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之质量控制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5136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之质量控制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之质量控制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之质量控制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之质量控制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之质量控制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之质量控制1.docx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之质量控制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之质量控制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之质量控制1.docx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之质量控制1

1Z204000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1Z204010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1Z204011掌握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关系

一、质量管理

按照《GB/T19000—ISO9000(200⑴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定义:

“质量管理是指确立质量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

二、质量控制

1.根据《GB/T19000—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质量术语的定义: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是由业主(或投资者、项目法人)提出的,即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总目标,是业主的建设意图通过项目策划,包括项目的定义及建设规模、系统构成、使用功能和价值、规格档次标准等的定位策划和目标决策来确定的。

因此,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在工程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安装、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项目干系人均应围绕着致力于满足业主要求的质量总目标而展开。

2.质量控制所致力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包括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

3.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两者的区别在于概念不同、职能范围不同和作用不同。

1Z204012熟悉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和理论研究中形成的PDCA循环,是确立质量管理和建立质量体系的基本原理。

从实践论的角度看,管理就是确定任务目标,并按照PDCA循环原理来实现预期目标。

每一循环都围绕着实现预期的目标,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活动,随着对存在问题的克服、解决和改进,不断增强质量能力,提高质量水平。

一个循环的四大职能活动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质量管理的系统过程。

(一)计划P(Plan)

质量管理的计划职能,包括确定或明确质量目标和制定实现质量目标的行动方案两方面。

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是由项目干系人根据其在项目实施中所承担的任务、责任范围和质量目标,分别进行质量计划而形成的质量计划体系,其中,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包括确定和论证项目总体的质量目标,提出项目质量管理的组织、制度、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项目其他各方干系人,则根据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责任,在明确各自质量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相应范围质量管理的行动方案,包括技术方法、业务流程、资源配置、检验试验要求、质量记录方式、不合格处理、管理措施等具体内容和做法的质量管理文件,同时亦须对其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有效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并按照规定的程序与权限,经过审批后执行。

(二)实施D(Do)

实施职能在于将质量的目标值,通过生产要素的投入、作业技术活动和产出过程,转换为质量的实际值。

为保证工程质量的产出或形成过程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在各项质量活动实施前,要根据质量管理计划进行行动方案的部署和交底;交底的目的在于使具体的作业者和管理者明确计划的意图和要求,掌握质量标准及其实现的程序与方法。

在质量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则要求严格执行计划的行动方案,规范行为,把质量管理计划的各项规定和安排落实到具体的资源配置和作业技术活动中去。

(三)检查C(Check)

指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的自检、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

各类检查也都包含两大方面:

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不执行计划的原因;二是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即产出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确认和评价。

(四)处置A(Action)

对于质量检查所发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保持工程质量形成过程的受控状态。

处置分纠偏和预防改进两个方面。

前者是采取应急措施,解决当前的质量偏差、问题或事故;后者是提出目前质量状况信息,并反馈管理部门,反思问题症结或计划时的不周,确定改进目标和措施,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质量预防提供借鉴。

二、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

TQC即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Contro1),是20世纪中期在欧美和日本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和推广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其基本原理就是强调在企业或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质量方针的指引下,实行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TQC的主要特点是以顾客满意为宗旨;领导参与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提倡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用数据说话等。

在当今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9000-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特点和思想。

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同样应贯彻如下三全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一)全方位质量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各方干系人所进行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总称,其中包括工程(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全面管理。

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形成。

业主、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总包单位、施工分包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等,任何一方任何环节的怠慢疏忽或质量责任不到位都会造成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

(二)全过程质量管理

是指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

GB/T19000强调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管理原则。

因此,必须掌握识别过程和应用“过程方法”进行全程质量控制。

主要的过程有:

项目策划与决策过程;勘察设计过程;施工采购过程;施工组织与准备过程;检测设备控制与计量过程;施工生产的检验试验过程;工程质量的评定过程;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过程;工程回访维修服务过程等。

(三)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组织内部的每个部门和工作岗位都承担有相应的质量职能,组织的最高管理者确定了质量方针和目标,就应组织和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实施质量方针的系统活动中去,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

开展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就是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将组织的质量总目标逐级进行分解,使之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目标分解体系和自下而上的质量目标保证体系。

发挥组织系统内部每个工作岗位、部门或团队在实现质量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1Z204013了解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和动态控制的原理,进行质量的事前预控、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控制。

一、事前质量预控

事前质量预控就是要求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包括质量策划、管理体系、岗位设置,把各项质量职能活动,包括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建立在有充分能力、条件保证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尤其施工阶段的质量预控,就是通过施工质量计划或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制定过程,运用目标管理的手段,实施工程质量事前预控,或称为质量的计划预控。

事前质量预控必须充分发挥组织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整体优势,把长期形成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经验智慧,创造性地应用于工程项目。

事前质量预控要求针对质量控制对象的控制目标、活动条件、影响因素进行周密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对策。

二、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质量控制也称作业活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质量活动主体的自我控制和他人监控的控制方式。

