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详细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086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常识详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急救常识详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急救常识详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急救常识详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急救常识详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救常识详细版.docx

《急救常识详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常识详细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救常识详细版.docx

急救常识详细版

地震后受伤的自救误区

一、头部外伤(颅脑损伤)出现的耳漏鼻漏忌堵塞;

  地震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建筑物坍塌引起人体机械性外力伤害、掩埋窒息性损伤、震后水电火气等引起的次生伤害三个方面。

震中由于打、砸、弹击、撞、撕拉、震动、挤压、碰跌等方式很容易引起颅脑损伤,颅骨骨折经耳朵和鼻子流出脑脊液,此时不少人习惯性的做法是仰起头或堵住。

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导致颅内压升高,加重颅内损伤,并且回流液体也容易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

  二、胸部有锐利物刺入忌拔;

  震中建筑物坍塌很容易导致锐利的器物刺入人体胸部,此时,很多伤者习惯性的动作是顺手将锐器拔出。

要注意,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原因有两点:

首先,在没有救护措施时突然拔出器物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大量出血,危急生命。

其次,大气在拔出锐器的瞬间很容易进入负压胸膜腔,造成气胸,引发纵隔摆动,挤压心脏而停跳。

正确的做法先用手稳固住插入物,也可简单用布条(紧急情况时可用衣服等代替)轻轻束缚住锐器刺入部位,避免剧烈活动,等待或寻求救援。

  三、肠子外露不能往回塞;

  肚皮是人体上很薄很脆弱的部位,一旦在震中受伤,很容易造成肚皮被刺破使肠子脱出。

遇到这种情况,大家的下意识动作是用手托住脱出的肠子往肚腔里塞,这也是十分错误的做法。

原因有三点:

1、脱出肠子很容易被感染,在没有医疗条件的情况下,自己往回塞很容易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2、盲目地回塞肠子时,容易使肠子扭塞,导致机械性肠梗阻;3、脱落出的肠子很可能已经被刺破,回塞容易导致一些粪便等脏物透过肠壁溢出,导致严重腹膜炎。

  四、近肢端动脉出血绑扎点忌就近;

  震中如果造成手臂部或小腿部近肢端(也就是靠近手、脚的踝部)动脉出血,在绑扎时,要注意不能在出血点就近部位缚扎,应选择过膝、过肘的绑扎点。

因为相应大血管穿行于尺桡骨和胫腓骨之间,不利于止血且易伤及相关神经(桡神经)。

  五、皮肤破损出血切忌用泥土糊;

  民间有种说法,对于皮肤破损出血的情况拿泥土糊上去可消炎止血。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泥土中含有一种厌氧菌——破伤风杆菌,用这种方法不仅起不到消毒止血的功效,还很容易导致破伤风,重者致命。

  六、骨折后(被砸后)肢体切忌“轻举妄动”;

  震中倘若遇到被砸的情况,首先要考虑骨折的可能性。

那么在自救的过程中,要避免被砸部位的活动,防止骨折断端受到二次伤害,加重血管和神经的严重损伤。

可因地制宜,找两个小木棍之类的东西越过关节夹住骨折部位,再用绳或布条缠绕,以远端指趾不麻木为宜,就会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七、遇有害气体泄漏切忌顺风躲避;

  地震中各项设施损坏,有害气体泄漏的情况时有发生。

很多灾民遇到这种情况时都十分慌乱,只顾逃跑躲避忽略风向。

很多人甚至是盲目地跟着人群顺风而跑。

要注意,此时逆风而上是最正确的躲避方法,可有效避免有害气体顺风而下,致人体受到的伤害。

  八、自救时呼救忌盲目大喊大叫;

  地震时如果被困无法逃脱,大家都知道通过呼救引起救援人员注意。

但通常有很多人出于惊慌,在被困时声嘶力竭地哭泣,拼尽全身力气呼喊自己的亲人,要注意这样盲目的持续大喊大叫,会过多地消耗体力,导致肌体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昏厥或休克。

此时应抓住时机有效呼叫,尚可充分利用一些手边的金属物进行敲击,或采用发光的亮片(如玻璃、镜子等),通过反射光引起救援人员注意,如有收音机可开大音响等多种呼救方式,从而达到自救呼叫的目的。

  九、颈椎损伤忌抬颌后仰;

  地震中被长时间掩埋的伤员获救时,常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喜欢后仰一下头、深呼一口气,好像这样才能把胸中的废气排除干净,但往往此时意外就发生了。

由于地震坍塌、高处坠落等因素,颈椎最易受到损伤,在长时间不动的情况下突然后仰过深(这种后仰动作在急救医学上称为“鼻颌位”),容易导致颈髓横断,造成脊髓休克,危及生命。

正确的做法是用双手扶住颈部,两侧相对制动,最大限度避免颈髓横断致命性二次损伤。

  十、被困时呼吸忌快而浅;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在遇到地震等险情灾难降临时,人们处于惊慌失措或过度恐惧的状态时,呼吸容易急速,换气频率加快。

