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782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公路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公路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公路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公路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设计.docx

《公路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设计.docx

公路设计

1.0.3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2.0.1公路设计所采用的设计车辆外廓尺寸规定如表2.0.1。

2.0.2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

确定公路等级的各汽车代表车型和车辆折算系数规定如表2.0.2。

三、四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每辆折算为4辆小客车。

1当设置有加(减)速车道、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慢车道、错车道时,建筑限界应包括相应部分的宽度。

2八车道及其以上的高速公路(整体式),建筑限界应包括左路肩的宽度,如图2.0.7中2)所示。

3桥梁、隧道设置检修道、人行道时,建筑限界应包括相应部分的宽度。

4一条公路应采用同一净高。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净高应为5.00m;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净高应为4.50m。

5检修道、人行道与行车道分开设置时,其净高应为2.50m。

3.0.2车道宽度应符合表3.0.2规定。

3.0.10四级公路采用4.50m路基时,应设置错车道。

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度应不小于6.50m。

3四级公路宜采用双车道路基宽;交通量小的路段,可采用单车道4.50m路基宽。

2二、三、四级公路的停车视距、会车视距与超车视距应符合表3.0.12-2规定。

3.0.14圆曲线最小半径应符合表3.0.14规定。

3.0.16最大纵坡应符合表3.0.16规定。

2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的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

3.0.17纵坡长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纵坡的最小坡长应符合表3.0.17-1规定。

2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应符合表3.0.17-2规定。

3连续上坡(或下坡)时,应在不大于表3.0.17-2所规定的纵坡长度范围内设置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其长度应符合纵坡长度的规定。

3.0.18公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竖曲线。

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应符合表3.0.18规定。

4.0.2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表4.0.2规定。

4.0.4路基压实度和原地面处理要求

1路堤基底应清理和压实。

基底强度、稳定性不足时,应进行处理,以保证路基稳定,减少工后沉降。

2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4.0.4规定。

4.0.6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100kN。

4.0.7路面面层类型的选用应符合表4.0.7规定。

4.0.8路面结构层所选材料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同时路面垫层材料宜采用水稳性好的粗粒料或各种稳定类粒料。

5.0.1一般规定:

桥梁结构应考虑桥面铺装进行综合设计。

桥面铺装应有完善的桥面防水、排水系统。

采用标准化跨径的桥涵宜采用装配式结构,机械化和工厂化施工。

5.0.2桥涵分类规定如表5.0.2。

5.0.3桥梁全长:

有桥台的桥梁应为两岸桥台侧墙或八字墙尾端间的距离;无桥台的桥梁应为桥面系长度。

桥涵的跨径小于或等于50m时,宜采用标准化跨径。

桥涵标准化跨径规定如下:

0.75m、1.0m、1.25m、1.5m、2.0m、2.5m、3.0m、4.0m、5.0m、6.0m、8.0m、10m、13m、16m、20m、25m、30m、35m、40m、45m、50m。

5.0.4桥涵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表5.0.4规定。

5.0.5桥面净空应符合本标准第2.0.7条公路建筑限界的规定,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特殊大桥为整体式上部结构时,其中央分隔带和路肩的宽度可适当减小,但减窄后的宽度不应小于本标准表3.0.4和表3.0.5-1规定的“最小值”。

2桥上设置的各种管线等设施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

5.0.6桥下净空应符合以下规定:

1通航或流放木筏的河流,桥下净空应符合通航标准及流放木筏的要求。

2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被交叉公路、铁路、其它道路等建筑限界的规定。

3桥下净空还应考虑排洪、流冰、漂流物、冰塞以及河床冲淤等情况。

5.0.7桥梁及其引道的平、纵、横技术指标应与路线总体布设相协调。

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

6汽车及人群荷载

6.0.1汽车荷载分为-Ⅰ级公路级和-Ⅱ级公路级两个等级。

汽车荷载由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组成。

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组成。

桥梁结构的整体计算采用车道荷载;桥梁结构的局部加载、涵洞、桥台和挡土墙土压力等的计算采用车辆荷载。

车道荷载与车辆荷载的作用不得叠加。

6.0.2各级公路桥涵设计的汽车荷载等级应符合表6.0.2规定。

四级公路重型车辆少时,其桥涵设计可采用公路-Ⅱ级车道荷载效应的0.8倍,车辆荷载效应可采用0.7倍。

6.0.3车道荷载的计算图式如图6.0.3。

1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qk=10.5kN/m;集中荷载标准值Pk按以下规定选取:

桥涵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m时,Pk=180kN;

桥涵计算跨径等于或大于50m时,Pk=360kN;

桥涵计算跨径大于5m、小于50m时,Pk值采用直线内插求得。

上述计算得到的剪力效应值应乘以1.2的系数。

公路-Ⅱ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qk和集中荷载标准值Pk,为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0.75倍。

2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应满布于使结构产生最不利效应的同号影响线上;集中荷载标准值只作用于相应影响线中一个影响线峰值处。

6.0.4车辆荷载布置图如图6.0.4,其主要技术指标规定如表6.0.4。

公路-Ⅰ级和-Ⅱ公路级汽车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值。

6.0.5车道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应按设计车道数如图6.0.5布置车辆荷载进行计算。

6.0.6桥涵设计车道数应符合表6.0.6-1规定。

多车道桥梁的汽车荷载应考虑折减。

当桥涵设计车道数等于或大于2时,由汽车荷载产生的效应应按表6.0.6-2规定的多车道横向折减系数进行折减,但折减后的效应不得小于两条设计车道的荷载效应。

6.0.8公路桥梁设置人行道时,应同时计入人群荷载。

1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0m时,人群荷载标准值为3.0kN/m2。

桥梁计算跨径等于或大于150m时,人群荷载标准值为2.5kN/m2。

桥梁计算跨径在大于50m、小于150m时,可由线性内插得到人群荷载标准值。

跨径不等的连续结构,采用最大计算跨径的人群荷载标准值。

2城镇郊区行人密集地区的公路桥梁,人群荷载标准值为上述标准值的1.15倍。

3专用人行桥梁,人群荷载标准值为3.5kN/m2。

8.5公路乡村道路相交叉

8.5.1公路与乡村道路相交叉的位置、形式、间隔等的确定,应考虑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业耕作机械需求。

必要时应结合规划,对农业机耕道作适当调整或归并。

8.5.2高速公路与乡村道路相交叉必须设置通道或天桥。

一级公路与乡村道路相交叉宜设置通道或天桥。

二级公路与乡村道路相交叉应设置平面交叉;地形条件有利或公路交通量大时宜设置通道或天桥。

二级及其以上公路位于城镇或人口稠密的村落或学校附近时,宜设置专供行人通行的人行地道或人行天桥。

8.5.3车行通道的净空应符合以下规定:

净高:

通行拖拉机、畜力车时应大于或等于2.70m;通行农用汽车时应大于或等于3.20m。

净宽:

根据交通量和通行农业机械类型选用,应不小于4.00m;通道过长或敷设排水渠时,宜视情况增宽。

8.5.4人行通道净高应大于或等于2.20m;净宽应大于或等于4.00m。

8.5.5车行天桥桥面净宽按交通量和通行农业机械类型可选用4.50m或7.00m;其汽车荷载应符合本标准第6.0.2条有关四级公路汽车荷载等级的规定。

8.5.6人行天桥桥面净宽应大于或等于3.00m;其人群荷载应符合本标准第6.0.8条的规定。

8.5.2各级公路、乡村道路交叉时,选择交叉方式的原则为:

高速公路与乡村道路交叉必须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

一级公路与乡村道路交叉时,若一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一般采用平面交叉,也可利用辅道合并交叉数量,必要时设置分离式立体交叉,其目的是控制平面交叉的数量和间距,尽量减少横向干扰,增强行车安全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若一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应根据需要控制出入。

二、三、四级公路与乡村道路交叉时,一般采用平面交叉。

8.5.4车行通道的净宽应视交通量和主要通行的农业机械类型而定,一般不宜小于4.0m,若主要通行农用汽车,则以采用7.00m的双车道路基宽度或6.50m的单车道路基宽度为宜。

对于交通量很小或地形艰巨的山岭区乡村道路,可采用4.50m的单车道路基宽度。

主要通行农业机械的机耕道路,若交通繁忙或今后可能发展为公路、或通行大型特种机械的道路,可采用7.00m的路基宽度,或采用4.50m的单车道路基宽度。

车行通道的净高,规定通行拖拉机时不小于2.70m,通行农用汽车时不小于3.20m,是一个低限值。

确定净高标准时,可根据当地的交通组成特征、农业及其他机械的特殊要求等,提出合理可行的净高值。

4.0.7《标准》(97)将路面分为四个等级,即高级、次高级、中级及低级,并与公路等级相对应。

鉴于这些对应关系已不符合目前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同时,中级路面、低级路面与国际上的统计口径也不相同(国际上,一般将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称为有铺装路面;表面处治、沥青碎石、贯入式路面等称为简易铺装路面;砂石路面等计入未铺装路面),因此,本次修订不再提及路面等级,只列出路面类型的适用范围,逐步弱化路面等级的概念。