自我控制是第一位的,即作业者在作业过程中对自己质量活动行为的约束和技术能力的发挥,以完成预定质量目标的作业任务;他人监控是指作业者的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接受来自企业内部管理者和来自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检查检验,如工程监理机构、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等的监控。

事中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工序质量合格,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由此可知,关键是增强质量意识,发挥操作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即坚持质量标准是根本的,他人监控是必要的补充,没有前者或用后者取代前者都是不正确的。

因此,有效进行过程质量控制,也就在于创造一种过程控制的机制和活力。

三、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也称为事后质量把关,以使不合格的工序或产品不流入后道工序、不流入市场。

事后质量控制的任务就对质量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认定;对工序质量偏差进行纠正;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改和处理。

从理论上分析,对于建设工程项目如果计划预控过程所制定的行动方案考虑得越周密,事中自控能力越强、监控越严格,实现质量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

理想的状况就是希望做到各项作业活动“一次成活”、“一次交验合格率达100%”。

但要达到这样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形成能力是相当不容易的,即使坚持不懈的努力,也还可能有个别工序或分部分项施工质量会出现偏差,这是因为在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计划时难以预料的因素,包括系统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影响。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事后控制,具体体现在施工质量验收各个环节的控制方面。

以上系统控制的三大环节,不是孤立和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构成有机的系统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质量管理PDCA循环的具体化,并在每一次滚动循环中不断提高,达到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练习:

1.关于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09

A.质量管理就是对施工作业技术活动的管理

B.质量控制的致力点在于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C.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D.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活动只涉及到施工阶段

E.质量控制活动包含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

答案:

CE

2.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中,“D”的职能是()。

09

A.将质量目标值通过投入产出活动转化为实际值

B.对质量检查中的问题或不合格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C.确定质量目标和制定实现质量目标的行动方案

D.对计划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检查

答案:

A

3.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中的事中控制是指()(05)

A、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与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检查和监控

B、对质量计划的调整与对质量偏差的纠正

C、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与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

D、对质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与质量活动过程的监督控制

答案:

A

1Z204020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由于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和单件性生产的组织方式,决定了各具体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特性和目标的差异,但它们的质量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却有共同的规律。

1Z204021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

一、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基本特性

建设工程项目从本质上说是一项拟建或在建的建筑产品,它和一般产品具有同样的质量内涵,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要的程度。

这些特性是指产品的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环境的适宜性等。

由于建筑产品一般是采用单件性筹划、设计和施工的生产组织方式,因此,其具体的质量特性指标是在各建设工程项目的策划、决策和设计过程中进行定义的。

在工程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也有把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基本特性概括如下。

(一)反映使用功能的质量特性

(二)反映安全可靠的质量特性

(三)反映艺术文化的质量特性

(四)反映建筑环境的质量特性

二、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

(一)质量需求的识别过程

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建设项目发展策划、可行性研究、建设方案论证和投资决策。

这一过程的质量职能在于识别建设意图和需求,对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使用功能、系统构成和建设标准要求等进行策划、分析、论证,为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总目标,以及建设项目内各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提出明确要求。

必须指出,由于建筑产品采取定制式的承发包生产,因此,其质量目标的决策是建设单位(业主)或项目法人的质量职能,尽管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业主可以采用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式,委托咨询机构、设计单位或建设工程总承包企业进行,但这一切并不改变业主或项目法人的决策性质。

业主的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决定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主要依据。

(二)质量目标的定义过程

(三)质量目标的实现过程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实现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过程是在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准备过程和施工作业技术活动过程,其任务是按照质量策划的要求,制定企业或工程项目内控标准,实施目标管理、过程监控、阶段考核、持续改进的方法,严格按图纸施工。

正确合理地配备施工生产要素,把特定的劳动对象转化成符合质量标准的建设工程产品。

1Z204022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策划、决策和实现过程的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包括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直接承担建设工程项目质量职能的决策者、管理者和作业者个人的质量意识及质量活动能力;二是指承担建设工程项目策划、决策或实施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咨询服务机构、工程承包企业等实体组织。

前者是个体的人,后者是群体的人。

我国实行建筑业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执业资格注册制度、作业及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从本质上说,都是对从事建设工程活动的人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必要的控制。

此外,《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还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责任制度做出明确规定,如规定按资质等级承包工程任务,不得越级,不得挂靠,不得转包,严禁无证设计、无证施工等,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防止因人的资质或资格失控而导致质量能力的失控。

二、技术因素

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技术因素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直接的工程技术和辅助的生产技术,前者如工程勘察技术、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材料技术等,后者如工程检测检验技术、试验技术等。

建设工程技术的先进性程度,从总体上说是取决于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取决于建筑业及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

对于具体的建设工程项目,主要是通过技术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优化技术方案,发挥技术因素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保证作用。

三、管理因素

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因素,主要是决策因素和组织因素。

其中,决策因素首先是业主方的建设工程项目决策,其次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施主体的各项技术决策和管理决策。

实践证明,没有经过资源论证、市场需求预测,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建成后不能投入生产或使用,所形成的合格而无用途的建筑产品,从根本上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具备质量的适用性特征。

同样盲目追求高标准,缺乏质量经济性考虑的决策,也将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环境因素

