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必修1第02章第2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792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必修1第02章第2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鲁科必修1第02章第2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鲁科必修1第02章第2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鲁科必修1第02章第2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鲁科必修1第02章第2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科必修1第02章第2节.docx

《鲁科必修1第02章第2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必修1第02章第2节.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科必修1第02章第2节.docx

鲁科必修1第02章第2节

第2节电解质

关于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会导电的问题,从19世纪初就为科学界所关注。

1834年,英国M.法拉第在论文《关于电的实验研究》中提出,在电解时溶液中的电流是由带电荷的分解产物传输的,他认为离子是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的。

阿伦尼乌斯在研究高度稀释的电解质水溶液的电导时,发现电解质分子会自动离解,他先后于1883年和1887年发表了两篇论文——《电解质的导电性研究》和《关于溶质在水中的离解》,内容为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自动地部分离解为带不同电荷的离子,而不需要借助电流的作用产生离子。

同学们,你同意谁的观点呢?

研习教材重难点

【温故·知新】

在物质的分类中,我们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及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

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目的不同,标准不同,分类的方法也不相同。

例如:

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根据在某些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根据被分散物质的颗粒大小,将混合物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研习点1电解质的电离

1.酸、碱、盐的电离

(1)电离的概念:

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

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交流·研讨】

1.金属为什么能导电?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较小,容易失去而成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当金属导线接上电源以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内部中带负电的电子由自由移动改为定向移动,电流便形成了。

2.氯化钠晶体和氯化钠溶液是否都能导电?

为什么?

酸、碱、盐溶液导电的前提和实质是什么?

NaCl晶体不导电,NaCl溶液导电。

因NaCl在水中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实质是自由移动离子的定向移动。

(2)酸、碱、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

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

H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

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领悟·整合】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其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

电离的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来表达。

工农业生产中的许多化学反应是在电解质溶液里进行的,人类的生活,时时处处离不开电解质。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

强酸:

H2SO4、HCl、HNO3、HClO4、HBr、HI。

强碱;NaOH、KOH、Ca(OH)2、Ba(OH)2。

大多数盐:

NaNO3、NH4Cl、MgSO4等

②弱电解质

弱酸:

H2CO3、HF、CH3COOH、HClO、H2SO3、H2S、H3PO4等;弱碱:

NH3·H2O、Cu(OH)2、Fe(OH)3、Mg(OH)2等;水:

H2O

【联想·发散】

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只取决于在相同条件下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和其所带电荷的多少。

说明:

①难溶性盐(如CaCO3、BaSO4等)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导电能力很小,但由于它们是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溶解的那部分能完全电离,故它们属于强电解质。

②溶液导电性的强弱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

导电能力强的溶液不一定是强电解质的溶液,强电解质的溶液不一定导电能力强。

典例1:

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石墨棒B.盐酸溶液

C.熔融氢氧化钠D.固体氯化钾

研析:

物质导电性能的优差除与物质的本性有关外,还与物质的状态及外部条件有关。

石墨及金属单质都是电的良导体。

盐酸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H+、Cl-,能导电。

熔融NaOH中,因NaOH=Na++OH-也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故也能导电。

固体KCl虽为电解质,但因缺乏电离的条件,即在固体KCl中虽存在K+、Cl-,但因不能自由移动,故固体KCl不导电,导电性能最差。

答案:

D

典例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OOHB.Cl2C.NH4HCO3D.SO2

研析:

选项中的四种物质水溶液都能导电,但原因有所不同。

CH3COOH和NH4HCO3均为电解质,Cl2和SO2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SO2+H2O=H2SO3,因生成物均为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Cl2是单质,因此只有SO2为非电解质。

答案:

D

研习点2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1)离子反应:

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如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置换反应等属于离子反应。

(2)实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都是离子反应。

(3)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有难溶性物质生成,或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或有易挥发性物质生成。

总之,这类反应的特点就是向着降低某些离子的浓度或数目的方向进行。

 

【观察·思考】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向碱式滴定管和烧杯中分别注入0.2mol·L-1Ba(OH)2溶液和0.1mol·L-1稀硫酸各50mL,并向稀硫酸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按如图装置连接好。

①按下开关接通电路,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现象:

结论:

