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504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3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docx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docx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代码:

520301)

 

2011年10月8日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社会需求

1、行业发展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城际交通压力巨大。

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明确指出:

“在百万以上城市,要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

”目前我国相继有20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

据推算,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需求近期将会有30%的增长势头。

并且,未来10年内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仍将继续走强。

按轨道交通劳资部门的劳动定额计算,车辆驾驶和检修从业人员约占轨道交通企业员工的15%,因此,据推算,到2015年,轨道交通车辆专业(车辆驾驶和检修)人才需求量将达5000人。

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人才相对短缺的局面,使得高职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面临很好的机遇。

2、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需求

目前北京轨道交通建设更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过去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年均增长20多公里;未来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年均增长60多公里;未来5-10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年均增长100多公里。

随着新线的建设速度加快,具有一定技能要求、训练有素的车辆驾驶和车辆检修人才形成了较大的缺口。

而车辆驾驶和车辆检修人员必须具有较扎实的轨道交通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必须经过较长时间岗位专业训练才能上岗,对从业人员心理素质要求也非常高,岗位人员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北京轨道交通建设更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5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总里程为114公里,目前已达到300多公里。

按照《北京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5)》,到2015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总里程将达到703公里(如图1所示),到2020年,总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

(如下图2所示)

图1北京轨道交通规划图(2015)

图2北京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图

由上图2可以看出,随着北京地区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建设的时期。

过去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年均增长20多公里;未来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年均增长60多公里;未来5-10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年均增长100多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而新开通线路需要大量的车辆驾驶和检修等一线技术操作人才。

由此可以看出,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人才相对短缺的局面,迫切需要相关高职院校增设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

(二)专业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是我院开办的重点专业之一,经过3年建设发展,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创新实施了“职业引导、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通过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方法,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把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融入培养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每年举办技能大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实践性强,要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必须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创造现实的学习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创设职业岗位情境,通过校内训练和校外实习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及时进人岗位角色。

我院目前已配备了完善实训设施,实训设备基本能够满足学生校内实训的需要。

现有语音室2个、机房6个、形体训练室1个,制图室2个,多媒体教室27个。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内含列车运行控制实训室、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控制实训室、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实训室、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实训室)、电工电子实验室、汽车实训中心,即将建成机电实训中心(内含金工实验室、机械零件陈列室、机械机构拆装实验室、PLC电气实验室、电机拖动实验室等)。

我院将进一步引进车辆模拟驾驶等实训设备。

本专业服务于北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控制、制动及车辆机电设备等知识,具有车辆驾驶、检测维修、运行维护等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在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企业从事车辆驾驶、车辆检修等相关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1、基础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师资、科研与技术服务、实践教学条件、课程建设以及学生培养效果等基本情况如下: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和发展,已逐步建成了一支稳定、优秀的师资队伍。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能充分满足本专业教学的需求。

本专业现有专业专任、兼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1人、副高职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5人、中级职称(讲师、工程师)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7人,占教师的比例为45%;具有双师素质教师8人,占教师的比例为50%,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合理的学术梯队、素质优良的专任教师队伍;同时聘请了生产一线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承担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校外兼职教师4人。

同时,学院立足高等职业教育,对在职教师开展教师培训与进修,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双师型素质。

同时,学院立足高等职业教育,对在职教师开展教师培训与进修,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双师型素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聘请13位行业权威专家、企业技术专家为本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参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的调研、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实施和监督,有效开展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另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名单,详见下表1。

表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名单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称

1

焦桐善

中国运输协会

教授级高工

2

王晓军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分公司

高级工程师

3

张竞成

北京市地铁运营运营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4

朱晓宁

北京交通大学

教授

5

毛保华

北京交通大学

教授

6

王春玲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分公司

高级工程师

7

马琦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分公司

高级工程师

8

扈杰利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分公司

高级技师

9

张唯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分公司

工程师

10

佟立本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教授

11

米玉琴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12

王益成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13

李经智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2、专业优势

(1)教学改革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打破学科体系结构形式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

全面收集社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根据职业岗位和企业的要求,与合作企业一起共同制定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内容,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

推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哈尔滨地铁公司开设了订单培养班,实施现场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直接感受职业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通过校企合作,引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共同开发建设专业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训教学,开设专项技能训练课,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学院考核与企业评价相融,实现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100%。

(2)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

近年来,我院一直在探索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学生校外实习的基地,保证大量实践技能性课程的教学需要。

2009年6月,我院与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分公司最终确定了联合培养方案。

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订单班”,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轨自动化综合控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轨电动列车驾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轨电动列车维修方向)。

“订单式”培养专业为校企共同定制,学生修完规定的理论、实践课程,成绩达到地铁公司技术人员标准,公司将优先录用为员工。

毕业生将具有极宽的就业面。

从班级管理上,学院和企业共同选派合适的人选参与班级管理,对所培养学生进行实时监控;从教学管理上,企业与学院一起合理安排教学,专业课程要选聘有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中心,实现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

