑然一体的大生命,那遍及全山相互通连的洞穴,便是这生命的脉胳了。

曹雪芹仅仅偷走一块,便琢磨成感天动地的《红楼梦》。

⑥1985年,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来峄山考察,意外地在这里发现了极具科学价值的古海蚀地貌,并且欣喜地预言:

“很可能,这是我国虽经沧海桑田变化还能保留下来的距海最远的古海蚀地貌。

⑦峄山,和海是有不解之壕的。

她是海的女儿。

也许是爱之太深,大海才将女儿“放逐”,置于宇宙的祭坛上,使其在经受各种磨难劬劳之中铸成一颗博大的仁爱之心,迎接人类的来临。

等啊等,不知变心的峄山从人类萌芽之时起,便以其女性的情怀给人类以深切的怜悯与关爱。

⑧诞生于巨人时代的峄山,注定要受到侏儒们的各种伤害。

污秽,砍所,谩侮,战乱,匪患,她都无言地涵容。

就是对于霸道骄横的帝王,她也以怜悯之心待之,告诫他们不要贪心;人类来到世上之前就已经有了江山,即使有一天人类消亡了,江山也还会继续存在;江山不能是哪一个人的私家财产,它只能是宇宙的一员、人类的朋友。

⑨数千年间,她以一种明亮阔达的浩然之气,廓涤着人类心灵上的湫隘。

于是,便有数不清的美好时光,长入峄山的生命里。

⑩峄山五华峄前有一30米高的石柱,人们为了纪念2600年前的邾文公,把它叫做天表石。

公元前615年春,邾文公将邾国国都由瑕(今济宁南5公里处)迁至峄山之阳。

迁都前占卜时史曰:

“利于民而不利于君。

”邾文公日:

“苟利于民,孤之利也。

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利也。

民既利矣,孤必与焉。

命在养民。

死之短长时也,民既利也,迁也,吉莫如之!

”遂迁于峄,果然是年5月事文公平,邾民却以“有功之土者得食其极。

”“命在养民”从此成为百姓对官的渴望、官员的自律和历史对为官者良心的永久的拷问。

⑪峄山有一别称“桃花峄”,记念着一个人:

王尔鉴。

王尔鉴是清雍正年间邹县县令,《峄山志》记述其“治邹清廉仁慧”。

其政迷大多湮没于岁月的雾霭之中,唯独“植树造林”一事至今传为美谈。

古传峄山有桐树,《书经。

禹贡》“峄阳孤桐”的记载最为有名。

不知何时何国,峄阳孤桐竟然绝迹。

王尔鉴感其“牧竖采樵,牛羊践踏,孤桐老后,徒留濯灌空山”,于雍正寅卯两年,环山上下种桃杏万株,并禁约牧收,让近山的贫苦百姓培植。

同时,还在桃杏疏稀处补以松柏青桐。

不几年便“天半峄峄簇锦霞,孤柯老后补桃花。

沃根不用人间水,红雨春风到万家”(王尔鉴诗),峄山也为后人名之日“桃花峄”。

⑫虽然峄山现在桃树几近绝迹,但在山的僻冷处,仍可见一林两林桃树从岩隙间伸出她古拙的枝干,似在向人们说:

为官的命根不应是高升再高升,而应是为民办事再办事。

诚然,能否不朽与万岁,不是二十四史或几幢碑就可定的,只有百姓的口和心最权威。

不知来游山的人们,是否会在这寂冷的桃树前驻足?

⑬无言的峄山,在诉说着一切。

⑭大哉峄山,大自然的和谐杰作。

善哉峄山,25亿年的苦难与悲悯造就出的旷世之美。

人类是有福的,有希望娶到这位海的女儿,只要能进化得好一些,再好一些。

多情的峄山在坚贞地等待着。

(取材于李木生同名散文)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立足于峄山的人文积淀,由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引发感怀,充满文化气息。

B.文中称峄山是“海

女儿”,形象地阐释了峄山的来源与其古海蚀地貌的科学价值。

C.第⑨段承上启下,作者从对峄山包容大气的抒怀转到对历史典故的叙写。

D.文章结尾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希冀,凝练含蓄,余味悠长。

8.从全文看,第⑪段画线处引用王尔鉴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9.请结合全文,概括题目中峄山之“味”的内涵。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阮,字南卿,江州人。

父彦傅,靖康勤王,有功。

阮少好学,尚气节。

常自称将种,辞辩奋发,四坐莫能屈。

尝谒袁州太守张栻,栻谓曰:

“当今道在武夷,子盍往求之?

