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5024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docx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docx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

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5.1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5.1.1武进区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厂址选择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印墅工业园。

武进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北部,濒太湖,衔滆湖(西太湖),东邻江阴、无锡,南接宜兴,西毗金坛、丹阳,北接常州城区、新北区,总面积1246.6平方千米。

境内平原宽广,地势低平,河网稠密。

平原占总面积的99%,其中水域占总面积的27.4%,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全区有耕地4.07万公顷。

该区气象以2007年为例,全区平均气温17.28℃左右。

全年中1月、4月、6月、7月、9月、10月、11月气温正常,8月、12月显著偏高,2月、3月、5月异常偏高。

全年最高气温≥35.0℃的高温日14天,接近常年。

全年极端最高气温38.7℃,出现在7月25日;全年极端最低气温-3.4℃,出现在1月7日。

降水2007年,全区降水量1117.2毫米,比常年平均值多25.6毫米,属正常年份。

其中冬季降水量181.2毫米,比常年平均值多53.3毫米;春季降水量199.3毫米,比常年平均值少73.5毫米;夏季降水量613.0毫米,比常年平均值多135.9毫米;秋季降水量193.1毫米,比常年平均值少41.0毫米。

3月、9月、10月正常;1月、2月、4月、5月、6月、8月、11月为偏少;12月为偏多;7月为异常偏多。

全年日降水量极大值为167.5毫米,出现在7月4日。

梅雨从6月21日开始,7月24日出梅,梅雨日为33天,梅雨量453.2毫米。

5月8日、5月24日、7月4日出现了暴雨和大暴雨,日降水量分别为89.7毫米、55.4毫米、167.5毫米。

日照2007年,全区日照时数2085.2小时,比常年平均值偏多145.0小时。

其中冬季389.7小时,比常年少2.4小时;春季606.5小时,比常年多128.6小时;夏季568.6小时,比常年少9.0小时;秋季517.0小时,比常年多24.4小时。

5.1.2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武进位于亚热带北缘,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植物资源丰富,东部雪堰、潘家低山丘陵地区盛产茶叶和桃、梨、葡萄等水果。

境内有太湖、滆湖(西太湖)、阳湖、宋建湖等自然湖泊,河港汊荡纵横交错,其中太湖武进境内面积约35.5平方公里,湖岸线长7.1公里。

淡水渔业资源丰富,适宜于鱼、蟹、虾、蚌等水产养殖。

矿产资源主要有郑陆的石膏矿,焦溪、新安等地的白泥、紫砂、陶土等,潘家、芙蓉等地的优质矿泉水。

5.1.3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

武进区已经形成了生态观念牢固确立、生态经济蓬勃发展、生态环境稳步提升、生态人居特色彰显的良好局面。

2006年,武进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2007年,联合国环境署授予武进“国际花园城市”全球金奖;2008年,各镇建成全国环境优美镇;2009年,武进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区。

2010年6月,武进高新区成为江苏省第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区。

该区主要景点有春秋淹城遗址,武进横山桥镇,武进阖闾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横山白龙观,艺林园,龙潭森林公园,阳湖广场,滆湖(西太湖),赵翼故居,武进博物馆,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

近年来,武进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推出了中国春秋淹城旅游旅游区(淹城野生动物世界、淹城春秋乐园)、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环球动漫嬉戏谷)、西太湖揽月湾、武进三勤农业生态园等。

淹城野生动物世界是目前江苏省唯一一家超大规模的野生动物园。

5.1.4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

全区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辖14个镇、6个街道、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2个省级开发区,户籍人口近100万,常住人口160万。

行政区划为:

辖:

阳湖街道、马杭街道、新城街道、鸣凰街道、南夏墅街道、西湖街道、湖塘镇、牛塘镇、洛阳镇、遥观镇、横林镇、横山桥镇、郑陆镇、雪堰镇、前黄镇、礼嘉镇、邹区镇、嘉泽镇(夏溪镇)、湟里镇、奔牛镇;

