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9227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7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docx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实验报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docx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目录

八年级分组实验

1、音是怎么产生和传播的………………………………………………………………………3

2、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3

3、光反射时的规律………………………………………………………………………………3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

5、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4

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

7、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6

8、水的沸腾………………………………………………………………………………………6

9、串联电路各点间的电流规律…………………………………………………………………7

10、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7

11、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7

12、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8

13、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8

14、电阻上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8

15、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8

16、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样的………………………………………………………………9

17、研究电磁铁…………………………………………………………………………………9

18、什么情况下可以产生电……………………………………………………………………10

八年级演示实验

1、有趣的物理现象………………………………………………………………………………10

2、空中的闹钟……………………………………………………………………………………10

3、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10

4、观察波形………………………………………………………………………………………10

5、观察噪声的波形………………………………………………………………………………11

6、声波传递能量…………………………………………………………………………………11

7、光的传播………………………………………………………………………………………11

8、光的折射………………………………………………………………………………………12

9、色散……………………………………………………………………………………………12

10、透镜对光的作用……………………………………………………………………………12

11、焦点和焦距…………………………………………………………………………………13

12、投影仪原理…………………………………………………………………………………13

13、凸透镜成实像………………………………………………………………………………13

14、凸透镜成虚像………………………………………………………………………………13

15、自制温度计…………………………………………………………………………………13

16、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4

17、验电器………………………………………………………………………………………14

18、小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不一样………………………………………………………………14

19、比较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14

20、演示电功率…………………………………………………………………………………15

21、电流的热效应………………………………………………………………………………15

22、磁场的方向…………………………………………………………………………………15

23、电流的磁效应………………………………………………………………………………16

24、研究电磁铁…………………………………………………………………………………16

25、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17

26、手摇发电机…………………………………………………………………………………17

27、电磁波的产生………………………………………………………………………………17

28、光沿着水流方向传播………………………………………………………………………17

九年级分组实验

1、同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7

2、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的密度…………………………………………18

3、如何使用刻度尺………………………………………………………………………………18

4、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8

5、二力平衡的条件………………………………………………………………………………19

6、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9

7、重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20

8、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20

9、杠杆的平衡条件………………………………………………………………………………21

10、比较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21

11、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22

12、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2

13、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23

14、斜面的机械效率……………………………………………………………………………23

15、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4

16、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4

17、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4

九年级演示实验

1、液体内部压强特点……………………………………………………………………………24

2、演示托里拆利实验……………………………………………………………………………25

3、功的原理………………………………………………………………………………………26

4、气体扩散的实验………………………………………………………………………………26

5、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26

6、分子之间有引力………………………………………………………………………………26

7、做功改变气体的内能…………………………………………………………………………26

8、水沸腾后出现的现象…………………………………………………………………………26

9、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27

八年级分组实验:

1、音是怎样发生与传播的

仪器和器材:

音叉、音叉槌、支架、不同材料做成的杆、量筒、水、抽气机、抽气盘、闹钟。

实验方法:

演示声音的发生。

用音叉槌轻击音叉,音叉就会发出轻微的声音。

用音叉跟吊在支架上的轻质小球接触,小球就会被音叉弹开,表明叉股在振动。

用手指轻轻接触发声的音叉,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振动。

如果紧捏音叉的叉股,使它停止振动,就听不到声音了。

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演示声音可以通过各种媒质传播。

将音叉从共鸣箱上取下,用木、铁、铜、玻璃或其他物质做成长30-50cm、直径与音叉手柄直径相同的杆,插在共鸣箱上。

把敲击后的音叉手柄放在杆上,共鸣箱发出同频率的声响。

说明声音可以通过这些固体传播。

把装满水的量筒放在共鸣箱上,在音叉柄上套一个直径比量筒小1-2cm是软木塞,把敲击后的音叉柄放入量筒的水里(使塞子浸没1-2cm),共鸣箱也会发出同频率的声响,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水传播。

注意事项:

敲击音叉必须使用橡皮音叉槌,不能使用其他硬物撞击,以防击伤音叉表面从而改变其固有频率。

音叉十分硬脆,使用中要防止重击、跌落,以免断裂。

用完音叉,表面要涂油或凡士林防锈,放置于干燥处保存。

并注意防止受压变形。

插入与取下音叉时,应避免摇动,防止共鸣箱插孔变形。

2、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物理学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很强的声音震耳欲聋,我们说它响度大;微弱的声音几乎听不见,我们说它响度小。

实验器材:

鼓、音叉等

实验步骤:

鼓声的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鼓声的强弱可能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

1.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根据碎纸屑跳起的高度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2.轻敲鼓,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强弱的变化,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

换个声源,情况又会怎样?