一个建设项目的决策、立项和实施,受到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风险识别与管理所必须考虑的环境因素。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而言,无论该建设工程项目是某建设项目的一个子项工程,还是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建设项目,作为直接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一般是指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地点的水文、地质和气象等自然环境;施工现场的通风、照明、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等劳动作业环境;以及由多单位、多专业交叉协同施工的管理关系、组织协调方式、质量控制系统等构成的管理环境。

对这些环境条件的认识与把握,是保证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

五、社会因素

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社会因素,表现在建设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及其执法力度;建设工程项目法人或业主的理性化以及建设工程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建筑市场包括建设工程交易市场和建筑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及交易行为的规范程度;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及行业管理成熟度;建设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及其服务水准的提高;廉政建设及行风建设的状况等。

必须指出,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者,不仅要系统认识和思考以上各种因素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及其规律,而且要分清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哪些是可控因素,哪些属不可控因素。

不难理解,人、技术、管理和环境因素,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而言是可控因素;社会因素存在于建设工程项目系统之外,一般情形下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者而言,属于不可控因素,但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可能做到趋利去弊。

1Z204030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

1Z204031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

一、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性质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既不是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或质量保证体系,也不是工程承包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或质量保证体系,而是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一个工作系统,具有下列性质:

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由工程项目实施的总组织者负责建立的面向对象开展质量控制的工作体系。

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一个目标控制体系,它与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等目标控制体系,共同依托于同一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

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而建立,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完成和项目管理组织的解体而消失,因此,是一个一次性的质量控制工作体系,不同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二、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范围

(一)系统涉及的工程范围

系统涉及的工程范围,一般根据项目的定义或工程承包合同来确定。

具体说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建设工程项目范围内的全部工程;

2.建设工程项目范围内的某一单项工程或标段工程;

3.建设工程项目某单项工程范围内的一个单位工程。

(二)系统涉及的任务范围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服务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控制,因此,其质量控制的系统职能应贯穿于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各个实施环节,即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任务或若干阶段承包的质量控制任务。

(三)系统涉及的主体范围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所涉及的质量责任自控主体和监控主体,通常情况下包括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工程总承包企业、施工企业、建设工程监理机构、材料设备供应厂商等。

这些质量责任和控制主体,在质量控制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

承担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或材料设备供货的单位,负有直接的产品质量责任,属质量控制系统中的自控主体;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对各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活动行为和活动结果实施监督控制的组织,称质量监控主体,如业主、项目监理机构等。

三、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结构

(一)多层次结构

(二)多单元结构

四、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特点

(一)建立的目的不同

(二)服务的范围不同

(三)控制的目标不同

(四)作用的时效不同

(五)评价的方式不同

1Z204032熟悉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一、建立的原则

实践经验表明,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遵循以下原则对于质量目标的总体规划、分解和有效实施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一)分层次规划的原则

(二)总目标分解的原则

(三)质量责任制的原则

(四)系统有效性的原则

二、建立的程序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过程,一般可按以下环节依次展开工作。

(一)确立系统质量控制网络

(二)制定系统质量控制制度

(三)分析系统质量控制界面

(四)编制系统质量控制计划

三、建立的主体

按照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性质、范围和主体的构成,一般情况下其质量控制系统应由建设单位或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建立。

1Z204033了解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

一、运行环境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环境,主要是指以下几方面为系统运行提供支持的管理关系、组织制度和资源配制的条件。

(一)建设工程的合同结构

(二)质量管理的资源配置

(三)质量管理的组织制度

二、运行机制

(一)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运行的核心机制,它来源于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的制度设计或安排。

这是因为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是由多主体参与的价值增值链,只有保持合理的供方及分供方等各方关系,才能形成合力,是建设工程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约束机制

没有约束机制的控制系统是无法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的,约束机制取决于各主体内部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的监控效力。

约束能力表现为组织及个人的经营理念、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及技术能力的发挥;监控效力取决于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主体外部对质量工作的推动和检查监督。

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质量控制过程的制衡关系。

(三)反馈机制

运行的状态和结果的信息反馈,是对质量控制系统的能力和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做出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因此,必须有相关的制度安排,保证质量信息反馈的及时和准确,保持质量管理者深入生产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形成有效的质量信息反馈机制。

(四)持续改进机制

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主体间,应用PDCA循环原理,即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的方式展开质量控制,同时必须注重抓好控制点的设置,加强重点控制和例外控制,并不断寻求改进机会、研究改进措施。

这样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质量控制能力和控制水平。

练习:

1.建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时,首先应完成的工作是(D)。

09

A.制定系统质量控制制度

B.编制系统质量控制计划

C.分析系统质量控制界面

D.确立系统质量控制网络

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是面向工程项目建立的质量控制系统,该系统()(05)

A、属于一次性的系统

B、B、需要进行第三方认证

C仅涉及施工承包单位

D、需要通过业主认证

答案:

A

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是面向建设工程项目而建立的质量控制系统,该系统()。

(06)

A.与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相同

B.必须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

C.必须通过监理单位的审核批准

D.涉及工程项目实施中所有的质量责任主体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