②挤压碱式滴定管胶管里的玻璃珠向烧杯中滴加Ba(OH)2溶液,观察溶液中的现象和电流计指针的变化情况。

现象:

结论:

③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Ⅰ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Ⅱ该实验说明溶液的导电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Ⅲ如果把硫酸溶液改为醋酸溶液,Ba(OH)2溶液改为氨水,仍按照上述操作进行实验,将看到的现象是:

提示:

①现象:

电流计指针明显偏转。

结论:

硫酸是电解质,它溶于水时会发生电离。

②现象:

电流计指针偏转先逐渐减小至接近0刻度,后来又逐渐增大。

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紫色,后来又由紫色逐渐变为蓝色。

结论: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发生了离子反应。

③Ⅰ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稀硫酸电离出的H+和SO42-分别与Ba(OH)2电离出的OH-和Ba2+反应生成H2O和BaSO4沉淀的过程。

Ⅱ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Ⅲ电灯首先由暗变亮,后来又略微变暗。

【品思·感悟】

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

通过两种化合物相互接触,交换成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

离子浓度降低的形式有:

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难电离的物质等。

2、离子方程式

(1)概念: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意义:

①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②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3)特征:

①方程式中出现离子符号;②等号两边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方法1:

①“写”:

写出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明确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②“断”:

判断电离出的微粒中哪些能够生成沉淀、水或气体。

③“写”:

综合①和②,写出离子方程式,并配平

④“查”:

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方法2:

①“写”: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

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凡是难溶、难电离,以及气体物质均写成化学式。

③“删”:

删去反应前后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

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说明:

此方法的关键是第二步拆,能否可拆取决于该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是否符合电离的条件,是否完全电离,在体系中是否以离子形态大量存在。

【领悟·整合】

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还表示所有同一类的反应。

例如:

强酸、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大都可以表示为:

H++OH-=H2O。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

(1)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

(2)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数均应相等。

3、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

离子

检验方法

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OH-

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Cl-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SO42-

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CO32-

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HCO3-

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O3生成,同时放出CO2气体。

【启发·引申】

离子的检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同学们不仅要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更应该理解其原理。

如检验Cl-最关键的问题是防止CO32-等离子对Cl-检验的干扰。

因为CO32-也可以和Ag+反应生成白色的Ag2CO3沉淀,所以在检验之前要对溶液进行酸化,排除CO32-的干扰。

选择的试剂是稀硝酸,它可以把CO32-转化成CO2气体逸出,然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Cl-存在。

典例3: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D.碳酸镁跟稀硫酸溶液反应MgCO3+2H+=Mg2++H2O+CO2↑

研析:

解本题时采用正向思维,对每一个离子方程式进行分析。

而每一个离子方程式都应与其化学方程式及实际情况相吻合,不能随意臆造。

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二价铁,故A选项不正确;Ca(HCO3)2是可溶于水的盐,应写成离子,反应前后Ca2+的数目并没有变,因此离子方程式中不应出现Ca2+,故B选项也不正确;醋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化学式;MgCO3难溶于水,不能写成离子,故C、D选项正确。

答案:

A、B。

典例4: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NaCl、CuSO4。

进行如下实验:

①溶于水得无色溶液;②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时沉淀消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

(1)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2)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4)对于可能存在的物质的检验方法是(写出简要步骤和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研析:

根据“溶于水得无色溶液”的信息可知CaCO3和CuSO4一定不存在,因为CaCO3难溶于水,CuSO4溶于水得蓝色溶液;根据“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时沉淀消失”的信息可知Na2SO4一定不存在,因为假设有Na2SO4,生成的沉淀在加入盐酸后就不会消失,而这种易溶于稀盐酸的物质一定是BaCO3,则可判断Na2CO3一定存在;有无NaCl对整个过程和现象无影响,因此,无法判断NaCl的存在。

答案:

(1)CaCO3、Na2SO4、CuSO4

(2)Na2CO3(3)NaCl(4)取无色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HNO3,待气泡放尽后,加AgNO3试剂,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若有,则含有NaCl,反之则无。

2H++CO32-=CO2↑+H2O,Ag++Cl-=AgCl↓

探究解题新思路

▲基础思维探究

题型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典例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