区政府:

湖塘镇;另有:

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区)属湖塘镇管辖、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区)属南夏墅街道管辖、武进西太湖经济开发区属西湖街道管辖。

5.1.5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同口径测算,2010年,全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得分为86.1分,其中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0%,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与“十五”期末的2005年相比,综合指数上升了31.8分,水域功能区达标率从原来的10个断面无一达标提高至现在有7个断面达标,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增加了31天,饮用水水源达标率增加了1.7个百分点,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增加了8.6个百分点。

入太湖重点河流武进港、漕桥河水质类别从劣Ⅴ类水质提升到现在的Ⅴ类水质。

与“十五”期末的2005年相比较,武进港入湖断面姚巷桥COD下降了23.5%,氨氮下降了71.3%,总磷下降了49.5%;太滆运河黄堰桥断面COD下降了35%,氨氮下降了52.9%,总磷下降了27.4%。

农村地表水综合达标率进一步提升。

经对436条农村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未覆盖的镇级河流及行政村河流监测,2010年综合达标率为70.2%,比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比启动监测年2007年上升了9.1个百分点。

滆湖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减弱。

据监测,2010年滆湖湖体水质总体维持在Ⅳ类,主要污染物COD浓度为5.9mg/L,比2005年下降了11.9%。

富营养化指标氨氮和总磷分别为0.884 mg/L和0.109 mg/L,与2005年相比,氨氮指标下降了47.7%,总磷指标下降了40.4%。

空气质量有所改观。

全区优良空气天数预计可达342天。

部分区域、部分路段恶臭气味发生频率、扰民现象大幅降低。

加大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步伐,强化道路交通建设和车辆管理,严格社会噪声和三产噪声控制,中心城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100%。

加快重点行业和污水处理厂治污设施提标改造,加大自动监控和巡查力度,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率为94%。

2006年,武进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2008年,武进在联合国拿回了国际花园城市奖牌;2009年,武进一举创成国家生态区。

之后,武进没有停下脚步,提出了向国家生态文明区迈进的重大决策。

这就是武进,一个绿色的江南新城,一个用生态品牌铸就自己名片的靓丽都市。

5.1.6交通运输情况

道路六纵四横主干道路贯通。

在古代,京杭大运河是武进主要对外交通渠道。

20世纪初修通的沪宁铁路途径奔牛等镇。

20世纪末、21世纪初,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沪宜高速公路等贯穿了武进区大部分乡镇,使之交通区位更具优势。

5.2抗静电剂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5.2.1主要污染源

本项目产生的液体污染源主要来自酯化反映车间未反应的醇和五氧化二磷溶于水生成的磷酸,还有中和反应过程中剩余的碱液,气体污染源来自锅炉燃气产生的废气,固体污染源来自反应残渣,锅炉灰等。

车间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机器震动和泵等。

本厂主要产生污水主要是有机废液和碱液,废气主要含一氧化碳,硫氮化物等。

五氧化二磷能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先形成偏磷酸,后变成正磷酸。

在空气中吸湿潮解。

与有机物接触会发生燃烧。

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危险。

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具有强腐蚀性。

5.2.2主要污染物

本项目的废气主要包括加热炉和锅炉燃烧排放燃烧废气;生产装置产生不凝气,弛放气和反映中产生的副产品等过剩气体;轻质油品、挥发性化学药品和溶剂在贮运过程中的挥发、泄漏;废水和废弃物的处理和运输过程中散发的恶臭和有毒气体。

生产中排出的工业废渣,主要包括硫酸矿烧渣、电石渣、碱渣、煤气炉渣、磷渣、盐泥、污泥。

废液主要来自酯化反映车间未反应的醇和五氧化二磷溶于水生成的磷酸,还有中和反应过程中剩余的碱液。

5.3抗静电剂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5.3.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一级标准:

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二级标准:

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标准:

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空气污染物三级标准浓度限值见表5-1。

空气污染物三级标准浓度限值表5-1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mg/标准m3)

取值时间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总悬浮微粒

日平均①

0.12

0.30

0.50

年平均②

0.08

0.20

0.30

二氧化硫

年平均②

0.02

0.06

0.10

日平均

0.05

0.15

0.25

1小时平均

0.15

0.50

0.70

氮氧化物

年平均

0.05

0.05

0.10

日平均

0.10

0.10

0.15

1小时平均

0.15

0.15

0.30

一氧化碳

日平均

4.00

4.00

6.00

1小时平均

10.00

10.00

20.00

臭氧(O3)

一小时平均

0.16

0.20

0.20

注:

本表摘自《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①日平均:

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

②年平均:

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中国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见表5-2。

中国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表5-2

物质名称

最高容许浓度

(mg/m3)

物质名称

最高容许浓度

(mg/m3)

一次

日平均

一次

日平均

1

一氧化碳

3.00

1.00

18

环氧氯丙烷

0.20

-

2

乙醛

0.01

-

19

氟化物(换算成F)

0.02

0.007

3

二甲苯

0.30

-

20

0.20

-

4

二氧化硫

0.50

0.15

21

氧化氮(换算成NO2)

0.15

-

5

二氧化碳

0.04

-

22

砷化物(换算成As)

-

0.003

6

五氧化二磷

0.15

0.05

23

敌百虫

0.10

-

7

丙烯腈

-

0.05

24

0.045

0.015①

8

丙烯醛

0.10

-

25

硫化氢

0.01

-

9

丙酮

0.80

-

26

硫酸

0.30

0.10

10

甲基对硫磷(甲基E605)

0.01

-

27

硝基苯

0.01

-

11

甲醇

3.00

1.00

28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换算成Pb)

-

0.0007

12

甲醛

0.05

-

29

0.10

0.03

13

-

0.0003

30

氯丁二烯

0.10

-

14

吡啶

0.08

-

31

氯化氢

0.05

0.015

15

2.40

0.80

32

铬(六价)

0.0015

-

16

苯乙烯

0.01

-

33

锰及其化合物(换算成MnO2)

-

0.01

17

苯胺

0.10

0.03

34

飘尘

0.5

0.15

注:

1.灰尘自然沉降量,可在当地清洁区实测数值的基础上增加3-5吨/公里2/月(t/km2/月)。

2.一次最高容许浓度,指任何一次测定结果的最大容许值。

3.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的最大容许值。

4.本表所列各项有害物质的检验方法,应按现行的(大气监测检验方法)执行。

①《居住在大气中酚卫生标准》(GB18067-2000)。

5.3.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见表5-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单位:

等效声级,分贝(A)]表5-3

适用区域

昼间

夜间

备注

特殊住宅区

50

40

特殊住宅区是指特别需要安静的住宅区;

居民、文教区

55

45

居民、文教区是指纯居民区和文教、机关区;

一类混合区

60

50

一类混合区是指一般商业与居民混合区;

商业中心区、二类混合区

60

50

二类混合区是指工业、商业、少量交通与居民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是指商业集中的繁华地区;

工业集中区

65

55

工业集中区指在一个城市或区域内规划明确确定的工业区;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70

55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是指车流量每小时一百辆以上的道路两侧

注:

本表摘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噪声标准见表5-4。

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噪声标准表5-4

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h)

允许噪声[dB(A)]

备注

8

85

本表摘自《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

4

88

2

91

1

94

工业企业厂区内各类地点噪声标准见表5-5。

工业企业厂区内各类地点噪声标准表5-5

序号

地点类别

噪声限制值(dB)

1

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工人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

90

2

高噪声车间设置的值班室、观察室、休息室(室内背景噪声级)

无电话通讯要求时

75

有电话通讯要求时

70

3

精密装配线、精密加工车间的工作地点、计算机房(正常工作状态)

70

4

车间所属办公室、实验室、设计室(室内背景噪声级)

