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科研培训会议纪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68404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科研培训会议纪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科研培训会议纪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科研培训会议纪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科研培训会议纪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科研培训会议纪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科研培训会议纪要.docx

《#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科研培训会议纪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科研培训会议纪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科研培训会议纪要.docx

#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科研培训会议纪要

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科研培训会议纪要

根据会议记录整理李其雄

2004年4月4、5两天,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礼堂举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3年度立项课题负责人国家级科研培训。

谈松华、曾天山等九位专家、学者从通识教育、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和研究体验等四大方面,进行了九个专题的讲座。

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中小学校的代表500多人参加了培训。

现将培训的内容综述如下: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的进展和思考

谈松华研究员

一、教育发展研究的进展

1、教育发展研究正在形成宏观教育研究的独立领域。

从规划研究-——战略研究——现代化研究,逐步丰富研究的内容。

2、教育发展研究和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施密切结合,对教育决策和改革实践产生咨询和指导作用。

3、教育发展研究的学科建设有了初步进展。

4、教育发展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现阶段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1、科学发展观和教育战略选择。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根本。

实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教育中的几个现实关系:

(1)普及和提高的关系。

教育结构重心的选择。

北京、上海已高移,但全国范围不宜过早高移。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较突出。

(2)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高校扩招和质量保证问题较突出。

有的高校扩招后,师生比高达1:

18,甚至1:

20。

要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育质量要以能力建设为主。

(3)一般和重点的关系。

现在处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阶段。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是永远存在的,人是有差异的,一个地区、一个学校都有分层教育的问题。

主要是如何处理好资源配置等问题。

示范性高中建设是应该保证其他高中学校的基本条件。

示范性高中的问题是硬件过硬、软件太软,示范性是要给人家学的,要以效能评价为主:

看学生的情况(包括入学情况)、家庭情况、教师情况和投入成本。

(4)城市和农村的关系。

现在农村人口占63,农村学生占70。

(5)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

(6)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2、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要扫除体制性障碍。

办学体制中的制度选折:

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混合型学校、营利性学校、非营利学校、政府办公益性学校、非政府机构举办的非营利性学校、非营利性结构举办的营利性学校。

3、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4、人才强国战略和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科研的视野和方向

曾天山研究员

一、教育科研的重要价值。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

一个民族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思维。

1、决策、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需要。

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民主不能保证最好,但能防止最坏。

科学兴教(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

地方、学校甚至班级都面临科学决策问题。

2、现代学校的需要。

创办名牌学校必须开展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学校核心竟争力。

教育科研是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力。

校兴科研——营造环境(手段)

科研兴校——强校育人(目的)

3、优秀教师成长的需要。

教师要获取医生、律师和工程师的地位,必须跟踪科学前沿,改进工作。

名校育名师,名师撑名校。

成为优秀教师必须投身教育科研,研究性学习。

没有教研过不好日子,没有科研过不好日子。

科研是探究发现规律,教研遵循使用规律。

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必须依靠教育科研。

4、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提高育人质量必须依靠教育科研。

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有了教育科学,才会有科学的教育。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

二、教育科研的历史贡献。

1、支持决策

2、指导实际

3、促进学术发展

三、教育科研的现状分析:

喜中有优。

1、组织结构

形成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覆盖教育各个领域教育科研结构。

形成国家和地方教育科学规划工作体系。

以重点膏血和国家级科研结构为主,研究国家宏观决策重大课题。

地方教育科研机构研究区域和民族特色。

2、队伍建设

知识创新系统(源头:

少而精)

使用研究系统(中坚:

4万专职科研人员)

主力军(行政和学校

生力军(青年)

3、科研投入

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单渠道到多渠道

从行政到学校

从官方到民间

从国内到国外

4、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越来越广泛形成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

5、成绩斐然

形成教育思想和流派

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和深度结合

6、浮肿现象

沾仙气/美丽装饰/赶时髦

口号膨胀(理论泡沫、概论模糊、课题走形式)

模式主义(技术化、泛化、神秘化、空洞化)

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缺乏学术批评、同行监督和公开对话

重立项轻推广,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转化。

低水平重复,信息不对称,缺乏思想和数据交流的正常机制。

教育科研的商业化和平庸化

7、比较劣势

落后于自然科学研究

落后于文哲史等传统科学

落后于经济、管理等新兴学科

落后于同外国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充满着不确定概念、充满着不准确和信息贫乏的定义

