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7268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docx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docx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

第一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个国家、地区,任何一个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都要受到本国、本地区、当时特定政治经济形势的制约和民族、文化地线传统的影响,显示出明显的民族、时代特征。

同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深刻表明.急剧变革的时代,必然对教师职业道掳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当代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期,整个社会变化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惟有自觉认识时代的要求并积极行动,才能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千秋基业.教育为本。

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

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无论是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开创教育振兴新纪元.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实现我国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一项战略决策。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素质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其中.脑的特点尤为重要,它们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二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家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等等,都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综合起来讲,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

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素质的教育,其目的大而言之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国民意质,小而言之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归结到一点即帮助他们做人、成才。

做人是成才的基础,成才是做人的提升。

无论一个人未来成为何种规格的人才,都必须首先学会做人。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包括:

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等。

每一种素质里面又包含许多内容,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促进,例如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包含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包含思维能力、思想情操,也就是说它涵盖厂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某些内容。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具备上述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特征

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素质教育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主体性。

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里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旦的教育。

它不仅仅把受教育者作为认知体,更重要的、更本质的是将其视为生命体。

它要指导受教育者怎样做人,要为受教育者指导完整人生。

同时,素质教育必然要求发展个性,必然要求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而且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第二,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它并不反对英才,但反对使所有教育变为英才教育的模式。

它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大一统的教育,而是一种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的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第三,全面性(整体性)。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各种素质。

有研究者认为,“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规定性,一是针对每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二是针对策体乃至群体而言它是

‘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最优发展”。

四,基础性。

素质教育要为受教育者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以适应知识更新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受教育者的素质是做人基础,要学会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这是最起码却又是最必要的要求。

每个人的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要提高民族素质必须从培养每一个人的素质着手,民族素质是每个人素质的融合与升

华。

如果说主体性是对素质教育思想的最关键要求,那么基础性便是对素质教育内容的最关键要求。

第五,发展性。

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以及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发展能力,要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培养他们身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素质教育既不“为升学作准备”,也不“为就业作准备”,它是“为人生作准备”的合格公民教育。

概言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三)推进素质教育是应对各种挑战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矛盾。

第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与急剧变革。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嘉锡教授分析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指出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一是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过程上具有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特点。

他说曾经有过估算,裁至198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9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30余年获得的。

人类的科学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l0年增加1倍.当今则是每3年至5年增加1倍。

他认为二次大战以后至今已经历了5次伟大的革命,也就是每l0年一次。

①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

二是科学技术出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

他认为2l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

三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电子技术问世以后,其变革的速度明显加快。

“当我们面向21世纪时,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宽厚的基础”。

“要把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重点,使他们走亡工作岗位后能够不断地和有效地更新、掌握所需的科技知识,以便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第二,社会困难与问题重重。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既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又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生态失去平衡等.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受到威胁。

同时还会出现因丰富的物质财富而引起的享乐主义滋生、个人主义膨胀、道德水准下降等社会问题。

解决这些困难与问题,需要依靠科技进步,需要依靠人类自身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心,更需要通过法制和教育来解决。

第三,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90年代以后,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冷战局面已经结束,世界各国由冷战时期的军备竞争而转入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高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21世纪的竞争夺谁站在科技的制高点,谁拥有足够的人才.谁就稳操胜券。

对我国教育来说,除了以上三个方面之外还面临着其他一些挑战,比如:

第一.面临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挑战。

我国的教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它强调统一性.缺乏灵活性;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实际应用;强调学历,轻视能力。

面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日渐显露出诸多弊端,相对滞后,缺乏时代气息,“为应试教育而教、为应试教育而学”的倾向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二,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的挑战。

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是经过悠久历史积淀而成的,不免带有旧时代的痕迹,也就是说,民族文化传统中既包含着民族的精华、优秀的文化传统,也包含着某些封建的糟粕或者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成分。

对此,应采取辨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既不是虚无主义,一概否定,又个是不加区分地全部继承,要批判地继承。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行改革开放过程中,必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遇到中西文化的冲突。

对待西方文化,同样应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有选择和改造地吸取以丰富我国的文化。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对于文化,具有传递、选挥、改造、创新的功能。

者不论是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应该加以选择、改造和创新,然后才加以传递和传播。

以上各种问题,“应试教育”是难以解决的,只有素质教育——通过教育来提高全民的素质,才能应付各种挑战。

总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酌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

二、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和品格教育

素质教育成为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实施素质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综合评价人才的根本标准。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

”①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共同构成的素质教育统一体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

①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

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①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闻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振兴教育事业的三条根本原则和方针,“一是加大改革力度”’“二要更加重视质量”,。

二要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具有深刻的战略内涵。

[一]决定于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

如果说早期工业化国家,教育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话,那么,在当代中国,教育将担负更为重要的使命。

教育的发展处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地位。

因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人口多、底子薄这种基本国情下进行的,能否把沉重的人口负扭转变为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化的进程.而教育的发展正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的就有把握达到。

”②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才,就优秀的人才。

它通过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来为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服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都要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来实现。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培养和人的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对自然界的改造和社会发展的程度。

现代化不仅仅是物质的现代化、体制的现代化,受主要是人的现代化.是新人的培养.

