钕铁硼产业的发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720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钕铁硼产业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钕铁硼产业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钕铁硼产业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钕铁硼产业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钕铁硼产业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钕铁硼产业的发展.docx

《钕铁硼产业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钕铁硼产业的发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钕铁硼产业的发展.docx

钕铁硼产业的发展

钕铁硼产业的发展

  

  烧结钕铁硼磁体是当今世界上综合磁性能最强的永磁材料,以其超越于传统永磁材料的优异特性和性价比,在各行各业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许多现代工业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中不可缺少的支撑材料。

  一、钕铁硼磁体产业发展态势

  1、发展概况

  自1983年钕铁硼磁体问世以来,全球钕铁硼磁体产量从1983年不足1吨,猛增到2006年的55540吨。

其中,烧结与粘结钕铁硼磁体产量之比约为9:

1。

从2003到2006的近三年来,全球烧结钕铁硼磁体年产量从2万吨猛增到5万吨,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0%。

经过20多年发展,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磁能积也由279kJ/m3(35MGOe)提升至474kJ/m3(59.5MGOe)。

  我国自1983年研制成功钕铁硼磁体后,紧跟发达国家的步伐,迅速实现了产业化,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984年产量为2吨,1990年年产达到180吨,1994年达到1230吨,2001年首次超过日本,产量达到65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0%,成为烧结钕铁硼磁体第一生产大国。

2006年我国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达到近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8.6%。

  2、钕铁硼磁体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近年来我国钕铁硼制造技术进步显著。

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韵升高科磁业公司等已能工业化生产VCM(计算机硬盘驱动器主轴驱动电机)等高端应用磁体,并在世界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

烟台正海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的无氧工艺工业化生产,可生产含氧量低于500ppm的高磁能积、高热稳定性、高耐蚀性和高一致性的磁体,并使磁体中的钕含量比以往下降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既提高了产品性能,又节约了宝贵的稀土资源。

  钕铁硼磁体生产整体装备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尤其是烧结钕铁硼磁体生产普遍采用了快淬甩带和氢破制粉工艺并实现了设备的国产化,突破了快淬和氢破设备对生产高档烧结钕铁硼产品的制约,使产品规格和档次有较大提升。

  我国生产高性能(48M以上)烧结钕铁硼磁体,过去主要采用日本真空株式会社生产的甩带炉来生产钕铁硼甩带片。

目前大的烧结钕铁硼磁体企业仍是如此。

但我国目前已与日本合资成立了爱发科中北真空(沈阳)有限公司,可生产600公斤甩带炉,可为大批量生产高档磁体提供良好的设备。

配合甩带工艺,直接用氢玻碎,可省去中破碎,提高了生产效率。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也已研制成功300公斤钕铁硼快冷厚带甩带炉,实现了关键装备国产化。

大量专业甩带炉的投入使用,为生产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体提供了原料保证。

  在钕铁硼合金制粉的生产工艺上也有大的突破。

氢化制粉是利用钕铁硼合金中各相在吸收氢气后,各相的体积膨胀系数不同,由内应力产生破裂的原理制粉,对性能和产量的提高非常有利。

近年来,由于国产氢破设备基本过关,众多烧结钕铁硼磁体生产厂纷纷添置了氢破炉。

加上许多中小企业经过改造,几乎全部把湿法制粉改为气流磨。

使得我国2/3的钕铁硼企业烧结钕铁硼磁体都可以生产中高档产品。

国产化的快淬甩带和氢破设备基本上取代了进口设备。

除了规模化程度上有所差别外,主要烧结钕铁硼磁体设备水平已很接近。

  3、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快速增长

  烧结钕铁硼磁体是当今磁性能最强、性价比最优的永磁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电动机、风力发电机、电动汽车、仪器仪表、磁传动轴承、高保真扬声器、核磁共振成像仪和航天航空导航器等方面。

在磁悬浮列车等新兴技术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

近10年来我国凭借稀土产业优势,烧结钕铁硼磁体生产增长远远高于国外。

国内外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增长情况列于表1。

 

表1 2000~2006年我国与世界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增长情况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我国年产量(吨)

2550

3260

4200

5600

6500

8800

18460

27510

30160

39300

年增长率(%)

21

28

29

33

16

35

97

49

32

30

世界年产量(吨)

7680

9100

10990

13600

12850

15260

25220

34510

39110

49980

年增长率(%)

31

18

21

25

-6.2

19

65

37

29

28

我国占世界(%)