”阮见朱熹于考亭,熹与语,大说之。

登隆兴元年进士第。

时孝宗初即位,欲成高宗①之志,首诏经理建业以图进取,而大臣巽懦幸安,计未决。

阮试礼部,对策曰:

“临安面湖背海,膏腴沃野,足以休养生聚,其地利于休息。

建康东南重镇,控制长江呼吸之间,上下千里,足以虎视吴、楚,其地利于进取。

建炎、绍兴间,敌人乘胜长驱直捣,而我师亦甚惫也。

上皇遵养时晦,不得与平,乃驻临安,所以为休息计也。

已三十年来,阙者全,坏者修,弊者整,废者复,较以曩昔,倍万不体。

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古者立国,必有所恃,谋国之要,必负其所恃之地。

秦有函谷,蜀有剑阁,魏有成皋,赵有井陉,燕有飞狐,而吴有长江,皆其所恃以为国也。

今东南王气,钟在建业,辍而弗顾,退守幽深之地,如是而目谋国,果得为善谋乎?

且夫战者以地为本,湖山回环,孰与乎龙盘虎踞之雄?

胥潮奔猛,敦与乎长江之险?

今议者徒习吴、越之僻国,而不知秣陵之通达,是犹富人之财,不布于通都大邑,而匣金以守之,愚恐半夜之或失也。

傥六飞②顺动,申原在跬步间,况一建康那?

古人有言‘千里之行,起于足下’,人患不为尔。

知贡举范成大得而读之,叹曰:

“是人杰也!

调南康都昌主簿,以廉声闻,移永州教授。

献书阙下,请罢吴、楚牧马之政,而积马于蜀茶马司,以省往来纲驿之费,凡数千言。

绍熙中,知濠州,请复曹玮方田,修种世衡射法,日讲守备,与边民亲访北境事宜。

终阮在深,金不取南设。

其后改知抚州。

韩侂胄宿闻阮名,特命入奏,将诱以美官,夜遣密客诣阮,阮不答。

私谓所亲曰:

“吾闻公卿择士,士亦择公卿。

刘歆、柳宗元失身匪人,为万世笑。

今政自韩氏出,吾肯出其门哉?

”陛对毕,拂衣出关。

侂胄闻之大怒,批旨予祠。

阮于是归隐庐山,尽弃人间事,从容觞咏而已。

朱熹尝惜其才气术略过人,而留滞不偶云。

嘉定元年卒。

(选自《宋史·王阮传》,有刑节)

[注]①高宗:

宋高宗赵构,南宋开国皇帝。

②六飞:

古代皇帝的车驾六马,疾行如飞,常以此代皇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B.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C.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D.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勤王,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君王。

这里指北宋靖康之乱时王彦傅曾带兵救援朝廷。

B.建业,地名,今南京。

后文中的“建康”“秣陵”也都是南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称呼。

C.教授,官职名,是地方教育机构的长官,主要负责科举考试、教育内容的设定等事务。

D.陛对,指古代臣子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臣子间相互质询。

陛,古代宫殿的台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阮年幼好学,为人喜爱。

他曾经拜见袁州太守张械,后又到考亭拜谒朱嘉,朱熹和他交谈后感到非常高兴。

B.王阮为官清廉,勇于变革。

他任主簿以清廉闻名,做永州教授时为节省费用而改变在吴、楚一带养马的政策。

C.王阮尽忠职守,不忘备战。

他担任濠州太守时,每天讲授防御,还亲自探访边境,金人因此不敢向南侵犯。

D.王阮崇尚气节,不畏权贵。

他坚持操守,不肯投身韩侂胄门下,以免为后人耻笑,最终归隐庐山,不问世事。

13.把文中画横线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犹富人之财,不布于通都大邑,而匣金以守之,愚恐半夜之或失也。