但快而浅的呼吸容易使二氧化碳的呼出过多,而人体呼吸机氧供不充分,引起呼吸碱中毒,使氧解离曲线左移,组织释放氧受阻,致机体缺氧更进一步恶化;由此而导致昏迷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故自救时应控制情绪、保持镇静,宜采用慢而缓的呼吸方式,避免上述情况。

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法则

第一诀:

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请记住:

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

  第二诀:

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请记住:

自断后路,必死无疑。

  第三诀: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请记住:

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

  第四诀:

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

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请记住:

人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第五诀:

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

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

请记住: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六诀:

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

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

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

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请记住:

多件防护工具在手,总比赤手空拳好。

  第七诀:

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按规范标准设计建造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日。

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

除可以利用楼梯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天面屋顶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点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凸出物滑下楼也可脱险。

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电梯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何毒的烟雾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

请记住:

逃生的时候,乘电梯极危险。

  第八诀:

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

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请记住:

胆大心细,救命绳就在身边。

  第九诀:

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

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

这时候,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

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一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问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请记住:

坚盾何惧利矛?

  第十诀:

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

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请记住:

充分暴露自己,才能争取有效拯救自己。

  第十一诀:

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

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

请记住:

就地打滚虽狼狈,烈火焚身可免除。

  第十二诀:

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跳楼逃生,也是一个逃生办法,但应该注意的是:

只有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时或楼层不高(一般4层以下),非跳楼即烧死的情况下,才采取跳楼的方法。

跳楼也要讲技巧,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

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扒窗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以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

请记住:

跳楼不等于自杀,关键是要有办法。

骨折后急救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

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

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

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

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

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

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

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

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

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

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

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

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

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

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外出崴脚意外四步紧急处理

上山踏青公园漫步本来是件很浪漫的事,突然遭遇崴脚意外真的是很败兴。

专家教你5步紧急处理法应付紧急事件。

  何时看医生:

如果受伤后的30分钟内出现明显肿胀,或经过48小时的在家治疗,肿胀情况没有改善,就应该去医院看看了。

  Step1休息

  立刻停止行走,尽快找个平稳的地方坐下来,如果可能找到可以充做拐杖的支撑物,至少在24~48小时内向它借力,不要让受伤的踝关节承受重量。

  Step2冷敷

  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控制伤势发展,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

最初的48小时内,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每小时冷敷10分钟。

记得要在皮肤和冷敷包之间放一块湿布,同时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出现发紫、麻木时立即停用。

  ●热敷:

刚受伤时不要热敷,以免扩张血管,增加出血量。

当疼痛和肿胀趋于稳定,放低患脚时感觉不太胀,伤处皮肤的温度恢复正常,一般是在48小时之后,出血停止了,可以使用热敷帮助消散瘀血。

  Step3抬高患脚

  坐下或躺着休息时,用枕头或背包抬高受伤的脚。

这样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加快血液、淋巴液循环,不会淤积在血管破损的地方,从而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

  Step4用药

  止血→刚受伤时,可以用“好得快”喷在伤处,同时服云南白药胶囊。

  镇痛→服用阿斯匹林、布洛芬、奈普生钠或酮洛芬,以帮助舒缓发炎或疼痛。

  活血散瘀→48小时以后,出血停止,肿胀也稳定了,可以外敷五虎丹、内服活血止痛散等散瘀。

也可以试一些自然疗法,用花椒、姜、盐加水煎煮后浸泡受伤的地方。

食物中毒的急救处理

   在户外,由于饮水、饮食不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当想吐的话,应让其吐出,不要轻易地给病人服止泻药,以免贻误病情。

轻症者可服用氟呱酸、黄连素等药,呕吐、腹泻次数多者要及时补充含糖、盐的水份。

有呕吐、腹泻、舌苔和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状时,要注意:

1.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而引起窒息,应让病人侧卧,便于吐出。

2.在呕吐中,不要让病人喝水或吃食物,但在呕吐停止后马上给补充水分。

3.如腹痛剧烈,可服用颠茄片或654-2可取仰睡姿势并将双膝弯曲,有助于血液循环。

4.腹部盖毯子保暖,这有助于血液循环。

5.当出现脸色发青、冒冷汗、脉搏虚弱时,要马上送医院,谨防休克症状。

一般来说,进食后短时间内即出现症状,往往是重症中毒。

小孩和老人敏感性高,要尽快治疗。

食物中毒会引起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

出现抽搐、痉挛时,马上将病人移至周围没危险物品的地方,并取筷

子,用手帕缠好塞入病人口中,以防止咬破舌头。

 

地震急救知识你了解多少?

强裂地震,时间短、地区广、破坏性大,可造成人群各种严重的综合伤害。

在6小时内因创伤死亡人数可在50%。

其中有10~15%的人可以救活。

多数在1小时内因大失血、气道梗塞(1~2分钟)、缺氧所致昏迷而死。

  我国处于濒太平洋地震与欧亚地震交汇地带,地质结构相当活跃,约有1/3的国土受到袭击。

本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200余次,1/10发生在中国。

新中国成立40年来,发生11次7级以上地震,死亡达40万人。

  一、地震前动物预兆

  1.这首民谣是群众在长期预测地震中的总结,细读一下,对观察地震是有极大好处的。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钎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乱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携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2.动物为什么能事前知道地震?