70

5

主控制室、集中控制室、通讯室、电话总机室、消防值班室(室内背景噪声级)

70

6

厂部所属办公室、会议室、设计室、中心实验室(包括试验、化验、计量室)(室内背景噪声级)

60

7

医务室、教室、哺乳室、托儿所、工人值班宿舍(室内背景噪声级)

55

注:

1.本表所列的噪声级,均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测量确定;

2.对于工人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限制增加3dB的原则,确定其噪声限制值;

3.本表所列的室内背景噪声级,系在室内无声源发声的条件下,从室外经由墙、门、窗(门窗启闭状况为常规情况)传入室内的室内平均噪声级。

现有企业噪声标准见表5-6。

现有企业噪声标准表5-6

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h)

允许噪声[dB(A)]

备注

8

90

本表摘自《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

4

93

2

96

1

99

最高不得超过115

建筑现场主要施工机械噪声限值见表5-7。

建筑现场主要施工机械噪声限值表5-7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dB)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注:

摘自《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5.3.3排水水质标准

工业废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分为两类。

第一类,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影响的有害物质。

含这类有害物质的废水,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备的排出口,应符合表1-124规定的标准,但不得用稀释方法代替必要的处理。

第二类,其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有害物质,在工厂排出口的水质应符合表5-8的规定。

工业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一类)表5-8

序号

有害物质名称

最高容许排放浓度(mg/L)

1

汞及其无机化合物

0.05(按Hg计)

2

镉及其无机化合物

0.1(按Cd计)

3

六价铬化物

0.5(按Cr6+计)

4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

0.5(按As计)

5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1.0(按Pb计)

注:

本表摘自《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工业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二类)表5-9

序号

有害物质或项目名称

最高容许排放浓度

1

pH值

6~9

2

悬浮物(水力排灰、洗煤水、水力冲渣、尾矿水)

200mg/L

3

生化需氧量(5d20℃)

60mg/L

4

化学耗氧量(重铬酸钾法)

150mg/L

5

硫化物

1mg/L

6

挥发性酚

0.5mg/L

7

氰化物(以游离氰根计)

0.5mR/L

8

有机磷

0.5mg/L

9

石油类

10mg/L

10

铜及其化合物

1mg/L(按Cu计)

11

锌及其化合物

5mg/L(按Zn计)

12

氟的无机化合物

10mg/L(按F计)

13

硝基苯类

5mg/L

14

苯胺类

3mg/L

注:

本表摘自《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

表5-10

指标

卫生要求

悬浮物质色、嗅、味

含有大量悬浮物质的工业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地面水体,不得呈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特有的颜色、异臭或异味

漂浮物质

水面上不得出现较明显的油膜和浮沫

pH值

6~9

生化需氧量(5日20℃)

不超过3~l0mg/L

溶解氧

不低于4mg/L

有害物质

不超过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

病原体

含有病原体的工业废水和医院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和严格消毒,彻底消灭病原体后方准排入地面水体

注:

本表摘自《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面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地面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见表5-11。

表5-11

编号

物质名称

最高容许浓度(mg/L)

编号

物质名称

最高容许浓度(mg/L)

1

乙腈

5.0

28

0.1

2

乙醛

0.05

29

松节油

0.2

3

二硫化碳

2.0

30

2.5

4

二硝基苯

0.5

31

苯乙烯

0.3

5

二硝基氯苯

0.5

32

苯胺

0.1

6

二氯苯

0.02

33

苦味酸

0.5

7

丁基黄原酸盐

0.005

34

氟化物

1.0

8

三氯苯

0.02

35

活性氯

不得检出(按地面水需氯量计算)

9

三硝基甲苯

0.5

36

挥发酚类

0.01

10

马拉硫磷(4049)

0.25

37

0.04

11

乙内酰胺

按地面水中生化需氧量计算

38

0.5

12

六六六

0.02

39

0.1

13

六氯苯

0.05

40

1.0

14

内吸磷(E059)