国内跑马占地

四、教育科研的战略转移

1、抓住战略机遇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

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教育优化发展战略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教育科研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全面持续发展

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普及

注重质量,提高效益,加强转化

公平竞争,建立最低保障

鼓励多元,促进规范

以使用性研究为主,指向实际,重在改造教育现实

2、教育科研的重点转移

从探索普遍性教育规律到研究自然情景中的教育问题

从宏大主题的研究到个人经验研究

从注重理论思辩到关注生活世界的现象解释

从上而下的逻辑推演到自下而上的案例研究

从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到关系研究、反思研究

从强调实效结果研究到过程参和发展研究

越是大学者越是研究小问题

中国教育的基本情况:

穷国办大教育,大国办强教育,古国办新教育。

3、教育科研的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

面向主战场

围绕中心工作

培养队伍

推出成果

建设学科

研究要象打井,不能象挖渠

五、教育科研研的跨越发展

教育科研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也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1、明确教育科研的定位

教育科研是一个综合性群概念

(1)基础研究、使用研究和推广研究

(2)政策研究、教案研究和学术研究

(3)教育科分学科领域研究

2、把握教育科研的规律和特点

问题即课题,以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归宿,选择真正的问题

主阵地在课堂,教案即研究,研究即行动,成果即成长

全员参和,全面参和,全程参和

3、认清教育科研的功能

4、促进教育科研的持续发展

从创造知识到教育理解

从提高教育成绩到生成智慧

5、实现教育科研发展目标

建设精品课题,严把“三关”:

开题、中期评估、结题。

促进学术规范

引领科研方向

扩大社会影响力

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

致教育科研工作者

干教育必需抓科研,科研是先进的动力

干科科研必须突出特色,特色是科研的生命

抓特色必须注重创新,创新是科研的灵魂

要创新必须遵循科学方法,它是从业者共同遵循的工作方式

教育科研是教师充满思想的行动

课题研究要求:

过程和成果同样重要,人才和创作同样重要。

没有过程就没有高质量的成果。

立项是构建蓝图,要科学有效

开题要搞好施工计划,明确分工、过程和阶段目标。

中期检查如半成品,要调整、完善

鉴定结题如成品

寻找问题

袁振国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教授

一、问题是研究的动力,也是衡量的标准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衡量研究的水准。

研究生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问题,常常有学生问我,我该做什么课题?

问题犹如胎儿。

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的绝大部分在10岁就产生对某一问题朦胧兴趣,往往在做博士论文时就有了胚芽。

教育界每次大变革,都是由核心问题的提出而推动的。

如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用?

德国的赫尔巴特提出什么知识最有效?

美国的杜威提出什么是教育的目的?

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起了推动教育发展的作用,哪些问题只要热闹。

问题的深度,决定教育科研水准的高低。

二、要找到真的问题

什么是真问题?

1、有意义的。

在学术上,对社会、对研究对象是有意义的。

所有的教育研究对象有两类:

一是对国家的发展有贡献,二是提高教育效果。

有教授说:

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弄复杂就进入了研究状态了。

2、有根据。

问题的提出要有内在的联系性。

如差生水平的提高问题:

教于学的方法不匹配,智力水平跟不上,班级授课制注定有部分学生受影响。

研究必须从查找文献开始。

根据自己局部的经验判断问题是不科学,不全面的。

3、有针对性。

有的文章题目大而无当。

香港大学每年入学因题目就被淘汰的80%。

又如中学生的创制力和创造性?

中学研究这类问题——伪问题。

4、可解决性。

三、创新的问题和问题的创新

1、资料创新

2、发现事实。

不同的问题可以有多角度的研究。

3、手段创新。

这是重大科研成果,也是产生重大成果的条件。

如牛顿要解决重大的物理问题,先发明了工具——微分和积分。

质的研究

陈向明北大教授

一、质的研究的定义和特点

一个初步的定义: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和研究对象互动,对其他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的特点: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二、质的研究和量的区别

研究目的证实解释

研究事实:

事实过程;局部整体

研究设计:

预定演化

研究工具:

量表研究者

质的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

本质论(本质现象)

认识论(客观主观、客观地建构主观)

研究方法(自发性自为性)

研究结论(概括特殊)

性质定位:

前科学后科学)

一种是核桃式。

一种是剥洋葱。

什么是“研究”?