3.有音叉和乒乓料,怎样设计显示响度与振幅关系的实验呢?

(物理学上声音的振动幅度称为振幅)。

实验结论: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仪器和器材:

激光笔,14圆的玻璃片和木板各2片,铁夹平面镜一小片,记号笔,刻字用的胶面纸,木块铰链(2个),金属棒。

制作方法:

将贴有黄色胶面纸,画有刻度,标有角度数据的14圆的玻璃片用双面胶固定在14圆的木板上(因为只有玻璃片的面才够平),在水平木板台面中间(即竖直半圆的圆心处)嵌入一小块平面镜,将14圆与平面镜垂直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将金属棒的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在圆板背后的木底座上(与前面的圆心在同一轴线上),将夹激光笔的铁夹固定在金属棒的另一端。

使用方法:

闭合激光笔的开关,可以观察到入射光线。

转动右边的14圆,可以发现当两个14圆在同一平面上时,可以观察到反射光线,当两个14圆不在同一平面上时,在右边的14圆就观察不到反射光线,从而说明在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转动金属棒改变入射角,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得出:

光在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技巧:

贴上刻字用的胶面纸,能观察到14圆上留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传播过程路线的痕迹。

实验结论: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放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平面镜成像

目的和要求:

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正立的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仪器和器材

平板玻璃一块,两根相同的蜡烛,木板一条(约60×15×4厘米)。

木板中央有窄槽,可将平板玻璃垂直地卡在木板中央,木板的侧面从中央向两边画有等距离的刻线。

实验方法:

1.按图组装好仪器。

使平板玻璃正对着全班同学,在玻璃后面放没有点燃的蜡烛甲,前面放点燃的蜡烛乙。

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或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直到从玻璃前边的各处看到玻璃后边的蜡烛甲好像也点燃为止。

2.将装置仪器的木板转过90°,让同学看到蜡烛甲并没有点燃,说明刚才看到蜡烛甲好像点燃的情形,实际是点燃的蜡烛乙在平板玻璃里成的虚像。

虚像是正立的,和物体大小相等,虚像的位置和蜡烛甲完全重合。

3.观察蜡烛乙(物)和蜡烛甲(像)的位置,可以看到物和像的连线跟玻璃(镜面)垂直,借助于木板侧面的刻线,可得到物和像距镜面的距离相等。

注意事项:

1.选用薄一些的平板玻璃做实验,效果较好。

因为玻璃厚了,会明显的看到由玻璃前后表面反射所成的两个虚像。

2.平板玻璃要垂直地卡在厚木板的中央,玻璃如果倾斜或晃动都会改变虚像的位置,影响实验效果。

3.实验时,玻璃后面的背景应暗一些。

5、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

目的和要求:

观察色光的混合现象,演示三原色光混合成白光。

仪器和器材:

三原色光源,滑动变阻器,电源等。

实验方法:

1.将三个灯泡串接滑动变阻器后接到电源上,如图2.12-2。

调节变阻器的阻值,改变照到半透明纸屏上三个单色光的相对亮度,使得屏上三色重叠处的颜色成白色。

2.依次只接通一个灯泡,使得屏上先后出现三个颜色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圆形光斑。

3.先后分别同时接通两个灯泡,屏上得到两个圆形光斑,并有一部分相重叠,红光和绿光相交叠得到黄光;红光和蓝光相交叠得到紫光;绿光和蓝光相交叠得到青色光。

4.同时接通三个灯泡,得到如图2.12-4的图案,在图案的中央,红光、绿光和蓝光相交叠,得到白光。

6、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目的和要求:

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仪器和器材:

光具组,蜡烛。

光具组是专供初中进行光学实验的一种仪器。

它包括3个三角形(或圆形)底座、凸透镜、烛台、毛玻璃屏及刻度尺。

实验步骤:

1.组装调整仪器

将各零件组装好。

然后以凸透镜中心高度为基准,适当调整毛玻璃屏和烛台火焰的高度,使它们的高度基本相等,并且利用三角底座,把它们调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步骤称为“对光轴”,这一步骤在光学实验中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应特别重视。

2.实验

以凸透镜为基点,向烛台方向量出一倍焦距(即100毫米)、二倍焦距(即200毫米)的距离并作出标志。

将烛台放在距透镜大于200毫米的位置上,移动毛玻璃屏,使毛玻璃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实像。

观察这个实像,看它比实物是大了还是小了,是正立还是倒立的。

测出像距(即毛玻璃屏距透镜的距离),它与焦距、二倍焦距有什么关系?

(大于、小于或等于)

改变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按表2.6-1顺序进行实验。

把每次实验的结果记入表中。

物 距u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虚像或实像

与物同侧与异侧

像距v

u>2f

u=2f

f

u=f

u

注意事项:

1.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光具座(J2507型或J2507-1型)和学生电源(J1202型或J1202-l型)代替光具组来完成这个实验。

2.在不具备遮光的条件下,用白屏代替毛玻璃屏实验,效果会好一些。

3.移动烛台和毛玻璃屏时,要注意保持它们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为此,可以在基座的一侧划一条直线,让基础侧面贴着直线移动。

7、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

固体熔化时温度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实验器材:

烧杯(或烧瓶),温度计,方座支架,酒精灯。

试管2个(内径各约3.5厘米和1.5厘米,如果大试管过长可截短一点),与大小试管相配的软木塞(或橡皮塞)2个,烧杯(500毫升),液体温度计(0~100℃),纯萘粉(5克左右),角匙,接近沸腾的热水(约350毫升),一小团疏松的细铜丝,其余除搅拌器、冷水、滴管不用外同方案一。

实验步骤:

(1)将小塞子中心钻一孔插入温度计,再把温度计伸入小试管下部预先放入的一小团细铜丝之中。

用角匙向小试管内均匀地加入纯萘粉,直至萘粉将细钢丝盖没。

调整温度计的位置,使它位于萘粉柱的中心偏下处,但不接触管底。

(2)如图3-18所示,将大塞子中心钻洞插入小试管,并通过大塞子把小试管固定在大试管中,使两个试管各处的间隔尽可能均等。

再把大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使它不接触烧杯的壁和底,而水面略高于小试管中萘粉柱的顶面。

(3)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让水保持沸腾状态,同时使小试管中的萘粉不断得到加热。

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约70℃时,每隔一分钟或半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萘的温度,直至萘温升至85℃左右为止。

(4)停止加热,取出小试管并将它固定在支架上,让液态萘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继续观察和记录萘的温度,直至温度降至70℃左右为止。

(5)根据记录的温度、时间数据,画出萘的熔化、凝固图象。

由此分析表明:

晶体萘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虽与外界发生热交换,但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

8、水的沸腾

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

1.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2.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这个温度叫沸点。

3.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实验器材:

烧杯(或烧瓶),温度计,方座支架,酒精灯。

实验步骤:

1.将水放在烧杯里(半杯即可)加热,温度计插入水中测水温。

指出观察重点是水和温度计。

2.首先看到较小气泡出现在烧杯底部,然后上升,指出这是由于玻璃上吸附空气和在水中溶有微量气体受热分离所形成的。

少时,从杯底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这些泡里含有水蒸气,但没有上升到水面就变小并消失了,这是因为水温不匀,杯底温度较高,蒸汽泡可以形成,但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蒸汽又凝结成水了。

最后,加热到杯里水的各部都有气泡,而且在上升过程中气泡继续增大,这才是真正的沸腾现象。

强调这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都在进行剧烈的汽化。

由学生报出的温度是100℃后(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再加一会儿热,温度也不再上升,指出这个温度就叫沸点。

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沸腾现象随即消失。

说明维持沸腾是需要热量的,这些热量不是升高水温,而是进行汽化,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注意事项:

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一开始就使用热水。

9、串联电路各点间的电流规律

实验电路:

实验器材:

学生

电源电流表小灯泡(两只规格不同)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按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电流表暂不接入电路)

2、检查电路,确认正确后闭合开关,看小灯泡是否正常发光

3、在电路中选择三点ABC,分别将电流表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4、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这个实验

10、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

实验电路:

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电流表小灯泡(两只规格不同)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在图中。

两个灯泡是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的。

流过A、B、C各点的电流可能有什么关系?