0.03

41

0.0002

15

水合肼

0.01

42

0.01

16

四乙基铅

不得检出

43

铬:

三价铬

0.5

17

四氯苯

0.02

六价铬

0.05

18

石油(包括煤油、汽油)

0.3

44

0.1

19

甲基对硫磷(甲基E605)

0.02

45

1.0

20

甲醛

0.5

46

硫化物

不得检出(按地面水溶解氧计算)

21

丙烯腈

2.0

47

氰化物

0.05

22

丙烯醛

0.1

48

氯苯

0.02

23

对硫磷(E605)

0.003

49

石肖基氯苯

0.05

24

乐戈(乐果)

0.08

50

0.05

25

异丙苯

0.25

5l

滴滴涕

0.2

26

0.001

52

0.5

27

吡啶

0.2

53

0.01

注:

表中所列各项指标和有害物质的检验方法,应按现行《地面水水质监测检验方法》执行。

5.4治理环境的方案

5.4.1抗静电剂项目对周围地区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的废气主要包括加热炉和锅炉燃烧排放燃烧废气;生产装置产生不凝气、弛放气和反映中产生的副产品等过剩气体;轻质油品、挥发性化学药品和溶剂在贮运过程中的挥发、泄漏;废水和废弃物的处理和运输过程中散发的恶臭和有毒气体。

工业废气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大量工业废气排入大气,必然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工业废气中有害物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后,能给人的呼吸、血液、肝脏等系统和器官造成暂时性和永久性病变。

生产中排出的工业废渣,主要包括硫酸矿烧渣、碱渣、煤气炉渣、磷渣、盐泥、污泥。

化工行业废渣堆积量大、成分复杂,性质也多种多洋,因此对环境的危害极大,污染也是多方面的。

(1)侵占土地,破坏地貌和植被:

废渣的堆积侵占了大量土地,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严重地破坏了地貌、植被和自然景观。

(2)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废渣长期露天堆放,其中部分有害组分很易随渗沥液浸出,并渗入地下向周围扩散,使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

工业固体废物还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使微生物和动植物不能正常地繁殖和生长。

(3)污染水体:

堆积的废渣可随天然降水和地表径流流入河流湖泊,或将固体废物直接向临近江、河、湖、海等水域排放,均会造成地表水受到严重污染。

不仅破坏了天然水体的生态平衡,妨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而且使水域面积减少,严重时还会阻塞航道。

(4)污染大气:

废渣中所含的粉尘及其他颗粒物在堆放时会随风飞扬,在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这些粉尘或颗粒物不少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有的还是病原微生物的载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有些废渣在堆放或处理过程中还会向大气散发出有害气体和臭味,危害则更大。

(5)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资源能源的浪费:

我国的资源能源利用率很低,大量的资源、能源会随固体废物的排放流失。

矿物资源一般只能利用50%左右,能源利用只有30%。

同时,废渣排放和处置也要增加许多额外的经济负担。

大量工业废水如果不合理排放,会造成严重水体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威胁居民的健康。

5.4.4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1废气:

项目生产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未反应的五氧化二磷,聚乙二醇等,经水帘除雾装置吸附后再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米高的1号排气筒排放;锅炉房产生的燃烧废气先经过消烟脱硫除尘器,再通过15米高的2号排气筒达标排放。

2噪声:

建设项目高噪声设备发动机,泵等,经厂房隔声及距离衰减,可以使厂界噪声达标。

3固废:

化工行业废渣的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

本厂采用

(1)分选技术:

分选是实现废渣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分选将有用的充分选出来加以利用,将有害的充分分离出来;另一种是将不同粒度级别的废弃物加以分离。

分选包括手工捡选、筛选、重力分选、磁力分选、涡电流分选、光学分选等。

(2)固化处理技术:

是通过向废渣中添加固化基材,使有害固体废渣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化基材中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过程。

经过处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