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6051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

月考语文试卷

说明:

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互融:

中西园林的趋势

王向荣

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是世界园林体系中最重要的两大瑰宝,它们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曾各自独立,后来又相互影响,到了现在更是互相融合。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方,幅员辽阔,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文明悠久,人们对美丽神秘的自然充满了热爱与崇拜。

中国传统园林一方面源于古老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另一方面源于古代人对于自然的理解。

根据古代传说,在昆仑之巅,有西王母的花园,有皇帝的悬圃;在遥远的东海,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海岛,找到这三座岛屿,就能从神仙的手中获得长生不老药,这些神话中展示的神秘山岳和美丽岛屿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一种雏形。

另一方面,中国大地秀美山川的景色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最美的自然,并成为中国园林模仿的对象,这种风景也被称为“山水”,中国园林试图以象征的手法展示这种自然的本质,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小中见大”,将大千世界的宏观景物微缩到小巧玲珑的壶中天地,这也是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人文精神与历史观念发展的结果。

中国传统园林从商周的“囿”、秦汉的宫苑,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进入盛期,并在宋朝发展成熟,一直到明清,其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在园林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追求诗情画意,寓情于景,寓意于物,以物比德,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反映园主的情操和思想,展现心中的世外桃源。

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干旱少雨,只有沿河的谷地是绿色丰饶的,农业生产必须依赖于灌溉,国土的风景也没有中国优美多样。

在这样一种环境里,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田园成为园林的蓝本,表达了“人间天堂”的理想。

这些园林也多为实用性的园圃,如果树园、蔬菜园和葡萄园等,形式也是几何式的。

随着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经由地中海传到欧洲大陆,西方园林历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走向成熟。

但在几千年的发展中,西方园林与农业景观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式上也都是规则式的。

只是到了18世纪,英国的园林才开始由规则式转变为自然风景的形式,后来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又影响到欧洲大陆和世界各地的园林艺术。

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多追求意境美,不追求逼真的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而是用写意的手法来模写和提炼自然,即“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西方造园艺术则多致力于对自然的改造和加工。

但是东西方园林艺术也存在着深层次的同一性: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建造园林就是实现人们心中的理想,两种园林也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模仿。

所不同的是,东方园林所模仿的自然是天然的自然,是秀丽的山川,而西方园林所模仿的自然是农业景观,是经过人类耕作的田野和牧场。

18世纪开始,东西方园林有了非常广泛的交流。

18世纪英国风景园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中国哲学、文化特别是中国园林的影响。

那时几乎欧洲所有重要的园林中都有中国园林的景致,一座塔、一座桥、一个亭或一组山石,在欧洲的园林中建造中国园林的片段曾是一种时尚。

而在中国也出现了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子,圆明园中有西洋楼、颐和园中有石舫,广东的许多园林更是东西合璧的产物。

今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每个国家的思想和技术都进一步融合,东西方园林文化的交流也更加密切。

但是,中国园林的发展必须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地和文化,传承优秀的园林传统,保持自己独特的鲜明个性和特征。

1.下列关于“中国园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园林一方面起源于古代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另一方面起源于人们对于秀美山川的景色的理解。

B.中国园林在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追求诗情画意,以写意的手法来模写自然,即“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C.自中国园林形成以来,尽管朝代几经更迭,但是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

D.中国传统园林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进入盛期,在宋朝进入成熟期,到明清进入没落期。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起源时期的西方园林,多为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果树园、蔬菜园等实用性的园圃。

B.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历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走向成熟。

C.西方园林与农业景观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式上也都是规则式的,十分稳定,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D.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建造园林都是为实现人们心中的理想,两种园林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18世纪,欧洲的园林中,一座塔、一座桥、一个亭或一组山石等中国园林的片段随处可见。

B.圆明园中的西洋楼、颐和园中的石舫说明中国园林出现了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子,受到了西方园林的影响。

C.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从它们形成之日起就相互影响,到了现在更是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D.中西园林在创作过程中,追求“小中见大”,寓情于景,寓意于物,以物比德,展现心中的世外桃源。

二、古诗文阅读(51分)

(一)文言文阅读(31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全是名词活用做动词的一项是(2分)()

A.族秦者秦也足之所履

B.项王军壁垓下朝歌夜弦

C.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函梁军臣之首

D.契丹与吾约为兄弟李牧连却之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归类,都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①吾家读书久不效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④虽然,每至于族⑤内外多置小门,往往而是⑥则遗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⑧奈何取之尽锱铢

A.①②④⑤⑥B.③④⑤⑥⑦C.②④⑤⑥⑦D.②④⑤⑦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

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

出为益州录事参军。

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以示威。

景俭谓曰:

“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

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嗣业益怒。

景俭又曰:

“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

扬州之祸,非此类耶。

”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

“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

”累迁洛州司马。

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则天尝以

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

“是何祥也?