33.2

35.8

38.2

41.2

50.6

57.7

73.2

79.7

77.1

78.6

  可以看出,十年来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总体上呈逐年快速增长态势。

唯一的例外是2001年。

当年由于全球经济,特别是IT和计算机产业的不景气,使美、日、德、法等发达国家钕铁硼磁体产量和应用量下降。

2001年我国产量增长虽然也放慢,但仍有16%的增长率。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于2002年之后,很快又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由于我国稀土产业出现低价无序竞争,镨钕等稀土金属价格长期在低价位徘徊,使钕铁硼磁体的推广应用获得难得机遇。

  4、烧结钕铁硼磁体的价格变化与产值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的烧结钕铁硼磁体多为中低档产品,加上专利制约,售价一直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价格。

近10年来,由于稀土产品和钕铁硼磁体市场的恶性竞争,产品长期供过于求,导致了钕铁硼磁体价格连年下跌。

1997~2006年烧结钕铁硼磁体平均价格和产值增长情况列于表2和表3。

 

表2 1997~2006年烧结钕铁硼磁体平均价格统计(美元/公斤)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我国价格

65

62

58

54

44

38

35

33

32

38

我国价格增长(%)

-5

-5

-7

-6.9

-18.5

-13.6

-7.9

-5.7

-3

+19

世界均价

109

104

99

86.8

65.3

57.4

49.2

44.9

43.88

48.9

世界价格增长(%)

-3

-5

-5

-12

-24.8

-12.1

-14.3

-9

-2.3

10.3

价格比(%)

59.6

59.6

58.6

62.4

67.4

68.2

71.1

73.5

72.3

77.7

 

表3 1997~2006年烧结钕铁硼磁体的产值统计(亿美元)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我国年产值

1.658

2.021

2.436

3.03

2.86

3.344

5.443

7.560

9.651

14.93

产值增长(%)

16

22

21

24.4

-5.6

17

63

38.9

27.7

54.7

世界年产值

8.37

9.47

10.82

11.67

8.27

8.76

10.98

13.62

17.16

24.43

产值增长(%)

28

13

15

8

-29.2

3.8

25.3

25.2

26

42

我国/世界(%)

19.81

21.34

22.51

25.96

34.59

38.17

49.57

55.51

56.24

61.11

  上述表格中,我国产品的价格和产值主要是以拥有专利许可企业的国际售价来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1997年至2005年的9年期间,世界和我国烧结钕铁硼磁体价格连年处于下跌状态。

中低端产品价格年均下降10%~15%,N48以上的高端产品价格则相对比较稳定,没有明显下降。

直到2006年,由于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稀土产品价格大涨,导致了磁体生产成本提高,使烧结钕铁硼磁体价格才随之出现了多年来第一次止跌上涨。

尽管磁体价格持续下跌,但由于产量增长很快,烧结钕铁硼磁体的年产值也一直增长很快。

1997年我国产值占世界不到20%,而2006年就增加到占世界60%以上。

  多年来,价格下跌造成的效益下降,一直由提高产品性能、减少生产成本和扩大生产规模来消化,但烧结钕铁硼磁体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

直到2006年由于稀土价格上涨过快,致使烧结钕铁硼磁体价格也不得不上涨,现在烧结钕铁硼磁体价格已比两年前增长了约一倍。

  4、稀土永磁体出口不断增长

  近年来,我国烧结钕铁硼为主的稀土磁体出口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2006年出口到6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达到11248吨,较2005年增长28.46%,占生产总量的27.2%。

出口量排在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列于表4。

 

表4 2006年按稀土磁体出口量排在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

序号

 

国家(地区)

 

数量

 

比例(%)

1

香港

2770.1

24.6

2

美国

1767.8

15.7

3

日本

1224.7

10.9

4

新加坡

923.8

8.2

5

韩国

568.6

5.1

6

德国

509.0

4.5

7

意大利

442.6

3.9

8

荷兰

426.3

3.8

9

泰国

256.7

2.3

10

台湾省

206.8

1.8

 

合计

  可以看出,出口量占前10位国家和地区占总出口量80%以上。

香港和新加坡合计将近33%,表明东南亚已成为我国钕铁硼磁体外销的重要市场。

香港主要是转口贸易,新加坡主要是外延加工。

2006年,我国稀土磁体出口金额达到3.03亿美元,较2002年9200万美元,增长了3倍。

 

二、我国钕铁硼磁体产业格局现状

  2006年之前,由于稀土生产长期处于价格低迷状态,为钕铁硼产业提供了物美价廉和来源充足的原料供给。

加上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的显著进步,使钕铁硼磁体具有更为优越的性价比,有利地促进了钕铁硼在各领域中应用技术的开发。