(2)韩侂胄宿闻阮名,特命入奏,将诱以美官,夜遣密客诣阮,阮不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

江楼,也称望海楼。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夕”到“灯火万家”再到“月照平沙”,体现了诗人观景的时间顺序。

B.诗题“望”字一语双关,既联系眼前所见之景,又暗含“招客”的主题。

C.诗歌颈联写景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出发,辅以贴切的比喻,甚是高妙。

D.诗人独居异乡,内心愁苦,以乐写哀,眼前美景反衬出诗人愁苦的形象。

15.这首诗题为“江楼夕望招客”,诗人是如何邀请友人的?

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三)名篇名句状写(本题共1小题:

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信息时代,能力与年龄不再有直接

关系,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专家。

这可以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解释。

(2)《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时,用“_________”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幺》,最后,“________”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明自己虽遭权贵排挤,仍信心不灭,希望有一天被朝廷起用,为国效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德不孤”,首要在于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发乎真心地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有人说得好:

“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

”这提醒人们,()。

一两件事上、见义勇为值得点赞,一辈子崇德向善、践行道义也值得敬佩。

让个人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行义举必将。

自律之外,他律不可忽视。

实践表明,不是文明养成之道,一个社会整体文明素养的演进,往往都是依法治理、持续管理的结果。

好品行、好风尚,既需要个体主动作为,也需要榜样引领示范,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力托底。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施展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方能以法治的力量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要素挺身而出蔚然成风放任自流

B.因素自告奋勇风靡一时放任自流

C.要素自告奋勇风靡一时顺其自然

D.因素挺身而出蔚然成风顺其自然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锤炼品德的个人,必须时时处处地提升,持久不懈地发力

B.锤炼个人品德,必须时时处处地提升,持久不懈地发力

C.必须持久不懈地发力,时时处处地提升,来锤炼个人品德

D.锤炼品德的个人,必须持久不懈地发力,时时处处地提升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方能以法治的力量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B.施展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方能以法治的力量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和全民道德素质达到新高度。

C.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方能以法治的力量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D.施展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方能以法治的力量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和全民道德素质。

20.下面是一则“清明文明祭祀”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或不正确的地方,请找出并作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祀先祖、缅怀死者的传统节日。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树立文明祭祀新时尚,让大家度过一个文明、绿色、感恩的清明节,值此节日来临的时候,我们特此倡议:

爱护环境,绿色祭扫;告别恶习,安全祭扫;厚养薄葬,节俭祭扫。

敬爱的市民朋友们,让我们从点滴做起,由己及人,用文明理念传承传统,用文明行为守护家园。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科学家发现飞蛾在夜间飞行时,______ 飞蛾总是让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自己的眼睛里。

飞蛾只要保持同月亮的固定角度就可以使自己朝一定的方向飞行。

这是飞蛾的“天文导航”系统。

______,错认为它是月光,因此,飞蛾就利用这个假月光来辨别方向。

火光距离飞蛾很近,飞蛾本能地让自己与光源保持着固定的角度,于是______只能绕着火光打转。

由于它的两只眼睛离光源的远近不同,一只眼睛比另一只眼睛感受到的光线强,于是这样,它们总是绕着圈子,逐渐接近火源,最后造成飞蛾扑火的现象发生。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全民抗击疫情行动中,“云生活”一下子成为新趋势。

博物馆“云展览”、教学“云课堂”、毕业“云答辩”、居家“云办公”、求职“云招聘”、武大“云赏樱”、环保“云植树”、清明“云祭祀”……工作、生活和娱乐纷纷转向“云端”,一切好像都如从前一样丰富多彩,但一切又都切实地发生着变化。

有人说,“云”是更美好的生活;也有人说,“云”让我们的灵魂没有依托;有人说“云”是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