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稳态专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6334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稳态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6稳态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6稳态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6稳态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6稳态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稳态专题.docx

《6稳态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稳态专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稳态专题.docx

6稳态专题

006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本讲内容包括(人教版)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等内容。

具体内容有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等。

一高考预测

本讲内容是正确认识生物体新陈代谢的前提,只有把本讲内容与生物体的各种代谢密切联系来,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内环境与稳态的内容在高考中一般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为中等难度的题型。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在历年高考中都有涉及,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都曾有出现,而且通常会出现有关的实验分析或实验设计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当注意要求学生能够应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和观点,在新的情况中解释和解决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能够对有关见解、实验方案和结果进行评价,重点在理解和应用方面。

二考点归纳突破

1.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到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也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因为新陈代谢过程中发生许多的酶促反应,而酶促反应要求的理化性质是比较严格的,例如温度、酸碱度和某些离子浓度的变化等,都要求在比较小的范围内,才能保证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稳态也是保持细胞兴奋性的必要条件。

体内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才能使细胞少受甚至不受外环境变化的干扰,而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进而更好适应变化较大的外环境。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内环境总是处于稳定状态。

内环境的稳态一旦失衡,就会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和某些生理活动出现障碍,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下面我们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保持内环境稳态重要性。

(1)当患肠胃炎时,我们常常感到四肢无力,其原因是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无机盐,使无机盐的平衡遭到破坏。

由于肠胃炎导致消化道对无机盐的吸收能力减弱,因此,需要输液来补充无机盐,维持无机盐的平衡。

(2)当我们较长时间没有进食饥饿时,或当我们由蹲位突然站立时,常感到四肢无力、头晕眼花,这是由于低血糖引起的。

较长时间没有进食,血糖来源缺乏,血糖浓度降低。

由蹲位突然站立时大脑供血量减少,葡萄糖供应不足,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引起头晕。

(3)当我们感冒发烧时,食欲不振,进而引起四肢无力等症状。

这时由于体温升高,影响了消化酶等各类酶的消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代谢活动的紊乱。

3.水的平衡调节

a.神经调节途径

b.体液调节途径

4.垂体与下丘脑的作用与地位

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等,而且还分泌几种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分别调节这些内分泌腺的活动。

因此,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中可合成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它们对垂体促激素的分泌起促进作用。

同时,相关腺体激素的分泌也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另外,下丘脑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其兴奋性也受大脑皮层活动的影响,这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密切相关的,进而在更高层次上理解激素调节。

5.性别与性激素 

雄激素与雌激素在机体中作用虽然很不相同,但是它们在结构上很相似,两类性激素间可以相互转变。

雄性激素在机体内可变为雌性激素,由尿排出;雌性激素也可变为雄性激素,由尿排出。

人们已经知道,不论雄性还是雌性动物体内都存在着一定比例的雄激素和雌激素,雄性动物的肾上腺皮质及睾丸能产生雄激素,也能产生雌激素;雌性动物的肾上腺皮质及卵巢也能产生两类性激素,它们在动物体内存在着一定的平衡。

雄性动物中,平衡偏向雄性激素方面,多余的雌激素经尿排出。

而在雌性动物中,平衡偏向雌性激素,而多余的雄激素经尿排出体外。

如果上述的两类激素中的某一种出现分泌障碍,平衡失衡,则会导致人们在动物中发现的“性逆转”现象,实际上是第二性征异性化。

6. 兴奋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是指当活组织在有效刺激作用下,发生一种能够传播的、并伴有特殊生物电现象的反应过程。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为双向传导,其实质为局部电流的传导。

神经纤维在刺激前,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而刺激后,受刺激部分细胞膜的电位变成了外负内正,引起兴奋,且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形成局部电流,此局部电流又导致新的膜电位变化,如此循环向前传递。

由此可见,兴奋传导的基本形式是神经冲动,而神经冲动的传递是通过膜电位变化实现的。

7.理解突触的有关知识

①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这种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突触前膜和后膜比一般神经元膜略增厚,是特化的神经元膜。

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

突触小泡内含有化学物质一递质。

突触间隙是两个神经元之间很狭小的空隙。

②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两类。

兴奋性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另一个神经元兴奋。

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如r氨基丁酸)引起另一个神经元抑制。

③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是单方向的,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导,这是因为递质只在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