可以说,正是廉价稀土、技术进步和应用需求催熟了钕铁硼磁体市场。

  2006年我国全年共生产钕铁硼磁体4.09万吨(按成材磁体计),其中烧结钕铁硼磁体3.9万吨,粘结钕铁硼磁体0.19万吨。

而据有关专家统计,实际产量上要高于上述数据,2006年全国钕铁硼磁体产量超过5万吨。

  钕铁硼磁体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需要良好的人才、技术和配套环境来支撑。

基于此,钕铁硼磁体产业首先在我国技术经济发达地区获得快速发展。

经济发达地区的钕铁硼磁体企业不但起点高,发展快,有些企业还成功上市,或者购买了专利销售许可。

自1990年以来,在我国逐渐形成了浙江、山西和京津三大钕铁硼磁体生产基地。

随后,包头和烟台等地区的烧结钕铁硼磁体产业也取得快速发展,大有形成五大基地的趋势。

  浙江宁波已成为我国著名的“钕铁硼城”,除了有中科三环宁波科宁达公司外、还有宁波韵升高科磁业公司、宁波永久磁业有限公司、宁波招宝磁业有限公司等近20家钕铁硼磁体生产企业。

其下属的慈溪市就有12家钕铁硼磁体生产厂,其中最大者为宁波合力磁材技术有限公司,年产能力达5000吨,全慈溪市产能超过10000吨。

金华地区的浙江横店集团也是很有实力的钕铁硼生产企业,拥有东磁有限公司和浙江英洛华磁业公司。

此外浙江还有杭州永磁集团(稀土永磁公司)、浙江中科迈高磁性材料有限公司等上规模生产企业。

浙江2006年钕铁硼磁体实际产量超过3.7万吨(毛坯),占全国的50%以上。

  山西地区钕铁硼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太原、运城和阳泉地区,目前共有钕铁硼生产企业60余家,产能约占全国1/4。

实力较强的有恒磁科技(集团)公司、山西英洛华磁业有限公司(太原刚玉)山西盂县磁材厂、山西金山磁材公司、山西京宇磁性材料有限公司、通力实业发展(香港)有限公司、万荣恒磁等。

该地区2006年钕铁硼磁体产量达到1.5万吨(毛坯)。

约占全国进20%。

  京津地区主要有中科三环下属的北京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北京高校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银纳公司、北京京磁技术公司、北京恒安泰达永磁材料有限公司、天津三环乐喜新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天和磁材集团、天津市津滨新材料工业有限公司等,合计产能达到10000吨,约占全国15%。

  包头是我国最早研究开发钕铁硼并率先实现产业化的地区之一。

现在主要钕铁硼生产企业有包头韵升强磁材料有限公司(年产钕铁硼2000吨)、包头昭和稀土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钕铁硼合金1000吨)、包头神头磁业有限公司(年产钕铁硼1500吨)、包头瑞福鑫磁材有限公司(年产钕铁硼1000吨),加上在建的包头天石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1500吨),生产能力达到8000吨,约占全国的12%。

  山东烟台地区拥有烟台正海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和烟台首钢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两家规模虽然都各有800吨,但都是从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地引进世界一流的生产和检测设备,技术精良,以生产高性能钕铁硼磁体为主。

  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三环)是我国钕铁硼磁材产业的领军企业,规模全国最大,产能仅次于日本NEOMAX公司(日立-住友合资企业),是全球第二大钕铁硼磁体制造公司,其发展也早已突破了地域界限。

其总部设在北京,生产基地却分布在浙江、北京、天津、广东、山西和上海,在全国有五家烧结钕铁硼磁材生产企业——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天津三环乐喜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台湾台全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三环瓦克华(北京)磁性器件有限公司(与德国真空熔炼有限公司合作)、肇庆三环京粤磁材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科三环盂县京秀磁材有限公司(山西),还有一家粘结钕铁硼磁体生产企业——上海爱普生磁性器件公司(与日本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合作)。

  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中国科学院为技术依托,具有技术先进和设备精良的优势。

是目前国内能生产VCM(计算机硬盘驱动器主轴驱动电机)磁体的最大企业。

作为上市公司,中科三环(000970)拥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和融资手段。

它还获有日本NEOMAX和美国麦格昆磁的钕铁硼专利许可,其专利产品通过北京中科三环国际贸易公司以“SANMAG®”商标远销世界各地,具有销售优势。

  但中科三环在国内也遇到几家有实力的钕铁硼磁材制造公司的挑战,如宁波韵升高科磁业公司、浙江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北京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他们也是上市公司,都拥有技术先进和设备精良的优势,也都拥有专利许可,所生产的钕铁硼磁材也在进入计算机驱动器电机(VCM)和核磁共振成像(MRL)等高端领域。