研究的分类:

研究

规范研究行动研究实证研究

应该是什么?

是什么?

质的研究

定性研究量的研究

为什么说质的研究特别适合研究教育?

能够深入教育内部进行探究。

便于从日常教育活动中发现研究问题。

适合整体考察教育问题。

能够有效地探究教育(对不同人)的意义。

灵活的研究设计适合教育。

三、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

确定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反思自我经验。

选折研究对象。

探究研究关系。

选择研究方法。

进入研究现场。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建构理论。

写研究报告。

质量检测(效度、信度、推广度和伦理问题)

质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四、质的研究重要环节的实施

1、提出研究问题

什么样的研究问题适合作质的研究?

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是什么关系?

特殊现象和一般现象、平面和深入

提出问题

(1)确定研究现象

(2)聚焦研究问题

(3)定义重要概念

(4)确定研究内容。

设计研究问题的概念框架,依据:

前人的成果,个人的经验。

(5)探讨研究问题和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

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背景。

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发展规律

劳凯生北师大教授博导

目前教育界被一个问题困绕:

教育学如何成为一门学科,并使之科学化?

科学这一概念产生于1942年,建立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上。

经济学、教育学等社会学科被否定为科学。

凡确定性的知识,才能称为科学。

如何处理事实和价值的问题。

试图用科学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教育学是不恰当的。

发展已经成为了教育一个基本概念。

这和生物学的概念一样。

忽视了发展是个体的主体性的需要,不是外在力量的作用。

这涉及到我们如何进行价值选择。

关于教育乱收费问题。

教育是暴力行业的依据何在?

2003年报纸(深圳)公布是200多亿。

教育部公布是8。

53亿(人均4元)。

这可以寻找原因?

投入不足,是老问题。

应该用因素分析法分清主次因素,教育市场的出现是关键。

教育市场和教育产业化不是一回事。

教育市场的自由交易关系。

由于学习者缴费了,和学校的关系就完全改变了。

原有特别权利关系也改变了。

学校的纠纷也就多了起来。

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和个人的关系,这是教育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我带研究生的做法:

1、培养问题意识。

如讨论素质教育?

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现实中有三分之二的问题是假问题。

提出问题后要确定问题的边界。

如乱收费?

界定:

公办和民办,义务和非义务,城市和农村,重点和普通。

可以变学校收费为政府收费,收税比收费好。

2、学理意识。

要学会做学术研究,学理研究是一种范式研究,科学不是证真,而是证伪。

以研究共同体认可的一种方法,一种工具研究。

如素质教育的概念,中国人都认可,和外国人就要解释。

范式研究,刚开始就要提出概念,概念和概念之间形成一种体系,形成理论。

3、方法意识。

方法是从已知领域过渡到未知领域的桥梁。

评审课题时,将会很注意方法。

方法不好会被打很低分。

课题立项有两项重点:

开题报告,方法设计。

如罗列文献法,实证法等大多是虚假的。

质的研究:

实际上是法无定法,道有常道(始终要关注人的问题)。

关于提高我国教育实验研究科学水平的几个问题

裴娣娜北师大教授

一、探讨问题的起点

1、起步晚发展快

2、取得的进展(具有开拓意义)

(1)教育实验的有关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2)教育实验的界说,通过“变革”探究教育问题

要有科学的理论假设

科学规范问题要操作研究变量

要有合理的条件控制

——是不是一个好的教育实验?

(1)有明确的研究假设

(2)对自变量的操作(实验处理)

(3)合理地控制无关变量

(4)教育实验特质目标的建立及测评

2)提出“教育实验首先是教育思想实验”(现代教育的实验研究观)

3)形成两次不同层次的教育实验类型

4)教育实验研究成果的转化并促进教育改革实际的发展

5)多方参和的优势互补的科研群体

3、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普及和提高的关系

(1)急功近利,美丽的文化包装

(2)缺乏理论支撑

(3)不分解问题

(4)设计不合理

(5)没有关注实验中的社会学的问题

二、作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实验研究。

设计和实施中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核心的概念的界定(内涵、性质、研究的定位)

2、研究问题的分解(界定研究领域)

3、形成理论构思,提出研究假设

4、根据实验研究的选题,研究假设的合理性问题

5、教育实验评价系统的特色和构建

三、案例分析

(一)“科学探究”课程开发研究

-——科学探究课程定位问题

1)核心概念的界定

2)“科学探究”课的性质及其特点

属于由学校开发、编制的校本教材。

3)“科学探究”课的基本类型

——学科渗透

——探究性选修课

——专题研究性学习

——科学研究实验室(中心)

