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代史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1599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代史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代史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代史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代史期末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代史期末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代史期末考试.docx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代史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代史期末考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代史期末考试.docx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现代史期末考试教师:

王萍老师考题及参考

名词解释2文艺复兴、第一国际(20

分,各10)

简答题3宗教改革背景及其在德国、瑞士特点和历史意义;比较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异同;评述英美文官制度改革(45分,各15)

论述题2西方优势、东方落后原因(20分);哪组PPT好(15分)

i.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背景

1500年左右完成的地理大发现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及技术准备。

经济上,14—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流通中所需货币量急剧增加,黄金作为货币的职能日益突出,成为最贵重的交换手段,占有黄金就意味着占有一切。

《马可波罗行记》对中国、印度等地的夸张描述,使西欧贵族、商人、航海家把东方看成遍地黄金,到东方实现黄金梦是促进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原因。

其次,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西欧迫切希望加强东西方贸易,为工业品寻找新的市场。

而当时东西方贸易的三条通道都以东部地中海为中心。

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商路为阿拉伯人控制,东方商品需多次转手才能到西欧,价钱非常昂贵。

因此西方商人和贵族为了发展同东方的直接贸易,迫切需要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直达东方的航路。

宗教上,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基督教以人类博爱为教旨,以全人类的宗教自命,充满着一种强烈的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

中世纪发动的十字军东侵,即是以武力扩张基督教信仰的反映。

东方祭司王约翰信奉基督教的传说盛行于西欧,使西欧基督徒梦想与之联合攻打穆斯林,传播基督福音于全Wo1500年前后欧洲航海家们从事海上冒险活动的动机之一,便存弘扬基督教于海外诸国之想。

政治上,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都完成了政治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希望开辟新航路来发展对外贸易,增加收入和扩张自己的势力。

贵族、商人以及教会都希望从海外冒险中开辟新市场,掠夺黄金。

这一切使西、葡两国商人和贵族充当了第一批远洋探险和殖民者的角色。

技术上,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开辟新航路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航海技术得以改进,西欧能制造适于远航的大船,罗盘和占星仪广泛使用于航海,人们相信“地圆说”o而且海上武器和战术也有很大进步,商业上复式薄记,银行和信贷业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出现等,给西欧商业带来了活力,从而加强了西欧向海外殖民扩张的力量。

2.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

在于唤醒人的觉醒,把人们的关注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

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在精神方面开辟了道路。

它把人们从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指引了资产阶级的前行。

摧毁了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17、18及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创造了富有魅力的文学艺术作品,成为人类的无价瑰宝。

为之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是后来“自然权利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以及“三权分立”等学说提供了思想之源。

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仍保留了迷信落后的思想。

3、路德新教在德国迅速传播的原因

其一,他得到了农民,工人和市民(中等阶级)的全面支持,因为这些阶级对天主教恨之入骨;其二,他得到了一心一意想攫取天主教会财产的世俗君主的有力支持;其三,他得到了德国爱国主义者的同情,这些爱国主义者反对罗马教廷对于德国的掠夺和干预;其四,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虽然想扑灭新教运动,但是力不从心:

对外战争及内政的棘手问题把他弄得焦头烂额;其五,路德个人的主观条件也有助于新教的胜利,他具备一个改革运动领带人的特质。

(在德国兴起的原因:

经济原因:

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工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形成了经济分散性的特点。

政治:

分裂割据;深受罗马天主教会的控制;农奴阶级压迫)

4、简述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原因和表现

于17世纪中期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非偶然发生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最基础的条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路的中心,便利了英国的海外贸易和掠夺。

2.海外贸易的拓展,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手工工场在制呢、采煤、炼铁、造船等领域建立并得到发展。

3.随着制呢业的发展,“圈地运动〃愈演愈烈,英国农村出现许多的资本主义牧场和农场,同时出现农业工人。

在英国,资本主义已深入农村。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他们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推动者和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的必要条件。

海外贸易和掠夺的进行,圈地运动的发展,使英国的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积累了大量的资本,逐渐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

在农村经营农场和牧场的农场主和牧场主,有的也经营工商业,他们成为新贵族,同其他资产阶级分子有着共同额利益。

(三)客观条件——海上霸权的确立

16世纪统治英国的都铎王朝在竭力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同时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打败了老牌的殖民强国西班牙,建立了海上霸权,这一切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根本原因——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成为英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它们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五)直接原因——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经常触犯到资产阶级的利益。

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清教徒”。

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六)思想基础——清教运动

宗教改革后,英国国教在英国确立统治地位,清教运动主要目的是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这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有非常多的共同要求,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并未取得对封建主义的绝对优势,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借助清教运动这一形式成了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的主要选择,它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七)导火线一苏格兰人民起义