砂石路面是以砂、石等为骨料,以土、水、灰为结合料,通过一定的配比铺筑而成的路面的统称,包括级配碎(砾)石路面,泥结碎(砾)石路面、水结碎石路面、填隙碎石路面及其他粒料路面。

泥结石结构

(1)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推土机推土或原路基修整→人工场地平整→泥结碎石路面→生产路回填及夯实。

(2)推土机推土

场地清理:

主要清除工程区内树木、树桩树根、杂草、垃圾以及监理工程师认为的其它有碍物。

含细根须、植物、覆盖草等的表层有机质土壤要及时开挖运至监理指定地点。

场地清理及表土清除都采用70Kw推土机推土,推距40~80m。

推平采用推土机将高处土方就近推至低处,使场地平整。

(3)人工场地平整

推土机推平后,辅以人工整平,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

(4)泥结碎石路面施工

1)材料

石料:

采用轧制的碎石或天然碎石。

石料等级不低于规范要求,扁平细长颗粒不超过20%,近似正方形有棱为好,不能含有其它杂物。

泥结碎石路面所用的碎石规格

编号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比(%)层位

75504020105

11000-150-5下层或基层

21000-150-5

31000-150-5上层或面层

485-1000-5

585-1000-5嵌缝

2)粘土

粘土的塑性指数一般大于12,粘土中不得含腐殖质或其它杂物。

粘土用量一般不超过碎石干重的15%。

3)泥结碎石路面

a路基要求

按路堤施工线进行施工,若在施工开挖中偏离指定开挖线,应重新修整。

将开挖路槽的土方弃至两侧并进行碾压处理。

应防止雨水侵蚀地基土壤。

使机械开挖路槽土方时,实际施工的沟槽适当留有修整余量,再用人工修整。

需先挖好路槽,做好路基。

路槽土质为粘性土。

路基中不能含有草皮、树根、杂草以地面上的淤泥等物,路基土湿度不得超过20%,路基土要求压或夯实,新填路基每层回填碾压厚度为200mm,路中间要比两边略高一些,以便在突遇大雨后,可及时排干渍水。

回填时回填土干容重≥15kN/m3,路基横坡同路面,施工中注意不能让路基积水。

原有路堤在修弯取直施工时,对需要修弯的地段采用挖土机开挖后,由人工修坡取直。

对原有弯道则应开挖成台阶状,填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

回填时对原有基层应做好清基,接口修成牙口。

b泥结碎石面层

泥结碎石面层为8cm,碎石粒径为2~4cm,等级不低于3级,粘土塑性指数12~20,用土量不超过碎石的15%(按重量计)。

在压实的中基上按松散铺厚度(压实厚度1.2倍)摊铺碎石,要求碎石大小颗粒均匀分布,厚度一致。

碎石铺好后,用10~12t压路机碾压3~4遍,直至石料无松动为止,碾速宜慢,25~30m/分钟。

泥结碎石面层施工方法用拌和法、碎石摊铺后,将规定的用量土,均匀地摊铺在碎石层顶上。

然后拌和,拌和一遍后,随拌随洒水,一般翻拌3~4遍,以粘土成浆与碎石粘结在一起为止,然后用平地机械或铁锹等工具浆路面整平,再用12t压路机洒水碾压,使泥浆上冒,表层石缝中有一层泥浆即停止碾压。

过几小时后,现用15t压路机进行收浆碾压1遍后中撒嵌缝石屑,再碾压2遍。

压实后的土体取样试验频次每200m3、厚30cm,取样一次或由监理根据工程实际确定试验频率。

C石屑层和路肩

田间路磨耗层厚度2cm,松铺厚度为压实厚度的1.3~1.4倍,粒径为厚度的0.55~0.75倍。

将磨耗层石料与20%~30%的粘土先干拌2遍,将拌和好的混合料摊铺在路面上(采用路拌法),用10~12t压路机碾压2~3遍。

同时做好路肩的培垫和整理。

路面横向坡比为中间向两边3%。

磨耗层洒水湿润后,将粒径2~5mm的粗砂均匀铺上一层即可。

泥结碎石面层

桃桃正谈2009-04-1509:

16:

20阅读418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用于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技术条款。

增加第314节泥结碎石面层

第314节泥结碎石面层

314.1范围

本节工作内容是在已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路基或基层上铺筑泥结碎石面层以及在面层上铺筑保护(磨耗)层。

它包括所需的设备、劳力和材料,以及施工、试验等全部作业。

314.2材料

1、碎石

a.选用的石料等级不宜低于3级,压碎值不大于26%。

b.碎石中长条、扁平状颗粒含量不应超过20%,并不得含有粘土块或其它杂物。

c.适宜泥结碎石面层的碎石颗粒组面见表314-1~3。

适用拌和法的集料颗粒组成范围

表314-1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液限

(%)

塑性

指数

31.5

19

9.5

4.75

2.36

1.18

0.075

100

8198

5270

3050

1838

1027

07*

<28

小于9

*集料中0.6mm以下细粒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适用灌浆法骨料的集料颗粒组成范围

表314-2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37.5

31.5

19

9.5

100

35~70

0~15

05

 

适用灌浆法嵌缝料的集料颗粒组成范围

表314-3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塑性

指数

9.5

4.75

2.36

0.6

0.075

100

85100

5070

3050

010

小于6

 

2、粘土

选用的粘土应具有较高的粘性,塑性指数为12~15,土粒最大尺寸不大于15mm,并不得含有腐植质或其它杂物。

3、石灰

选用的石灰质量不低于III级,并符合本规范第3.1.02-4条的要求,宜采用磨细生石灰粉。

4、粗砂

a.采用天然砂或人工砂,人工砂石料要求同314.2-1.a。

b.适宜保护层的粗砂颗粒组面见表314-4。

 

粗砂(保护层)的集料级配范围

表314-4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2.36

1.18

0.6

0.3

0.15

100

35~100

10~40

0~15

0

 5、水

应符合本规范301.02-2的要求。

314.3混合料组成设计

1.因目前沿无针对性规程规范支持,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可参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第4章有关规定进行。

2.混合料的原材料应按表314-5的要求进行试验,混合料按设计掺配后,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

3.泥结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

用于泥结碎石层的7d浸水抗压强度标准应符合图纸或本规范要求,并考虑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面层的土,确定必须的或最佳的粘土或石灰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在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时,还应包括确定掺加料的比例(如水泥)。

4.采用石灰和水泥综合稳定土时,如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重的30%以下,则按本节的技术要求进行组成设计。

5.根据相关经验,一般粘土用量不超过混合料总重的15~18%,石灰与土的用量不应大于混合料总重的20%,其中石灰剂量为土重的8%~12%;采用灌浆法时,泥浆按水与土(泥灰)按0.8:

1~1:

1(体积比)进行拌和配制成泥(泥灰)浆。

 

泥结碎石面层底基层原材料的试验项目

表314-5

试验项目

材料名称

频度

含水量

土、砂砾、碎石等集料

每天使用前测2个样品

颗粒分析

砂砾、碎石等集料

每种土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

液限、塑限

土、级配砾石或级配碎石中0.5mm以下的细土

每种土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

相对密度、吸水率

砂砾、碎石等

使用前测2个样品,砂砾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碎石种类变化重做2个样品

压碎值

砂砾、碎石等

同上

有机质和硫酸盐含量

对土有怀疑时做此试验

有效钙、氧化镁

石灰

做材料组成设计和生产使用时分别测2个样品,以后每月测2个样品

重型击实

每种土使用前进行

 

314.4施工要求

泥结碎石面层施工方法可采用拌和法或灌浆法。

1.一般要求

(1)准备工作包括:

备料、放样、布置料堆、准备路槽、拌制泥(泥灰)浆等。

(2)泥结碎石面层的施工气温应不低于5℃,并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之前一个月完成。

降雨时不应进行泥结碎石面层施工,一般情况下,使用这种材料的工程不宜安排在雨季施工。

(3)泥结碎石面层施工的压实厚度,每层不小于l00mm,也不超过200mm。

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4)在铺筑上层前应将下层的表面拉毛,并洒水湿润。

2.拌和法

泥结碎石面层施工时,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或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进行路拌法施工,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采用其他拌和方法应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1)现场拌和(路拌)

a.承包人可选择能满足就地拌和的施工设备,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采用现场拌和法施工。

b.现场拌和前应将下层表面杂物清除干净。

所备土应将超尺寸颗粒筛除,经摊铺、洒水闷料后整平,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l~2遍,使其表面平整。