这里,递质起携带信息的作用。

8.免疫

(1)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效应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细胞,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

效应B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细胞外毒素

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异体组织

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胞内寄生物

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散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抗原

(3)过敏反应与典型的体液免疫反应

激发因素

反应时机

抗体分布

反应结果

过敏反应

过敏原

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

吸附在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粘膜、某些血细胞表面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反应

抗原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

使抗原沉淀形成细胞集团

三高考真题体验

例1(2005广东)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

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

指点迷津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是内环境中重要的部分,此外,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主要通过血浆的运输与缓冲,因此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通过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来调节,Na+、K+等主要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消化道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

参考答案D

例2(2004年新课程卷Ⅱ)在临床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甲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体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察了抗体特异性免疫的关系

指点迷津SARS病毒感染甲后,会引起甲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甲的血清中就会有相应的抗体存在,它能特异性的与SARS病毒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将甲的血清注射到乙体内,甲的血清中抗体就会在到乙体内发挥作用,进而提高治疗效果,这一过程在免疫学上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另外,在以前,科学家们给抗体起了不同的名称,如把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成分称为抗毒素,把能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称为凝集素等。

直到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才把这些成分统一称为抗体。

参考答案D

例3(2005·广东生物)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糖平衡调节

指点迷津当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出现高血糖,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

胰岛细胞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两者是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参考答案A

例4(2005江苏生物)下图表示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

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⑥表示有关过程。

(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和过程。

成熟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是。

(2)各类血细胞均采自于造血干细胞,但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

(3)图中f代表的细胞名称是,需要抗原刺激才能发生的过程有(填数字)。

(4)效应B细胞不能无限增殖,若要大量生产某种抗体,可通过细胞工程中的技术形成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合成抗体的翻译过程需要作为模板。

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淋巴细胞的分化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知识。

指点迷津造血干组胞经历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形成了各种血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合成的蛋白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血细胞。

哺乳类动物的红细胞成熟后没有细胞核,只是气体运输工具,故失去了全能性。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同样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B细胞。

效应B细胞可产生抗体(在核糖体中以信使RNA为模板翻译形成)和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若要大量生产某种抗体,可通过细胞工程中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具有大量繁殖和产生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单克隆抗体的能力。

参考答案

(1)增殖(分裂)分化没有细胞核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⑤和⑥(4)(动物)细胞融合mRNA(信使RNA)特异性

例5(2005上海生物)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

当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反应而脱落,这是细胞所起的作用。

(3)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

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其特点是,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细胞的作用。

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内容及根据图表获得相应信息的能力。

指点迷津

(1)抗原具有大分子性,其化学成分多为蛋白质,能够分泌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而效应B细胞是由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

(2)进行器官移植后,由于不同机体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不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会发生排异反应,此反应属于细胞免疫,是T细胞所起的作用。

(3)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并分泌大量的抗体,即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因此同时注射抗原Y和X,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B,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C。

若不注射抗原X,则抗体水平会基本保持不变或有所降低。

参考答案

(1)蛋白质或糖蛋白B淋巴浆(效应B)

(2)排异(排斥)T淋巴(3)CB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记忆BD

四实验·探究·讨论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

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

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③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请回答:

(1)该实验原理是:

(2)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

(3)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是。

五综合能力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B.尽管外界环境的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oC

C.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无限的

2.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

围内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B.酶C.pH值D.渗透压

4.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6.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7.53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

7.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应多喝一些淡盐水,是为了()

A.维持水分的代谢平衡B.降温、维持体温恒定

C.维持内环境成分的相对稳定D.提高体内的免疫力

8.下列不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A.浮肿B.手足抽搐C.贫血D.尿毒症

9.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是(  )

A.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B.组织液回渗的速率降低

C.淋巴生成速率降低D.淋巴循环受阻

10.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的水分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

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  )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