1637年7月,国王查理一世强令苏格兰接受英国国教仪式和教主制,因而激起了苏格兰人民的极大愤怒。

第二年,爆发了反英起义。

为了筹措军费讨伐苏格兰人,1640年11月,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

当时,议会中议员都反对国王专制,他们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

他们的斗争得到了城乡广大群众的支持,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5、西欧启蒙运动出现的背景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西欧启蒙运动出现是必然的。

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17、18世纪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扫除这一障碍,新兴的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准备。

其次,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自然科学家有力的粉碎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枷锁,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自然界的客观事物。

启蒙思想家利用自然科学的理论成果和思想方法,提高了对人类社会的认识。

启蒙运动的发源地在英国,最早的代表人物是霍布士和洛克,后扩展到许多国家。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了高潮,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启蒙思想涉及宗教、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信宇宙存在自然法则,万物都受自然法则的制约,人类社会也受其约束,自然法则反映在人们头脑中,便是理性;二是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人类的未来是充满光明的。

启蒙思想家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提出了很多的改革意见,其出发点是天赋人权观念。

历史意义:

启蒙思想可以归纳为:

相信在物质的宇宙中存在自然法则,万物都受自然法则的支配,人类社会也受到其支配。

自然法则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就是理性,理性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相信人类国务充满黑暗,而人类未来充满光明,人类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建议:

在经济领域,实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重商主义;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在宗教上实行信仰自由,反对政教合一。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思想上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制度、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并且为资产阶级提供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影响:

1、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2、为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

4、激励了中日等亚洲国家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5、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6、促进近代科技进步。

7、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6、简述16世纪-18世纪中叶世界联系加强的表现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

张,世界地区联系加强。

主要表现在:

一、政治联系加强:

通过西欧扩张和强化对世界各地区的影响来实现。

西欧开发美洲、非洲,美国对拉美的扩张等使全球联成一体,同时也可说是“使东方从属西方的过程”。

二、经济交往密切:

伴随世界市场的扩大,到18世纪后半期各大陆国家已建立了普遍

了贸易联系,各国商品都在市场上流通,首次出现国际性劳动分工。

三、文化交流频繁:

各国民族文化交流达到空前规模,殖民主义扩张把西方现代文化

带到殖民地,而亚非拉各洲的文化也传到西欧。

四、人、动植物的全球扩张:

奴隶贸易和殖民扩张使全球人种重新分布,各地区的动

植物也同步扩散,美洲玉米、可可、马铃薯等传入欧、亚、非洲。

随着世界地区联系加强,全球性视野扩大,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7、简述英属北美殖民地启蒙思想的产生及其对美国独立运动的影响

英、法的启蒙思想不可避免地传播到英属北美殖民地。

北美殖民地产生出启蒙思想的杰出代表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斐逊。

富兰克林(1706-179。

年)自学成材,既是发明家,又是知名学者和政论家。

他歌颂勤劳,认为农业是增加财富的惟一正当方法,与法国重农学派的观点颇相似,反对英国对殖民地工商业的限制,同情劳动人民,认为“个人幸福是政治社会的最终目的”。

他要求废除奴隶制度,主张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孚有同等的权利,政治上主张实行普选制和一院制议会。

起初,他主张殖民地统一,在英帝国范围内实行自治。

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坚定地支持独立,捐献个人财产支援独立战争,积极参与领导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杰斐逊(1743-1826年)深受启蒙思想家特别是洛克的思想影响。

他反对愚昧迷信,崇尚理性知识。

他认为,人的思想一旦从迷信禁锢下解放出来,就能获取丰富的理性知识,知识就能创造财富,并引导人类走向更富裕更美好的生活领域。

在政治思想上,他是革命民主主义者,竭力维护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利,主张建立人民广泛参政的、实行普选制的民主共和国。

他反对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每隔2。

年就要对法律或宪法进行复查,以便使法律和宪法能符合时代进步和当代人民的要求。

杰斐逊认为奴隶制度是对自然权利的侵犯,因而他主张解放奴隶。

他认为:

“在自然法则下面,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的,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对自己的身体有支配的权利。

以富兰克林、杰斐逊、潘恩为代表的北美殖民地的启蒙思想,唤起了美利坚民族觉醒,促使殖民地人民起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人民去争取民族独立。

8、试析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革命的异同点

相同点:

1.同属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都是新生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

2.革命的主力军都是人民群众。

3.革命的结果都是以新的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了旧的封建专制制度。

不同点:

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法国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则与人民群众结成联盟。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披着宗教的外衣掩护下进行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则完全抛弃了宗教外衣,在公开的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