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医院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制度最全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15753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医院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制度最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2020年医院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制度最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2020年医院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制度最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2020年医院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制度最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2020年医院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制度最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0年医院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制度最全版.docx

《2020年医院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制度最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医院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制度最全版.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0年医院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制度最全版.docx

2020年医院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制度最全版

目录

一、基础知识篇二、制度与指引篇

(一)医务人员分级防护要求(修订第一版)

(二)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指引

(三)医务人员新冠肺炎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工作指引与流程

(四)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不慎脱卸、破损的处理指引与流程

(五)患者或穿污染防护用品医务人员进入清洁区的处理指引与流程

(六)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案

(七)肇庆市鼎湖区人民医院感控督导员制度(试行)

(八)医院新冠肺炎感染防控督查表(预检分诊)

(九)医院新冠肺炎感染防控督查表(发热门诊)

(十)医院新冠肺炎感染防控督查表(普通门、急诊)

(十一)医院新冠肺炎感染防控督查表(住院部)

(十二)新冠肺炎院感督导检查情况表

(十三)普通住院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医院感染防控制度

(十四)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监测、报告、管理制度

(十五)医院工作人员健康监测报告制度

(十六)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陪护人员与探视人员管理制度

(十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院环境消毒管理规定(第一版)三、医务人员防护篇

(一)医护人员分区、分级、分岗位防护级别要求

(二)医技人员分区、分级、分岗位防护要求

(三)供应室、手术室人员分区、分级、分岗位防护要求

(四)检验人员分区、分级、分岗位防护要求

(五)收费人员防护要求

(六)药学工作人员防护要求

(七)保安防护级别要求

(八)保洁人员防护级别要求

(九)医疗废物转运人员防护级别要求

(十)标本转运人员防护级别要求

(十一)救护车出车人员防护级别要求四、流程篇

防护用品穿脱流程

(一)发热门诊穿防护用品流程(清洁区)

(二)发热门诊脱防护用品流程(潜在污染区)

(三)二级防护穿防护用品流程(清洁区)

(四)二级防护脱防护用品流程(潜在污染区)

(五)三级防护穿防护用品流程(清洁区)

(六)三级防护脱防护用品流程(潜在污染区)

(七)医务人员脱除防护用品流程一(第一缓冲区/间)

(八)医务人员脱除防护用品流程二(第二缓冲区/间)

门急诊接诊流程指引

(一)门急诊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记录处置流程图

(二)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医疗废物的处理流程(修订第一版)

(三)普通门诊入院患者收治流程

(四)境外来(返)粤就诊工作流程图

(五)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排查病例CT检查流程

(六)门、急诊预检分诊电子体温计使用及消毒流程

(七)门、急诊预检分诊体温计使用及消毒流程

(八)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环境消毒指引

(九)隔离病房患者一般诊疗物品、仪器消毒流程

(十)发热门诊隔离病区患者污衣处理流程

(十一)新冠疫情期间公共卫生间清洁消毒流程

(十二)新冠核酸标本送检流程(发热门诊病人新冠核酸送市一院)

(十三)新冠病毒核酸标本送检流程(住院及普通病人核酸送检)

(十四)新冠病毒核酸标本送检流程(新冠核酸送金域)

(十五)发热门诊病人新冠核酸采样流程

(十六)入院病人新冠核酸采样流程

(十七)住院病人复查新冠核酸采样流程

(十八)含氯消毒剂配置流程指引

(十九)新冠调查问卷/信息表等相关资料处理流程五、线路图

(一)新冠肺炎待排查患者CT检查线路图

(二)发热病人就诊路线图

(三)发热门诊药房收费人员进出路线图

(四)发热门诊医务人员进出路线图

一、基础知识篇

1、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科室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医务科→院内专家会诊→疑似、确诊病例→2小时内网络直报。

2.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

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潜伏期仍然具有传染性。

3.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1)传染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

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及临床表现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除了以上发病症状,还有可能发病症状“不典型”,例如:

(1)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

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

(2)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

如头痛。

(3)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

如心慌、胸闷等。

(4)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

如结膜炎。

(5)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5.预后: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