①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120页

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1994年8月31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写道;“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心愿:

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l世纪中国的面貌,义系到我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在学校有这样一种说法:

学生体育不及格是“废品”,智育不及格是“次品”,而德育个及格则是“危险品”。

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二)适应于赢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既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客观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有机的构成部分。

“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必将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和人之间在公有制基础k的新型关系木断发展,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①1983年召开的世界大学校长讨论会一致认为,21世纪理想的大学生应具备三条标准:

一是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本学科的方法论;二是要有将本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能力;三是要有良好的人格品质。

强调培养学生道德素质、通识素质与应用技能。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要求,需要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加快推进素质教育,更加注里人的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

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

才能和力量”。

①一个人的素质越是全面,越有利于其才能的发挥,并在工作岗位上为集体、为民族作出贡献。

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表现为要求受教台者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献身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较强的法纪观念,因而起着根本性的导向作用.为其他素质的培养提供动力,如邓小平所说“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局,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

”②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社会奉献力量。

可见,要确保素质教育的前进方向,教育和引导受教育者发展全面素质,必须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地位和作用。

(三)借鉴于国外教育改擎的共同做法

重视德育工作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二次大战以后。

由于科学技术迅适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空前的改善.但伴随而来的问题也不少。

在西方国家青少年中,吸毒、暴力、性乱等成为社会普遭关注的严重问题。

面对道德沦丧与经济增长的二律背叛,为了保证社会和经济的稳步发展,要求加强道德教育的呼声愈来愈高.对于德育的重视已超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美国总统克林顿1994年3月31D签署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把促进学生个人良好品捆的教育列为美国2000年国家八大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

日本在1988年临时教育审议会发表的教改报告中指出:

“能否培养出在道德情操的创造力方面部能满足2l世纪社会需要的日本年轻一代,将决定日本

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

”在《21世纪的教育目标》中指出:

“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

”其他国家在确定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方案中都普遍强调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学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37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04页

生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尽管我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与西方国家根本不同,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也合很大区别、但他们的做法和思路对我们

是有启迪和参考作用的。

当今世界德育从目标、内容到教育方式、途径显现出时代性的持点。

其一,东西方的德育目标和内容既呈现出放眼全球、日趋同一的基本走向,同时也表现出重视传统、回眸寻根的态势。

这就是一方面着眼共性,吸纳时代精神,注重发展人类共同发展中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另一方面注重个性,正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消化吸收乃至适当重构优良的传统文化。

一些国家教育的实践已经成功证明:

越强调德育培养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培养越突出的国家,德育就越有成效。

这种寻根意识已成为当今世界德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其二,在德育的实际运作中,各国都注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处理“实然价值”和“应然价值”的关系上.无论是多么不遗余力地宣传发扬人类共同的道德理想,但最后仍强调必须落实在做个“好公民”上。

其三,努力将德育重点从传递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转移到发展个体的道德思维和探究能力上。

道德就其本质而言是个体问题,道德发展是个体理智地思考和选择的结果,道德教育根本在于道德推理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训练。

其四,逐步注重隐形的德育课程,力求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德育工作。

培养跨世纪现代新人,是东西方面临的共同德育理念问题。

由于社会发展背景及相关问题的趋同性,源于农业文明乃至工业文明的那些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显然已不能适应,德育的现代变革势在必行,而以上几个德育的现代特性对于我国加强德育、防止西方国家发生的一些社会问题、包括青少年的问题在我国出现,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核心、灵魂与重点

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最主要的是抓好“核心”、“灵魂”、“重点”。

所谓核心是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引导他们贴近现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同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建设,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亢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所谓灵魂是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帮助广大受教育者在思想上真正认识祖国的伟大与壮丽、艰难与曲折,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并勇于为祖国的发展员献一切;坚持用集体主义精神陶冶自己的思想情感,培养崇高的品德,反对和抵御形形色色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牢固树立项全大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明确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定地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自觉抵制各种腐朽的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信念。

所谓重点是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质量效益。

要深入分析青年学生成长的复杂环境,看到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在一些人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淡化政治、忽视政治的倾向有所滋长,少数人的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不良现实,认真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如何抓住时代机遇,适应发屁要求,依据受教育者成长特点和规律,构建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体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趋向、开创工作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