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争先大志 创率先伟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73964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争先大志 创率先伟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立争先大志 创率先伟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立争先大志 创率先伟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立争先大志 创率先伟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立争先大志 创率先伟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争先大志 创率先伟业.docx

《立争先大志 创率先伟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争先大志 创率先伟业.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争先大志 创率先伟业.docx

立争先大志创率先伟业

立争先大志创率先伟业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诞生记

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程开启之际,南京人的目光又一次向这里聚焦——

2011年10月16日上午,南京人民大会堂。

全市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主席台正中央,中国共产党党徽熠熠生辉:

会场之中,来自我市各行各业的近600名代表和150多名列席、旁听的同志心潮澎湃。

热烈的掌声中,杨卫泽同志代表中共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所作的题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而奋斗》的报告,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引起全市人民的极大关注。

报告高屋建瓴地回答了南京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思路;指明了未来5年南京抓好“扬长之举、关键之策”的实现路径;奏响了“创成率先大业,办成青奥大事”的时代强音。

报告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以建设人民幸福城市为根本目标,坚持科学发展争第一、改革创新争第一、和谐稳定争第一的追求,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道路,坚持民生为先、统筹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方针,坚持弘扬敢于创业创新、奋力创优创造的精神,争当江苏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和谐稳定‘首位市’,创建江苏党的建设‘先进市’,全面开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新局面。

——“通过两到三年的奋斗,成功办好2013年亚洲青年运动会和2014年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把河西新城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新中心,把南京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生态市、生态园林市、森林城市和亚洲体育中心城市。

通过五年的奋斗,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省内第一批进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列,综合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民幸福指数跻身国内城市前列,把南京打造成为独具魅力的人文都市、绿色都市、幸福都市,独具特色的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软件与新兴产业名城、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在全省‘两个率先’中带好头、在转型升级上作示范,为到2020年建成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

百川汇海,方显纲领本色;精心打磨,闪耀睿智光芒。

历经四个月、八易其稿的洗礼,凝聚了方方面面的智慧,集中了全市上下的意志。

10月19日,在大会对报告决议表决时,全体党代表一致赞成,全票通过。

这部指导南京未来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为全市46万党员和800万南京人民描绘出一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更成为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模样的行动指南。

在落实“两个率先带好头、转型升级作示范”的要求中形成思路,在调研和学习考察中谋篇布局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是世纪之初,党中央对新世纪形势的判断。

2011年,在南京翻过全面达小康的历史一页,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之时,省委省政府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南京提出了“两个率先”带好头、转型升级作示范的明确要求。

“如果是走在前列,那么前三名都算。

但是现在我们要带头,带头的只能是一个,那就是第一。

南京作为省会和长三角中心城市,应该有这样的气度和胆识,应该有这样的考量和目标。

”4月1日,履新刚一个星期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斩钉截铁地说,“总之一句话,南京的科学发展要在全省争当第一,南京的改革创新要在全省争当第一,和谐稳定也要在全省争当第一。

4月20日至21日,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在南京召开。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作出了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的战略部署,推出了《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内涵和指标体系研究》成果,明确了推进“两个率先”的内涵和标准。

要带好头,南京就必须把发展的坐标聚焦到省委的目标定位上来,对照“两个率先”新内涵、新标准,谋划思路举措。

“我们制定的这轮发展计划,不同于以往按照GDP增幅的惯常做法而做的趋势性计划,而是先确立第一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然后缺什么补什么,倒逼发展。

”杨卫泽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如是说。

观念决定思路。

在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的过程中,南京迅速形成了“确立一个奋斗目标、明确一个基本路径、强化四个倒逼机制”的思路。

党代会报告如何围绕这个思路谋篇布局?

南京开始以新的观念解读城市的特色禀赋,以新的视角精确把握城市未来发展大势,以新的姿态探索新跨越新超越的坐标和路径。

“干部总有更替,任职总有期限,情况也总有变化,但一个地区科学发展的总体方向不能变,科学规划的基本思路不能变,发展成功的基本经验不能变,必须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坚韧性。

“‘硬资源’稀缺,‘软资源’丰富,形成鲜明对比和巨大反差,构成了南京资源禀赋的最大特色。

“前两次机遇不主要是南京的优势,但是在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机遇面前,南京是最有优势的。

“在全市的镇村中,桠溪的经济实力不是最强,发展速度不是最快,城镇规模也不是最大。

但是为什么要学习桠溪?