企业根据教学进程,定期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在2008级、2009级和2010级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中车辆方向(驾驶和检修)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学院成功申报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

我院将继续与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四分公司等企业合作,按照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3)学生就业

轨道交通专业性较强,加之轨道交通现代化技术管理程度越来越高,仅从设备的使用这一点上来讲,由于很多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没有专业的操作能力是很难胜任的。

北京市地铁线路的开通和新站的建成需要大量的岗位操作型人才,因此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的高职毕业生。

据推算,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需求近期将会有30%的增长势头。

并且,未来10年内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仍将继续走强。

这表明,该行业的不同生产岗位将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人才需求吸纳能力走强现象,轨道类职高生就业形势渐进入高吸纳期。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短缺的局面已经被广泛关注。

在2010年5月份召开的“2010中国(长春)国际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北京市副市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卫表示,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业人才面临巨大短缺,在设计、管理、运营、设备等各个方面,人才都很缺乏。

由此可以看出,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人才相对短缺的局面,使得高职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面临很好的机遇。

按轨道交通劳资部门的劳动定额计算,车辆驾驶和检修从业人员约占轨道交通企业员工的15%,因此,据推算,到2015年,轨道交通车辆专业(车辆驾驶和检修)人才需求量将达5000人。

随着新线的建设速度加快,具有一定技能要求、训练有素的车辆驾驶和车辆检修需求形成了较大的缺口。

而车辆驾驶和车辆检修人员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岗位专业训练才能上岗,必须具有较扎实的轨道交通运营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岗位人员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尤其是车辆驾驶专业,对从业人员技能和心理素质要求非常高。

在高职院校招聘录用对口专业人员仍是企业的首选。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

本专业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

听取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与本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跟踪了解行业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同时,加强对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地调研,及时调整专业招生规模,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营、管理部门从事驾驶和检修工作,其业务工作范围是:

主要工作岗位:

本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有以下两类:

1、轨道交通列车驾驶员

2、轨道交通列车检修技术员

相关工作岗位:

本专业的相关工作岗位有以下两类:

1、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维护岗

2、轨道交通列车运营管理相关岗位

本专业服务于北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控制、制动及车辆机电设备等知识,具有车辆驾驶、检测维修、运行维护等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在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企业从事车辆驾驶、车辆检修等相关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

1、知识结构目标

具有高职层次所需要的外语,数学及相关文化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基础、电工、电子、车辆构造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驾驶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方面的专业知识;

2、能力结构目标

专业核心技能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运用能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设备维护能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设备维护能力;机械检修操作能力;维修电工操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公关能力,能够进行有效的社会交往、人际沟通、与人合作;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我控制、自我调适能力;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写作能力以及最基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能和适应能力。

3、素质结构目标

具备当代大学生所需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吃苦精神;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仪容仪表以及服务意识。

(三)建设目标

学院计划2年内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建设,建设目标如表2所示。

表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建设目标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成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主动适应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化“职业引导、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北京地铁集团公司合作开设订单班。

推行多元化教学组织模式,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灵活穿插安排顶岗实习,保证工学交替有效实施,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100%。

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

推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把典型工作任务或典型工程项目作为教学载体;50%以上的职业通用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实现项目化教学。

引入行业技术标准,建设2门核心课程,融入工程案例、企业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编写5部配套教材。

建成1门省级标准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编写工学结合教材2部。

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一体化教室。

实践教学改革及教学条件建设

新建、扩建4个实训室;新增4个紧密合作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般合作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个以上。

教学团队与服务能力建设

培养1名、引进1名专业带头人;引进5名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专任教师;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80%以上;专任教师两年内企业挂职不少于半年;新聘10名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建成专任教师15名,兼职教师13名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两年内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项目不少于2项;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以就业率高、企业满意度高、社会评价高为人才培养质量考核的主要指标;吸收用人单位参与对教学全过程动态监控、分析和教学质量评价。

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学校满意。

三、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创新合作体制,建立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

建立和完善专业层面的校企合作体制和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整合双方资源,共同参与专业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共同进行科研技术研发,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目标。

加强与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

委员会根据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研究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培训与合作方面的工作事宜,完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长效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一体,创新“职业引导、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企业紧密结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打造“职业引导、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与产业、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工作”深度融合的“2+1”人才培养方案,如图3所示。

图3“职业引导、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按照“校企联合、优势互补、产学互动、互利双赢”的原则,搭建“教学、育人、就业、服务”一体化平台,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推进多证书制度。

以与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合作为基础,大力推行“职业引导、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机制,全面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共享人力资源。

即学校专业带头人与企业技术专家共谋专业建设,企业能工巧匠和学校骨干教师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共享设备资源,即学校和企业共享实训基地(学校)与生产车间(企业);共享成果资源,即校企在生产技术成果(企业)和科研成果(学校)方面实现共享。

根据企业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在学校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与企业合作建立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有效衔接。

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在专业委员会统一指导下,将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过程实施以及教学成果评价的教学全过程融为一体。