”诸宰臣曰:

“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

花,虽周文(注:

周文王)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景俭独曰:

“谨按《洪范五行传》:

‘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

’又《春秋》云: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

秋无苦雨。

’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

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

亏礼典。

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于是再拜谢罪,则天

曰:

“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

后累除司刑卿。

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

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

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则天竞从景俭议。

岁余,转秋官尚书。

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

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B.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C.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D.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竞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7.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与后文“入为司宾主簿”中的“入”相对。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C.“《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与《诗》《书》《礼》《乐》合称为“五经”。

D.“再拜”是指拜了又拜,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行为的正确,益州的百姓属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

B.“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从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的方式与来俊臣、侯思止的不同。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询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泄露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为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8分)

(1)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以示威。

(5分)

译文:

(2)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5分)

译文:

(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解牛》)(4分)

译文: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伶官传序》)(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初授官题高冠①草堂

[唐]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②。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鱼竿。

【注】①高冠:

山谷名。

②阑:

尽,晚。

(1)请简要赏析颈联中“吞”和“醉”两个字的表达作用。

(4分)

(2)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小格1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流露了作者心中的喜悦。

(3)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仍坚信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4)韩愈《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正面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送别的将士久久贮立远视,不愿离去,情感真挚传神。

(6)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古代仁人“进亦忧,退亦忧”,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题。

母亲的酒

李国文

“酒这个东西,真好!

”这是我老母亲喝完最后一口,将酒杯口朝下,透过光线观察再无余沥时,总爱说的一句话。

她喜欢酒,但量不大,一小杯而已。

六七十年代,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艰窘,两口子的工资要维持老少五口人的开支,相当拮据。

她也能够将就,哪怕炒个白菜,拌个菠菜,也能喝得香喷喷的。

那时,买不起瓶酒,只能去零打。

这类散酒,用白薯干为原料酿制,酒烈如火,刹那间的快感,是不错的,但爱上头,尤其多喝两口以后,那脑袋很不舒服的。

然而,她还是要说:

“酒这个东西,真好!

我妻子吃酒酿圆子都会醉,不过,她很喜欢闻那股白酒的香味,所以,一家人围桌而坐,老太太拿出酒杯,倒酒便是她的差使。

现在回想起老母亲那句话,就会记起当时饭桌上的温馨气氛,在讲斗争哲学的大风大浪里,家像避风港一样,给你庇护。

在老少三代同住的小屋子里,有一缕萦绕在鼻尖的酒香,那充实、慰藉的感觉,对一个屡受挫折的人来说,是最难得的幸福。

虽说是避风港,未必就能保证绝对安全,不知什么时候,凶险和不幸,就会破门而入。

那时总有人倚恃自己政治上的优越,想将你踩到烂泥里去。

简直防不胜防。

因此,当老母亲把酒杯翻传过来,对着透过窗口的冬日阳光,说“酒这个东西,真好”时,即使片刻的安宁,短暂的温馨,也难能可贵。

尤其一家人在默默无言中,期望着你能在困境中支撑下去的眼神,便是我觉得无论如何不要倒下去的原动力。

一九五七年因为我写了一篇小说,被打成“右派”。

我和妻子约好,没有必要将此事告诉老人,让她在思想中成为一种负担。

但天长日久,她也不可能毫不察觉我的政治跌宕。

不过,她始终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

但也是从那以后,她有了这种喝上一杯,麻醉自己的习惯,而且一定要说出那句关于酒的口头禅。

前不久,上海一张报纸上发表出丁聪先生画我的一张漫画,有我的自题的一首打油诗,其中“碰壁撞墙家常事,几度疑死恶狗村。

‘朋友’尚存我仍活,杏花白了桃花红”的“疑死”二字,绝大夸张之词,这就更让我怀念那杯母亲的酒了。

一般来讲,她喝酒,从来不鼓励家中的别人喝酒,但在“史无前例“的年代,当那些“朋友”们“帮助”得我“体无完肤”,真觉得离死不远的苦痛中,我母亲会破例地在她喝完的那小杯酒,在说“酒这个东西,真好”时,再倒上一杯,放在被斗得身心疲惫的我面前……