如宁波韵升也已开始生产VCM。

作为高科技产业,钕铁硼磁体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日益国内化,而国内竞争也日益国际化。

三、钕铁硼产业格局的两大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和平崛起,国外许多产业在与中国的竞争中,缺乏资源和成本优势,于是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纷纷把需要消耗资源、能源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国转移。

相比之下,中国稀土产业更具突出优势,稀土分离产品的商品量已占全球的90%。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稀土产业中心,稀土深加工和应用产业也势必向中国转移,世界和中国的钕铁硼产业格局也必然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1、世界钕铁硼磁体产业——向中国转移

  对于稀土冶金分离产业来说,由于中国拥有太明显的资源和成本优势,迫使发达国家的稀土矿业和分离企业或者关闭(如美国),或者向中国转移(如法国)。

世界钕铁硼磁体(包括粘结钕铁硼在内)的产业格局也在演绎类似稀土冶炼分离产业同样的变化——向中国转移。

  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磁体价格的逐年递减,使得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难以维持,被迫一方面向附加值高的磁体下游器件产品转移,一方面把磁体应用企业向中国转移。

1995~2000年中国磁体的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25.2%,日本为26.2%,美国和欧洲产量的增长分别约为10%。

2000年以后,美国和欧洲的产量持续下滑,欧洲和美国的传统钕铁硼企业由于高端产品竞争不过日本,中低端产品竞争不过中国,最终只能退出这一行业。

在美国,麦格昆磁(Magnequench)相继关闭了在美国的Anderson和MagnequenchUG工厂。

同样关闭其烧结钕铁硼工厂(Crucible)的还有摩根(Morgan)集团。

2004年美国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生产已完全停止。

在欧洲,只剩下德国的Vacuumschmelze公司在维持400~500吨的年产量。

2002年由于世界IT产业的不景气,日本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曾猛跌20%,2002年后才逐年回升,但产量占有率也从占世界40%(2001年)下降到20%(2006年)。

  由于钕铁硼磁体专利在2003年后大部分已经失效,而中国钕铁硼磁体价格又与发达国家产品存在巨大的价格差距,吸引了全球的钕铁硼磁体用户纷纷将定单转向中国,进一步加快了这种转移。

  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作为日本最大的永磁材料公司,2002年与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合资成立了包头昭和稀土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第一期1000吨钕铁硼合金生产线已于2003年12月正式投产。

他们还同样在江西省赣州市计划合资兴建2000吨钕铁硼合金的生产线。

  粘结钕铁硼也同样早就开始向中国转移。

如日本爱普生公司将粘结钕铁硼工厂全部移到上海(上海爱普生磁性器件有限公司)。

目前包括日本TDK、FDK、EPSON,荷兰PHILIP,美国MG公司等都已经或计划在中国建钕铁硼磁体、器件或终端应用工厂。

  2、中国钕铁硼磁体产业——向稀土资源产地转移

2001—2005年期间,我国稀土产业一度陷入“价格疲软”的低谷,作为钕铁硼磁体重要原料的氧化钕和金属钕,售价最低时仅为每公斤4元和7元,为发展钕铁硼永磁材料、扩大钕铁硼应用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而近年来IT产业、汽车和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又对钕铁硼磁体提出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于是在我国便出现一股“钕铁硼热”,许多大型钕铁硼企业纷纷增能扩产,一批新的钕铁硼企业也应运而生。

  新一轮“钕铁硼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钕铁硼磁体产业正加速向资源产地转移。

我国三大稀土资源和生产基地是包头、江西和四川,过去他们都不是钕铁硼磁体的主要产地,一直顺从于自然形成的上下游分工。

但近年来,随着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稀土产业也在不断向深加工推进。

他们凭借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不但大力发展稀土分离提取产业,还纷纷把发展钕铁硼磁体等功能材料纳入本地区稀土产业链。

国内外一些有远见的稀土永磁企业为了获得原料保障,也主动到稀土资源产地入驻加盟。

  以包头地区为例,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01年,就采取战略性的举措,在包头组建包头韵升强磁材料有限公司。

他们看中了包头的两大优势,一是有充足的稀土原料和成本优势,二是气候干燥适合钕铁硼生产。

包头韵升强磁材料有限公司建设计划分三期进行,目前一、二期工程已完成并投入正常生产,已形成2000吨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生产能力。