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6.检查方面应关注

(1)血液方面: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

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

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2)放射影像:

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

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7.预检分诊及临床上接诊患者应加强询问流行病学史

(1)筛查体温,询问近期有无呼吸道症状。

(2)询问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湖北省)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湖北省)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发病前14天内与新冠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的接触史。

(5)周围有无相同病例的情况。

8.手卫生

无明显污染物时,应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后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采取手卫生措施,严格把握5个手卫生指征。

指征一:

直接接触患者前。

在直接接触患者之前应先清洁双手。

指征二:

进行无菌操作或护理程序之前。

处理患者有感染风险

伤口之前,无论是否戴上手套,应及时清洁双手。

指征三:

接触血液或体液之后。

在接触患者的体液后,应即时清洁双手(以及在脱手套后,即时清洁双手)。

指征四:

直接接触患者之后。

接触患者之后,在离开时应即时清洁双手。

指征五:

接触患者物品之后。

接触在患者直接范围的物件或家具之后,即使没有直接接触患者,在离开时也应即时清洁双手。

疫情期间应增加手卫生指征,包括:

穿戴防护用品前、脱摘防护用品前中后、离开病区前等。

工作人员未执行手卫生不得随意使用手机。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要求

(修订第一版)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和防控等方案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

75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转运工方作

案(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76号)、《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发热门诊感染防控及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的通知》(粤卫医函【2020】2号)和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引(试行)的通知》(粤卫办医函【2020】4号)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强化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既确保防护到位,又避免防护过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对原《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分级防护要求》做出修订,具体要求如下:

接触或护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时、执行环境清洁消毒时

工作人员 常规诊疗工作

无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暴可能有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

露风险 物等暴露风险

门/急诊、

预检分诊工作人员

一级防护

二级防护

(无需防护镜/防护面罩/防护面屏)

二级防护

(所有要求)

发热门诊一级防护(所有要

二级防护

工作人员求)+一次性鞋套(无需防护镜/防护面罩/防护面屏)

二级防护

(所有要求)

进入

隔离病房工作人员

二级防护

(所有要求)

三级防护

一、不同岗位人员的防护要求

二、级别防护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共三个级别的防护,具体要求见下表:

防护级别 适用情形 防护用品要求

一级防护

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医务人员 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隔

离衣(或普通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

1、发热门诊病人留观室和收治病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护

人的隔离病房从事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

二级防护

目镜/防护面罩/防护面屏(视风险情况,选择其中一种)、防护服(或工作服外套防渗一次性隔离衣)、

2、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一次性乳胶手套(双层)、一次性鞋套、橡胶手套

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用后物品(进行消毒时使用)、长筒胶鞋(进行消毒时可选

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 用)

为病人实施吸痰、呼吸道采样、支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视情况选择全面型呼吸防

气管镜检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三级防护心肺复苏等有可能发生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喷射或飞溅工作的医务人员

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

护器/正压式头套/(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

罩/防护面屏)、防护服(或工作服外套防渗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双层)、一次性鞋套

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

转运病人的司机 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除防护用品。

2、注意呼吸道、鼻腔黏膜及眼睛的卫生与保护,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

3、医用防护口罩(N95)使用6-8小时应更换,医用外科口罩一般4小时更换。

口罩污染或潮湿时随时更换。

4、每次佩戴口罩进行诊疗活动前,都应进行密合性检查。

检查方法:

双手完全盖住口罩,快速地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则应调整鼻夹至不漏气为止;若漏气位于四周,则应调整四周至不漏气为止。

5、其他科室或区域,根据是否接触患者选择使用隔离衣。

如使用可复用的隔离衣,使用后按规定消毒后方可再用。

6、戴手套前应检查手套是否有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内。

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

7、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禁止诊疗过程中穿戴防护用品离开诊疗区域。

8、一次性使用的防护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9、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日期:

2020年2月3日

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指引

(制定日期:

2020年2月23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65号)的要求,在原“防护用品穿脱流程”的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