做出猜测。

先用电流表测量C点的电流,再用电流表分别测量A、B两点的电流。

可以得出I总=I1+I2

设计试验:

分别把电路中A、B、C、各点断开,把电流表接入,测量流过的电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再次测量三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11、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

电池盒 1号干电池2节 2.5V、3.8V小灯泡各1个 小灯座2个开关1只 导线8根以上

操作程序:

1.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

 2.分别把电压表连在图中A、B两点;B、C两点;A、C两点之间;测出L1、L2两端电压以及它们两端的总电压。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

12、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

电池盒 1号干电池2节 2.5V、3.8V小灯泡各1个 小灯座2个开关1只 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学生们设计表格、连接实物、动手实验。

实验时测出AB两点、CD两点、EF两点的电压。

 实验完毕归整器材。

实验结论:

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并联电路两端总电压。

表达式为:

U=U1+U2

13、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第一步:

将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起来后接在电路里,电源的电压要略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如电源电压为8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

第二步:

将变阻器的滑片置于使变阻器的接入电阻的最大端,闭合开关。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用电器不会因通过的电流过大而烧坏。

第三步:

将变阻器的滑片慢慢滑动,可以看到小灯泡慢慢的从不发光到发出很弱的光到正常发光到发出刺眼的强光。

实验原理: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电源的电压也按电阻的比值分配到各用电器上,电路中的电流I=U(R1+R2

14、电阻上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

方法:

(控制变量法)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

方案1(见右图):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测出电流然后再更换定值电阻,多做几次。

方案2(见右图):

将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分别换电源电压,测出对应电压、电流;再更换定值电阻,多做几次实验。

实验表格:

电阻

电压

电流

电阻

电压

电流

R1=5Ω

 

 

R2=10Ω

 

 

 

 

 

 

实验结论:

方案1:

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比较方便,节约时间,可减少该差。

方案2:

每次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还要重新连接电路比较麻烦,电路还易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

15、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

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电灯一个、电池组、开关、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以及导线若干。

 电路图:

 实验注意:

 1.连接线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的位置放置在使其电阻最大的一端。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的位置放置在使其电阻最大的一端。

 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的位置,先后使电压表的示数小于、等于和略大于小电灯的额定电压,观察小电灯的亮度,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小电灯的规格

电压U

(V)

电流I

(A)

小灯泡的明亮程度

电功率P

(W)

额定电压

 

U额=2.5V

 

 

 

 

 

 

 

 

  

实验结论:

 分析比较额定电功率和实际电功率大小问题,比较灯泡的亮暗程度与电功率间的关系。

 

(1)当U实=U额时,则P实=P额 正常发光

 

(2)当U实

 (3)当U实>U额时,则P实>P额  较亮

16、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样的

实验器材:

每组电池盒一只(4节电池),导线,开关、小磁针、螺线管

实验步骤:

将小磁针分别放在螺线管周围不同处,接通电源,记下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根据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可知通电螺线管磁场该点的磁场方向。

改变电流方向,再做一次,并记录下来。

17、研究电磁铁

实验目的:

探讨电流的通、断、强弱对电磁铁的影响;探讨增加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

实验器材:

电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小堆大头针。

实验步骤:

1.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与电磁铁连成串联电路。

2.将开关合上或打开,观察通电、断电时,电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情况,判断电磁铁磁性的有无。

3.将开关合上,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增大和减小(观察电流表指针的示数),从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情况对比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4.将开关合上,使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改变电磁铁的接线,增加通电线圈的匝数,观察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实验记录:

通电断电电流增大电流减小线圈匝数增多

电磁铁的

磁性强弱强无增大减小增大

实验结论:

(1)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