三期工程结束后总投资将超过2亿元,形成年产3000吨中、高档钕铁硼磁体的生产能力,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钕铁硼生产基地之一。

  山西左权神头冶金矿业有限公司在包头投资兴建包头市神头稀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1500吨高性能钕铁硼。

包头瑞福鑫磁材有限公司烧结钕铁硼产能已扩大到1000吨。

包头天石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兴建1000吨耐热钕铁硼。

2007年以来就有媒体报道,包头物华特种材料有限公司预计在年内开工建设年产3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线。

浙江某企业也计划在包头建年产4000~5000吨钕铁硼合金的甩带快淬生产线,专门为浙江地区的钕铁硼磁体生产厂提供原料保障。

  包头稀土高新区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把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能力提高到11600吨,除少量钐钴永磁体外,主要是烧结钕铁硼。

令人瞩目的是,不但钕铁硼磁体产业在向包头转移,连钕铁硼永磁电机和发电机也纳入了包头稀土产业链。

  技术实力很强的包头长安永磁电机研发有限公司拥有十几项专利技术,已经开发出十几大类、三百多个规格的稀土永磁电动机和同步发电机,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航空精密仪器仪表、油田采油设备和风力发电等方面。

  钕铁硼磁体在风力发电机组中的用量也在快速增加。

我国风能资源居世界首位,进入“十一五”后,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可达60万千瓦。

目前1兆瓦的机组使用钕铁硼大致在1吨左右,是钕铁硼应用的巨大潜在市场。

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丰富,占全国风能资源储量的40%。

据报道,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6年与德国瑞普尔公司、英国宏腾能源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资合同,三方共同投资三亿元在包头建设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项目,拟在北方重工业集团厂区内新建一个合资企业,年设计生产能力为400台两兆瓦风机。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投资为5亿多元的风力发电场第一期工程也于2005年在包头市达茂旗开工建设。

项目规划总容量600兆瓦,一期总装机容量为49.5兆瓦,拟建设33台单机容量为150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

一期工程设计发电量为1.74亿千瓦时/年。

另外据说,近日荣获国际发明特别金奖的“钕铁硼全永磁悬浮风力发电机”(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也拟在包头建生产基地。

到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风电建设目标将达到500万千瓦,本地钕铁硼磁体在风电设备中的消费量将十分可观。

  同样,在江西和四川,钕铁硼磁体也正作为稀土深加工和产业链重要环节,纳入稀土产业发展规划。

他们凭借稀土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本地区钕铁硼磁体产业。

  2006年,江西拥有年产9000吨金属钕(镨钕)的生产能力,小水电发达,电力便宜,拥有发展钕铁硼产业良好的资源和能源条件。

江西稀土金属的生产企业主要有赣州虔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3000吨/年)、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500吨/年)、赣南晨光稀土金属厂(2000吨/年)。

赣州虔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还于2007年建成年处理8000吨钕铁硼永磁材料边角料的生产线。

2006年,日本昭和电工、日本东海贸易与赣州虔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红金稀土有限公司在江西省赣州经济开发区共同建设了一家名为“赣州昭和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年产钕铁硼合金2000吨),目的是确保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原料的稳定供给。

据说,江西赣州在“十一五”期间,钕铁硼生产能力也计划发展到约1万吨。

  四川省作为稀土三大资源产地,现拥有1500吨金属钕的生产能力,省内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也一直在打造钕铁硼磁体产业链。

现隶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四川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绵阳电子九所)是我国磁学领域最大的综合性应用磁学研究机构,主要从事磁性功能材料与特种器件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研究,技术力量雄厚。

以该所为技术依托的绵阳西磁科技开发公司拥有1000吨稀土永磁生产能力。

从事钕铁硼磁体生产的企业还有台湾任右磁电四川分公司(2000吨烧结钕铁硼磁体)、成都银河磁体股份有限公司(500吨粘结烧结钕铁硼)、宜宾金川电子有责任公司(国营第八九九厂)、宜宾812厂、核工业动力研究设计院(钕铁硼快淬磁粉)等。

还有报道称四川“五粮液”要与“金川”合作投资亿元发展钕铁硼。

四川智能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1.8亿元,在四川省夹江建设年产1000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线。

  总之,我国三大稀土基地都在凭借稀土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优势,越来越多地介入钕铁硼磁体产业的竞争。

  基于钕铁硼产业格局出现的上述两种转移,促进行业竞争,尤其是对原料和市场的争夺加剧。

而国家又在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来加强稀土产业宏观调控,从源头上控制稀土资源的消耗,这就进一步促进了镨、钕、镝等稀土产品供应紧张,价格飞涨,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对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