桠溪经验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认清劣势优势,扬长避短,挖掘潜力,彰显特色,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之路。

“GDP是发展的一种结果,但不能作为发展的目标,更不能作为唯一的目标。

简单盯着GDP,不但‘十二五’难以争先进位,而且会带来急功近利、损害稀缺的自然和生态资源、不把科教人才创新的优势资源当资源、创新资源无法孵化培育做大做强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错过有可能超越崛起的最佳机遇。

……

在观点激荡中,全市广大干部的思想在转变,党代会报告起草所必须的统一的思想基础正在形成。

6月初,在市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在杨卫泽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的指导下,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起草小组正式成立。

市委市政府就建立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和监测考核办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人民幸福城市、办好青奥会、全域统筹发展、深化改革等7个方面,深入开展重点调研,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调研成果,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建设性的举措和政策建议。

杨卫泽、季建业、市委副书记陈绍泽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健分头率领区县和部门负责同志赴北京、上海、武汉、无锡、苏州、广州等城市考察,重点学习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重大国际赛事组织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有针对性地举办了两次专题领导干部学习会。

6月11日中午,刚学习完清华北大自主创新成果以及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经验的南京市党政代表团,在北大召开总结会,分解部署了全市13个区县建设30万平方米科技创业特区的任务,誓言把北京“园区先行、制度先试、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四条经验学到手、做到位,以更加开放开明的理念,将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一切创新资源为我所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道路。

北大总结会,是这一系列南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学习考察活动的缩影。

外出考察和集中学习进一步拓宽了各级干部的视野,为党代会报告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素材。

通过学习调研,对未来5年发展蓝图的勾画越来越清晰,总体思路的阐述越来越明确,战略重点的谋划越来越突出,实现路径的选择越来越聚焦。

8月,写作提纲形成,9月党代会报告初稿形成。

  12场意见征询会,两个月网络“三问”,一场空前规模的汇聚民智集中民意的大行动,在现实和网络世界中展开。

党代会报告的形成过程是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

  起草党代会报告的过程,不但要成为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的过程,更要成为了解民意、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但要成为听取党内意见、扩大党内民主的过程,更要成为广泛吸纳民意、扩大人民民主的过程。

  报告起草之初,市委就反复强调,要以群众所思所想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所需所盼为第一考量,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使党代会报告更好地反映人民的呼声,体现群众的意愿。

  自8月1日起,市委集中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网络问计、问需、问政”活动,听取群众对新一届南京市委和未来5年南京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南京日报等媒体以及网络问政平台等纷纷开设“寄语南京未来五年发展”、“寄语新一届南京市委”、“我有话对书记说”等专题专栏,征集网民的意见建议,开展在线访谈与网民互动。

  根据初步统计,两个月时间共有200多万人次关注与浏览相关主题,共征集近万条留言建议。

  网络“三问”拉近了市委市政府与老百姓的距离,形成了规模化的政民网络互动声势,开启了南京大规模政民网络互动的新时代,很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党代会报告中得到充分反映,成为新一届市委今后5年的施政重点。

  报告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市委以书面形式征求了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以及各区县、部门120多家单位的意见建议。

  国庆节前后,市委又先后组织召开12场座谈会,分别征求人大政协领导班子,党代表,老同志,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区县、综合部门、企业负责人,党外人士,在宁党政军领导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央和省新闻媒体负责人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2场座谈会共征集到500多条意见和建议。

范围之广,凸显了省会城市及区域中心城市的特点。

  新华社江苏分社的负责人在座谈会上说,“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去过很多城市,但是参加这样的党代会报告意见征求会是第一次。

  每次座谈会后,杨卫泽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刘以安都带领报告起草小组立即梳理意见,进行修改。

  在这期间,曾经在南京工作过的中央和省委领导先后对南京今后5年的发展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起草小组按照市委领导的要求,对这些意见进行了准确充分地吸收。