如今,须发皆白的我,也到了我母亲喝酒的那般高龄了。

据报纸载,喝一点干红,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讲,或许益处更多。

现在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我和我老伴,每当在饭桌边坐下来,品尝着琥珀红的酒浆时,就会想起那杯母亲的白酒。

这一份记忆,也就渲染上一层玫瑰般的甜蜜色彩。

于是,“酒这个东西,真好”的话音,就会在耳畔响起。

接着往下想,酒,究竟好在哪里呢?

这就是:

不管在阳光灿烂的季节中,还是在刮风下雨的岁月里,只要是有酒的日子,那幸福,就属于你。

(1)下面各项对文章的解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我”的妻子不能喝酒,但喜欢闻酒味,给母亲倒酒,既能体现出家庭的温馨气氛,又可以闻到酒香。

B.家虽穷,酒量也不大,但酒还是要喝的,这说明作者一家对酒有着天生的热爱,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也不能放弃。

C.那时的家虽是避风港,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因为随时有人砸开家门,骚扰辱骂,使一家不得安宁。

D.“朋友”“帮助”这些词语的运用,含蓄又极生动地写出在“史无前例”年代的社会实际和“我”的痛苦心情。

E.现在,生活好了,为了有益身心,“我”们夫妻放弃了喝白酒,而改喝干红,在二人对饮时,一起回味着浪漫的青年时代。

(2)文中画线处,写了母亲感慨“酒这个东西,真好”时的两个细节,请任选一个细节对其表达效果作分析鉴赏。

(3分)

(3)文中反复出现母亲总爱说的“酒这个东西,真好”这句话,请根据全文,分条概括她爱说这句话的原因,并分析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6分)

原因:

作用:

(4)结合全文,阐释最后一段中“无论在阳光灿烂的季节中,还是在刮风下雨的岁月里,只要是有酒的日子,那幸福,就属于你”一句话的含义。

(5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饮水机行业过快发展过程中。

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__________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②世界杯期间,大量外国游客涌入巴西,各色人等__________,导致当地犯罪率急剧提高。

③对于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金融,刘明康表示,不是每一家都是赢家,目前这个领域__________,谁走得更好,还需拭目以待。

A.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鱼目混珠B.泥沙俱下鱼目混珠鱼龙混杂

C.鱼龙混杂鱼目混珠泥沙俱下D.鱼目混珠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说教的现象。

D.批评学生首先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否则批评过头或无端发泄愤怒,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或偶有小错的人受到伤害。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手机自拍杆在人员密集、空间狭窄的博物院展厅,极易碰触到其他观众和辰柜,安全隐患不可小觑,因此,①。

相比国外一些博物馆的“禁杆”,故宫博物院的“限杆”较为温和,不建议使用,必要时人工制止,但并未明文禁止。

对自拍杆的温和态度,②,而游客也只有通过不断增强自身文物保护意识,积极践行“文明旅游”理念,才能够不辜负这份信任和尊重。

③,比写在纸上的规范禁令,效果要更好、更长久。

五、写作(6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久前,某大学在临近期末时发生了这样一事:

夜幕下,风雨中,一群大学生在校农场打着手电栽种油菜。

校长对媒体说:

“学生必须亲手碰到泥巴,才能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

”农场劳动是该校的必修课,是“毕业通行证”。

这种观点和做法得到了不少网民的支持。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

这挣学分冒雨挑灯夜战,是否有矫枉过正之嫌?

还有人认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此举有形式主义之嫌。

对于以上事件及不同观点,你怎么看?