因为许多动物的器官对自然灾害特别敏感,它们比人能提前知道灾害的来临。

如1975年2月4日海城、营口发生的7.3级地震前一个半月,就有冬眠的蛇出洞;许多鹅惊慌失措,乱叫不进窝,有的还飞起来。

震前一两天猪不吃食,用力爬墙、拱门。

地震前两天小猎互相乱咬,十几条小猪的尾巴都被咬掉。

一只黑母鸡就在2月4日地震时飞上了树。

一条雌马甲鱼在埒前20分钟突然翻腾,跃出水面,并发出尖叫声。

营口一生产队有6条牛,震前头一天,有4头牛打呆拼角,2头牛拼命用蹄子刨地;鹿场的一群梅花鹿突然乱跑乱窜,有的前腿被挤骨折。

  中国科学院对鸽与地震关系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鸽子的胫骨的腓骨之间骨膜附近,有种椭球状小体,比小米还小,约有百余颗,有神经连着,形如一串葡萄。

它们对震动十分敏感,刺激振幅达十分之几微米,就引起神经电发放。

生物物理所用100只鸽子实验。

将50只鸽子腿上的小颗粒切除,另50只保留不动,在4级地震前,后者惊飞不已,前者安静如常。

说明切除腿部颗粒后与中枢神经失去了联系。

  3.植物在地震前有反应吗?

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

如1971年12月30日长江地区发生4.75级地震前,一颗包好的黄芽菜,在顶部抽心开花;青菜在叶子上开花,芹菜应在春天开花,提前在12月即开了花;山萸藤也开了花;竹笋在农历九月就开了花。

1975年2月4日在营口地震前一年的11月下旬杏树也开了花。

  二、地震时应携带什么东西

  首先应带水、干粮,急救药品、贵重物品,照明手电,换洗衣服、卫生用品,有婴儿的家庭要带奶粉、尿布以及防潮湿的雨布和雨伞等。

这些东西平时或接到地震预报后,立即准备好。

经验证明,平时有准备的家庭,能安全度过灾害期。

平时家人商定好地震时预防措施,联系方式,携带什么东西都应有详细安排,以备灾时之需。

  三地震时应怎么办

  1.立即关闭电源、火源。

  2.住平房者速跳出外到比较宽广的处,住楼房者可躲在桌子下面或有支撑和管道多的室内。

  3.头部最好顶安全帽、塑料盆等,以便保护头部。

  4.不要靠近狭窄的夹道、壕沟,峭壁和岸边等危险地方。

  5.居住在海边的居民要防海啸,防止海水倒流的水灾。

  6.居住近山者,要警惕山崩和泥石流的发生。

  7.跑散时不要过度惊慌,要有序不紊。

讲究卫生。

  8.注意余震,但不要听信谣言。

  四、急救

  1.组织急救。

由现场干部、群众、部队等自动组织起来,根据伤者的呼叫和他人提供的情况,先把压在废墟下的伤者刨、挖出来。

刨挖进要快、准、稳,以免再受伤。

先把伤者头面露出,并清理口鼻内异物,以利呼吸。

  2.重伤者如呼吸、心跳停止,大出血,头部,内脏受伤应优先抢救。

  3.有大批受伤者,必须向急救站、医院、领导机关,通过电话、电报、传真等方式迅速报告。

  4.送医院急救,应采用汽车、火车、飞机,尽快将伤员送到。

在途中应有专人照料,详细观察病情,尽快地急救伤员,减少痛苦和死亡.

洪水到来之前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

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掌握有关溺水的急救知识很有必要,因为在洪水现场及时进行急救对保住患者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溺水表现:

患者有昏迷、皮肤粘膜苍白和四肢厥冷、呼吸和心跳微弱或停止,口、鼻充满泡沫或淤泥、杂草,腹部常隆起伴胃扩张。

  现场急救

  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1、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2、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3、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

  4、切记:

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会游泳者的自救

  1、一般是因小腿抽筋而致溺水,应心平静气,及时呼人援救。

  2、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

  3、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

  4、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患处。

  5、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

  互救

  1、救护者应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

  2、对筋疲力尽的溺水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

  3、对神志清醒的溺水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溺水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边。

  4、如救护者游泳技术不熟练,则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溺水者握住再拖带上岸。

  5、救援时要注意,防止被溺水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

如被抱住,不要相互拖拉,应放手自沉,使溺水者手松开,再进行救护。

  医疗或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

  1、第一目击者在发现溺水者后立即拨打120或附件医院急诊电话请求医疗急救;

  2、第一目击者或急救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将溺水者救上岸;

  3、立即清除溺水者口鼻淤泥、杂草、呕吐物等,并打开气道,给予吸氧。

  4、进行控水处理(倒水),即迅速将患者放在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向下,随即按压背部,迫使吸入呼吸道和胄内的水流出,时间不宜过长(1分钟即够)。

  5、现场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搬上急救车,迅速向附近医院转送。

作为救护者一定要记住:

对所有溺水休克者,不管情况如何,都必须从发现开始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