HCO3-+H+=H2O+CO2↑

B.饱和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

Ca(OH)2+2H+=Ca2++2H2O

C.钠与水反应:

Na+H2O=Na++H2↑+OH-

D.碳酸钙溶于醋酸中:

CaCO3+2H+=Ca2++H2O+CO2↑

研析:

A选项,碳酸氢钙为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硝酸为强酸,也写成离子形式,正确;B选项,Ca(OH)2虽为微溶物,但在饱和石灰水中,仍以离子形式存在,故应写成离子形式,错误;C选项,没有配平,错误;D选项,醋酸为弱电解质,应写成分子形式.综上分析。

答案:

A

考向指南:

离子方程式是基本化学用语之一,它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一种重要工具。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辨析是中学阶段学生应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因而也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

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应遵循客观事实,根据物质的性质与反应环境,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拓展变式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

Cu+2H+=Cu2++H2↑

B.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

SO42-+Ba2+=BaSO4↓

C.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铜与硫酸混合:

Cu2++SO42-=CuSO4

1.研析:

稀硫酸滴在铜片上不反应,A不符合反应事实;C选项,H2CO3易分解,应写成CO2↑+H2O的形式;D选项,氧化铜应写成分子形式:

CuO+2H+=Cu2++H2O。

答案:

B。

2.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A.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   B.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

C.Cu(OH)2和稀H2SO4的反应     D.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

2.研析:

四个选项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A.Ba2++2OH-+2H++SO42-=BaSO4↓+2H2O;B.H++OH-=H2O;C.Cu(OH)2+2H+=Cu2++2H2O;D.2OH-+CO2=CO32-+H2O

答案:

B。

题型二、离子共存问题

典例2: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Ba2+、Na+、CO32-、OH-B.Mg2+、Ba2+、OH-、NO3-

C.H+、K+、CO32-、SO42-D.Al3+、Fe3+、SO42-、Cl-

研析:

A组中,Ba2++CO32-=BaCO3↓;B组中,Mg2++2OH-=Mg(OH)2↓;C组中,2H++CO32-=CO2↑+H2O;D组中,各种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答案:

D。

方法导引:

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凡是离子间能发生反应的均不能大量共存。

因此,这类题实际上是对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考查。

主要考查角度有:

一看能否反应产生难溶物,如Mg(OH)2、CaCO3、Ca(OH)2等;二看能否反应产生挥发性物质,如CO32-、HCO3-与H+反应;三看能否生成弱电解质,如弱酸根与H+反应,H+与OH-反应生成水。

同学们只要牢牢把握各类离子反应发生的规律,就能顺利解答此类题目。

拓展变式

3.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A.MnO4-,K+,Na+,SO42-B.Na+,K+,HCO3-,Cl-

C.Mg2+,NH4+,Cl-,NO3-D.Ba2+,K+,S2-,SO42-

3.研析:

对于离子能否共存问题:

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看同组离子是否发生反应,二看是否满足题干要求。

A项中的MnO4-为紫色;B项中的HCO3-能与强酸反应;C项各离子均不能发生反应;D项中的Ba2+和SO42-可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且S2-能与强酸反应。

题型三、常见离子的检验

典例3:

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

研析:

首先滴加足量Ba(NO3)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O32-,同时除去CO32-;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足量滴加Mg(NO3)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OH-,同时除去OH-;过滤后,滴加AgNO3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l-。

答案:

A。

总结提升:

根据某些离子反应会出现气体、沉淀等特征的现象,可进行离子的鉴别。

离子鉴别是离子反应的重要应用之一。

本题要求只取一次溶液,将Cl-、CO32-、OH-等3种阴离子鉴别出来,有一定难度。

如果先加Mg(NO3)2溶液,CO32-、OH-都会与其反应。

如果先加AgNO3溶液,则Cl-、CO32-、OH-等3种阴离子都能与其反应,无法鉴别。

因此,此类题目对检验顺序有较高的要求。

拓展变式

4.某同学从一种未知的无色溶液中检验出有Ba2+、Ag+,同时溶液的酸性较强,他还准备继续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u2+、Cl-、CO32-、K+、SO42-、NO3-等离子。

显然,有些离子还必须检验,有些离子已不需检验。

你认为还必须检验的离子有。

4.研析:

由溶液呈无色,推知无Cu2+;因含有大量H+、Ba2+、Ag+,故与之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Cl-、SO42-、CO32-不能存在,无需检验.剩余离子还须检验。

答案:

K+、NO3-

▲综合思维探究

题型一、学科内综合题

典例4:

有一包从海水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的提纯。

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

根据海水的成分和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估计该粗盐可能还含有的杂质是CaCl2和MgCl2。

现用实验验证这种推测,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并,加入数滴溶液

说明该粗盐中没有MgCl2

②接着再滴入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

研析:

题中实验目的就在所给的信息中,“估计该粗盐可能还含有的杂质是CaCl2和MgCl2”这句话告诉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实验就是要验证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钙、氯化镁。

第一个实验结论说明该粗盐中没有MgCl2,那就想能用来验证MgCl2的方法,考虑到含有氯化钠的因素,只能选择一种碱溶液,另外碱与盐要能反应的话必须在水溶液中,所以首先要将样品溶于水。

加入碱溶液后无白色沉淀,则说明该粗盐中没有MgCl2。

排除MgCl2后,CaCl2可以用碳酸盐检验。

答案:

实验目的:

验证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钙、氯化镁。

①溶于水中,NaOH,无白色沉淀;②Na2CO3,该粗盐中有CaCl2。

方法导引:

这类实验报告题解题时,1看清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一般这在所给信息中或者是在实验报告的部分已知内容中有提示。

2根据报告中各项内容,考虑实验的步骤。

拓展变式

5.已知4℃时四种化合物在水中和液氨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AgNO3

Ba(NO3)2

AgCl

BaCl2

H2O(l)

170g

9.20g

1.50×10-4g

33.3g

NH3(l)

86.0g

97.2g

0.80g

0.00g

①上述四种物质能在水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在液氨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析:

离子反应总向着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第①题比较简单,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反应,因为生成了AgCl沉淀,使反应顺利发生。

第②题则陌生度较大,但只要真正理解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也没有什么难度:

换成液氨做溶剂后,传统的难溶物——AgCl变成了微溶物,而易溶物——BaCl2则成了难溶物,因此反应向着生成BaCl2的方向进行,使氯离子和钡离子浓度减小。

答案:

①2AgNO3+BaCl2=Ba(NO3)2+2AgCl↓;②Ba(NO3)2+2AgCl=2AgNO3+BaCl2↓

题型二、思维转换题

典例5:

(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研析:

因为NaHSO4是二元强酸的酸式盐,可以理解成全部电离。

方法1:

当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时其反应式是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离子反应式是Ba2++2OH-+2H++SO42-=BaSO4↓+2H2O。

此时溶液中只有Na2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的离子反应式为Ba2++SO42-=BaSO4↓。

方法2:

①写出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Na++H++SO42-;Ba(OH)2=Ba2++2OH-。

②判断电离出的微粒中哪些能够生成沉淀、水或气体:

其中SO42-与Ba2+、H+与OH-可以反应。

③综合①和②,写出离子方程式,并配平:

假设NaHSO4为2mol,则中和到中性只需Ba(OH)21mol,其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

反应后硫酸根离子剩余,因此,续滴加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

④“查”:

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方法3:

把NaHSO4溶液假想成Na2SO4溶液与H2SO4溶液的混合溶液,则向其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就相当于只与其中的H2SO4溶液反应,而继续滴加Ba(OH)2溶液,则相当于与其中的Na2SO4溶液反应。

答案:

(1)Ba2++2OH-+2H++SO42-=BaSO4↓+2H2O;

(2)Ba2++SO42-=BaSO4↓

方法导引:

对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材中给出了两种书写方法。

方法1:

写、断、写、查;方法2:

写、改、删、查。

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同学们都应该掌握。

至于方法3,则属于一个特例,只适用与本题。

对于本题来说,属于与“量”有关的,即两种反应物的比值不同,离子方程式也不同,这类题目要特别注意哪个过量,哪个不足。

拓展变式

6.

(1)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钡离子恰好沉淀完全,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以上溶液中,继续滴加NaHSO4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研析:

本题实际上是上述例题的变式,假设Ba(O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只须NaHSO4即可把其中的钡离子沉淀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