4)青少年儿童科学研究的目标体系

5)“科学探究”课程的设计

该“科学课程”的设计的基本要素的分析:

问题意识及独立发现:

提出问题的能力。

信息意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创新意识及动手实践能力。

群体意识及合作交往能力。

6)“科学探究”课程的教案策略和方法。

综合:

科学和人文的最高结合。

(二)提高教师课堂教案能力方法的实验研究(微观)

——研究问题

——实验处理:

1)角色转变;2)摄像自我评价3)现场指导

——海淀模式;昆明模式;成都模式。

教育研究的体验

文喆研究员

一、为什么研究?

二、为了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

教育界目前都说不清。

现在许多人在创造口号,创造说法。

现时存在的问题还不能很好解决。

如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测试成了唯一选人的办法。

中考加入体育还是没有区分度。

要研究问题必须把问题放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有些教育现象不适合研究,太复杂了、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如学生上课讲话。

三、要研究真问题,不要研究假问题。

四、真问题产生于实际,是实践的归纳。

假问题是逻辑上推理出,是演绎而成。

问题没有生活根据就是假问题。

把问题窄化,窄化到可以研究的方向上。

如“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少的。

目前教案现状是自主性不多,主动性不强。

关于模式。

1、有和众不同的教育思想。

2、有一套操作程序。

有实践证明。

研究注意问题:

1、基本概念的界定。

2、基本材料的积累。

对几个最关键的问题词语进行梳理,理清其之间关系,重视过程,对结果有初步的理解。

提出问题,结题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即使结题了,也要保持问题意识,一直保持对结论的怀疑态度。

一个教育研究者的足迹

石中英北师大教授

一、我如何走上教育研究之路

1、出身教师之家

2、上师范学校和当小学教师

3、高考报名和高校录取制度

4、阅读陶行知先生的著作

5、课堂讨论(课外阅读和第一篇论文)

6、走向北师大

二、从事教育研究的心路历程

1、在黄济先生门下学习研究

2、沉浸于北师大的优良学术传统

3、盛名之下,战战兢兢

4、主要著作:

《教育学的文化性格》、《知识转型和教育改革》和《教育哲学导论》。

5、实践意识、问题意识、前沿意识和精品意识

6、更广泛的文化和社会关怀

——决不写媚俗文章,决不说阿谀奉承之辞

——和学生一起学习,向学生学习

——北师大:

批评性(独立自主的品格),原创性,社会关怀。

——前沿:

对话意识,推进研究的深入

三、我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1、如何处理行政和学术的关系

2、如何处理基础理论研究和服务实践的关系问题

3、如何处理好个体和带好学术团队的关系问题

4、如何加强科研管理,提高科研效益的问题

5、如何规划自己的学术生涯问题

几点体会:

1、成为一名教育研究者,既有偶然的因素,也有时代的必然,还有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学术兴趣。

2、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育研究者,除了自己的努力,更应了解社会的变迁,把握时代精神,参和到深刻的社会变革,特别是教育变革之中。

习惯养成的探讨

孙云晓研究员

中国德育就象一壶烧不开的水,工作常常只做了50度,行为的养成,后50度是很重要的。

坏习惯是藏不住的缺点。

确立总课题,设立三个子课题:

做人、做事、学习。

各子课题又设立4项指标。

并在网上开设了一个“习惯”课题方面的网站。

关于“习惯”的认识: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

怎么不给别人增麻烦。

习惯是一种行为长期的坚持。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变坏习惯用减法。

要很注意孩子的初始行为。

要探讨可操作性。

如低年级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要让孩子心中有别人。

如有一位母亲买水果都是按三的倍数购买。

一家三口每次一人一个。

许多孩子的毛病都是父母“培养”出来的。

正如:

少成如天性,习惯成自然。

北京教育局德育处建议:

让孩子都能笑起来。

在习惯培养中让孩子成为主人。

教师和家长要少指责孩子。

你认为孩子是怎样的人就会让孩子怎样去生活。

你可以惩罚学生,但不能污辱学生。

上海闸北中学提出:

变反复失败为反复成功。

如何做事?

如培养责任心。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要求制定班规。

另一小学校长从一年纪开始就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两双袜子,每天一换洗。

2004年4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