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参考答案】

1.D(3分)(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筛选与整合信息要特别注意:

①表述同一内容时变换不同说法的同一信息;②分散在不同段落说明同一问题或支持同一观点的分散信息;③言在此而意在彼或有隐含意思的潜在信息。

D项,“到明清进入没落期"错,原文无此信息。

2.C(3分)(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基本思路是:

①整体阅读,感知原文;②找到该题信息所在的段落或区间;③对该段落或区间的内容要点进行概括与分析;④将选项中的相关信息与这些概括与分析进行对照,从而得到本题的答案。

C项,“一直没有发生变化”错,原文说“到了18世纪,英国的园林才开始由规则式转变为自然风景的形式”。

3.B(3分)(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A项,“欧洲的园林中”范围有误,“随处可见”理解错误,原文是“几乎欧洲所有重要的园林中……曾是一种时尚”。

C项,“从它们形成之日起就相互影响”错,原文说“它们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曾各自独立”。

D项,说的是中国园林创作过程中的特点,而选项中说是“中西园林”。

4.D(2分)(却,动词活用为使动)

5.C(2分)

6.A(3分)(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

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

“俄”意思是“不久”,为时间副词,排除B、D两项。

“益州司马折威风”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故选A。

7.C(3分)(《乐》应为《易》)

8.C(3分)(“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错,杜景俭认为上天发出预警,不是因“武则天篡位”,而是因武则天的布教施令可能“有亏礼典”。

9.

(1)(5分)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被任命为益州司马,任命的文书(/昭书)还没有到达,他就想处理政事(/就职治事),还鞭打下属官吏来显示威严。

(得分点:

除、视事、鞭笞、示威)

(2)(5分)陛下恩德遍及草木,所以能使梨树在秋天再度开花,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路边的苇草,也无法超过您。

(得分点:

及、花、虽、过)

(3)(4分)(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因为)此举目四望,为(/因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得分点:

为、踌躇、善)

(4)(4分)(人生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岂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得分点:

忽微、所溺:

名词结构;于,表被动;岂独。

【附:

“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知,臣之罪也。

”】

【译文:

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重臣之列,本应帮助皇上治理万物,却不能治理得和谐,这是臣子的罪过啊。

(得分点:

忝、理、罪)】

10.

(1)(4分)“吞”写出谷水淹没山间小路的动态;(1分)“醉”写出了山花醉人的情态。

(1分)两个字既表现了山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1分)又表现了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

(1分)

(2)(4分)用典(2分,答成“借代”给1分),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

(2分)

11.(12分)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2.

(1)AD(5分)(B我们一家没有对酒的天生热爱。

C“随时有人砸开家门,骚扰辱骂.使一家不得安宁”一语文中无据,理解过实。

E“放弃了喝白酒,而改喝干红”文中无据,“回味着浪漫的青年时代”更是无从谈起。

选对一项3分,两项5分)

(2)(3分)第一处细节,用母亲“将酒杯口朝下,透过光线观察再无余沥时”这个动作,写出母亲喝完酒后的释然(或满足、或颇有余味)的心情。

第二处细节,通过母亲“把酒杯翻转来,对着透过窗口的冬日阳光”这描写,写出了母亲在喝酒时家人共同感受的片刻温馨与宁静。

以上两处细节任选一处,分析意思对即可,不必拘泥于答案所用词语。

(3)原因(3分):

酒可以减轻自己因儿子受罪而带来的痛苦,(1分)也可以让儿子暂时摆脱痛苦,(1分)还可以营造温馨生活氛围(或气氛)(1分)

作用(3分):

开头就写到这句话,对全文起引领作用,(1分)文章中反复出现此句,起到抒情线索的作用,(1分)结尾再度出现此句,呼应了开头。

(1分)使文章成为—个有机的整体。

(4)(5分)在痛苦的年代,酒代表的是家人的慰藉和期待;(2分)在幸福的年代,适度的酒可以给人带来温情的回忆。

(2分)拥有了这些,就拥有了幸福。

(1分)

13.D(3分)(鱼目混珠: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①句强调的是“伪劣产品”以次充好,所以应选用“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杂在一起。

符合②句中“各色人等”“犯罪率急剧提高”的表述。

泥沙俱下:

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符合③句强调的“混杂在一起”的状态。

14.C(3分)(A项,搭配不当,“阐明”和“张扬”不搭配。

B项,结构混乱,偷换主语,在“成为”前加上“使之”。

D项,句式杂糅,改“造成对”为“使”或把“受到”改成“的”。

15.(5分)示例:

①博物院“限杆”(“禁杆”)实属必要(1分)②实则是对游客的信任和尊重(2分)③内化于心的自觉自律(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