  9月27日,市委常委会对报告讨论稿进行集体讨论,并同意提交十二届市委最后一次全会审议。

会议认为,党代会报告的起草过程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过程。

报告集中了全党智慧、调动了全民力量,体现了把各方面真知灼见转化为全党的意志,转化为党委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实现南京人民幸福生活和城市发展美好未来的动力的要求。

  在报告起草的关键时刻,省委常委会第16次到南京集体调研。

两次全会出台的“1+8”文件和“四为”意见,为党代会报告提供了务实支撑

  9月29日,省委常委会第16次到南京集体调研。

和以往相比,这次集体调研的时间提前了两个月,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南京市党代会的重视。

  在这次调研中,省委书记罗志军对南京未来5年明确提出了“紧扣一个目标、把握一个定位、办好一件大事”以及五项“扬长之举、关键之策”重点工作的总体要求,省长李学勇也要求南京“转型升级作示范,提升综合竞争力”,并就办好青奥会专门提出要求。

  在党代会报告最终形成的关键时刻,这次调研无疑有着关键的指导作用。

  在此前后,市委十二届二十二次全会制定出台了关于聚焦“四个第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的决定及配套的“八大计划”。

“1+8”文件涵盖了科技创新创业工作的全流程,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创新创业政策链。

  市委十二届二十三次全会制定出台了《关于坚持民生为先、加强民生需求保障的意见》、《关于坚持统筹为要、加强现代农业农村建设的意见》、《关于坚持生态为基、加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意见》、《关于坚持文化为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

四个文件中,前三个是南京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是确保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策”;后一个是强化特色优势,增强全局发展支撑的“扬长之举”。

  这两个系列的文件,以及党代会后市委十三届一次全会上出台的《关于建立南京市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和监测考核办法的意见》,共同构成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配套措施,成为党代会报告确定路径的重要基础。

  10月10日,经过4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八易其稿的党代会报告,在市委十二届二十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并提交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审议。

  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经过千锤百炼,《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摆在每一位党代表的面前,接受代表和全市人民的检阅。

  报告共分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辉煌成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四个部分。

  报告回首过去,总结了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

提炼了五条经验:

必须锲而不舍推进“两个率先”,必须与时俱进优化发展思路,必须全心全意强化执政为民,必须坚定不移推进统筹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创新党的建设。

宝贵的经验将继续指导未来五年南京的发展。

  报告展望未来,明确了未来五年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做到“三个突出”,从指导原则上做到“四个坚持”。

即突出紧扣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突出把握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这一定位、突出办好2014年青奥会这件大事。

坚持科学发展争第一、改革创新争第一、和谐稳定争第一的追求;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道路;坚持民生为先、统筹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方针;坚持弘扬敢于创业创新、奋力创优创造的精神。

争当江苏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和谐稳定“首位市”,创建江苏党的建设“先进市”。

  报告务实清晰,提出全力组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六项建设”:

大力推动区域科技创业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统筹城乡建设、大力推动社会建设、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报告重点突出,“优势”和“创业”反复出现,成为两大关键词,号召全市上下要花更大力气、下更大功夫,强化优势、强攻难点,着力突破薄弱环节,赢得新优势、创造新辉煌。

  报告鼓舞人心,指出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时,南京一定会是一个人民引以为骄傲的城市,一个全省综合素质最好的城市,一个在国内外有很强竞争力的城市,一个更加宜居、充满活力、令人向往的城市!

  ……

  大会期间,594名党代表分成14个代表团、32个代表组对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

一次次热情洋溢的发言,汇聚成投身率先基本现代化这一时代伟业的无穷动力。

  “这是一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顶层设计、宏观前瞻;宏伟大气、催人奋进;导向鲜明,重点突破的好报告。

”报告受到了市党代表们的高度肯定,在大会对报告决议表决时,全体党代表一致赞成,全票通过。

  报告描绘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全体党员、全市人民和各方面智慧的结晶,是奋力开创南京科学发展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共南京市委带领全市人民,阔步迈开了“第二个率先”的历史进程,必将赢得新的优势、创造新的辉煌。

  本报记者李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