学生在合作企业进行轮岗,聘请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进行业务指导,按照企业员工标准进行考核,并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所有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

(2)能力本位,推行“双元参与,双环一体,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即“学校和企业双元培养,实习和就业双环一体”,如下图4所示。

2008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车辆方向)开始这种模式的实践。

“双元参与、双环一体、订单培养”的模式,将是本专业的最鲜明特色,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需求和职业教育特色,它也将成为本专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图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按照行业企业标准,确定专业课程标准,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同属学院规划重点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

两专业有很多共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等。

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又与我院机电专业群中的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有共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如《机械制图与CAD》、《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

在教学过程中,本专业将充分利用这些已有的校内实训资源,实现轨道类实践教学资源无界化,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与企业专家、兼职教师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利用两年时间,完成课程体系中所有专业课程的校内讲义编写,优化五门核心课程的工学结合教材,并与国内知名出版社合作出版。

4、完善学生顶岗实习制度

与企业合作建立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有效衔接。

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在专业委员会统一指导下,将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过程实施以及教学成果评价的教学全过程融为一体。

学生在合作企业进行轮岗,聘请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进行业务指导,按照企业员工标准进行考核,并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所有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

(二)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

工学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学习情境。

灵活采用现场教学、实物演练等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电动列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设计如下:

1、教学模式改革

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遵循职业培养的规律,由浅入深设计课程的学习模块结构,在每个学习模块中,设计融学习和实践为一体的工作任务。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按照“任务布置”、“任务计划与决策”、“任务实施”、“任务检查与评价”的步骤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

具体教学模式如图5所示。

图5教学模式示意图

2、课程体系构建

针对课程内容灵活构建课程体系。

如图6所示。

图6教学方法设计

3、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重点建设《电动列车驾驶》、《电动列车构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行车组织》三门优质核心课程。

两年内将《电动列车驾驶》、《电动列车构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行车组织》三门课程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将《电动列车构造》建设成为省级标准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4、教材开发与建设

与企业专家、兼职教师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利用两年时间,完成课程体系中所有专业课程的校内讲义编写,优化二门核心课程的工学结合教材,并与国内知名出版社合作出版。

5、立足应用,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1)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建教学标准库

与北京地铁公司等企业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专家,共建共享立体化教学标准库,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教学标准库,实现校企共管共享。

(2)建设教学资源库,与区域院校师生、社会技术人员共享

教学课件库

建立核心课程教学课件资源库,相关核心课程制作课程教学课件,丰富教学资源,便于教师完成复杂内容的教学。

习题库建设

建立核心课程习题库,习题覆盖课程的所有重要知识点和技能点,并附有答案或者解答提示,实现学生学习、答疑和自测。

教学录像库建设

建立核心课程的教学录像库,重点涵盖现场生产实际的工作流程。

设计项目库建设

建立专业项目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案例库,为开展项目教学提供方便。

利用两年时间建立不少于50个典型设计案例,既可以提供给在校学生做学习参考,也可提供给老师作为教学素材,又可为同行业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设计样本。

(三)实践教学改革及教学条件建设

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1)建立并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实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制度化。

(2)制定并完善实训标准和操作细则,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编制实验手册和任务书,编写实训指导书。

(3)继续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把顶岗实习落到实处。

学院与企业共同管理,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管理和过程监控。

企业和学院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制定考核方法和标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

2、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选择一批管理科学规范、技术装备先进的企业,在现有的几个紧密合作型校企合作基地基础上,力争在2年内再建成4个相对稳定的紧密合作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包括教学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实践训练条件,使紧密合作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达到6个以上,保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岗位。

建立校企“互兼互聘,双向交流”制度。

聘请企业的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为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和职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尽快熟悉岗位工作要求,缩短学生工作适应期。

学校与合作企业合资在企业内建立教学基地,既满足顶岗实习学生的教学活动需要,又可为企业的职工技术培训提供场所,开展培训等活动,实现校企相关设备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料的共享,使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持续健康发展。

3、新建综合演练场

新建综合演练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驾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两部分)。

本着合作共赢的方针,吸纳企业资金,按照校企共建、校企共管、校企共用的原则,按照真实的工作场景,真实的设备、真实的作业流程,合作新建综合演练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部分)。

该项目建成后可以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驾驶机器检修作业训练,既可以满足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生产性实训需要,又可以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四)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有计划地与企业合作,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职教师,定期安排专任教师深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开展技术服务,聘请在企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做为专业带头人,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建设一支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很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两年建设,培养1名、引进1名专业带头人;引进5名技术骨干担任专任教师,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80%以上;实施专任教师两年内企业挂职不少于半年;新聘6名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讲授专业课学时比例达50%以上。

建成专任教师15名、兼职教师13名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突破现有体制,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从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建设入手,专兼合并、动态组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持。

通过建设,打造一支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为主,整体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1、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

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对象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立足岗位培养。

在现有骨干教师中选拔1名副高级以上职称、具有企业工作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