此后将石灰均匀地摊铺在整平的表面上,即可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

拌和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含水量,使其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值,同时使土和石灰充分拌和均匀,不得留有“素土”夹层。

(2)集中拌和(厂拌)

a.采用厂拌可减少石灰的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并能保证拌和质量。

厂拌的设备及布置位置应在拌和以前提交监理工程师并取得批准。

b.当进行拌和操作时,稳定料应充分拌和均匀,拌和设备应为抽取试样提供方便。

拌和时应根据原材料和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加水量。

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尽快摊铺。

c.运输混合料的车辆应装载均匀,在已完成的铺筑层整个表面上通过时,速度宜缓,以减少不均匀碾压或车辙。

当厂拌离摊铺现场距离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中应加覆盖以防水分蒸发。

d.摊铺时必须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机械进行,使混合料按要求的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

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1%~2%,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e.泥结碎石面层的施工应尽可能避免纵向接缝,如必须分两幅施工时,宜采用两台摊铺机前后相隔8~10m同步向前摊铺,一起进行碾压。

纵缝必须平行于中线。

(3)压实

a.路拌整型合格后或摊铺机摊铺的混合料应立即按试验路段的施工工艺、压实速度和遍数进行压实,连续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b.一个路段完成之后应按规定做密实度检查,如果未达到规定的要求,承包人应重新进行碾压至合格为止。

c.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d.厂拌法的工作接缝,应在碾压段末端压成斜坡,接缝时将此工作缝切成垂直于路面及路中心线的横向断面。

再进行下一施工段的摊铺及碾压。

e.施工机械不宜在已压成的底基层上“调头”,如必须在其上进行,应采取保护措施。

3.灌浆法

(1)摊铺骨料碎石

要求大小颗粒分布均匀,厚度一致。

(2)预压

碎石铺好后,用轻型压路机碾压,碾压速度宜慢,每分钟约25~30m,轮迹重叠25~30cm。

一般碾压6~10遍,至石料无松动为止。

不宜过度碾压,以妨碍灌浆。

(3)浇灌泥浆与铺洒嵌缝材料

在预压的碎石层上,灌注泥(泥灰)浆,要求洒布均匀、浇灌透彻,以灌满孔隙、表面与碎石面齐平为度,但碎石棱角仍应出露于泥(泥灰)浆之上。

灌浆1~2小时后,表面未干前均匀撒铺5~15mm的嵌缝料。

(4)整形碾压

撒铺嵌缝料后,即用中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并随时注意用扫帚将石屑扫匀。

4.养生

(1)泥结碎石面层碾压完成后,必须保温养生,不使稳定土层表面干燥,也不应过分潮湿或时干时湿。

(2)泥结碎石面层养生期应不少于7d。

养生方法可采用洒水、覆盖砂或低粘性土,或采用不透水薄膜和沥青膜等。

(3)养生期内除洒水车外,不得通行车辆,采用覆盖措施的泥结碎石面层层上,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通行的车辆,应限制车速不得超过30km/h。

5.取样和试验

泥结碎石面层应在施工现场每天进行一次或每2000m2取样一次,并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现程》(JTJ057-94)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的含水量、石灰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已完成的下承层上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规定进行压实度试验,每一作业段或不超过2000m2检查6次以上。

所有试验结果,均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承包人自负。

314.5质量标准

1.基本要求

(1)集料符合图纸和本规范要求。

(2)配料控制准确。

(3)混合料拌和均匀,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4)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5)养生符合本规范要求。

2.检查项目

泥结碎石面层检查项目及检验标准见表314-6。

 

3.外观鉴定

a.泥结碎石层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边线整齐、不得有松散,波浪浮浆现象;施工接茬平整。

b.保护层铺撤厚度均匀。

 

314.6计量与支付

1.计量

(1)泥结碎石面层及粗砂保护层应按图纸所示和监理工程师指示铺筑的面积,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按不同厚度以平方米计量。

(2)对个别特殊形状的面积,承包人可采用适当计算方法,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以平方米计量。

除监理工程师另有指示外,超过图纸所规定的计算面积均不予计量。

2.支付

(1)费用的支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