11.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

A.提供能量B.供给营养

C.维持内环境水分稳定D.维持内环境无机盐稳定

12.人工肾能部分替代真正的肾脏起作用。

患者的血液在中空纤维中向一侧流动,一种称为透析液的水溶液在中空纤维外向相反方向流动(如下图)。

血液中的小分子废物通过血液透析膜(中空纤维壁)进人到透析液中。

血液从患者臂部或腿部的血管通路流人人工肾,经过人工肾得到净化后,又流回静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蛋白质类等有用的物质随着废物离开血液,透析液中的蛋白质类等有用的物质应与血液中的基本相同

B.为了防止某些盐类等有用的物质随着废物离开血液,透析液中的酸碱度和渗透压应与血液中的基本相同

C.患者的血液要流经人工肾许多次之后,才能除去大部分的小分子废物

D.由于血液与透析液中的物质存在浓度差,患者的血液流经人工肾之后,大部分的小分子废物被除去

        

 

13.有关酶、激素和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人体活细胞产生的B.都是蛋白质

C.它们的作用可互相替代D.都影响新陈代谢

14、为了观察小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病变,可以采取哪项措施()

A.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甲状腺

B.向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

C.用碘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D.用甲状腺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15、人进入青春期后,在身体的形态、机能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变化,发生这些变化主要与下列哪种激素有关?

()

①胰岛素②生长素③性激素④胸腺激素⑤甲状腺激素⑥肾上腺皮质激素⑦生长激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⑤⑦D.④⑤⑥⑦

16.(多选)下列激素调控的描述,正确的是()

A.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

B.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C.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

D.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

17.游泳时在水中憋一会儿气后会引起大口喘气,其原因是()

A.呼吸运动过于激烈,使呼吸中枢兴奋B.体内过量的二氧化碳使呼吸中枢兴奋

C.体内缺氧使呼吸中枢兴奋D.体内过量的二氧化碳使呼吸中枢抑制

18.当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时,该部位将会出现()

A.所产生的冲动只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B.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少

C.所产生的冲动只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D.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多

19.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A.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

20.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B.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

二.简答题

1.用插管插入到青蛙心的心室中,制备带神经的博动的离体青蛙心(见右图)。

插管内的液体是任氏液(能够维护青蛙心跳动的生理溶液),心脏内的血液已被任氏液代替,插管内的任氏液液面随青蛙心的收缩与舒张而上下移动。

已知刺激支配蛙心甲的神经,会引起心跳减慢减弱。

试利用下述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神经受刺激后心室内存在引起青蛙心脏博动变化的某种物质。

实验材料和用具:

2支吸管、2个带有与甲相同装置的离体青蛙心(乙和丙)、任氏液。

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2.当人体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人体的尿量会减少,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中会产生一种叫抗利尿激素的物质,抗利尿激素能使肾小管的通透性增加,从而促进水分的吸收,使尿量减少。

抗利尿激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

为了验证“抗利尿激素具有减少尿液量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正常实验小白鼠,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抗利尿激素溶液,收集器具等。

(二)实验步骤:

(实验提示:

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3小时内,用收集尿液的器具收集尿液。

(1)实验前2天,给20只实验小白鼠断水。

 

(三)实验结果的预测和结论:

3反射是在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应答。

有人做了脊蛙反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须将蛙头部剪去,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蛙右后肢下端的皮肤上,可看到______现象。

(3)若破坏蛙的脊髓,再重复上述

(2)中的操作,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上述反射活动过程中,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由一个神经元经___________传到下一个神经元。

4.右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吞噬细胞对病菌的这种吞噬作用与细胞膜的

有密切的关系,对病菌的这种吞噬清除作用属于免疫。

(2)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还不能被清除,只是将内部隐藏的暴露出来,呈递给

或,使之增殖、分化成。

(3)当该细菌在体液中活动时,会被相应的消灭,当其进人体细胞内部时,则被相应的消灭。

该过程统称为免疫。

5.图中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的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中乙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

(2)若刺激图甲中b点,图中__________点可产生兴奋。

(3)由图甲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________个。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________融合,通过A细胞的________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实验·探究·讨论

解析: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它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化成非糖物质,另一方面是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当人体内血糖含量低于50—60mg/dL时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低血糖晚期症状。

原因是人脑组织功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但脑组织中含糖元极少,需随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来氧化分解供能,当血糖含量很少时,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而发生功能障碍,出现低血糖症。

答案:

(1)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病状,此病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

(2)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

(3)胰岛素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