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册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7229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册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册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册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册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册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册知识点梳理.docx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册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册知识点梳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册知识点梳理.docx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册知识点梳理

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

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纲整理汇总

第一篇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章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一)教育的词源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

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

(1)传统文化中“学”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明了事理;

(2)学的方法是内省而非外烁

(3)学的内容为历史与道德,不含科学技术

(4)学的主体包括每一个人,不局限于儿童与成人。

二.教育的定义

(一)教育的定义:

1.广义的教育

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的活动。

包括: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2.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收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狭义教育的特点:

第一、他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它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

第三、它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定义的理解

(1)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

(2)把教育看作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两个耦合的过程。

(3)强调教育的“活力性”,教育在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过程中起“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4)强调教育行为发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

三.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

1、教育者:

(1)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

 教育管理人员、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2)特点

目的性专业性

结论:

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

2、受教育者:

即教育对象,各级各类学生。

发展性和不成熟性

可塑性和可教性

能动性和主体性

3、教育影响:

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1)内容:

教育内容和教育材料

(2)形式:

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4、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关系

(1)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规定,构成完整的体系。

(2)没有教育者,就没有受教育者,也就没有具有特殊发展价值的教育影响;

(3)没有受教育者,整个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对象;

(4)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四.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培养人的活动

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

有目的、有意识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的矛盾运动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1)继承性

(2)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二章教育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代表人物:

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观点:

1、教育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

2、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和天的意志。

评价:

1、非科学的

2、反映了认识水平的局限

2、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1831-1902)(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

  代表作:

《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

沛西·能(1870-1944)(英国教育家)

  代表作:

《人民的教育》

主要观点:

(1)人类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2)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的过程;

(3)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评价:

(1)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2)错误在于未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

 孟禄(美国教育家)《教育史》

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主要观点:

(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2)应当从心理学的观点解释教育起源问题。

4、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米丁斯基(苏联)《世界教育史》

主要观点:

(1)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2)制造、使用工具及生产劳动 

经验、技能技巧  生存与发展   传授给下一代(教育)

5、生活需要起源说

代表人物:

杨贤江、钱亦石

主要观点:

(1)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

它是帮助人营谋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

(2)教育只能起源于人于环境互相作用的需要。

二.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

(1)特征:

  ①教育水平低。

没有产生制度化的教育机构,教育内容贫乏,教育方法主要史口耳相传和实践模仿;

  ②教育没有阶级性。

  ③教育与原始宗教或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

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

(1)奴隶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①古代学校的出现。

最早在埃及,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商代。

  ②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③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结论:

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

奴隶社会教育的阶级性表现:

1教育目的:

培养奴隶主治国所需人才②教育对象:

奴隶主贵族子弟

 ③教育内容:

军事教育和道德教育④教育方法:

体罚盛行

 ⑤教师地位:

被赋予很大权利,具有很高权威

(2)封建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①教育目的:

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官吏和骑士;

②学校教育具有鲜明阶级性、等级性和宗教性;

③教育内容:

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

④教育方法:

严格的纪律约束,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

⑤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思想。

3、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

(1)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①教育目的:

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同时给予广大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②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③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④师生关系民主化;

 ⑤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Ø教育目的:

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

Ø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Ø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三.现代教育的特征

(一)现代教育的公共性(大众性)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的含义:

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服务的。

现代教育公平性的含义:

现代教育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均等。

结论:

公共性即大众性,现代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

(二)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含义:

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相结合,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

结论: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的重要标志是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三)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含义:

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以来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四)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含义:

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去想、目标定位会对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必须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

(五)现代教育的国际性

含义:

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要面向世界。

(六)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含义:

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5)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舒尔茨:

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为17%

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

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发展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文化

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5)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递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1)文化是普遍的教育

(2)教育是特殊的文化

3、学校文化

(1)定义:

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决定作用)和行为方式。

(2)校园文化:

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3)校园文化内涵: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4、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成因:

学生个体的身心特征

同伴群体的影响

师生的交互作用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影响

第四章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3、教育目的与学校培养目标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评价标准

三.教育目的分类:

教育的社会目的:

社会对教育的总体要求;

教育的个人目的:

教育对人类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

两者关系:

共同构成教育目的整体;社会教育目的得由教育的个人目的来实现,个人教育目的也需以社会教育目的的实现为前提。

(1)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捷克)

观点:

教育目的是为人皈依上帝、获得永生做准备

法国:

雅克·马里坦

日本:

小原国芳

观点: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青年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评价:

有一定启示,但其唯心主义本质,脱离实际生活。

(2)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基本主张:

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

认为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评价:

社会本位论充分注意了社会对个人、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但没有看到个人的生活幸福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3)个人本人的教育目的

观点:

认为个人的价值远远高于社会价值,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

评价:

合理性:

具有强烈人道主义色彩,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尊重人的价值

缺陷:

认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必须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使人性发展成为空中楼阁。

四.教育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

杜威

观点:

反对教师和学生之外的强加的教育目的;

坚信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和政治信仰教育是民主社会实现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

评价:

反映了教育活动的主体自觉;

教育无目的论并非真正主张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之外的“外在”目的。

五.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

Ø人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Ø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Ø机器大工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Ø社会主义制度是实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

Ø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第五章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

一.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1957:

毛泽东“德、智、体”发展

1982:

五届人大:

品德、智育、体育全面发展

1985:

《教育体制改革决定》:

“四有新人”

1993: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

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我国教育目的的特点)

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素质教育

战略主题

1、内涵

2、基本观点

(1)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

(4)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第六章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一.德育: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智育: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发展心理品质

三.体育:

锻炼体魄、养成习惯、热爱生命

四.美育:

审美观、鉴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

五.劳动技术教育

热爱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勤俭节约

第二篇中学课程

第一章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

瓦根舍因(德):

范式方法课程论;

赞可夫(苏联):

发展主义课程论

观点:

(1)教学内容以学科为中心;

(2)教材以学科逻辑来组织;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

卢梭(法):

爱弥儿

杜威(美):

民主主义与教育

克伯屈(美):

教学方法原理

观点:

儿童中心

问题教学法

第二章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二.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

代表人物:

拉尔夫.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原理“四段论”: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2)过程模式

斯腾豪斯《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关注过程而不是目标

(3)情景模式,既包含目标模式又包含过程模式劳顿(英)

五个步骤:

情景分析-目标表述-制定教学方案-阐明和实施—检查、反馈、评价和改进

三.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一)改革理念

(1)“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是课程改革出发点;

(2)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

(4)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5)树立终生学习观,终生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6)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7)批判与创新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

(1)总目标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具体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现状

1)课程结构调整

Ø存在的问题:

Ø课程类型单一;

Ø科目比重失衡;

Ø改革所作调整:

Ø课程类型更趋合理

Ø科目比重调整

(2)新课程主要内容

Ø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内容

Ø高中以分科为主

Ø小学至高中设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Ø农村中学课程与技术培训相结合

(五)教育观念改革:

(1)教学是创造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开发的过程;

(3)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4)教学重心是关注人

(5)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6)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六)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1)学习促进者;

(2)课程建设者(3)活动开发者

(七)改革学习方式

(1)主动性学习

(2)独立性学习(3)独特性学习(4)体验性学习(5)问题性学习

(八)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2)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3)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考评制度

第三篇中学教学

第一章教学的概述

一.教学的概述

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活动。

也就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第二章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特殊性表现在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智力发展市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教育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

Ø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Ø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Ø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Ø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

Ø思想提高推动积极学习知识;

Ø防止只重思想或只重知识两种极端

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的实际问题。

1、注重发展学生的智慧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加强适合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

4、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

第三章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1、备教材:

钻研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

2、备学生:

了解学生的实际

3、备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备检测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是教学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

组织严密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三)布置和检查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的形式

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

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案

各种书面作业

各种实践作业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室上课的必要补充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评定的方法

1、观察法

2、测验法

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最基本的方法.

2、测验法

(1)测验的种类

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

标准化测验

(2)测验的质量指标:

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信度:

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

(可信度)

效度:

测量的正确性(有效度)

难度:

试题的难易程度

区分度:

区分不同水平学生的能力

3、调查法

4、自我评价法

第四章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

(1)直观性原则

a)定义:

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b)直观的具体手段: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c)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d)恰当的选择直观手段;

e)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

f)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2)启发性原则(启发自觉性原则、自觉性原则)

a)定义: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已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b)贯彻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

c)寄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d)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e)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a)定义:

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

b)贯彻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

c)按照教学大纲的顺序教学;

d)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e)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巩固性原则

a)定义:

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专门复习,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b)贯彻中对教师的要求:

c)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d)保证巩固的科学性;

e)巩固的具体方式应该多样化

f)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原则)

a)定义:

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地发展水平。

b)贯彻中对教师的要求:

c)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d)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e)恰当的把握教学难度

(6)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a)定义:

教学要在科学地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

b)贯彻中对教师的原则:

c)坚持正确的方向;

d)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e)实事求是

f)讲究教学艺术。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a)定义:

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b)贯彻中对教师的要求:

c)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

d)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e)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f)帮助学生多方面总结收获

(8)因材施教原则

a)定义: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b)贯彻中对教师的要求:

c)充分了解学生;

d)尊重学生的差异;

e)面向每一个学生

第五章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

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六章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一.实施素质教育

(1)面向结果和面向对象并重

(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

(3)教师指导与学会学习并重

(4)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形成并重

二.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

(1)对教材、教法、学法、考试、教学环境进行整体性、系统化的改革

(2)提高整体教学改革的可操作性

三.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1)必修、选修、课外活动相结合

(2)提高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问题课程的地位

(3)强化隐性课程对显性课程的积极作用。

第四篇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一章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一.感觉和知觉

1、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认知的起点

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感觉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2、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

视觉听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